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明光盘这种东西
Ⅰ 光盘的来源
1、CD的诞生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市场上有的CD格式包括声频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视频CD等等。在这多样的CD格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或许是声频CD,它是一个用于存储声音信号轨道如音乐和歌的标准CD格式。CD数字声频信号(CDDA)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间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形式来介绍的。因为声频CD的巨大成功,今天这种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行数据储存,目的是数据存档和传递。和各种传统数据储存的媒体如软盘和录音带相比,CD是最适于储存大数量的数据,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组合的计算机文件、声频信号数据、照片映像文件,软件应用程序和视频数据。CD的优点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效的花费。
2 、扩展CD的标准
1989年,日本Taiyo Yuden 公司开发出一种表面包上一薄层金的有机纯基CD媒体。这种新媒体不仅提供和银质压缩CD同样的物理特性和容量,而且也具有比商用复制CD较好的反射特性。这种媒体能通过一个可在光盘上写信息的专门设备进行记录,并且反过来所写的光盘能被任何CD-ROM驱动器读取。记录信息到媒体上的设备称为光盘记录器(CD-记录器)而媒体称为一个可记录光盘CD-R(CD Recordable)。CD-R技术的发明带来许多好处如:(1)你可用低花费在一个桌面PC上制造你自己的CD-ROM光盘;(2)你可以选择任何合适的CD格式记录你的信息;(3)避免与商务培训相关的昂贵培训花费和复制设施。因为典型的CD-R媒体有70-100年的寿命,它对数据长期保存是很理想的。对于寿命短得多的磁团陆性媒体,这是一个显着的提高。CD-R技术是一个突破,它将引进下一个数据贮存技术的革命,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对大容量的需要是与日俱增的。
3、CD的标准
ISO9660是个国际上认可的CD媒体逻辑级标准,它定义了CD-ROM上文件和目录的格式.此标准允许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计算机访问同样的数据格式.CD-ROM当前的成功不仅应归于媒体自身明显的优势,而且归于通过ISO9660之类的标准完成了媒体的全世界认同和彼此协作性.所有计算机平台将数据作为一个文件系统放在光盘.文件系统被设计成为UNIX,VAXVMS,MS-DOS和Mac及它们的各种派生系统所公认,ISO9660意味配禅着与不同操作系统兼容.这种兼容性是通过使用所有目标系统共有功能来实现.因此,ISO9660要求以下几条限制:
1)目录树不可超过8级
2)没有长文件名:一文件名包括它的扩展名必须是少于30个字符.但是,对于在MS-DOS下使用,它有更多限制:文件名最多8个字符,而扩展名最多3个字符
3)在目录名里没有扩展名
4)只可是大写字母
5)不允许一些特殊字符,如%或@.
光盘刻录软件将帮助你在正式传送数据到CD记录器进行记录之前创建一ISO9660映像文件.使用很方便,并且有助于去除运行时记录错误.如缓存区欠载运行.
4、扩展ISO9660----Joliet和Romeo文件系统
在ISO9660中有一些限制,如字符设置限制,文件名长度限制和目录树深度限制.这些规定阻碍了用户复制数据到培或尘可被不同计算机平台读取的CD-ROM.因此,一些操作系统出售商已经以几种方式扩展ISO9660.
Joliet文件系统是扩展文件系统之一,由Microsoft提出和实现.它以ISO9660(1988)标准为基础.如果一CD是用Joliet文件系统创建,它只能在window 9x和window NT4.0 或更新版下读取,但是不能在任何其它平台上读取.在Joliet文件系统下,长文件名允许字符数最多为64,长目录允许数目最多为64.但是,文件名加它的完全路径总字符数不能超过120.
