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小孩子声音不好听
1. 为什么有的人声音好听,有的人声音不好听,怎么改变过来
发声位置不一样,用的气息不一样,声音就完全不一样!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注意一些人的呼吸,很多没有学过发声的人在吸气的时候,总喜欢深深地吸气,整个肩膀也都顶了上来。其实这样的气息是最不合适讲话的,也难以运用。气息最好的呼吸状态近似于睡觉时的呼吸,你可以自己感觉一下,其实吸的大概也就8成气,吸气的时候是腹部涨起来而不是胸部,而且并不是只有腹部,连腰部也都鼓起来了。呼气气息是必须有保持的,不然就是正常的呼吸了;保持得不好还可能出现气息不均匀,甚至漏气的现象。听过“气沉丹田”吗?你先试试我上面所说的吸气法,把气吸在腹部,然后将气往下压。这么讲话,声音就好听了。讲的很抽象,具体练习你可以参考下海氏丹田发声。里面提到的训练是系统的
2. 14岁女孩声音还是童声 很像小孩子 很多人说是娃娃音 是不是很不好听
你好!
娃娃音挺好听的啊。我有个女同学,一直到现在都是娃娃音啊。他们那是羡慕嫉妒恨,别管他们。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3. 我17岁女孩声音很温柔,别人为什么说不好听呢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没有人能够做到所有人都喜欢的 ,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 ,没有必要为别孙租人弊简刻意则卜兆去改变什么 也不要太看重他人的看法
4. 小孩的音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唱歌没小时候好听
小孩在变声时音色都有变化,现女孩8~10岁,男孩为9~11岁,这时不要让他她们大声喊叫和唱高……。要是有声乐老师学习下歌唱的方法,声音可能就回复很好。
5. 我是男孩,12岁,我唱歌唱得很好,高音,假音,都行,可就是声音不好听,像是童声,柔柔的,又像有一点...
你过了变声期了吗,明让如果没过的话,变声期过了声音激羡局会变的低沉,所以不用担心。
如果过了的话,应该是你天生声带较细较狭
不过男生变声期一般是14岁开始,维持半派信年左右 所以不用苦恼啦
6. 小时候声音不好听不清澈长大后会变吗
一般女孩子小时候声音不清彻,会随着年龄变的好很多。男孩子反而唤笑喊会因为年龄声音变粗。还有升氏一个原因,学生时代容易感冒,咽喉炎和野,也会影响声音。
7. 有些人的声音为什么不太好听
给你找了两个最佳答案 你看看吧 1 声音由音调 响度和音色 决定 音色因人而异 所以大家的声音就不一样 2 声音听觉理论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声音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拆漏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桥御闹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敏罩,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主观感觉的音高单位是“美”,通常定义响度为40方的1kHz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响度的测量是以1kHz纯音为基准,同样,音高的测量是以40dB声强的纯音为基准。实验证明,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 3.音色 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征,其包络是每个周期波峰间的连线,包络的陡缓影响声音强度的瞬态特性。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高保真(Hi—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 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从以上主观描述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看,人耳的听觉特性并非完全线性。声音传到人的耳内经处理后,除了基音外,还会产生各种谐音及它们的和音和差音,并不是所有这些成分都能被感觉。人耳对声音具有接收、选择、分析、判断响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只能感受到对声音定位有决定性影响的时域波形的包络(特别是变化快的包络在内耳的延时),而感觉不出单个周期的波形和判断不出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频信号的方向;以及对声音幅度分辨率低,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等。这些涉及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方面的复杂问题。
希望采纳
8. 我15岁了,为什么感觉声音一点变化都没有呢为什么声音不好听呢难道不变声了吗急....
你好!谈培凳不管你是男孩还是女孩,15岁正是发育期,含旅你的声音其实在发生很微妙的变化的,只是自己感觉不出来而已!你说你的声音不好听,这只是你的自卑中洞心理。这位朋友,郑之华这个人你应该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感到自卑,最终,他奔向了幸福。
9. 我才四年级,应该没到变声期,为什么啥病没有,可声音没有以前好听了唱歌都不好听了
不会变声的,可能最近上呼吸道上火导致的,用点药就好了
10. 16岁女孩子 感觉自己声音不够好听,怎么拯救一下自己声音qwq
声音不好听是可以通过训练变得好听的,最常见的办法如练习海氏发声法,这个在网上查得到很多人都学过的。
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为什么比常人好听,其实是通过训练了的。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丹田发声。丹田发声的时候,感觉腹部那一块要用力,但是肌肉要放松.
丹田发声的时候,感觉是在呕吐,就那种呕吐出来的感觉,人在呕吐的时候所用的力量,就是丹田之力友搏,所以要有那种像是在吐时候的感觉,去感觉腹部这种力量所在,利用丹田所发出来的声音,会比较立体,而且声音本好顷祥身比较具有弹性,不是干乎毕扁扁的声音。声音会圆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