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思维活动为什么找不到存在

思维活动为什么找不到存在

发布时间: 2022-03-09 07:29:49

❶ 思维是怎么存在的,思维只存在与我们的大脑吗

1、物质,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是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且人们可以认识的东西;对于偏向于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者来说,物质是指某种混沌的,缺乏认识的东西;对于纯粹的唯心主义者来说,物质是心灵的产物,或者是被感知到的,后者是被思维到的.不同的人对物质的看法不一样.而“存在”几乎可以与物质相通,不过倾向不同:物质是一种实体,而存在则是一种状态.所以,存在往往蕴含着可认识,而物质被一些人认为是可以脱离认识而“自在”的. 2、意识,如果说起定义的话,虽然看起来清晰,但是用起来会是很含混的.所以这里举例来说:意识确实容易与思维相通,但不完全相同.思维,往往是指有序的,而意识则不一定是有序的;思维是一种行为,意识则更倾向于是一种状态…… 3、“物质与意识”经常一起使用,“存在与思维”则一起使用,那是因为它们各自有其对应关系.比如:物质是运动的,是行为,而意识是状态;存在是状态,而思维则是行为;这样两组之间都有“行为-状态”的对应关系.

❷ 到底是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人海一凡2011-11-5 13:53
请注意:
思维也属于存在的范畴。如果意识不是存在物的话,我们又怎能讨论它呢?所以,这个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存在都是第一性的。
但是,如果把存在看作是狭义的物质存在、把思维看作是意识的话,那么:
按教科书的说法,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
这样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因为,当你认为“物质第一性”时,已经是“意识”在先入为主了,那和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又有什么区别呢?
之所以出现悖论,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到一定的层次,只是在字(语言)的表面层次兜圈子。还有,就是把思维和意识放到存在之外去了。存在始终是第一性的,物质却不一定。

1、在时间意义上,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这是现实世界证实了的。这也就是说“在时间意义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在逻辑意义上,任何物质的意义(包括物质的现实存在以及它存在的历史),都是意识(也是存在物)揭示出来的,没有意识的揭示,物质的意义能存在吗?这也就是说“在逻辑意义上,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只强调1、不承认2的,表面上是唯物主义,本质上仍是唯心主义;只强调2、不承认1的,是唯心主义;
既承认1又同时承认2的,是辩证唯物主义。
(请注意:辩证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可不要望文生义哦。)

续 人海一凡2011-11-7 22:38
“存在决定思维”成立。但以此并不能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的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不成立。
物质只是在时间意义上先于意识而存在。但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物质的意义是被意识揭示出来的。此时,意识是主体、是进攻者,被揭示的物质是客体、是被进攻者。所以,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作为主体、作为进攻者的意识,而不是作为客体、作为被进攻者的物质。
正因为唯物主义者想当然地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才导致众多信奉者死于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在我国,一百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其实,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误区。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既反对唯心主义,也不赞成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天地万物)与人相比,在时间上是先在性的;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与对象(天地万物)的关联,在逻辑上却是先在性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人的意识拉开了“无知的大幕”,物质(天地万物)和它的历史,方才显亮出来。强调后者忽略前者的,是“唯心论”,最后走向了“上帝”或“绝对精神”;强调前者忽略后者的,是“唯物论”,最后走向了机械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唯心论”的谬误已经被马克思彻底批判了,现在的人们都已知晓,这里不再赘述。看看在马克思眼中,“唯物论”会出现甚么样的问题: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唯物主义的软肋,唯物论在其自然观中所说的“物质”只是指一种自然存在的物质,而在其历史观中所说的“物质”已经是人的活动及其产物了,从而,作为“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所揭示的物质,在唯物论中不可还原为自然物质,于是出现了唯物主义的最大败笔,那就是:脱离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将历史与自然界割裂开来,将自然界看成是必然的存在,而将人类的历史看成是偶然的意见的产物,追求与人无关的终极的物质本体,因而也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用这样的世界观指导实践,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机械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多次犯左倾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其思想根源,就在于此。)
马克思把他自己的哲学观点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以示与“唯物主义”的区别。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310页),亦如马克思所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307页)

