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族的衣服和傣族不一样呢
1. 傣族服装和汉族服装有什么区别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返袭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女性服饰
传统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银姿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嫩粉、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
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锋世绝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现代
妇女服装既保持了傣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汉族风格。
傣族传统的短衫和筒裙仍为女性所青睐。
她们所穿上衣袖管细长,仅容一支胳膊穿过。
衫身紧窄,长仅及腰,刚好在筒裙的银腰带上,以浅色居多。
天冷时,外套各种彩色的毛衣、西装。
老年妇女以白毛巾缠头。
中年妇女留长发,盘发于顶,用各色纱巾包头,幼女也用纱巾裹头。
少女、青年妇女则梳发辫,发式和内地相同。
只有在节日时,少女们才绾髻于顶略向左倾,饰以插簪,鲜花等。
青年女子盘发时,头发不够长,就把一丝袜套于发上,以增加头发的长度,盘成发髻。
2. 傣族服饰与汉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一、傣族服饰:
1、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制在筒裙、包、被面、垫单、窗帘、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种图纹色彩都被赋于具体内容。
2、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筒帽。
3、男子服饰,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
二、汉族服饰
1、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2、浓缩了华夏文化的老饥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3、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纯唯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2)为什么汉族的衣服和傣族不一样呢扩展阅读:
汉服的起源:
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做含培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19]周礼参考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