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
①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一、调整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首先的要求,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生产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如果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就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素质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
2.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必须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现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够积累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能够改变农村收入结构、就业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生活方式;能够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用地、农村人口居住的适度集中。
3.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怎样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实质性的措施是:在城乡发展具有差异、互补和衔接的产业分工体系。农村地区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主动与城市进行产业分工,大力发展与城市经济具有差异、互补的产业,使农村的生产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与城市衔接,城乡经济在生产环节实现一体化。通过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农村地区整体上能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自然会向农村流动,从而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经济存在的突出性结构问题
1.过于依赖农业和打工,农民收入增长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的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中心城区比较,并没有形成各个产业全面繁荣发展的局面。农村地区农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的先导作用不突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后来乡镇企业的兴起给农村经济注入了一股活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城市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少数乡镇企业升级成现代企业并做大做强,多数乡镇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不少农民缺乏专业技能,打工体力劳动居多,也制约了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的简单化使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仅有农业和打工两项,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有的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单纯追求数量增长,不注重质量提高,不重视品牌培育,新技术的培育和推广、更新周期太长。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导致他们搞农业只能粗放而不能集约经营。农业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产品结构雷同,虽然产量逐年递增,但农民在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增产而不增收。
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产业化进展缓慢。多数以初级产品销售,没有分类分级,没有加工转化增值。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加工少,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生产基本上以个体为主,多数个体户和企业分散孤立经营。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业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体系较薄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服务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加上信息闭塞、流通不及时,阻塞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3.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素质低,缺乏特色优势
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趋同,造成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企业之间没有分工,产业关联度低,企业内部也不搞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条短,延伸不够,上游、下游和横向要么是生产的空白领域,要么协作能力差。同一部门的生产能力分散于多个企业之中,企业分散孤立生产经营、零散布局,缺乏一定的生产集中度,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都不大,不能很好地形成集聚效益。小而散直接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和竟争能力弱,难有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农村产业素质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较弱。设备陈旧,技术更新慢,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采用少,缺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从事粗加工、低附加值、低水平产品生产。普通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缺乏比较优势。经济发展严重受资源约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低效益,缺乏综合、循环利用能力。
4.城乡产业存在二元结构,关联与互补性不强
有的地方认为新农村建设是纯粹农村的事情,与城市无关,农村的产业规划只能根据农村的情况搞,或另起炉灶搞自己的一套,忽略了对中心城市经济的依赖、互补关系,不知道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东风提升自己的发展起点,不知道以自己的优势对城市的弱势,不知道靠着大树好乘凉的巧妙之处。与中心城市经济缺乏互补、联动,浪费了农村的资源,延缓了发展过程。
三、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思考
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导向
脱离城市建设新农村是没有出路的,农业本身很难让农民富裕起来。目前的小农经济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农民增收的最主要的方式应该是在农业之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农村地区的事情,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的建设办法,要通过城乡互动来建设新农村。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技术、市场 、人才等条件;第二,随着中心城区产能相对过剩、产业升级、生产成本提高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大,农村要主动创造条件承接中心城区转移、辐射和扩散的产业,与中心城区建立起合理分工、互为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紧密联系的产业布局体系,实现城乡生产层面的衔接。同时,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企业能办的,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解决的,政府就不包揽。政府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战略规划,实施分类指导,集聚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
2.实施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比较优势”
技术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主导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重点从科技创新抓起。要多渠道吸收资金,建立科研风险补偿基金和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奖励基金,以灵活多样、务求实效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产业升级。以具有地域独特优势的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传统工艺或高新技术为支撑,确定特色产品,引导生产要素向特色产品生产领域集中,开发和延伸特色品牌,进行优势延伸,形成特色产业。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不搞形式主义,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的比较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选择关联、互补产业,发展集群、链条经济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在国际、国内分工体系中合理定位,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国内外密切协作、互通有无,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大企业可搞内部专业化,小企业可搞企业专业化,不搞大而全、小而全。抓住国内外分工深化和产业调整的机遇,在乡(镇)或村等较小区域内集中生产某种产品,把就近出现的自发性专业市场改造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物流基地,吸引众多的企业集聚在该区域投资生产,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板块经济,在市场与产业互动中培育产业集群,企业间进行分工协作,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4.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循环经济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县城和农村的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业和具有地方风味、特色产品的小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加速发展农村新型的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信贷、财务、技术服务与推广、职业介绍与劳务输出等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使农民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方面,能够获得及时、充分的数据和资料,能够以此分析和判断应该种什么、养什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② 为什么要西部大开发急急急!!!!!
