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希波克拉底有不一样的版本
⑴ 希波克拉底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主要贡献
- 4 生平
- 5 理论
- 5.1 体液学说及危象
- 6 疗法
- 7 专业精神
- 8 对医学之直接贡献
- 9 文集
- 9.1 箴言
- 9.2 誓言
- 10 影响
- 11 印象
- 12 逸事
- 13 家系
- 14 以之为名者
1 拼音
xī bō kè lā dǐ
2 英文参考
Hippocrates of Cos II
Hippokrates of Kos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πποκρ?τη?,约前460年至约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医师,约生于公元前四六零年,后世人普遍认为其为医学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处之上古时代,医学并不发达,然而却能将医学发展成为专业学科,使之与巫术及哲学分离,并创立了以之为名的医学学派,对古希腊之医学发展贡献良多,故今人多尊称之为“医学之父”。
世人往往将其文集诸位作者的成就、奉行其医学原则的医师及其本人之事迹相混淆,以致于今天,对其真实想法、所书之文、所做之事知之甚微。然而,其仍被认为对临床医学贡献甚多,并总先世医学之大成,堪称古医师之典范。而其所订立穗物之医师誓言,更成为后世医师之道德纲领,直至今天。
其约卒于公元前三七零年,享年九十岁。
3 主要贡献
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重视卫生饮食疗法,但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尤其注意对症治疗和预防。他对骨骼、关节、肌肉等都很有研究。
4 生平
科斯岛上之阿克波里斯神殿
史学家普遍相信希氏为真实存在之人物,乃希腊科斯岛人,约于公元前四六零年生,于长大后,成为着名的医师及医学导师。而其他的生平资讯(译注:即不关乎其医学事业者),多为伪作,不足为信。(参阅轶事一章)
公元二世纪的希腊妇科医师以弗所的索拉努斯,乃首个为希氏立传之人,关于希氏的个人记述,多源于此。此外,亦有其他古籍述态并及希氏生平,然而资讯相对较少,诸如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所书之文,公元十世纪拜占庭的《苏达辞书》,及公元十二世纪策策斯的文献。索拉努斯指出希氏之猜闭液父亦为医师,名为赫亚克里德斯;其母为Phenaretis之女,名为Praxitela。而其二子,雷沙勒斯、杜累哥及女婿波吕波斯悉为其学生。另外,据后世医师葛伦(亦译为盖仑,英文为Galen)所言,波吕波斯方为希氏的真正继承者,得其真传,而其二子则各有一子以希氏为名。
索拉努斯称希氏自其父及祖父处习学医术,并拜德谟克利特及高尔加斯为师,学习其他学科。其甚有可能于科斯岛上之阿克波里斯神殿(亦译为医神神殿)里接受培训,并得到来自色雷斯的医师希洛地卡斯之教晦。在其时代,关于其本人的记述很少(或可说流传至今的不多),只有柏拉图之对话录普罗塔哥拉里有一句述及之,曰:“科斯岛之希波克拉底,艾斯库累普派之人也”。总而言之,终其一生,皆在教授及鉆研医学,并遨游四方,足迹最远可达色萨利、色雷斯及马尔马拉海。至于其死亡之事,众说纷云,有说其死于拉里萨、有云其卒于家乡;有指其享年八十三、有说其享年九十,更有云其享寿逾百者,今人无从查证。
5 理论
癫痫决非天谴,凡病者,悉有其源。盖凡人不知其理,见其状甚苦,故言天谴,诚大误也。
——《癫痫之论》
希氏乃西方史上首位医师,因其不相信疾病乃天遣或超自然力量所致,并且认为主因乃环境因素、饮食及起居习惯。然而,依当世之解剖学及生理学学说,其理论错误亦不少,诸如体液学说等,悉已证误。
古希腊之疾病治疗法,分为“库尼多斯”及“科斯”二派。库尼多斯派重视诊断,但建基于众多对人体的错误假设上。因为其时希腊人视人体解剖为禁忌,故医师对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一无所知,故当一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繁多时,库派医师往往无从判断。而科斯派,亦即希氏之派,则以普通诊断法及被动疗法诊症,并从而得到更大的成就。此因其重视照顾病人及预后,而非诊断,故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及改进临床实习之成效。
希氏医学及其哲理与今天相去甚远,当世之医师多重视特定诊断及专业治疗法,两者悉为库尼多斯派所强调的。这种古今之差异,使得希氏之医学在过往二百年间备受批评。而其消极治疗法,更受到强烈谴责,举例而言,法国医师M.S.胡妲称希氏疗法为“将亡之沉思”(meditation upon death)。
5.1 体液学说及危象
希氏学派认为疾病乃体内四液失调之结果,倘若为体格强健者,则四液之量均等。 当四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及黏液)之量失调时,人即生病,直至回复平衡,方告痊愈。希氏疗法以此为宗,例如当黏液过多时,以柑橘入药,冀达调和之效。
其学说之另一重要概念为“危象”,其为疾病之转折点,能跨越者,则告康复,不然则告死亡。然而即使能越过其一次,亦有复发之可能。根据此理论,危象常在“生死存亡之时”出现,所谓“生死存亡之时”,乃指感染疾病后的一个特定时间。倘若危象在该时刻之后甚久方才显现,则复发之可能性甚高。葛伦相信此想法源于希氏,然而其亦指有可能出现于希氏之前。