Romeo只定义为window9x长文件名,最多128字符。
4、光盘的规格
在光盘上存储信息前,必须使用某种特定的方法来压缩数据,为了统一压缩方式,各厂商制订了许多标准,让刻录出来的光盘可以在不同机器上使用。这些标准是在不同的年代制订出来的,以各种颜色的封装来表示,常见规格如下:
1) 红皮书(Red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于1980年制定的,是用于存储音频声音轨道的CD-DA光盘标准,此规格仅包含音频扇区的轨道。由于CD-ROM来源于音频CD,光盘上储存的大量信息可根据分钟、秒、桢测定,其中:
1分=60秒
1秒=75桢
1桢=2048字节(2千字节)模式1用户数据
注意由于扇区边界的额外消耗,光盘上文件占用的实际空间通常大于其原大小。光盘的容量是用单倍速(150KB/秒)计算的,一张光盘可以存储74分钟音乐或650 MB数据,换算方法为74(分)* 60(秒)* 150(KB)=666000KB=650MB,双速刻录音乐CD的时间为74/2=37分钟,即37分钟可以刻650MB数据。
2)黄皮书(Yellow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于1983年制定的CD-ROM数据光盘标准,此规格仅包含数据扇区,其中分为两种模式。
Mode 1
在CD-ROM中加入了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校验,每个磁区可存储2048 Byte数据,适合存储常规资料。
Mode 2
撤除ECC校验,增加了文件存储空间,每个磁区可存储2336 Byte,适合存储图形和音乐资料。
在黄皮书中定义一个2352字节的单位称为块(Block)
3)绿皮书(Green Book)
于1986年制定,是CD-I互动光盘的标准。
4)黄皮书+(Yellow Book Advanced)
于1989年制定,补充了CD-ROM/XA(CD-ROM eXtended Architecture)光盘的标准。增加了Mode 2的规格:
form1:加入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校验,每个磁区可存储2048 Byte,并能作为Mode 1格式。
form 2,撤除ECC校验,增加了文件存储空间,每个磁区可存储2328 Byte,和Mode 2一样适合存储图形和音乐资料。
黄皮书增强版的最大用处是可以交错地存放数据或音像,避免音像同传时产生的断续现象。
5)橙皮书(Orange Book)
它包含了CD-R可刻录光盘的标准,CD的物理结构定义为:扇区包含在轨道中,轨道包含在数据区中,且数据区包含在光盘中。
6)白皮书(White Book)
它定义了VCD(Video CD,视频CD)的标准
7)蓝皮书(Blue Book)
此标准定义了额外模式光盘(CD-Extra),规定第一个轨道为CD-DA音乐段,第二个轨道为CD-ROM数据段。
4、金质光盘和银质光盘间的差异
金质光盘,也称为CD-R光盘,是在一空白光盘上包上一薄反射性的金质层。银质光盘,也称为商用复制CD,具有一铝制薄层。因为不同的镀层方式,物理外观,特别是颜色,在这二类CD之间是不同的。一个空白金质光盘可用作可记录媒体,你可以使用一个CD记录器写数据和音乐信号到金质光盘,而一个银质光盘不能作为一个可记录的媒体使用,因为数据已经被压缩进聚碳酸酯。银质光盘的寿命大约是25年而金质光盘的寿命是70--100年。这个事实指出它们的不同用途:银质光盘是适用于数据传递和大量商用复制,而金质光盘对于数据存档来说是理想的。
CD-R、CD-RW光盘按表面涂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绿盘
由Taiyo Yuden公司研发,原材料为Cyanine(青色素),保存年限为75年,这是最早开发的标准,兼容性最为出色,制造商有Taiyo Yuden、TDK、Ricoh(理光)、Mitsubishi(三菱)。
2)蓝盘
由Verbatim公司研发,原材料为Azo(偶氮),在银质反射层的反光下,你会看见水蓝色的盘面,存储时间为100年,制造商有Verbatim和Mitsubishi。
3)金盘
由Mitsui Toatsu公司研发,原材料为Phthalocyanine(酞菁),抗光性强,存储时间长达100年,制造商有Mitsui Toatsu、Kodak(柯达)。
4)紫盘(CD-RW)
它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只有类似紫玻璃的一种颜色。CD-RW以相变式技术来生产结晶和非结晶状态,分别表示0和1,并可以多次写入,也称为可复写光盘。
5、CD-ROM、CD-R、CD-RW的不同之处
虽然CD-ROM、CD-R、CD-RW都是光盘,但它们的实质大不相同。CD-ROM是最常见的,表面是白色的,也叫银盘。它由光盘加工线大批量生产出来,一生产出来就已经有内容了,刻录机是无法做出CD-ROM的。
