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连个发烧都治不好
1. 中医的角度解释发烧,怎么治疗发烧
中医讲发热一般指内伤发热 也分低热和高热 (高热) 例一王XX,男,11岁。高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42℃,经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见效果。症见每日午一55一后两度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虽然体温在40℃以上,而患者自觉并不发热,其脉弦涩,其舌色暗,面无热色,右胁下痛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调,小便亦利。观其体温虽高而自觉反不热,是无表热可知;口不渴便亦不结,是无里热又可知。脉弦涩,胁痛不移而舌质黯,是血瘀发热,已可征信,建议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赤芍、川穹、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各4.5克净桃仁、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干生地9克桔梗、甘草各3克连服一周,其间或加生鳖甲、生牡蛎、或加延胡索、血竭,午后发热略有下降趋势。又以原方并佐以小金丹,早晚各服一丸。二周后热降痛减;三周午后之热巳低,胁痛消失,大便曾见黑粪,舌黯稍减而脉细,改为两日一剂,缓其剂而续和之,使瘀尽去而正不伤。二十日后复诊,热退已二周余,停药已达一周,患者由29.5公斤增至31公斤,舌色鲜红而不黯,脉象缓和而不弦涩,精神体力恢复正常。巛蒲辅周医案》) 例二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每天傍晚开始发热达40℃,下半夜自汗身凉,大起大落,巳有半年。平时手心微热,两足不温,腰以下特别痠痛,大便数天一次。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下焦阴阳并虚,中气不振,用黄芪、生熟地、归身、苁蓉、升麻、白术、泽泻等甘温除热,次日晚上热即平静。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例三刘Xx,男,17岁,门诊号:565375。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1日。患者于了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39℃),一56一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住院期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发热运今已三月余。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点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自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辨证;阴虚发热,营卫不和。治法:养阴清热,调和营卫。方药:青蒿10克鳖甲10克秦充6克地骨皮12克玄参12克银花15克天花粉15克鲜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僵蚕6克鲜石斛30克灯芯1.5克桂枝3克甘草6克鲜茅根30克银柴胡3克10月25日:服上方4剂后,热势稍减,下午体温38.9℃,胸部时痛,脉滑稍数,上方去桂枝加常山3.5克,银柴胡改为3.5克,继服6剂。11月1日:药后曾有两天体温正常,昨日又达38℃苔白较厚,脉细数。患者日哺发热,属于阳明气机不畅,积热不清,上方加焦槟榔10克,蝉蜕3.5克,继服6剂。11月8日。烧未大作,昨日体温37.st,右侧耳痛,流黄水(素有中耳炎),别无不适,脉沉细稍数,舌苔白,上方再进4剂。皿月12日:近日发烧未作,一般清况良好。巛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评按]内伤发热系指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所引起的发热。白于阴阳气血偏虚而致者为虚热;因气滞、血瘀、食滞而致者为实热。本组病 例均为高热不退,连同下节“低热”,一57一均属内伤发热范畴。 例一午后发热、脉涩、舌黯,胁痛不移,既无表热见证,又无里热可循,证属血瘀发热。当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而立奇功。 例二证属阴阳两虚,中气不振,治以甘温除热立竿见影。 例三发热已三月余,因其夜热早凉,咽干、舌红,脉细数,证属阴虚发热,故取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以清阴分伏热,又因时值深秋,且有恶寒发热汗出,故合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全方仍本解肌透邪、清营养阴除热而设,后加常山、焦榔、蝉蜕祛痰导滞,宣达气机,内外调和而愈。 (低热) 例一黄xX,女,39岁。初诊日期:1976年11月6日。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 (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方药:柴胡4.5克黄芩9克知母9克生石膏12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鱼腥草30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制大黄9克姜半夏12克a剂。