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蒸的包子不一样
❶ 为什么同一锅面做的馒头和包子,蒸出来的不一样松软
一历凯、做的掘液馒头和包子有先有后,醒的时间不同;二、在制作时手上的力量不一样,有些包的松,有些则包的紧;三、包子的馅料也会影肢散唤响到皮的松软度。
❷ 为什么包子蒸好后就会变形》
【包子蒸好后就会变形原因 】
1、包子没熟。中间如果有面没熟,它们在冷却后会互相粘连,所以会造成塌陷
2、火太大蒸过头了,也会塌陷,而且会伴随表面皱皮(如果你没皱皮,基本排除这一项)
3、发酵时间太长,或者酵母放多了。原理是,你发面最好是原来的增大一倍就可以蒸了,如果太大,里面二氧化碳太多,面粉支撑不住,所以熟了以后就塌了。
4、面粉筋力不足或使用沙质麦磨的面粉。发酵面食靠面粉的面筋支撑,你筋力太弱的面粉,里面面筋少,支撑不住发酵出来的气体敬核戚,就塌了。
5、和面时没有揉匀,局部水分含量大小不匀,筋度也不一样,造成个别塌陷或收缩。
6、蒸好后立刻掀锅,内外气压差别大造成塌陷。蒸好后停5分钟再掀锅。
【手工包子配方】:
面粉10斤、酵母50-100克、泡多源50克、香兰素1克、改良剂80克、猪油30克、温水5斤。
【工艺】
1、将酵母用35度温水化开拌入面粉中,再将香兰素、泡多源、亮陵改良剂、面粉、猪油依次加入和面水中,和成面团。
2、静止醒发30-50分钟(醒箱室温38度),包子成型。
3、将包好的包子再次醒30分钟到2小时(根据室温确定氏拆)。
4、然后零下28-30℃速冻(或放入蒸笼蒸18-20分钟,熄火5分钟再掀锅盖)。
❸ 蒸包子时,包子软硬不均的原因有哪些
蒸包子的过程中被锅盖上面的滴水烫死也会局部发硬,如果是这样,是因为锅盖太平了,应该选择拱形大一点的,这样滴水会顺着锅边流下去,不会滴到包子上。
还可以在包子包好之后醒20到30分钟,然后直接上烧开后的蒸锅,盖严锅盖至没有缝隙直接中大火蒸15分钟,停火静待3到5分钟打开。
打开锅盖的一瞬间,大量的蒸汽漏出,原本包子依托于蒸汽正在膨胀,而你一开锅,蒸汽跑出,包子当然就塌了。
为什么一块软一块硬?软的位置已经发酵充分,硬的地方没有发酵膨胀充分,所以蒸包子中途不能开锅盖,对包子口感影响很大。
以我生活实践认为包子瞬间变的一块软一块硬不单纯是打开锅时的原因,还要注意以下步骤:
1.发面时要用温水,特别樱早用发酵粉时不要用热水,否则发起面就比较死,蒸熟出来会出现上述现象。
2.在制作包子过程中首先要把碱对的准确,不大也不能小。
3.把包子包好后要醒20分钟后再上屉,注意要凉皮庆水上屉。
4.包子蒸时间从开锅起10分钟关火,关火后不要马上开盖待2分钟后开盖。
蒸包子时,包子软硬不均的原因有哪些?蒸包子我们平时家庭里面应该都有包过包子,有时候蒸出来的包子软硬不均匀这也是经常有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下这些原因是怎么造成的。
看下图这个包子能明显看出包子本身是有硬块的,我总结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和面,我们平时包包子大多都会使用上发酵粉,用30度的温水和面会使面发得快一点,但是有时候温度掌握不好,水温过高会烫死发酵粉的活性分子,活出的发面也不能很好的发酵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二,我们脊握雀都知道活好的发面要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发面才能很好的发出,我们有时候活好发面有其他事情就会提前开始蒸包子,以至于面并没有发酵好,蒸出来的包子就是这样的。
第三个原因,蒸包子只需要15分钟就足够蒸熟包子出锅了,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是大火蒸包子,火候不够也会整出这样的包子的。
第四,蒸包子我们会经常用到包子布,蒸包子时候包子布没有铺平,或者锅盖没有盖好有水珠滴在包子上,受热之后蒸出的包子就是这个样的。或者直接在蒸笼上刷一层薄薄的油上去,即不粘锅,包出的包子还漂亮哦
❹ 为什么蒸出的包子有的像烫面的呢
很高兴能够为您答疑解惑,包子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主食,制作包子可是一项技术活儿,需要经过不断地经验积累,才能制作出满意好吃的包子,在制作包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好多细节,其中稍有疏忽和差错,就可能使我们的劳动成果功亏一篑。
那么为什么蒸出的包子有的像烫面的呢?