6 疗法
一幅拜占庭画作,图内之物乃希氏长凳,而医师则为葛伦。
希氏医学简单被动,其疗法乃建基于“自然界所赋予之治疗力量”。根据此理论,人体自有平衡四液及痊愈之力量,故此,其着重于促进此自然过程之发生,并相信“休息及制动乃治病之头等要事”。普遍来说,希氏疗法对病人甚为友善,过程平和,并强调保持个人卫生与消毒。举例而言,其对伤口总会优先使用干法处理(包扎等),而非采用使人痛楚之药酒,倘无法只用干法处理时(需消毒时),则会使用清水或酒精,尽量减轻其痛楚。另外,有时亦会采用具有镇痛作用之香脂草。
希氏作风,不做无把握之事,故此,对于较易出错之药物及特定疗法皆拒绝使用,而以普通的诊断法配以简单的疗法代之。然而有时亦会使用风险较大的壮阳药。此被动疗法对治疗微恙甚为有效,如骨折时,需要使用骨折牵引术来伸展骨骼系统及舒缓受伤范围之压力,希氏长凳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好派上用场。
另外,其医学理论之另一强项是强调预后之重要性。在希氏之时代,药疗之术极不成熟,医师倘能正确评估病情并基于病人之病历推导其病情进展,已算是很不错了,而这正是希氏所强调的。
7 专业精神
古希腊外科手术用具图。左方为环锯、右方为 解剖刀全套。希氏医学甚善于使用此等工具。
希氏医学以其专业精神、修养及严格之训练与实践见称。其作品《医师之路》(On the Physician)正可表达此精神,文中指医师须时刻保持整洁、诚实、冷静、明理及严肃之态度,凡希氏学派之医师皆恪守之。而在其手术室里,不论灯光、人事、仪器、病人定位及包扎与夹板方法悉有详尽规定,更有甚者,手指甲之长度亦受到规管,可算是一丝不茍 。
其学派认为临床理论,首重观察记录。故此,其要求医师详实地记录疗程中之发现及所用之疗法,使得这些记录可以留传后世,为其他医师所用。希氏本人则谨慎并完整地记录了众多症状,诸如病人之气色、脉博、发热、疼痛、运动及排泄等事 。据信其尝于记录病历时,量度病人之脉博,以确定其言之真确性。其更将临床观察延展至病人的家族病历及家庭环境。故有人云:“对希氏而言,有临床检测,方有医学” ,故更应称之为“临床医学之父”,而非广义的“医学之父”。
8 对医学之直接贡献
一个患有艾森缅格氏综合症的病人,其手指因肺动脉高血压所引发的杵状变而变成如此。而杵状指最初正是由希氏所发现,故亦称为“希氏指”。
希氏及其追随者说明了很多疾病及医疗状况,而且许多是前人所未知的。据信其为首个说明杵状指之医师,而杵状指乃是慢性肺痈、肺癌及发绀先天性心脏病之征兆。亦因如此,杵状指别称为“希氏指”。其亦为首个说明希氏脸之医师。莎士比亚之名剧,《亨利五世》里的第三场之第二幕,述及福尔斯泰夫之死时,即有强烈暗示其罹患此疾 。
其将疾病归类为急性、慢性、风土、传染四种,并使用转剧、复发、消散、危象、发作、峰、康复诸名词来形容病患之不同时期 。其对症状学、理学检查、外科疗法及脓性胸膜炎预后之说明,亦可堪称为重要贡献。其教训时至今日,对研习胸腔内科及外科之学生而言,仍能受用。其亦为书写心胸外科文献之首人,而其心得,直至今天,大多仍告有效。
9 文集
希氏誓言,此为十二世纪拜占庭手抄本。
希氏文集为古希腊医学作品之结集,计有文章七十,以爱奥尼亚方言书成。希氏本人是否文集结集者,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诸卷册之分类,极可能经其学生及追随者之手而成。因为诸文之主题、文风及所述时代大有不同,所以学者多认为其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是希氏知名于上古,而且其作风与文集所述相类,方以之为名。因此,文集实有可能为科斯岛图书馆之残余,或为公元前三世纪时,亚历山卓的人们所做之结集。
希氏文集覆盖繁多,有教本、训诫、研究、笔记及诸医学课题之哲理论文。其内容深浅不一,有为专家而设的,亦有为门外汉而写的,而有时亦会自相矛盾。在此列出文集中较有名者:《希氏誓言》、《预后之书》、《治病之路》、《格言》、《论空气、水和环境》、《复位仪器》、《癫痫之论》等等。
9.1 箴言
希波克拉底在一篇题为 《箴言》的论文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短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世界上实际上只有两件事情:去了解一件事情和坚信别人已经知道的事情。去了解一件事情即所谓科学,而坚信别人已经了解的某件事情是无知等等。这些至理名言至今还能给人以启发。
9.2 誓言
希波克拉底誓言,又称医师誓词,传统上,西医行医前,会先以此立誓。医师誓词为希波克拉底对医学认识之道德纲领,亦为文集中最有名者,然而在近世,其真实性颇受置疑。在今天,其已不再作为誓章使用,而是作为相类之誓言及法律蓝本,而医科之毕业生,仍须恪守此等誓章。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流传约2000多年的确定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誓言,以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命名,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5~前4世纪着名的希腊医生。这一誓言很可能在希波克拉底之前已经在医生中代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存在,希波克拉底也许是第一个把这一誓言用文学记录了下来的人。这一誓言中有封建行会及迷信的色彩,但其基本精神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宣誓。译文如下: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 *** 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茍违誓,天地鬼神实共亟之。