无独有偶,在马克思之前的2000多年,世界东方的中国,有一个哲人——老聃,着出了人类最早、最深刻的哲学着作《老子》,最早提出了“自然辨证法”。

从“自然辩证法”看人如何认知自然
人认知自然,是从人把自然摆置为对象开始的。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老子》第一章)。处于永恒运动中的不确定性的事物,被赋予存在的意义、被赋予确定性,都是源于人的感性活动。人的感性活动把自己置入这样一种场景中,即进入普遍地和公开地被表象的东西的敞开区域之中。在此场景中,作为对象的存在者从此必然摆出自身、必然呈现自身,人于是就成为对象意义上的存在者的表象、命名者,人所面对的一切都是人表象、命名的对象;表象、命名着的人无论何时都得到确证的与被表象、被命名的对象(人或非人的存在者)的共同被表象状态。以这种得到确证的共同的被表象状态为基础,规定着:表象、命名着的主体保证其自身,同时也保证他所表象命名的东西本身。这种场景是确立不确定性之中的确定性的基础的确定性,基于这个场景、基于这个基础的确定性,人才能在不确定性之中把捉确定性。
老子上面所说的“可道也” ,即“可以道说”,意味着:“恒道”的显示,让显现、让看和听;“可名也”,即“可以被命名”,则指的是:被允诺“道说”的东西,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寓于眼前被人认识的或人已经知晓的事情本身的同时,而成为了被允诺“命名”的东西。 这种命名乃是人的一种创建,一种通过词语、概念并在语言中实现的创建。这种创建并不是“制造”意义上的创建,它意味着“汲取”——从源泉中汲取,意思就是:人在感性实践活动中,接受喷涌出来的东西,并把所接受的东西用语言、概念,表象、命名出来。被创建者为何?“道说”显现的让看和听的持存者(现象)也。
“道说”、“命名”解蔽了从恒久的不确定性的“无名”之中撕扯而出的单朴之物——确定性的持存者,使其进入了敞开之境,被逐渐地开启出来,以便使存在者得到显现、得到命名;这个被逐渐开启出来的持存者(现象)是短暂易逝的,被命名的存在者(有名),也飞快地消失,如同“濯足溪水,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这并非是徒劳,“命名”成就了一切在其中所是的事和物。这种原始的命名可不是任意杜撰的,它不仅仅只是给一个事先已经熟知的“东西”装配上一个“名字”,而是“道说”显现的事和物的本质达乎词语、概念,这个“东西”才被原始地命名为“有名”,存在者由于这种命名才被指说为它所是的东西,存在者因之才作为存在者在场而被人认识知晓。
这个“说明其本质的词语、概念”,来源于也只能来源于人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如同前面所说的“濯足”行为。没有濯足的过程,人何来“水”的感觉经验?又何来“水”的概念?又如何能分出“前水”与“当前之水”?
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恒道”之“道说”为“语言”开辟了道路,使语言成为人之所能“说”,即“道说”之语言需要人发声来说;但人之能说,只是由于人归属于“恒道”、本身就是一个存在者,人听从于道说之显现的持存者(现象)的确定性的本质并达乎词语、概念,从而才能跟随着“道说”去说一个个词语组成的语言,使天地万物被本质地、原始地命名,天地万物从此才得以闪亮起来。这前一种需要和后一种跟随所形成的创建——“命名”活动,使恒道之道说的持存者(现象),作为一种“存在者”的概念,生存于语言之中,生存于人的意识之中。而且在这个表象、命名的过程中,并非是在场者起着支配作用,而是进攻——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占着上风,表象、命名就是从自身而来,向已被确证之物的首先要确证的领域的一种挺进。此时,存在者不再是在场者了而成为在表象、命名的活动中才被对立地摆置的东西,即成为了对象。表象、命名乃是挺进着、控制着的对象化。由此,表象、命名活动把天地万物纠集于如此这般的对象化的统一体中。哪里有这种事情发生,人们就在哪里命名和了解存在者。
于是,人认知自然世界的过程,就如老子所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之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句中所谓的“执”,意指:对在场者本原地、直觉地把捉、领悟和解说,或是对“对在场者本原地、直觉地把捉、领悟和解说”的凭借;所谓“今”就是指:当下的在场状态;所谓“今之道”,即:“恒道”之当下在场的“道说”显现出来的持存者的确定性的本质(“象”);所谓“御”,驾驭也,即:命名也、控制也;所谓“知”,认知、了解、确定;所谓“古之始”,指:有名有形之事物远古起源的状态,或有名有形之事物存在的历史状态;所谓“道纪”,即:成道的规律,或:人类认知世界的一般规律。“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之始,是谓道纪。”