CD-R的表面涂有反射层(绿、蓝或金色),刚生产出来时是无内容的,刻录之后,盘片的颜色会改变,此时资料已经存储进去,的CD-R/CD-RW无需格式化就可使用,就像软盘买回来就可以用一样,非常方便哦!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复刻录光盘)也有反射层(紫色),并可以多次使用,极限为1千次左右,虽然不能当硬盘,但用于备份也是不错的
Ⅱ 光盘的发展
最初,光盘只能读,不过新技术允许用户使用光盘进行记录。光盘在音乐录制和回放领域将越来越流行。一种新技术——数字化通用光盘(DVD),可以在同样的空间上存储更多用于播放的视频。
CD的变种包括: CD-ROM CD-i CD-RW CD-ROM XA D-W Photo CD Video CD 光盘(港台称之为光盘)的发展历程 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造就了一批新兴的工业。从信息存储的角度看,CD-ROM完全可以看成一种新型的纸。一张小小的塑料圆盘,其直径不过12厘米(5英寸),重量不过20克,而存储容量却高达600多兆字节。如果单纯存放文字,一张CD-ROM相当于15万张行锋16开的纸,足以容纳数百部大部头的着作。但是,CD-ROM在记录信息原理上却与纸大相径庭,CD-ROM盘上信息的写入和读出都是通过激光来实现的。激光通过聚焦后,可获得直径约为1微米(μm)的光束。据此,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从LD的诞生至今,光盘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LD-激光视盘;
②CD-DA激光唱盘;
③CD-ROM。
下面简单介绍这三个阶段性的产品特点。LD-激光视盘 它就是通常所说的LCD,直径较大,为12英寸,两面都可以记录信息,但是它记录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处理机制是指模拟的电视图像信号和模拟的声音信号都要经过FM(Frequency Molation)频率调制、线性叠加,然后进行限幅放大。限幅后的信号以0.5微米宽的凹坑长短来表示。CD-DA激光唱盘 LD虽然赢得了成功,但由于事先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它的开发和制作一开始就陷入昂贵的资金投入中。1982年,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由此,一种新型的激光唱盘诞生了。CD-DA激光唱盘记录音响的方法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系统首先把模拟的音响信号进行PCM(脉冲编码调制)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盘上。数字记录代替模拟记录的好处是:对干扰和噪声不敏感;由于盘本身的缺陷、划伤或沾污而引起的错误可以校正。档歼晌CD-ROM CD-DA系统取得成功以后,这就使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很自然地想到,利用CD-DA作为计算机大容量只读存储器。但要把CD-DA作为计算机的存储器,还必须解决两个重要问题:
①建立适合于计算机读写的盘的数据结构;
②CD-DA误码率必须从现有的10-9 降低到10-12 以下。
由此就产生了CD-ROM的黄皮书(Yellow Book)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思想是:盘上的数据以数据块的形式来组织,每块都改竖要有地址。这样做后,盘上的数据就能从几百兆字节的存储空间上迅速找到。为了降低误码率,采用增加一种错误检测和错误校正的方案。错误检测采用了循环冗余检测码,即所谓CRC;错误校正采用里德-索洛蒙(Reed Solomon)码。黄皮书确立了CD-ROM的物理结构,而为了使其能在计算机上完全兼容,后来又制定了CD-ROM的文件系统标准,即ISO9660。有了这两个标准,CD-ROM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80年代中期,光盘的发展非常快,先后推出了WORM光盘、CD-ROM光盘、磁光盘(MOD)、相变光盘(PCD,Phase Change Disk)等新的品种。这些光盘的出现,给信息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推动。
Ⅲ 光盘是谁发明的那个人是怎么想到的
提起数字光盘(CD)的发明者,人们会马上想到两家公司的名字:荷兰菲利浦和日本索尼。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CD问世起,铺天盖地而来的宣传让这两个公司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但是,近日有消息说,CD是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而且这位科学家没有从销售CD的巨额利润中得到一分钱。这种新说法无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难道世上真有这等事?
