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奔驰新能源卖不好
A. 奔驰新能源战略:“平庸的”EQC之后,爆款还在路上
作者丨陈宇洋
编辑丨周??到
在包括德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公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后,汽车电动化显然已是大势所趋。相较于宝马iNEXT和奥迪e-tron,奔驰的纯电动车型显得颇有些姗姗来迟的感觉。
但是,起步稍晚的奔驰,则在发力追赶。
“EQC:奔驰电动化转型的开始”
在2019年下半年,奔驰就已宣布将在产品发展路线上进行重大调整,将对未来所有研发的车型持续进行电动化开发。对于具体产品,奔驰选择从SUV车型开始。毕竟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钟爱的产品类型,推出一款SUV车型大概率不会出错。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主机厂的一致选择。
奔驰EQA丨奔驰官方
从现有消息进行分析,奔驰EQA和EQB都将基于MEA平台打造,奔驰将提供容量从60kWh到110kWh的电池组,以及三台不同功率的电动机,分别提供150kW,200kW和250kW的最大功率。整车预计纯电续航里程为400km以上。按照此前计划,EQA将于今年秋天在海外亮相,并有望在年内引入国内。
“从与比亚迪合资成立腾势,到在华投资建厂:奔驰的中国新能源”
早在2010年,戴姆勒公司就和比亚迪合资成立了腾势新能源,并于12年发布品牌“DENZA腾势”。旗下首款车型腾势300于14年上市,并在17和18年分别进行了电池等方面的升级。但是,鉴于当年腾势的运营一直由比亚迪负责,品牌知名度不高,价格也没有优势,再加上腾势的决策层对新能源车的方向和市场需求没有准确地预判,最终导致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但是,腾势品牌对于现阶段奔驰在华布局是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奔驰目前电动化技术相对不那么突出,EQ旗下的车型产品还没有完善,所以为了巩固自己未来在纯电动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奔驰需要依靠比亚迪实现其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于目前国内越来越严苛的新能源政策,奔驰也需要一款成功的车型来分摊自身所面临的双积分压力,而作为国内新能源龙头车企的比亚迪,自然成为了奔驰合作的首选。
所以,戴姆勒选择在19年底推出基于比亚迪唐打造的新车腾势X。希望借以比亚迪成熟的技术,并辅以奔驰的品牌价值及设计语言来挽回之前腾势品牌在国内的惨状。
此外,奔驰于16年在巴黎车展正式推出了EQ品牌,随后国产EQC也于19年11月正式交付。与此同时,奔驰还集中开发了A级、C级、E级、S级的PHEV版本。
可见,戴姆勒根据趋势和政策的变化,迅速调整了自身的战略布局,尤其在中国地区。
去年,北汽与戴姆勒投资百亿共同建设北京奔驰新工厂,位于原北汽绅宝顺义生产基地。双方对该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只为尽快实现奔驰电动车的国产化。同时,为了给国产奔驰电动车提供足够的保障,奔驰更是选择把首座德国之外的动力电池工厂落户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董事马库斯·谢弗此前曾表示:“在中国建立豪华电动车动力电池工厂是戴姆勒电动车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这为灵活有效地满足中国客户对纯电动车的需求,动力电池的本土化生产至关重要。”
但是,奔驰在电动化转变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就有消息称在北美市场,受制于LG化学公司电池短缺,奔驰原希望将在19年销售25000辆EQC汽车,但最终只生产了7000辆。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因为特斯拉收购了GrohmannEngineering,导致戴姆勒电池生产工厂德意志动力(DeutscheAccumotive)生产的电池组产能供求不足。在此之前,奔驰一直是GrohmannEngineering的客户并且德意志动力电池工厂内部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生产线就是Grohmann帮助建造的。最终,由于产能问题,奔驰EQC将进入北美的时间将推迟至2021年。
为了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去年5月份戴姆勒还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电池供货合同。但是,根据首席出行官得到的内部消息来看,目前供应商始终无法保证稳定的电池供应量,且奔驰自建的电池工厂也始终无法保证足够的电池产能。这就意味着,未来奔驰EQ系列电动车的产能也将受到制约。
总的来看,不论是奔驰首款纯电SUV车型奔驰EQC在中国正式上市,还是广州车展期间推出了全新一代腾势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又或者是日内瓦车展线上云首发的48V轻混全新奔驰E级和全新的PHEV车型,我们不难看出,戴姆勒已经加快了在中国的电动化步伐。但是,如果电池供应量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未来其电动车销量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奥迪e-tron、奔驰EQC 销量不济,百年大厂折戟电动化
每当提及新能源汽车,多数人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汇一定是特斯拉,再有就是如蔚来、小鹏、威马、理想之类的造车新势力;至于豪华品牌,则鲜有人提及,在很多人的反应序列甚至低于不少自主品牌。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存在感比特斯拉低了不少,以数据为例,2019年11月在华上市的奔驰EQC今年上半年销量仅有953辆;奥迪e-tron虽然未对外公布在华销量,但经销商给出的巨额优惠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显示出奥迪e-tron的销量或许不尽人意。