意译成现代汉语为:“在那种由人的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与对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联之中,在那种基础的确定性之中,人(作为主体)面对恒道之当下在场的‘道说’显现出来的‘持存者’(‘现象’)的确定性的本质(‘象’),本原地、直觉地把捉、领悟和应答,达乎词语和概念;凭借以此得来的语言、概念,人命名或了解他所面对的‘持存者’(作为对象的‘现象’),使之成为当下的确定性的“有名有形的存在者”,从而在不确定性之领域中确立了作为对象的‘现象’的确定性,从而得以驾驭现今的事物或过程;凭借以此得来的语言,了解当下揭示出的存在者(现今的事物或过程)的历史状况或远古的起源;这就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般规律”。这段话意味着:
1、人只有基于“人与被表象、命名的对象的共同被表象状态”这个基础的确定性,才能而且只能对当下在场的“持存者”进行本原地、直觉地把捉、领悟和应答,这种应答的本质是词语、概念的发生,从而才能够对持存者进行命名或了解;而这个被命名或了解的“持存者”,是而且只能是“今之道”即当下的道说。这种确立立基于不确定性之中的确定性的基础的确定性,是表象、命名着的人无论何时都得到确证的与被表象、被命名的对象(人或非人的存在者)的共同被表象状态。以这种得到确证的共同的被表象状态为基础,规定着:表象、命名着的主体保证其自身,同时也保证他所表象命名的东西本身。即,它确证了主体(人)的存在,同时也确证了对象的存在。基于主体(人)和对象的关联(即人和被表象、被命名者的关联)这个基础的确定性,才能在不确定性之中把捉确定性。于是,那些已被表象、已被命名确定的存在者被排列出来了,天地万物作为一个个确定的存在者(有名),就构成了我们生存在其中的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人和对象的关联”这个基础的确定性很重要,没有它,一个人不可能知道他在谈论什么。
2、在人将当下的持存者命名为有名有形的存在者的同时,这个当下有名有形的存在者和它的历史或始初状态,也一并被解蔽而闪亮起来;这个被确定的存在者,既是当下的又是远古的,从此存在于人的世界之中,即语言、概念之中。
自然界和世界历史就这样被命名形成、且以语言、概念的方式存在了。因此,“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句话也意味着:天地万物与人相比,虽然在时间上是先在性的;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与对象之间的固定关联,在逻辑上却是先在性的。因为,整个在场的范围是在道说(语言)中现身的,整个存在者之整体(恒道)在向当下的人的道说,是向一个生灵道说它要道说的,那个生灵已经在存在者整体(恒道)中确定性地存在着,而且只有在感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与对象的固定关联中,那个生灵才能够完成对被道说显现的可见物,向心灵中不可见领域(意识领域)的转换,本原地、直觉地达乎语言、概念;那个生灵才能够应答道说的显现;于是,人把无声的道说,带入到了语言的有声表达之中,并用如此得来的语言,把道说显现的持存者命名为“有名”。从而,一切存在者、人及人以外的一切物,都以道说显现出来的各自独特的方式、作为存在者存在于人的语言之区域中;如此形成的自然界和人的历史才是统一的,才不会出现唯心论和旧唯物论所造成的自然界与历史之间的对立。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
就老子和马克思的观点看来,“感性活动”的实践者(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世界的最终归结。那种把人和自然孤立开来的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相分割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二元划分,难道不是老子之后的人们,在哲学探讨方面,走出的一条弯路吗?!
老子的话,2500多年来,没有被后人真正理解。幸而,马克思发现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错误所在,又一次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个与老子相同的观点,把人们重新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❸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因此,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尤其是世界本原问题,是全部哲学问题中最高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

