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东西为什么是八个角
❶ 蒙古包的外表、结构、作用和文化特征 半小时之内找到!!!
[编辑本段]蒙古包简介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0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编辑本段]蒙古包的组成部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2)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3) 哈那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4)门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在弯腰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蒙古包内主人的尊敬,相当于给主人鞠躬。毡门要吊在外面。
(5)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1)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2)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4)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5)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制作带子和围绳: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1)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2)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3)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编辑本段]蒙古包的介绍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儿朵。此系古代蒙古贵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不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有一次,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有这样的情况,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翰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钜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样。鲁不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据《水晶鉴》记载:"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祥;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❷ 蒙古包的介绍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 蒙古包按哈那多少区分规格。哈那是包毡壁的木制骨架,一组为一个哈那。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之分。牧户根据家庭人口、生活状况调剂使用。尽管蒙古包的质量、装饰各有差别,但总体结构都是一样的。
蒙古包的外用品,包括红毡顶 、毡顶扶柄、扣绳、毡顶、细绳、捆绳 、毡墙、带子、门、门帘等。
红毡顶,蒙古语称“额如各和”,方形,四角各对南北东西。房间正中和天窗架的中心对着红毡顶中心。用粗毛绳做边,顶面也用粗毛绳轧云头图案,修饰缝纫。红毡顶用于调节屋内气温,夜间压顶,早晨揭开。红毡顶的四边各有粗毛扣绳,北和西东压着天窗外边套的花边。上有哈那带子作压盖和揭拉时使用。红毡顶有扶柄。用三尺长 优良木料制成,系在红毡顶南边粗毛扣绳上,作固定之用。
椽子和哈那用扣绳扣紧。
屋顶用扎有云头图案的毡子装饰。
毡顶子是天窗架的盖,用毡子或芦苇缝成,以适应四季气候变化。毡顶用青布宽沿边、轧云头图案。用芦苇缝制的叫芦苇顶子。冬季防雪,夏季防雨。
带子,是捆扎毡墙的粗毛扁绳,分两行拉紧毡墙。
门,蒙古包的门,冬季作双重。里门对开,称为风门;外门一扇,在右侧安扭,叫封闭门。门帘分两种,一种是毡子做的,上有精制装饰图案,是冬季用的,另一种芦苇或柳条做的,夏季使用。
蒙古包内常用物品,有墙帷子,从西墙顺着北墙到东墙围起来。颜色是白色以外的任一种色布。
================================================== ===============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0毫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
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2)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3) 哈那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
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4)门立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在弯腰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蒙古包内主人的尊敬,相当于给主人鞠躬。毡门要吊在外面。
(5)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1)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2)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
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4)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5)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制作带子和围绳: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1)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2)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3)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❸ 关于蒙古包的特点
蒙古包 蒙古包简介
蒙古包英文名:Mongolianyurts