现在,有很多资料,如创建于2001年1月15日,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与者进行数千次编辑和创建新条目的网络自由网络全书———WIKIPEDIA———维基网络上就记载着,菲利浦和索尼握绝两家公司拥有CD发明权。有关条目中这样写道:菲利浦和索尼在1980年共同研制了数字光盘(CD),过了两年在西德郎根哈根开始大规模生产。尔后,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加入这个阵营,于1987年把CD变成了CD-ROM,从而引起了世界性的计算机革命。
俄罗斯一家网站前不久讲述了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1年,一个男孩在美国华盛顿州中西部的布雷默顿城呱呱落地,他就是6岁发明航模(遥控船)的詹姆斯·拉塞尔。1953年,拉塞尔在俄勒冈州里德学院(ReedCollege)(在全美最辛苦的十所大学中排名第六)毕业,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作为一名物理学爱好者,他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实验室找到了一份工作,并成为第一批从事彩色显示屏与输入键盘应用与开发的研究者之一。在那里,他参与了一系列实验计划,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束焊接设备。
1965年,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在里奇伦德建立。拉塞尔成为该实验室的高级科研人员。从那时起他似乎悟出了自己今后应该潜心研究的方向———如何保存音质。他是古典音乐的痴迷者。像那个时代的许多音乐爱好者一样,他常因老塑料唱片音质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断变坏而感到万分沮丧。为此,他发誓要完善它,他甚至想用仙人掌上的尖刺来代替敬或老式播放针。
在一个星期六的白天,拉塞尔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利用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彻底改变声音录放方法。因为这样在声音录放过程中各个元器件不会产生物理接触,也就不会造成任何物理损坏而影响音质。结果,一个带有技术革命色彩的想法在拉塞尔脑海中诞生了。那时,拉塞尔已经对以磁带和计算机穿孔卡片为载体的数字录制形式有所了解。他认为,最好的“记忆”应该靠光束来进行。这时他满脑子是“0和1”、“黑暗与光线”。他想,倘若能让代码足够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那么利用它们不仅可以保存音符而且可以保存大网络全书。
尽管在研究所里拉塞尔没有马上实现自己的想法,但他完成了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案,为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础。大约经过两年的时间,拉塞尔发明了第一个光—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就这样,第一个数字光盘(CD)问世了。拉塞尔于1970年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
1970年,发明家继续完善了自己的发明,他想让它适用于任何数据形式的存储。正如许多决定自己时代的新发明一样,CD的问世并没有马上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但到了1971年,风险投资商人埃里·杰考布斯创建了光学唱片公司,并力邀拉塞尔加盟了他的公司。该公司打算开发可视光盘(VCD)。因为当时有个想法:以小巧玲珑的塑料载体录制电视节目,通过邮政系统发送,以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欣赏喜爱的电视转播节目。
1974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展览会上,该公司展示了具有录放功能的光学—数字电视机。这是第一个能够把彩色图像转换为数字的装置,但是投资者对此无动于衷,整个世界也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
又过了一年,1975年夏天,荷兰菲利浦公司代表访问了拉塞尔的实验室,对拉塞尔的亮皮伍研究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根据拉塞尔回忆,当时这些代表们对他说:“这(指拉塞尔发明)对于保存资料非常好,但我们不能用它来解决音像问题。”
应该说,在访问拉塞尔的实验室之前的几年里,荷兰菲利浦公司已经在为模拟光学随身看(可视随身器)生产自己的光盘。荷兰人确信,模拟是唯一的可能方案。“因为菲利浦为研制光盘投入了6000万美元,任何人都不能对菲利浦说,他们错了。”拉塞尔这样评价说。
可是,就在菲利浦公司代表参观了发明家实验室两个月之后,菲利浦悄无声息地生产出了同拉塞尔的发明一模一样的光盘。从那以后,除了菲利浦外,日本的索尼和其他公司都疯狂地使用了拉塞尔的技术发明,却半字不提拉塞尔的名字。这使人不得不怀疑,拉塞尔的思想给了别人启发。
拉塞尔并不想垄断光盘工艺,把它据为己有。他甚至很平和地说:“很难说,别人生产的东西是不是靠我的发明。要知道,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可能会同时产生同样的想法,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完全可能,我们工作是平行进行的……”
1992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和其他的光盘生产者一纸诉状把光学唱片公司告上法庭。最后,光学唱片公司支付了3000万美元破坏专利权费用,法院最终把CD工艺的专营权判给了光学唱片公司。可是,发明人拉塞尔分文未得,因为他的20项光盘专利均属于他的雇主———光学唱片公司。
不过,这个遭遇并没有让发明家止步不前。他仍在进行数据保存光学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在思考着硬盘存储能力的新的竞争者,光学随机存储器(ORAM)。在这个系统中没有旋转的光盘,甚至没有一个运动的部分,数据完全由光来读取。
1991年拉塞尔和合作伙伴保罗·奈建立了Ioptics公司,专门研究ORAM。尽管得到了微软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但似乎时机尚未成熟,该系统迄今还没有找到市场。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申请了50多项专利的发明家仍然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仍然在从事着他所痴迷的研究。最近在全球报道中唯一令人想到拉塞尔的存在,并让他感到风光的事件是,时年53岁的他因对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2000年荣获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VollumAward奖。
Ⅳ 你知道为什么要“光盘”吗
“节约粮食”
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光盘行动”
最近再次被媒体提起
光盘行动,势在必行
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一起承诺,说到做到!
