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买的面粉蒸不好
① 为什么面发得很好却蒸不好馒头记住3要点,馒头蒸好暄软有嚼劲
导语:为什么面发得很好却蒸不好馒头?记住3要点,馒头蒸好暄软有嚼劲
做过馒头的朋友,总会遇到这个问题:为什么面发得很好却蒸不好馒头呢?
前些天朋友打电话向我诉苦,明明她把面团发得很到位,但等到馒头蒸好后,却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卖相差、口感差。有些亲戚也碰到过类似问题,每次发好面后,都充满了信心,总以为肯定可以做出柔软的馒头,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
1、面团发酵好后,没有做排气这一步,而是直接把面团做成了馒头胚,这样上锅蒸制后,馒头胚会塌陷,蒸好后馒头发硬很难吃。
2、揉面团时没有掌握好水量,面团有些太湿了,十分粘手,而面团发好后会变得更加粘手,后面为了整合面团,就会放入大量干面粉,而放入了很多面粉后,馒头胚就很难再发起来了,导致蒸出的馒头很硬。
3、馒头胚做好后,没有二次醒发,而是直接上锅蒸,这样蒸好的馒头也会发硬,不会暄软。
4、馒头胚二次醒发后,没有把锅盖内侧的水汽擦干,导致蒸的过程中,水珠滴落到馒头上,从而馒头塌陷发硬,或者蒸馒头时,不断调整火候、移动蒸锅或者馒头胚变大后离锅盖太近,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馒头迅速回缩,蒸好后发硬。
想要蒸出好吃的馒头,要记住3要点,馒头蒸好暄软有嚼劲!
3要点:
1、给面粉里加水时,记得要分次加,如果新手的话,更要分次少量加,一直搅拌到没有干粉,面絮刚好可以揉成面团的状态,如果捏面絮发现太湿了,就要加少量面粉,当然了酵母也要相应加一点,揉好面团后,面团不粘手、不粘盆,还非常光滑,说明揉好了。这样发好的面团,后续揉搓排气时,只需加少许面粉防粘就可以了。切记不要加太多水,让面团太湿,否则后面再加太多干粉,可能会导致馒头胚发不起来。
2、面团发好后,要立即揉搓排气,充分揉搓,至少十分钟,这样做出的馒头更有嚼劲,也利于二次发酵。做成馒头胚后,要放蒸锅内二次发酵,当馒头胚变得大一些,拿起来重量变得很轻,则说明二次发酵可以了。
3、蒸馒头时,要准备大一点的蒸锅,馒头胚离锅盖要有一定的距离(特指高度),而且一旦开火后要持续大火,不要去调整火候,也不要去挪动蒸锅,更不要掀锅盖,做到这些,馒头不会回缩塌陷。
② 做馒头面发得很好像蜂窝眼,但蒸出来的馒头不好,这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会在家里面做面食吃,比如蒸馒头、蒸包子等等,这些面食一般都是要提前发面的,发面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不过,很多人发面发的很好,做出来的确实死面。那么发面发的挺好整出来的为什么不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发面发的挺好蒸出来的为什么不好
面发的挺好,这只是蒸馒头的第一步,还有下面4个步骤没有把握好:
3、蒸馒头时沸水入锅蒸
我们揉好、饧好、做好的生馒头,坏在直接放入沸水锅中蒸,生馒头瞬间受热,也能出现塌陷死皮现象。
蒸馒头采用冷水上锅可以避免蒸出的馒头发死。冷水上锅馒头随着水温逐渐上升受热均匀,还可继续发酵,不会发生馒头发死的情况。
4、蒸好馒头立马掀开锅盖
蒸馒头时间到了后,打开锅盖的速度太快,应该是“焖”5分钟再“起锅”。
过去我常犯这个毛病,蒸馒头定时一到,立马掀开锅盖,弄的馒头看起来“抽抽巴巴”的,眼看着馒头慢慢的“塌”下去,成了发死的馒头,像被冷水激了似的。
因为开锅盖早,把馒头蒸死了,太可惜,毁在最后“一公里”了。
总结一下:要想蒸出来的馒头不“发死”,掌握以上4个步骤,记住两个10分钟,一个5分钟,二次揉面、饧面各10分钟,蒸馒头时间到了,停火再焖5分钟。
③ 以前在家里蒸馒头很好,现在买的面为什么争不出好馒头
这是因为馒头没发好,也就是说,在面内部没有足够多的酵母菌。
传统的馒头发面,都是用一小块面引子(其它也就是一块富含酵母菌的面团)和在面中(现在蒸馒头可以用酵母粉和面,或者使用自发粉),然后要在比较合适的温度下(应稍稍温暖一些的环境),进行发酵。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大量繁殖,并使面团中布满的微小的气泡。(为避免馒头发酸,在上笼屉时还有和一些碱面,以中和发酵后的酸味)。
在高温蒸气的热量下,微小气泡膨胀,使馒头呈现出,软乎暄腾的状态。
馒头没有膨胀,主要原因是其中没有足够多的酵母菌(或者根本没有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