Hippocrates:The Oath of Medicine
You do solemnly swear, each by whatever he or she holds most sacred
That you will be loyal to the Profession of Medicine and just and generous to its members
That you will lead your lives and practice your art in uprightness and honor
That into whatsoever house you shall enter, it shall be for the good of the sick to the utmost of your power, your holding yourselves far aloof from wrong, from corruption, from the tempting of others to vice
That you will exercise your art solely for the cure of your patients, and will give no drug, perform no operation, for a criminal purpose, even if solicited, far less suggest it
That whatsoever you shall see or hear of the lives of men or women which is not fitting to be spoken, you will keep inviolably secret
These things do you swear. Let each bow the head in sign of acquiescence
And now, if you will be true to this, your oath, may prosperity and good repute be ever yours; the opposite, if you shall prove yourselves forsworn.(源于希波克拉底文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审判了纳粹分子医生的罪行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重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48年世界医学会 (WMA)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的道德规范.全文如下:
“我保证履行由于我的专业我自愿承担的治疗和帮助病人的义务。我的义务是基于病人所处的软弱不利的地位,以及他必然给予我和我的专业能力完全信任。所以,我保证把病人多方面的利益作为我的专业伦理的第一原则。由于承认这种约束,我接受下列义务,只有病人或病人的合法代理人才能解除我这些义务:
①将病人的利益置于我专业实践的中心,并在情况需要时置于我自己的自我利益上。
②拥有和保持我的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③承认我的能力的局限,只要我的病人病情需要,我应向我的各种卫生专业的同事求助。
④尊重其他卫生专业同事的价值和信念,并承认他们作为个人的道德责任。
⑤用同等的关切和献身精神关怀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付酬。
⑥主要为了我的病人的最佳利益,而不是主要为了推行社会的、政治的或财政的政策或我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⑦尊重我的病人的参与影响他或她的决策的道德权利,明确地、清楚地、用病人理解的语言说明他或她的疾病的性质,以及我建议采用的治疗的好处和危险。
⑧帮助我的病人作出与他们的价值和信念一致的选择,不强迫,不欺骗,不口是心非。
⑨对我听到、知道和看到的保守秘密,作为我关怀病人的一个必要部分,除非对别人有明确的、严重的、直接伤害的危险。
⑩即使我不能治愈病人,也总要帮助他们,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要帮助我的病人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打算死亡。
决不参与直接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杀死一个病人,即使为了仁慈的理由,或应国家的要求,或任何其他的理由。
为了覆行我对社会的义务,参与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决定,提供领导以及专家的和客观的证言。
将我所说和所信的付诸实践,从而在我的专业生涯中体现上述原则。
10 影响
意大利阿纳尼之壁画,绘于十二世纪,其内之人乃葛伦及希氏。