Ⅳ cd光盘 历史
荷兰伏咐飞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
1982年,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由此,一种新型的激光唱盘诞生了。CD-DA激光唱盘记录音响的方法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系统首先把模拟的音响信号进行PCM(脉冲编码调制)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盘上。
在80年代中期,光盘的发展非常快,先后推出了WORM光盘、CD-ROM光盘、磁光盘(MOD)、相变光盘(PCD,Phase Change Disk)等新的品种。这些光盘的出现,给信息革命带来数厅握了很大的推动。
(5)为什么会发明光盘这种东西扩展阅读:
光盘的一些分类:
1、CD:(Compact-Disc)光盘。CD是由liad-in(资料开始记录的位置);而后是Table-of-Contents区域,由内及外记录资薯庆料;在记录之后加上一个lead-out的资料轨结束记录的标记。在CD光盘,模拟数据通过大型刻录机在CD上面刻出许多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坑。
2、CD-DA:(CD-Audio)用来储存数位音效的光盘片。1982年SONY、Philips所共同制定红皮书标准,以音轨方式储存声音资料。CD-ROM都兼容此规格音乐片的能力。
3、CD-G:(Compact-Disc-Graphics)CD-DA基础上加入图形成为另一格式,但未能推广。是对多媒体电脑的一次尝试。
4、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读光盘机。1986年, SONY、Philips一起制定的黄皮书标准,定义档案资料格式。定义了用于电脑数据存储的MODE1和用于压缩视频图象存储的MODE2两类型,使CD成为通用的储存介质。并加上侦错码及更正码等位元,以确保电脑资料能够完整读取无误。
Ⅵ 电影光盘是从几几年开始的有的
光盘(英语:Optical disc),在台湾、港澳称作光盘,于1965年由美国人发明,当时所存储的格式仍以模拟(Analog)为主。它是用激光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键余银种介质。大约在1990年代稿宴左右时开始普及,具有存放大量数据的特性,1片12cm的CD-R约可存放1小时的MPEG1的影片,或74分钟的毁哗音乐,或680MB的数据。
Ⅶ 光盘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
光盘是一种用于存储数字信息的介质,通常由一片塑料制成。光盘的新义和原义如下:
新义:光盘通常指的是数字音频光盘尘雀、数字视频光盘和数据光盘等可重写或陵兄唤只读的光盘格式。这些光盘通过使用激光技术来读取并存储数字信息,通常用尺凯于存储音乐、电影、软件、游戏等数字内容。
原义:光盘最初是指由菲利普斯和索尼公司于1982年联合研制的一种数字音频光盘,也称为CD(Compact Disc)。这种光盘通过使用激光技术来读取并播放数字音频,比传统的黑胶唱片具有更高的音质和更长的寿命。
总之,光盘是一种数字信息存储介质,主要有数字音频光盘、数字视频光盘和数据光盘等多种类型,而最初的光盘是指CD这一特定类型的数字音频光盘。
Ⅷ 光盘是谁发明的
光盘(英文:optical disc),于1960年代由美国发明,当时所储存的格式仍以模拟格式(Analog)为主。中国大陆曾称光盘,是用雷射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种介质。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3/38/CD_Disc/600px-CD_Disc 下载高分辨率的版本 (1992x1992
1810 KB) Melody的90分钟超长白金CD光盘片 摄影: Weihao.chiu (Weihao.chiu的摄影集) 红芹虚色雷射 CD (Compact Disc) VCD(Video Compact Disc)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FVD (Forward Versatile Disc) HVD(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 ) HDV(High Definition Video) NVD(枝歼Net Video Disc) VMD(Versatile MultiLayer Disc) DualDisc (DualDisc) 蓝色雷射 HD DVD 蓝光光盘 2006-12-13 21:39:33 补充: 美国的一班科学家
光盘 *** ,自由的网络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Melody的90分钟超长白金CD光盘片光盘(英文:optical disc),于1960年代由美国发明,当时所储存的格式仍以模拟格式(Analog)为主。中国大陆曾嫌搭燃称光盘,是用雷射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种介质。 目录 [隐藏] 1 光盘类型 1.1 红色雷射 1.2 蓝色雷射 1.3 其他 [编辑] 光盘类型 [编辑] 红色雷射 CD (Compact Disc) VCD(Video Compact Disc)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FVD (Forward Versatile Disc) HVD(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 ) HDV(High Definition Video) NVD(Net Video Disc) VMD(Versatile MultiLayer Disc) DualDisc (DualDisc) [编辑] 蓝色雷射 HD DVD 蓝光光盘 [编辑] 其他 MD LD 磁光盘
参考: ***
Ⅸ 光盘是谁发明的
光盘是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的。
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研究顷者弯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是激光视盘系统。
光盘的定义:即高密度光盘。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氢嫌李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雀闷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