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为什么一到考试就考不好
1. 为什么数学题平时都会做,考试却考不好
平时学习不错但考试成绩却不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心态方面。考试时的心理状态(紧张、担心、压力等)对考试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当你怀着势在必行的心态参加考试,那么你考出好成绩的几率也会提高,而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基本上成绩就不会太好。你已经做了所有要做的准备,你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平静、选对答案。如果感到紧张,做做深呼吸,保持平静。
2、考试能力方面。比如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审题马虎、做题犹豫不决想太多等等。这一系列考试的问题需要平时练习,比如多进行测试和考试练习,平时做测试题的时候,严格按照考试的心态和标准来练习。
3、自我认知不足方面。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元认知”的东西,元认知说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水平的判断。我们的元认知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在学习上,元认知会让我们陷入两个误区:首先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比如拼命地反复阅读、拼命地记笔记。
下面是相对科学正确的一些学习和复习方法。
1、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有助于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上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的听,要勤做笔记,有主动回答问题,有问题也要提出来。你把学习变得越有趣,自然你就越享受其中,而你越享受学习,自然记忆效果就越好!
2、学习知识之后,要学会对知识进行编码。编码说的是以一种你能理解、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去呈现、去记忆所学的知识。比如:用你自己的话把它说清楚;把当下学习的知识和已有知识、经验、事物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思考,举一反三;运用一些记忆术(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的编码定位记忆、扑 克牌记忆、思维导图记忆)让要记忆的内容更丰富、立体,增强记忆效果;建立起知识的结构图等等。
3、巩固知识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重复,要学会“检索”。检索就是透过各种让大脑觉得有点困难、有点挑战的方式来回忆所学,从而深化记忆。比如:①考试、测试,它能够检验出你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②卡片法,比如背单词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中、英文,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③回想法,比如读完一本书或上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记得的所有内容。④提问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运用检索的方法时,不要一来就看答案,而要先使劲地回想,等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答案。
4、通过查缺补漏,找到自己掌握的不好的地方。比如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卷子等资料进行一个知识梳理,找出哪些内容自己还没记住、哪些知识还没有搞懂、哪些知识以前忽略了、哪些题目做错了、做错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无论是概念、原理、公式,还是具体的知识点,都要标记并整理出来。不理解的要抓紧找老师同学弄懂,没记住的要花时间去记忆背诵。
5、学习的过程中要劳逸结合。适当地进行休息,你的大脑反而会吸收更多知识。所以每学习一个小时就休息10分钟吧。
2. 孩子数学作业,平时做作业正确率都高,难题也会,一到考试经常考不到高分,大多都是眼瞎错的题,为什么
这个有多方面原因。
一,考试紧张,状态不好。这个需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不要有压力。如果是这方面,家长在考试前应多鼓励孩子,而不要给他压力。什么“考试要考多少分”,“不要会做的又做错”,这样的话语不要说,让他自己发挥。能考多少分,还得看他学得怎么样,而不是考前的命令压榨出多少分。
二,看似平时学的还好,但是实际上边边拐拐不够扎实。平时,因为有书本可以随时查看,所以做题也能顺利做出来,但是考试的时候,遇到偏僻的知识就傻眼,不能真正拿下难题。这种,平时可以用难题测试一下。即把所有资料,答案放一边,做一道难题,如果不能顺利做出来,那就是知识不够扎实,需要多看书。这个可以家长陪同他一起做。这个时候家长的监督会像考场纪律一样给他压力,模拟考场上的紧张感。如果这个时候他易做错题,就是学的不扎实。
三,粗心。如果孩子平时做作业有答案参考的时候能作出正确答案,没有参考答案的时候容易错,这个时候也要注意。这种考试的时候也是丢分大项。平时有答案,对自己的作业很放心,考试的时候没答案,就会担心自己别做错了。越这样,就越容易错。这种,可以平时多做小测验,做完之后自己批改,看看平时能拿多少分。如果粗心错的多,就多培养孩子专心、细致的习惯。
一般而言,就这几种情况比较常见,家长可以视情况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