希氏在西方被公认为“医学之父”,其贡献对医学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在其死后,医学的发展甚缓,更可曰不进反退。举例来说,据美国史学家加里森(Fielding Garrison)之言,临床之事不再被纪录。由见可见,其能在上古之时,有此一成就,实属不易,此亦为其受世人敬重之因。
在希氏之后,最为有名的医师当首推葛伦。其于公元二世纪间,执业于古希腊,并且继承了希氏之医学,然而,或有所进,或有所退。在中世,阿拉伯人亦采纳了希氏之方法。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医学卒于欧洲重生,并于十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不少医师采纳其临床技巧,兹列较有名者如下:汤玛斯·西德纳姆、威廉·赫伯登、夏尔科(JeanMartin Charcot)及威廉·奥斯勒。法国医师昂利·雨夏尝言:“此诚内科学之重生也。”。
11 印象
希氏雕像,其以罗马风格雕成,为十九世纪成品。
据亚里士多德之言,希氏被誉为“伟大的” 。希氏早年被形容为“和善、高尚、祖国之医师”,晚年则为“严肃及冷漠”。其智慧甚高,而且着重实践,故此翻译家弗兰西斯·亚当斯亦云“希氏集常识与经验于一身”。
其时之医师常戴有丘比特与阿斯克勒庇俄斯式的假发,故此常予人老练之感,想来其亦如此。而后世人常将之神化,加里森曾经说过:“希氏,医师之楷模也,盖其处事,善于变通、敢于批判、泰然自若,求过失以正之,凡此皆格致之要也。”。若伊·波特所着之《医学简史》亦有云:“希氏,诚万世医师之懿范也。”。
12 逸事
生命短暂,艺术长存,机会转瞬即逝,实验毫不可靠,判断何其困难。
——希氏文集 格言
有关希氏之轶闻甚多,生前死后皆然。生前有云其能起死回生,如雅典瘟疫时,其被传纵一大火,以作消毒,并配以其他疗法,卒能平息瘟疫。此外,亦被传治愈马其顿王佩尔狄卡斯二世之相思病。然而,凡此悉无所据,该为小说家言。更有甚者,指其墓上,有一蜂巢,所得之蜜,能治百病。
另外,有传其拒绝谨见波斯王亚达薛西,且古之文献多有载此事,然而,近世人多怀疑之,争论不休,迄今无果。此外,有一故事指德谟克利特因凡事皆笑,渐近疯颠,遂求助希氏,希氏诊断之,证其性格如此,不可救药。自此德氏得到“笑哲人”的外号。
上述诸般传言,悉有利于希氏,然亦有诬蔑者。以弗所的索拉努斯曾指其纵火焚毁他派(即库尼多斯派)之治疗神殿,而在数世纪后之拜占廷学者策策斯,则指其焚毁己派之神殿,以求达到垄断医学知识之目的。 然而,不论何说,按传统观点,悉与其本性相违。另有一传说,指奥古斯都之外甥卒后,其复生之,然而时代相去数百年,诚然为后人所虚传也。
13 家系
一幅绘有希氏与其先祖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图,希氏站于阿克波里斯神殿之地上,阿斯克勒庇俄斯则坐于图中。
希氏之父系祖宗可追溯至阿斯克勒庇俄斯(阿波罗及科洛尼斯之子,被尊为医神),母系则可溯及海格力斯。而据策策斯之《千行诗集》所述,希氏有一先祖与之同名,故其实际上该为希波克拉底二世。
14 以之为名者
很多相信是希氏首先说明的临床症状,都以之为名,以示尊敬,如希氏脸形容病危脸容,希氏指即为杵状指,希氏振荡乃指水汽胸患者所呈现的内部击水杂音。而希氏长凳(即一长椅,以张力辅助固定骨骼)及希氏盖状绷带则是在希氏身后以其命名之,以兹纪念。希氏文集及希氏誓言则为其文献汇集及道德纲领。此外,“痉笑”有时亦被称为希氏微笑。
⑵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传说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着名医生,野或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且往往因耽误病情而死去。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周围的人都惊惶失措,纷纷说:“他中邪了,赶快请巫师来吧。”这时,恰好有位僧侣经过,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病人就说:“他得了神病,只有神才能宽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吧。”
“不对!”希波克拉底走上前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病,他得的是癫痫病,把他抬到神庙是治不好病的”。
那僧侣根本不把希波克拉底放在眼里,他高傲地说:“什么癫痫不癫痫的,他的病是山神给的,只有祈祷山神才能治好。你不懂就别瞎说,惹恼了山神,也让你患上神病!”希波克拉底理直气壮地说:“癫痫症并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和其他疾病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起因。只有魔术师,江湖术士和骗子手,才会把它当作神病!”
“你胆敢当众咒骂山神,好大的胆!那么你说这病是什么引起的?”