一58一11月1日 (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柴胡4.5克葛根9克黄芩9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制大黄9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姜半夏9克鱼腥草30克杏仁9克夏枯草9克生甘草3克11月14日 (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新中医))227,1979) 例=郭xx,女,40岁。初诊日期:1973年6月17日。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辨证:阴虚肝旺。治法:滋阴调肝。方药: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12克丹皮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柴胡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紫肉桂6克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剂,以巩固疗效。巛岳美中医案集》) 例三龚丶X,男,58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5日。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体温偏高,常自汗—59——出,头晕,周身酸困,咳嗽,二便正常,脉迟,舌淡苔薄白。辨证;气液不足。治法:益气养阴。方药:浮小麦12克炙甘草6克大枣(切)5枚黄芪12克北五味(打)3克天门冬9克地骨皮6克枸杞子6克3月9日 (二诊):药后低烧巳退,汗出减少,头晕,咳嗽亦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二便正常,脉舌正常,停药观察。3月12日 (三诊):停药两天又发低烧,宗原方再服5剂。3月20日 (四诊):药后偶有低烧,近几天肠胃欠佳,有时半夜腹痛,大便偏稀,饭后微噫气,肠微鸣,脉沉细,舌正无苔,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缓肝。方药:党参6克炒白术4石克云苓3克炙甘草1.5克陈皮2.4克木瓜3克炒小麦9克五味子(打)3克大枣(切)3枚4月2日 (五诊):低烧已去,食欲好转,原方继服5剂,诸证悉平。(《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低热是常见的证候之一,可见干多种病证。UI其难以通过检查而明确诊断,故西医往往冠以“低烧待查”。中医认为部分患者系因外感邪热失于汗解,以致余热缠扰所致。外感发热,若邪在肌表,洽之得法,可以一汗而解。洽法获效之关键在干辨证是否确切,方治是否恰当,若一见发热即用清热解毒之剂,不合病机则造成误治。 例一金氏认为:“对于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药所能治,必须用柴胡、葛根解肌透表,仍能使之汗解”。本例证见鼻干而塞,口干便结,说明热象较着。外感寒邪失于汗解,化热入里,治以清热祛邪之法,表里双解,服药后得畅汗,大便已通,表里得解,郁热自退。 例二证属阴虚肝旺,以滋阴调肝为主,妙用肉桂引火归原,久虚低热得以平息。蒲氏认为引起低烧的原因很多,“外感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其他又如中气不足、肝脾不和、阴分亏虚,以及气虚、血虚,均可以引起内伤低热。在治法上,他认为苦寒药不宜多用,过用苦寒不仅伤脾败胃,亦易化燥伤阴。内伤低热,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否则易伤中气,反使症情加重。 例三,证属气阴不足。方用甘麦大枣汤加黄芪,亦属甘温除热之法;另加生津增液之品,以益气养阴除热。实属组方严谨,遣药得当。
2. 都说中医看病从根治,为什么很多病都不能治断根由其是风湿病等
病分两种:一种叫外病,一种叫根病。
外病比如感冒发烧,简单点就是受外界影响生的病,这种病中医可断根治愈。
而根病呢,又分好几种。
第一种为娘胎里就带的病,比如先天性近视,这种病使用中医手段为稳,就是控制它不让它向更坏的方向发展,断根基本上不可能。
第二种叫诱病,就是你处于一个逐渐让你得病的环境中所得的病,比如你说的风湿,这个病来源于你长期的接触湿冷的环境,慢慢的得的这种病,比如十年甚至二十年。(你可以想象下阳光下密封的有雾水的玻璃瓶,要通过加热的方式把里面的水汽全去除,那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很久很久,原因----玻璃瓶是密封的。人体也是相对密封的。)所以用中医手段对治疗这类病时,往往只能控制或减轻而不能即时治愈。
第三种叫突病,就是突然受到某种外因产生的病,比如诱发性心脏病(受过度惊吓至心脏受损)。你可以想象下一根木头被折得将断不断,用中医手段想将它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也几乎不可能。能维持状态或持续缓解已经是不错的了。
第四种叫心病,这种病来无踪去无影,得病之人往往觉得是病而外人又认为不是病。中医一般采取宁神静修的方式。但该病由心生,还得患者主动去对待才行。
不管中医还是西医,不管你治好什么病,都不可能有断根一说,比如感冒病,这次用中医治好了,不可能到死都不会再感冒,或者用西医治好了,也不可能以后就不会感冒了。任何病都不可能说治好了一次以后就不会再发生。世上没有这样的病例。
中医治不了,找科学的西医治疗。本是毫无相干两类医学,各不相同,应当各干各的,没必要争高低,论长短。自然法则,适者生存。
从不吃中药,太苦!
药丸可以,但疗效没西药快。
调节调整,说白了应该是辅助治疗!
本回答提问是一个很中要害的提问。是阿,"阴阳五行"一大套理论,原本可以治疗大多数病,为何却仅少数呢?