西部大开发的原因:
1、开发西部关系中国现代化全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最终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因此,开发西部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和战略任务。整个21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
2、全国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地区差距问题基本上是城乡差距问题,也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
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却是在农村。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几亿农业人口非农化或城镇化的问题,必须研究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西部开发中需要研究非农化或城镇化的特点。
(2)为什么要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扩展阅读: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6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2%。2015年,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7%;地区生产总值14.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1%。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也是中国贫困的多发区。5年来,中国重点抓好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支持陕甘宁、贵州毕节、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以及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特困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各举其力,脱贫致富。
以云南省为例,该省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44.95%,脱贫攻坚的任务尤其艰巨。
2012年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总量是804万,而到2016年,这个数字降到363万;贫困发生率从21.6%下降到9.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65元增加到2016年的7847元;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通电、通电话。
云南省出台了5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脱贫工作由基层59万名干部职工完成,精准挂帮159万户贫困户;此外还选派接近4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实现“挂包帮”定点扶贫全覆盖。
这5年,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扶贫资金400多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5亿元,支持7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上海、广东等较发达省市亦协作帮扶云南各贫困地区,共同助力脱贫。
在中国西部许许多多的贫困地区,几乎都有着类似的故事。这5年,中国共有5000多万人摆脱贫困,西部这个“主战场”功不可没。
③ 论述加强和推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主要措施。
答:必要性
一、必须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步伐,整合区际经济利益关系,以达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已经积累起相当大的经济和技术能量,将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而东西部经济联合和合作正是实现这种驱动的啮合齿轮。
二、在全国宏观框架上,我国仍是一个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区域层次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平衡。
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出发,实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联动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持参与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可能性
一、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二、现在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实力,在保持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有条件也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加强
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三、当前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条件具备、基础厚实尽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有一定差异,但近年来西部也积累了
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经过长期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四、是区位优势。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开始向区位优势转化。
五、是市场优势。西部地区现有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相对较低,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西部地区的市场优
势将逐步表现出来。
主要措施
(一)需要有思路和机制的创新。
在指导思想上,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注重讲效益、讲效率、讲效果,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为原则。在总体思路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区域整体利益为基础,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为此,东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要在过去几轮联合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大的转变。
一要从单个企业之间的协作转向产业联动型的合作。
二是从短期项目投资合作转向长期资产纽带型合作。
三是从政府推动转向市场推动。
四是从生产型项目合作转向多领域综合型的合作。
(二)实现区域共同繁荣1、联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共同开发自然资源。3、实施产业合作。4、强化科技教育方面的互补与合作。5、共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④ 为什么要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为何要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2016-06-06
问: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答: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高考录取率差距一直存在。2007年,31个省份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仅为39%,与最高省相差40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7个百分点。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直高度重视并致力于缩小各省之间高考录取率的差距。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以下简称“协作计划”),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问:“协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做法是什么?
答:“协作计划”是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的专项计划,是从全国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录取率较高的省份,用于招收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录取率较低的中西部省份考生。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教育部要求承担“协作计划”省份将这部分计划全部安排给公办高校。
问:从国家层面看,“协作计划”的实施有哪些政策依据?