[编辑本段]蒙古包简介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隆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0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蒙古人是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00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10000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1000000峰骆驼或100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编辑本段]蒙古包的组成部分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2)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3) 哈那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4)门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在弯腰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蒙古包内主人的尊敬,相当于给主人鞠躬。毡门要吊在外面。
(5)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1)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2)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4)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5)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制作带子和围绳: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1)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2)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3)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编辑本段]蒙古包的介绍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
古代的翰儿朵。此系古代蒙古贵族所用的蒙古包。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不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有一次,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有这样的情况,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翰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霍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钜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像人的脖子一样。鲁不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据《水晶鉴》记载:"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祥;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❹ 蒙古包的 作用 材料 地理位置 结构 和文化特征
材料及结构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
普通的蒙古包,高约十尺至十五尺之间。包的周围用柳条交叉编成五尺高、七尺长的菱形网眼的内壁,蒙古语把它叫作“哈那”。
2.作用
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
3.文化
以蒙古包这一名称闻名于世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住屋。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要建新包,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或眷属多的,一家有几个蒙古包。但凡有两个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长者居最西侧的蒙古包。
很多世纪以来,蒙古包就是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物。正如丹麦着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所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4.地理位置
鄂尔多斯草原的核心区包括一个蒙古大营和300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
拓展资料:
进入近代,国际上对蒙古包的研究比较活跃。中国人类学家吴文藻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锡林郭勒盟考察蒙古包并发表考察报告《蒙古包》,他在报告中写道:“蒙古包是蒙古族人物质文化中最显着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便是明白了一般蒙古族人的现实生活。”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蒙古包在游牧人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当代的学者,如内蒙古的嘎林达尔,蒙古国的麦达尔、达力苏荣、沙日布道尔吉等均出版了研究蒙古包的专着,其中麦达尔、达力苏荣合着的《蒙古包》一书结合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蒙古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学者郭雨桥撰写的《细说蒙古包》,为中国最详备的蒙古包专着。
❺ 内蒙古和8个省区相邻,为什么东西跨度那么大
西部地区的口音,则出现了明显的甘肃音和陕西腔。对于自治区东西两端的人们来说,前往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办事,坐车需要10多个小时。除非是非去不可的事情,否则会选择临近省份的生活城市。例如对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人们来说,无论是上学、看病、办事等等,基本上会选择哈尔滨市或者长春市,比去呼和浩特近了很多。对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人们来说,会选择银川市、兰州市和西安市,因为各方面更方便。
❻ 为什么中国古时候的亭子多数都是八个角的
八角亭的亭顶,据说是按照佛祖释迦牟尼的金纱台帽“卡钟罕”的式样修建而成。“卡钟罕”是释迦牟尼成佛时,其养母氻巴札巴蒂果扎用金纱精心制作而成。这顶金纱台帽,佛祖只戴了一次,便交由身边的补塔苛鲊厅高僧保存,世间见识过“卡钟罕”帽形的人极少,按照“卡钟罕”式样修建的佛亭仅仅只有四座,主要分布在勐朗嘎和印度,修建景真八角亭的工匠谁也不知“卡钟罕”是什么模样。但是景真高僧要修建“卡钟罕”顶佛亭、传播佛教的行动感动了天帝,上天的瓦腊章戈姐瓦补天神立即将“卡钟罕”金纱台帽的式样刻在贝叶上面,使其降落在勐巴拉纳西(即西双版纳),让佛教僧侣得知“卡钟罕”的模样,修建景真八角亭的工匠但按照贝叶上刻绘的“卡钟罕”帽形,修成了八角亭的塔顶。