一句话,″理论"都懂,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的"病症"挂不上钩,吃不透。
″风湿病","西医"的"凝难症","中医"上属于"风邪"之类的病,其实不复杂。但因"中医"概念受"西医"概念影响,把原本“理论"上的"风邪"理解歪了。是人体内产生了"风邪",阴阳失衡,却因不理解,硬从外"风邪"上想,真实的"风邪"是什么?不知道。这点从″学者"教授的讲授视频中看的一清二楚。因不知具体,所以只能"阴阳"″正邪","五行"之类的绕"逻辑",套路"中医"理论。
″风湿"之类病,就是"风邪"在人体内产生,侵蚀正常的气脉,影响人的筋骨关节酸痛,时间久了影响瘀滞气脉,导致关节变形。
此类病患者同时也伴有颈椎,肩周毛病,头晕等,多会梦中在高处掉下,梦越急越跑不动,等现象。
″西医"用关节炎、骨刺之类的观念,然后激素镇痛类药物控制一番,最后换关节,也算个医疗。
而"中医"概念是从根本上认知,可阴错阳差,也难进入真正角色。
"经方"上又有些所谓的″毒性剂量"限制,武功也就只剩″花架子"。
"民间中医"的"祖传经方"奇妙,却受″非法行医"限制,也几尽消亡。
实例,再举《江西卫视》报道的,老中医"查医生"开据"祖传秘方"(主药有:生草乌、川草乌)泡酒,仅花二十多元,治愈了患者花了几千元忍受数年的腰椎痛。
然而因被贪杯"无故者"饮酒中毒身亡,而被成了"非法行医"被查被封。一个能治愈"世界医学"无法治疗的"凝难症"的中医″秘方",就这样暗然失色。幸有这位死者献命才让世人知道,仅此而已。
多少高堂学府,多少"专家"、"科学家",耗资财力物力人力,无法理解的″凝难症",而民间就有"秘方"专治",被封杀。
华佗当年一代″神医",他肯定犯了曹操的"规矩",才有杀身之祸。给人们留下″医学上"无限的遗憾。
所以说保护"中医精典"有许多困难,不是随便几句口号,"中医"就保护了。发展"中医"也更不是高调成立几个部门,"中医"就能发展。
"疗效"是最好的发展,"疗效"是检验医学的最高标准。
路在脚下,任重而道远。
中医看病从根治,源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中医看病从根治”是许多人的一致看法,然而这个一致看法里却包含人们不同的认知。一部分人认为我找中医看病就一定要去根,必须看好,不能有后遗症;一部分人认为,西药吃久了副作用大还不去根,找中医看副作用小还能去根;还有一部分人十分排斥西医,或者曾经服用西药后十分不舒服,改看中医;更有甚者是多方求治无效,寄希望于中医,权且“死马当活马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十分信服中医,坚持中医治疗。那中医看病是否都能去根呢?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看待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论中医西医,看病都各有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中医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包括哲学、天文地理等,以及历代医家的经验传承经验,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阴阳平衡,整体观念,治的是生病的人。 西医源于近代西方医学,以生理、病理、解剖等为基础,治的是人生的病。 故而所谓中医治病治根,应该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理解,通过人生的病,结合望闻问切用中药和中医特有的技术来救治生病的人,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故曰:治根。 而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任何疾病都能痊愈,不再复发。
医学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无论中医、西医,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只是理论体系不同,各有优势,各有侧重,甚至可以协同“作战”,抗击疾病。就拿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讲,中医西医都有治疗的方案,而中西医结合无疑是效果最好的。 至于为什么有的病治不了根,这不只是时间的问题、医术的问题,还关乎患者的依从性(即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和治疗)。此外,如果根治的定义是一经治愈,永不复发,那么绝大多数疾病是根治不了的。 就拿一个小小的感冒来讲,用药几天后感冒好了,可是患者再次着凉吹风后,还是会感冒。所以, 只要致病因素存在,疾病是不能根治的。
提问中提到,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不容易根治,这是有原因的。风湿类疾病从中医上讲属于 “痹病” 的范畴, 而痹病的病因主要是外因(风寒暑湿等邪气)和内因(先天不足、正气不足等)共同作用引起的。中医扶正祛邪,可以使风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外来的邪气会时不时侵扰人体,若人体的正气受损,则更易复发,很难根治。 此外,治疗风湿类疾病时,因疾病复杂且缠绵难愈,一般用药药味比较多,服药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坚持数月,有的甚至长达数年。 好多患者不能坚持服药也是此类疾病难以去根的重要原因。
因此, 中医看病治根是需要符合客观条件(医术精湛、外邪不侵扰)和主观条件(遵医嘱)的。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西医实践的不断丰富,我相信越来越多的疾病将会被攻克!
文:王浩浩/王传航
目前因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损伤了臭氧层,包括空气,土地,水,等严重污染。还有人为制造的各种假冒伪劣,危害 健康 的产品,给人类带来的多重伤害。而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又远超人类。各种迅速变异的细菌,促生各种各样的奇病,怪病,统称现代文明病。莫说中医,就是加上西医,暂时也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医疗 科技 发展,在微生物演变的速度,和细菌无孔不入的面前,总是有滞后的方面。这不单单是中医要面对的现实,西医亦如此。疾病是全人类的大敌,树立中,西医门户之见,实不可取。
不过,质疑中医,西医的实战能力,和 科技 含量,智慧含量,各种文化的优劣,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又有可喜可贺的一面。
一己之见。供参考!
中医有那么几不治,象你这种人就是其中之一。不相信中医者不治;不相信医生者不治等。首先风湿就有了它的定义,一是风、二是湿,风有内风与外邪之风的区别;湿就是中焦不运而形成的水湿停聚之物。细把它分划就可说成是上中下之湿。只要判明就不难治疗。
我曾经回答过相似的问题,今天再重复一遍。我的一个朋友,患上了类风湿病,走遍全国各大医院均宣布不治。最后回到湖南益阳老家由一个乡下土郎中用中草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彻底治愈,而且还重新参加了工作。因为她的工作就是我替她找的,所以我清清楚楚。
现在中医在宣传总结方面严重缺失,这就是许多人不知道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很可能那个土郎中根本就没有行医资格,他害怕被宣传也未可知。据我了解,这类的土郎中很多都是偷偷的在治病救人,收一点小钱养家糊口,最不愿意被别人宣传。
要求切低根治的处方,毒鼠强,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