答: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实施“协作计划”的基本依据和遵循。(本报记者 柴葳)
⑤ 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趋势下,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需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然而,尽管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从目前来看,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大规模转移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与此同时,国内东西部差异继续扩大,国际产业转移竞争日趋激烈。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挑战下,加快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形势迫切。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渐成气候
随着中央提出了“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政策列为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各部委也在积极探索加快东西部产业转移步伐。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渐成气候。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
我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近期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三大特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三大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投资增多;第二产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第三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四大动力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进入战略机遇期
东部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的财政投入和市场调整,西部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再加上国家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各种政策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大规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资源问题是导致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
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经济高速发展,造成资源紧张,直接带来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沿海发达地区纷纷把工业或工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其本身则由工业生产中心转向工业调控中心。
2.中西部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我国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如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西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的空间配置更趋优化,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产业转移来支持正常运营。
3.市场拓展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
中西部地区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与转移的重要驱动。
4.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东部地区目前都将发展技术密集产业作为地区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选择。如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和转移低层次劣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国际战略竞争及东西部差距使产业转移迫在眉睫
尽管西部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预期的东部产业大规模向西转移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东西部之间的差显巨并没有缩小。
从国际背景看,东西部产业转移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需求。我国东部人力、水电气成本,土地成本高,挤压了投资上的利润空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周边的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措施,吸引走了数额极高的外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出,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向越南、印度、束埔寨等地设厂布点。一旦中国商务成本继续抬升,这些企业就会把订单转向东南亚一带的分厂。
从国内形势看,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东西部产业转移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由之路。东西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东西部产业转移,为消除东西部差距提供了现实可能。
首先,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助于解决西部大开发面临最紧迫、最难以解决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将为西部省市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西部省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提供机遇。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关系着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因此,紧迫的现实从客观上需要国家在转移产业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要加快扩大开放,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的新形式,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国家鼓励发展的西部优势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东西部区际联系,保证产品、服务、特别是生产要素流动,建立各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东部产业转移向西部转移,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近期在广东、浙江、天津、重庆、西安等省市调查时发现,尽管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大多是零星的、企业自发进行的。一些中西部地区和企业呼吁:东西部产业转移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但与此同时,如何调动东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探索东西部互利共赢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至关重要的问题。
——产业转移:“转出地”存在各种障碍
产业转移过程中,通常认为对承接地来说,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对产业输出方,看法就比较复杂。特另是在现行财税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下,尽管东部沿海地区也迫切需要将传统的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转移出去,从而获得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但出于一些地方短期利益的考虑,对企业外迁却往往并不鼓励。
东部地区对企业外迁、对外投资缺乏积极性,主要源于这样的担心:一是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二是可能会出现外移产业“空心化”问题,三是短期内会影响当地的充分就业。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东部地方政府对企业外迁大多持不积极、不鼓励态度。重庆市外经贸局外资项目促进处处长蒋中全抱怨说,重庆听说上海准备进行大规模产业“腾笼换鸟”,就组织团队兴冲冲前往洽谈承接产业转移事宜,没想到得到回应是:“我们已经在上海市郊区划出很大范围接受这些企业,外地来的招商项目免谈。”