关于八角亭八角形状的来历,民间有着两种传说。第一种传说中讲述的八个角,是代表佛祖身边的八个麻哈厅高僧。亭身上的四道门,表示要将佛教思想传到四面八方。第二种传说中讲述的八个角,是为纪念以躯体搭架“波苏冈南”的八条老龙。据说,有个名为“皮枯嘎节”的佛教信徒,因不守佛教戒律,被开除佛籍而赶出寺门。“皮枯嘎节”天天跪在一个天湖岸边忏悔,日日按时诵经,虔诚信佛之心未变。他行动感动了龙王,龙王派出八条老龙为他搭建了一个“波苏冈南”(意为水上佛亭),让他在里面诵经。从此以后,僧侣才知道八角亭的形状。八角亭的八个角各代表一条老龙,当初兴建的八角亭上,还刻有八条龙的龙身。
❼ 蒙古包的外形特点.布局.内部结构.优点及文化内涵.传统习惯的作文。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
游牧特色住房蒙古包(20张)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就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 蒙古包-国画谭翃晶作品
[1]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那。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
哈那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作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不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毡门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
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瑙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 ,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带子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可以保证其中的人的安全性)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捆绳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哈雅布琪
哈雅布琪,是围绕围毡转一圈将其底部压紧进行封闭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枯枝)、小芦苇、木头,冬天用毡子做成的。暖季的哈雅布琪是卷成一个圆棒形的,无风天折起来放好,有风时围上。冬天用的哈雅布琪是用几层毡子摞起来做的,上面纳有花纹。
蒙古包后的木杆
蒙古包后面总是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 据说,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边。他刚到不久,降将李陵便奉命来劝苏武投降。被苏武痛骂一顿,还要举节棒打他,吓得他慌忙逃走。从此,匈奴王不给苏武饭吃,苏武便自己开荒种粮食。不论是放羊打草、种地做活,还是行居坐卧,出使的节棒一时也不离苏武的身边,日久天长,节棒上的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他还是带在身边。当地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怀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
编辑本段优越性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适合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适应游牧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❽ 蒙古包的物品陈设
蒙古包内陈设的根据,主要是继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传说,同时也跟男女劳动的不同分工有关系。再则这种陈设形成的固定规矩所以能保持不变,还在于蒙古包的形状几千年来没有改变。
蒙古包的空间分三个圆圈,东西的摆布分八个座次。不仅八方都有安放东西的地方,正中还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有九个座次。但是南面有门,不能放东西,如果不算座次的话,还是八个座次。 蒙古包西南酸奶缸的前后,哈那的头上挂着狍角或丫形木头做的钩子。上面挂着马笼头、嚼子、马绊、鞭子、刷子等物。挂时嚼子、扯手等要盘好,对着香火,好像准备拿走似的。嚼子的口铁不能碰着门槛,挂在酸奶缸的北面或放在马鞍上。放马鞍的时候,要顺着墙根立起来,使前鞍鞒朝上,骑座朝着佛爷。如果嚼子、马绊、鞭子分不开,笼头、嚼子要挂在前鞍鞒上,顺着左首的韂鼻向着香火放好,鞭子也挂在前鞍鞒上,顺着右手的韂垂下去。马绊要挂在有首捎绳的活扣上。
西南面正好门后面不放东西,在靠后可以放酸奶缸之类。本来捣奶子是妇女的活,怎么放在西边?原来在蒙古人的历史上,挤马奶和做酸奶(也算马奶酒)是男人们的事。鲁布鲁克的游记(十三世纪)里就清楚地记述了这一点。 在佛桌和东北方放的箱子中间(北面),放着狮子八腿被桌。儿子要成家的时候一定要给做一张这种桌子。这种桌子,铺着专门制作的栽绒毯子,上绣三种样子的双滚边花纹,两头分别横放一个枕头,中间是新郎新娘的衣服被褥。新郎的枕头放在被桌的头部,新娘的枕头放在被桌的尾部。枕头向着香火,其面用四方的木头制作,用蟒缎蒙皮,库锦饰花(几层),四角用银子镶出来。新郎的枕头自家准备,新娘的枕头从娘家带来。
被桌上放衣服的时候,袍子的领口一定要朝着佛爷。袍子的胸部放在上首,男人的衣服放在上层,女人的衣服放在下层。一向叠垛衣服的时候,如放在北面,领口朝西,如放在西面,领口朝北,不能朝门,因为死人的衣服才这样放。 毡包的东墙是放碗架的地方。碗架分好几层,可以放许多东西,各有各的地方:碗盏、锅灶、勺子、茶、奶等。放置也有规矩:肉食、奶食、水等不能混放,尤其是奶食和肉食不能放在一起。因为奶里混进荤腥容易发霉,对做酸奶不利。此外,也跟蒙古人崇尚白色有关。奶、茶要放在上面,水桶放在地上或碗架的南头。
盘碗中间最尊贵的是条盘(盛放羊背的),放在东边最尊贵的上首(靠北)。蒙古人家有三个福圈:家、院,野外共三个。家中的就是条盘。条盘放在东横木靠前,碗架上面或挂在哈那头上。除了主人外别人不能动它。一切口朝上的器皿一定要口朝上放置,不能倒扣。但是锅、筐、箩头三样东西,在外面可以扣过放置。家中最尊贵的是奶桶,不能乱扔乱放。这是因为先白后红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勺子、铲子、笊篱之类也不能倒扣,柄向着香火朝上放置。如果挂起来放置的话,面朝着香火。锥子、斧子放在碗架的下层。这两种东西是捣砖茶用的,时么时候也不能离开。另外茶是饮品之尊,所以捣茶的工具也不能乱放。 毡包东南上放的东西,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能够随着季节作相应的变化。春天除放水、牛粪以外,把刚生的牛犊在这里拴一两个月。夏秋要增加酸奶缸,要盖泥灶支锅生火做奶皮子。冬天放水缸、牛粪、多出的火撑子。
门槛的东边不远,什么时候都放着狗食桶。东南近火撑的地方,放着牛粪箱子。不能从箱子上跨越,不能垂腿坐在上面。牛粪是生火的。无论从崇拜火来考虑,还是从尊重祖宗的香火考虑,进出时都要把袍子撩起来,不要让袍边扫着牛粪箱子。火剪子之类的东西碰到脚下,也要拿开,不能从上面跨越。 门口铺木板,不放东西,只供人们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