其他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基本问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心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

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❺ 思维与存在在哲学上是什么意思

思维的哲学上的含义
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活动)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如人),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思维活动的对象是信息及意识。信息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事物现象及表象。意识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输出,意识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意识往往又会成为思维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
这里思维和意识两个词分别代表的不同的事物,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同一个概念,这种状况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因此需要注意区分。存在(实在)在哲学上的含义
存在狭义上是相对于思维而与物质同义的哲学范畴;广义上是相对于无而与有同义的范畴(见有无),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在哲学史上,存在范畴为各派哲学家广泛使用,但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认为神是最真实的存在。近代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存在作为绝对观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者把存在解释为个人的主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尽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在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时必须摈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含混的提法,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❻ 思维为什么不等于存在

思维是意识的范畴,但归根结底也是多种物质的特殊活动,即思维也是物质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它存在于有生命的物体中,故思维是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等同于全部客观存在.

❼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或者物质与意识、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承认物质、自然和客观存在为第一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归结为精神、意识、思维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哲学家一般都坚持世界是可知的。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则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一派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的认识不能达到对世界的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的本质。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区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区分-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承认世界可知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知或思维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7)思维活动为什么找不到存在扩展阅读: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

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在当代,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意识科学的独立和迅速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又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围、领域的问题了,而是研究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基本状态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唯物唯心两大派系。哲学本身只是展现思维的不同维度,并无对错可言,可若以实践探寻客观世界本来面目即存在科学与不科学之分了。

❽ 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是什么意思

幼儿动作思维的作用和趋势

孩子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例如,孩子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

在3-6岁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比如,事先他并不知道自己要搭建什么东西,只能搭完后才能把搭的东西想象成某一种东西告诉你。

6岁后孩子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已经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时动作思维仍占很大部分,但是形象思维也占了很大比例。

7岁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早期他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孩子的思维已经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到全面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逐步正确加深。

1三岁前是动作思维培养关键期

三岁前是动作思维培养关键期
据专家介绍,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认字”、“背唐诗”远远不如运动能力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为大脑提供“刺激营养”。

专家同时强调:对于“动作思维”能力来说,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婴幼儿在0-3岁的时候就具有最早的思维活动——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婴幼儿的行为又包括无意动作、本能动作和智慧动作。其中智慧动作是灵长类动物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大特征,正是由于智慧动作的不断发展,才令猿进化为人。

0-3岁正是孩子动作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应该针对这一特点,让孩子多多参与有利于刺激思维发展的智慧动作游戏,让孩子在愉悦、轻松的动作游戏中获得大脑机能的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发动作思维能力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核心

开发动作思维能力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核心
幼儿时期正处在具体的动作思维时期,也就是必须借助于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去认识事物及运动。具体的动作思维阶段,是一个孩子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半具体、半抽象的形象思维阶段,以及聚敛、发散的抽象思维,都是从动作思维发展而来的。

动作思维说它具体那是因为思维过程是有具体的静态或者动态的参照物。其实动作思维作为人类的看家本领,就是成人阶段也必不可少。孩子真正的掌握动作思维,提高动作思维能力是提升孩子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本领的最佳时期。而我们有许多幼儿教学,并不是在这个阶段扎扎实实的下工夫,而是千方百计地力图缩短这个阶段,任何企图跨越这一阶段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动作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能力,开发动作思维能力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核心。

3怎样培养孩子的动作思维

怎样培养孩子的动作思维
三岁以前的孩子都是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孩子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以后在不断地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一岁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娃娃,要拿可够不着,他一边叫一边无意识地抓桌布,结果娃娃随着桌布被拉过来了,孩子以后就借助动作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三岁的孩子拍球时,开始是乱拍,不了解自己的动作与球弹跳的关系,经过学习和训练,他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关系,学会了正确的拍球动作。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动作、运动训练很重要,例如,训练孩子的爬行、滚翻、蹦跳、跳绳、拍球等平衡协调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摆积木等活动,都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动,只让孩子看电视、玩电动玩具、游戏机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在这一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查看更多

❾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思维即意识,存在即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指导作用,意识可以调节思维活动,而物质是本源。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和意识可以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热点内容
苏州为什么有的地方房子便宜 发布:2025-01-21 18:43:46 浏览:372
淘宝会员号为什么也叫旺旺 发布:2025-01-21 18:25:19 浏览:139
为什么手机充电提示音只有一半 发布:2025-01-21 18:13:18 浏览:689
小米8性价比为什么那么高 发布:2025-01-21 18:11:58 浏览:621
为什么微信登录没有文件传输功能 发布:2025-01-21 18:11:56 浏览:338
高铁为什么在晚上不开 发布:2025-01-21 18:11:48 浏览:373
为什么女生的衣柜永远缺一件衣服 发布:2025-01-21 18:08:45 浏览:718
女人为什么喜欢和男人聊天 发布:2025-01-21 18:08:43 浏览:471
快手上带货为什么那么便宜 发布:2025-01-21 18:05:47 浏览:172
百度上的小说更新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2025-01-21 18:01:00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