为了避免“产业空心化”,政府要做的是改善环境、搭建平台,在引导企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做好引进来的工作,提升产业结构。如杭州目前正在发展软件、商贸业;宁波则侧重发展重化工业,这些新兴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将为地方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基础。
——联合建立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共赢机制
国家大力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市场层面也存在产业转移的需要,但到目前为止,成规模的产业转移却并未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部地方政府动力不足,东西部之间缺乏产业转移的互利共赢机制。
目前,东部一些省份也在积极探讨与中西部省份联合建立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共赢机制,如浙江与新疆签订框架协议,欲在新疆已批园区中设立“浙江工业园”。重庆市外经贸局外资项目促进处处长蒋中全介绍,重庆也多次与浙江、江苏等省的开发区多次接触,探讨能否在重庆开发区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园中园”,双方共同招商,利益分成,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但由于涉及财税政策、土地宏观调控等问题,目前各地的探索都还无法正式启动。
在产业转移方面,东西部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级开发区携手合亟待有新的突破。东部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土地紧张、人力成本增高,而中西部的开发区则恰恰具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土地、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等优势。东西部开发区存在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巨大空间。
东西部省区的不少部门都提出,目前各地在探讨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园中园”等合作模式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分产值、分税收”的问题,涉及到财税体制的调整,需要国家的统筹支持。能否允许少数有条件的省区对跨区域产业合作进行尝试,积累经验,例如可以从国家级开发区开始,赋予其创新职能,允许探索一条东西部产业合作共赢的机制。
国家应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利用资金、管理、人才等优势与西部地区开发区进行合作开发,按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分享利益,这样既可以有计划引导东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又可以节约企业调研费用,以获取经济规模效益。在这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措施,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和企业通过租赁、股份经营等方式在西部地区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设立“区中区”“园中园”;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和企业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口岸地区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新设立工业园区,国家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抖等。
——“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模式值得借鉴
目前在省际之间搭建互利共赢的产业转移平台尚未有真正突破,但在一些省区内部却已有这样的探索,模式和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目前广东省14个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中,已有8个市建立了15个对口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开工项目71个,到位投资额近3 0亿元。据测算,1 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值1 7 8 0亿元的经济规模,年可实现利税128亿元。
广东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关键,是将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与投资所在地的资源、人才等优势对接,同时在制度上进行创新,重新调整各地方利益。通过两地政府“结对子”,双方按照合作协议,由山区或东西两翼地区政府在本地原有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由珠三角地区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并按商定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利益分成。
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实行“利益共享”原则,对园区产生的税收和各种规费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合作双方按协议分成,从而实现了产业输出地和承接地的“双赢”。目前,省内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省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突破,而要在省际之间探索“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模式,需要更高层面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推动。
——加强规划引导构建东西互动平台
为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顺利转移,国家应加强规划引导,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构建东西部互动平台。
商务部提出实施“万商西进”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1万家境外或东部企业到中部六省投资,并可延伸到与中部相邻、条件相近的西部地区。与此同时,还计划将赣州、郴州、武汉、合肥、芜湖、新乡、焦作、太原等地,培育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基地。“万商西进”受到各地欢迎,认为是商务部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中西部地区范围大,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距,除制定总体规划外,应重点制定特殊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区域规划,开发与保护规划,并确定一批重点经济带(区)、资源和产业综合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区、都市经济区等;制定若干个专项规划,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及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化发展规划等。该规划系统是引导东部企业参与中西部开发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推动东西部省区政府间的高层会晤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加强沟通、协商和配合。推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资源协作区域的政府间合作,促进东西部结对帮扶地区、国内友好城市、开发区及高新区等互助协作区域的政府间合作。同时建立和完善投资贸易平台,构建东西部地区公共信息平台和专业信息平台,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引导东西互动健康发展。