根据我多年的厨房经验总结出包子像烫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发面出了问题,现在由于酵母粉的产生,发面问题变得比困枝岩较简单了,发面的时候要发至面团里边有非常丰富的蜂窝,大概原有体积的两倍大就可以了。如果发酵不充分很可能导致做出来的包子像烫面,一点儿也不蓬松很难吃。导致发酵不充分的原因可能有:温度过低导致发酵缓慢或者水太烫把酵母菌烫死从而导致发酵失败。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些白糖加快发酵速率,另外和面的时候要控制好水温,温度超过55度酵母菌就会大量死亡,导致发酵失败。
2:包子像烫面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碱放多了。我们正常情况下用酵母粉发酵是不用放碱的,这就是酵母粉发酵相对于以前老面发酵的优越之处。这使得我们发面过程更简单,不用因为放多少碱而困惑。但是我们发面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疏忽或者遗忘导致发酵过度,这时候面团儿里边存在的酸性物质就会过多,种类也会比较杂,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放入适量的碱,否则做出的包子一股酸酸的味道很难吃。用老面发酵法做包子的话也是必须放碱的,但是如果碱放多了的话,就会使面团中的酸性物质过度中和,后期醒发的时候,面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会比较少,从而导致制作的包子不萱,类似于烫面儿。所以这时候具体放多少碱还得自己不断尝试总结经验。
3:包子像烫面的原因也可能是揉面的时间过短,导致面团中排气不充分。面团发好之后我们要充分揉面,尽量揉的时间要长一些,使面团中气体尽量排干净或揉至蜂窝比较少的状态。否则后期做出来的包子很容易像烫面的一样。
4:包子皮过薄也是导致做出来的包子像烫面的原因。我们在制作包子皮的时候擀的要尽量厚一些,这样做出来的包子才显得萱软,否则做出来很容易出现像烫面的感觉。
5:包子做出来像烫面的原因还可能是二次醒发不充分或者根本没有进行二次醒发。包子定完型之后要进行二次醒发,二次醒发时间大概20多分钟的样子,冬天醒发时间长一些,夏天短一些,醒发至拿起来有种轻飘飘的感觉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进行二次汪御醒发或者醒发不充分,很可能导致做出来的包子像烫面儿。
6:另外我们想让做出来的包子更萱软,包子起火之后先把火调到最小,慢慢把锅里水加热大概十来分钟的样子,再把火调到最大。这搭枝样可以使面团儿在锅里边会有一个继续发酵的过程,做出来的包子更萱软。
7:做出来的包子像烫面儿的原因还可能是关火后立马揭锅。包子熟了关火之后要等大概5分钟的样子冷却一下然后再揭锅,否则锅盖上边会有水珠儿,揭锅的话滴在包子外皮上边就会出现像烫面儿的情况。
关于做出来的包子为什么像烫面的原因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制作好吃的包子。
包子制作方法
1:取适量面粉,放入适量酵母粉,然后用温水和面,面粉和酵母粉的比例大概100:1,当然酵母粉多放些或者少放些影响不大,冬天发酵速度慢可以多放些,夏天可以少放些。
2:等待面团儿发酵至两倍大,取出充分揉面,进行排气。
3:然后开始擀皮儿包包子。
4:蒸布提前用水泡湿拧干,放入蒸锅里边,锅中提前放水,然后把包子放入锅中,盖上锅盖进行二次醒发,醒发至拿起来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5:开至最小火状态大概10分钟左右,然后转大火烧开之后继续烧15分钟熄火,熄火之后不要马上揭锅,等待10来分钟晾凉一下再揭锅,香喷喷的包子做好了。
❺ 为什么蒸出来的包子是扁的
原因:1、开锅后火过大2、酵母比例有问题3、开盖后淋上水了4、面过柔软5、发酵时间过久解决办法:1、冒气后立刻转微火,哪怕是不开锅都没有问题,没开锅只是因为看不到蒸汽并非真没开,时间相应延长2、发酵后留有一块面肥放进冰箱留作下次发酵时使用,即老面馒头,或采取一斤面粉放3克酵母,酵母不必放多正常室温发酵有一点酵母即可,可放少许糖促进发酵3、笼布不可过湿,大概有点微湿即可,闭火后立刻开盖不要听有些人说的焖一下再打开,打开速度要特别快4、面和水比例要协调,馒头的面要干一些,太软的面馒头必然会受水5、注意掌握时间,成品馒头16厘米左右大概蒸15分钟,蒸时锅盖必须盖紧6、馒头必须凉水进锅,不可等水开后再入锅7、发酵时间在室温(25度左右)下大概发酵两小时,太阳下一小时足以,太过长时间发酵也会使馒头受水8、馒头要揉匀,揪成小面团以后要排出空气再成团,会受水下榻也有面团空气过多的原因。
首先来说,包子和饺子极为相似,馅料都是一样的,差别主要在面皮上。饺子皮就是简单的死面,只要是面皮擀制得比较筋道,下出来的饺子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包子则不同,这一点上来说,包子皮又和馒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和面、醒发到蒸制、直至出锅,需要讲究的地方很多。在这几个环节中,哪一步做不好,都有可能将包子蒸坏,最常见的就像下面这张图上的,整个包子感觉被蒸瘪了,有没有类似的?估计很多吧?
经过以上步骤,包子就可以出锅了,最后做一下总结
1,面团醒发完、包包子之前,还要揉捏一下面团,以去除里面的空气。2,包子皮不能太薄。3,小火烧水,关火,然后让包子在锅里继续醒发10分钟。4,中火蒸,盖子一定要盖严实。5,蒸好后不能立马打开锅盖,要5分钟之后才可以。
❻ 同样是蒸包子:“开水蒸”和“冷水蒸”味道差别为何这么大
因为火候是完全不一样的,蒸包子的时候温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时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定要冷水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