“脑,是他的脑子出了问题,才会变成这样子。”希波克拉底毫不示弱。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科学解释是不可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那个病人最后被抬到神庙里去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癫痫病的病因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次,希波克拉底碰到一个巫医给骨折病人治病。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鲜血淋淋,已昏死了过去。但巫医还硬叫家属扶着病人用左腿跪在神像敬脊轮前,他自己则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
希波克拉底气愤地走上前说道:“靠念咒语怎能治好他的伤呢?这简直是在折磨病人,简直太荒唐了!”
巫医不屑一顾地说:“看来你会治伤啊,那好,你说他的伤怎样治?”
“清洗创口,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治疗方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人下腹部绞痛,小便不畅。希波克拉底为其诊断后对病人家属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引起的。不洁的水在尿道中逐渐凝结起来,不断增大变硬,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堵塞尿道,引起小便不畅。很显然,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病,就是尿道结石。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着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自亮信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着名的外科着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在他的题为《箴言》的论文集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等,这些经验之谈脍炙人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据说,希波克拉底与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交情颇深。德漠克利特致力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不善理家业。他的族人便以疯癫和败家的罪名起诉他,目的是霸占他的财产。希波克拉底在为德谟克利特治病时,发现眼前所谓的“病人”根本不是疯,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思想家。于是,他出庭据理力争,终于使德谟克利特无罪释放了。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另一个版本: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阿克索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授业,当免费并不条件传授之。凡多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孙及其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人,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⑶ 希波克拉底誓言古代版和现代版的相同点
希波克拉底誓言古代版和现代版的相同点有对医学职业的尊重和敬畏,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唤源李,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和限制。
1、对医学职业的尊重和敬畏:无论是古代版还是现代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都表达了对医学职业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医生应该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坚守职业道德和原则,为患者服务。
2、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古代版和现代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都强调了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医生应该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尽力帮和迟助患者恢复健康。
3、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古代版和现代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都规范裂厅了医生的行为和医疗行为的限制。医生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进行虚假宣传,不从事伦理和法律不允许的医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