⑥ 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的东西部经济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我国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下面就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进行探讨。一、中国东西部差异比较现状特点东部地区主要由平原及低矮的丘陵组成,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河北,土地肥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产量也高,被誉为“鱼米之乡”;西部地区大都是高山高原,崇山峻岭巍然矗立,沙漠戈壁面积大,对外部的联系交往十分艰难,一些地区几乎处于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包括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四川、西藏、新疆、云南、重庆。直到现在,交通不便,相互阻隔,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青藏高原极其严寒,西北地区极其干旱,黄土高原极其贫瘠,云贵高原极其险峻,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从我国来说,区域差距一直存在着,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也不例外。新中国建立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居最末。为适应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注重宏观经济效益,利用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较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退耕(牧)还林(草)、特色产业发展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但是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在过去的两年里,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构成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⑦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具体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一)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同时,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二)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
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三)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
(四)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
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简化资金拨付流程,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效做法。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五)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
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
(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形成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支持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实现军地优势互补。
⑧ 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必要性
发展区域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李永安
【摘 要 题】区域分工与协作
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内开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的都是开拓国内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内需是由国家注入资金,拉动需求,资金投入是纵向的,对内开放是省市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横向的,纵向投入越大,横向工作内容越多,扩大对内开放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经协工作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经协机构作为综合职能部门,既没有项目审批权,也没有资金调拨权和行政执法权,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一是综合服务。以市场导率团出访为契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搞好合作。二是协调服务。发挥经协职能,积极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信息服务。发挥经协网络作用,为党政领导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天津经协办每年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5500多条,采纳1800多条。四是政策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天津市鼓励外地在津投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内开放环境为外地投资服务试行办法》等,经市政府批转全市执行。
上述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经协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必要,干起来需要,而在机构改革中,经协部门总是作为最先考虑的精简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部门设置上存在“唯上”思想,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上级对口部门,而很少考虑客观实际需要。而天津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的。二是经协部门作为协调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是专业部门不能替代的,而当前往往存在着综合与专业混淆的误区,而这个“存在”恰恰是在部分领导决策层中。三是经协部门任务重、要求高,需要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但在人事安排上有时存在照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协职能和作用的发挥。
二、在机构改革中,拓展职能,强化作用
机构改革从1996年至今,经历了两次,改革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经协办作为负责全市对内开放的综合职能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职能不但没有削弱,而是得到了不断强化和拓展。按照2000年机构改革批准的三定方案,天津经协办共有12项职能,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9个方面:一是内联招商引资的规划制定、政策研究、计划下达、目标考核、整体推动;二是发展与全国的经济联合与合作;三是管理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四是服务管理中央驻津单位和各省市地区以上的驻津办事处;五是承担环渤海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工作;六是承担对口帮扶甘肃、对口支援三峡和西藏昌都地区办公室工作;七是承担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八是负责跨省市综合性展销活动的牵头工作;九是负责粮、油、肉、煤四大基地建设。
上述9项职能,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特点:
1.逐步拓展职能。天津经协办适应形势变化,不断拓宽工作的领域和范围,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为市领导分忧,为经济工作解难,为全市办实事上。1995年,天津经协办负责的内联招商引资指标列入全市重点考核指标,在历年考核指标调整中,始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予以保留至今。截止2001年底,累计吸引外地在津投资协议额52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300亿元(不包括中央在津的大项目),分别以年均11.75%和15.8%的速度递增。1996年,明确了天津经协办由代市政府管理驻外办事处改为直接管理。同年,又把对口帮扶甘肃的任务交给经协办。按照“扎扎实实办实事”、“以支援换市场”的思路,实现了全市帮扶甘肃的13个贫困县基本整县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任务。1997年,天津市政府明确经协办牵头综合性的、跨省市的大型经济活动统筹组织及推动工作。截止2001年底,累计实现商贸成效额980亿元。1999年,在粮食体制改革中,市政府明确粮、油、肉、煤四大基地的建设由经协办负责,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方案,经市政府批准,现正组织实施。2001年,天津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天津经协办。两年来,市领导先后18次率团出访了西部12个省区市,分别签署了联手实施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合作的会谈纪要,建立了全方位合作关系,累计与西部地区签定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000多项,合作金额386亿元。可以说,随着形势的变化,天津经协办的工作职能逐步拓展,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工作标准进一步提高。
2.强化服务意识。始终坚持经济中心就是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全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思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面加强与兄弟省市区的联合与协作。对中央驻津单位、兄弟省市驻津办事处,天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一次联谊会,听取他们的意见,改进我们的工作,并出台了《天津市外地驻津办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他们进一步发挥功能搞好服务。对他们提出的意见、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经协办统一协调,限期解决,要视同人大、政协提案、议案对待,重大问题实行专报制度。下一步,还要从抓“内联百强企业”入手,创内联名牌企业和规模集团。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市内有关部门一周到经协办集中办公一次,联合审批外地在津投资企业,完善服务体系,为外地在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
3.牢牢站稳脚跟。近年来,天津经协办着力解决了“位子、桌子和房子”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在两次机构改革中,天津市委、市政府都确定了经协办为市政府综合性直属机构,实行公务员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位子问题。二是解决桌子问题,对经协办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提升了服务手段。同时,加大了对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资金投入力度,用于解决办事处的基本建设和用车等问题,到目前市政府累计投入3000多万。三是基本缓解了机关干部和驻外办主任住房困难的实际问题。正是通过集中精力解决这些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全办上下心齐,气顺,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经协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4.不断扩大影响。多年来,天津经协办把握全国的宏观经济战略和全市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运作成了一批又一批,在全市有位置、有影响、有震动的大事。为了总结成绩,表彰先进,自1996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扩大对内开放工作会议,主管领导亲自到会讲话,并以市政府名义对在扩大对内开放,发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方面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按照规定,对连续三年获得表彰的个人给予工资晋升一级的奖励,进一步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扩大了经协工作的影响。
三、在创新中,规范经协工作,锤炼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经协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规范经协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1.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把握重点,为全市大局服务。要紧扣市委、市政府总体思路和要求,瞄准领导关心、事关全局的大事、难事,猛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点、焦点,全面发展与兄弟省市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2.在把握工作角度上,坚持超前引路,讲究运筹帷幄。着力做好三点。一是眼界要宽。即要站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二是认识要高。要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三是位置要找准。经协机构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口的主管部门。但天津经协办根据工作实际,立足天津,放眼全国,在工作中坚持“上无爹娘都是爹娘,下无领地都是领地”,“开拓创新,善抓机遇,运筹大事,一鸣惊人,跨越发展,贵在效益”,把发展天津与兄弟省市的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开展工作的广阔天地,把为各部门和企业服务作为自己的大舞台。
3.在工作作风上,坚持“四千”精神,锤炼一支过硬的队伍。适应新的形势,经协工作必须要善于开拓创新,进一步拓展工作新领域;必须要善于抢抓机遇,运作大事,干成大事,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此,要求每一位干部在工作中都要发扬“四千”精神,即千方百计想主意,千言万语搞协调,千山万水寻伙伴,千辛万苦出成果,锤炼出了一支善于协调关系,熟悉经协业务,具备过硬作风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4.在工作标准上,坚持严格要求,争创一流水平。一是操作规范化。比如,承担市领导出访任务时,从前期衔接准备,到20多套文字材料的起草再到项目的落实,都是按照具体操作规程,严格要求,高标准地完成出访的各项工作。二是文字表达能力高,文稿格式统一。即要求机关干部文字材料要达到省际交流的水准,文稿中既要体现超前性的合作思路,又要有可操作的具体举措。
5.在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上,坚持友谊第一,团结形成合力。主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兄弟省市协作部门的关系,坚持“是协皆友、鼎力相助、携手并进、共创辉煌、感动上帝”,发展与全国各省市区的联合协作。二是处理好与市内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做到“有人占位我铺位,无人占位我补位”,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和压力留给自己。三是处理好与基层企业的关系,坚持做到上门服务、传递信息、跟踪协调、排忧解难,已经成为企业离不开的部门。
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目加僚右
⑨ 干部任前公示 简历上的"援川"到底啥意思
简历上的“援川”,有两种意思
说起“援川”,很多人会马上想到汶川大地震。当年,想必很多人一边看电视,一边流眼泪。
当时,民政部紧急下发通知:全国21个省份对口支援四川重灾县,浙江对口支援广元市青川县。浙江派出大批干部,到青川县援建。
因为这次地震影响很大,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才造成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但这种“援川”,在个人简历上,有时候写得简单,可能写成“援川”、“四川援建”,有时候比较详细,简历上会写成“XX市援建青川指挥部XX”的职务。
举个例子,在公布的简历中,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永良就有“市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在汶川大地震时,他的职务是绍兴市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
其实,还有一种“援川”,持续时间更久远,而且与地震无关。
这要从1996年说起,当时中央确定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9个东部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与西部10个省区开展扶贫协作。
1996年时确定的结对关系
当时的规定是:北京结对内蒙古,天津结对甘肃,上海结对云南……至于浙江,正好结对的是四川。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规定,宁波和深圳、青岛、大连结对贵州。
这么多年来,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浙江干部被派到四川去,在简历上,自然也留下一笔。但这个“援川”,和地震时的援建不是同一回事。
这个“援川”,意义相当深远
今天浙江派出的这32名干部,就是后一种,他们是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而被派到四川去的。
这里就要聊一下浙江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从1996年开始,浙江对口帮扶四川省,中间经历了结对关系的多次调整。
到目前,浙江共对口四川省10个市州的38个贫困县,其中2017年新增结对四川23个县。当然,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发展到现在,浙江结对的,不止四川一个省,共对口4个省78个贫困县。
这次32名挂职干部,还有先期的7名干部,将会被分配到四川38个贫困县开展工作。他们要做哪些事呢?大体来讲,是六件事:
第一件事是:聚焦精准扶贫,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第二是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助力当地民生改善;第三是聚焦双方优势,助力浙江和四川的产业合作,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近就业,让产业带动就业;第四件事是聚焦双方劳务协作,既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又缓解我省企业招工难问题;第五件事是帮助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第六件事促进民族团结,帮助双方交流交往交融。
所以说,他们这次去,是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