▼
十多万优惠刺激,两三个顾客上门
“现在差不多统一有八五折优惠,店里展出的这款入门车型售价69.28万元,优惠后是58万多,优惠是超十万元了,很划算。”上海奥迪4S店内的一位销售顾问表示。
这样的情况不止出现在上海,北京一家奥迪4S店的销售顾问向《汽车通讯社》介绍,售价69.28万的车型优惠后价格约在55万-56万元,同时表示,“到店聊还有更好的价格。”
此外,明确新能源车受众也是奔驰和奥迪需要探索的问题。一位豪华品牌销售总监向《汽车通讯社》表示:“买电动车的人,一部分人有牌照和刚需的考虑;但也有一部分人家里有车了,甚至第一辆车就是BBA,他们买电动车不是刚需,单纯就是为了好玩。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的是一辆好玩的车,但是奥迪和奔驰的理念太过于传统;相比之下,特斯拉和蔚来作为科技产品,产品设计、智能化都更突出,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分析师任万付认可,“传统品牌对于造车可能非常熟悉,但是在新能源领域仍需要摸索、积累经验。现在很多传统车企仍在拿传统思维做新能源汽车,在设计、产品配置和定价方面过于传统,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会逐步转变。”
至于奔驰、奥迪何时能在这条新赛道上迎头赶上,仍然还是个未知数。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卖不动
卖不出去的新能源车大多是纯电动汽车,因为目前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纯电动汽车的部分电池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纯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速度也是非常大的问题。现在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很低。
很多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大多需要在所在城市摇号。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电动车爆炸的新闻,所以纯电动车的电池在碰撞或者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很容易爆炸。
纯电动汽车的姿模电池容量会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所以电动汽车的续枝册卜航里程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冬天气温低,很多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急猛穗剧下降。另外,如果冬天需要开空,耗电会更快。
夏天因为要开空,电动车续航里程也会受到影响。
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也是个问题。普通汽油车只能充满几分钟,所以纯电动车不可能在几分钟内充满。而且在一些小城市,付费充电桩很少,充电不是很方便。
纯电动汽车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很多消费者不选择纯电动汽车。
百万购车补贴
D. 网友表示二手新能源车难卖,二手新能源车难卖的原因是什么
网友表示二手新能源汽车不好卖,因为二手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并不高,如果说是传统的汽车二手,因为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价位,保值率略有不同,但是想卖出去基本都没啥问题,但是像新能源汽车就不一样了。
传统的能源汽车在未来5~10年之内应该仍是市场上的主流,而且二手的传统汽车价格就是几万块钱,因为你买二手的话基本上不会买特别好的,你没有太大必要简单做个代步车,5万块钱以内都能买到了,那个车子性能之类的也没有问题,安全性上也没有问题,这个自己觉得实用性更高一些。
E. 续航400公里卖58万元起的奔驰EQC为何买的人少呢
如果说有奔驰外衣附身的奔驰EQC不愁卖,但从11月和12月车市旺季的批售量来看,奔驰EQC可谓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没多少人愿意买,而即使定价高达80.9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X续航575公里,价格不便宜,但续航不短,却在国内买的风生水起。据统计,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地区注册用户从 1.6 万升至 4.2 万,增加了 161%。
写在最后
在燃油车领域,不得不承认有着奔驰外衣附身就能畅销,即使搭载1.3T四缸机的7座奔驰GLB在2019年12月上市当月就能批售3985辆,而换在电动汽车领域奔驰希望通过短续航和奔驰豪华品牌附身的高价格就能畅销,肯定很难得逞!在面对特斯拉国产压力下,奔驰EQC的价格和续航并无优势,奔驰EQC未来畅销的可能性大吗?
F. 买奔驰电动车遭全网群嘲,背后暴露了何种现状
全网群嘲其实也暴露了一种现状,就是电动车并不掌握在豪华品牌的手中。就比如男子购买的奔驰EQC其实是在油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根本就没有办法和特斯拉的电动车进行媲美。但这款汽车的售价却非常的昂贵,起售价就是49.19万元。这个男子的选择就是让网友们不理解的,所以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和网友就对其进行了嘲笑。
就性能而言,奔驰的电动车根本就比不上特斯拉,而特斯拉拥有非常强的驾驶辅助能力,也是很多消费者看中的一个卖点。
G. 为什么新能源销量热度减退
我觉得是新能源车市场热度开始衰减的原因注森兆意是,目前市场上的纯电车型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力有限,自驾长途基本没戏,也就城市通勤使用。再加上我国现在基础配置尚未齐备,电冲型动车主或多或少都存在充电难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不少车企都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也的确出了不少优质车型,例如SERES SF5。这款车是增程式电动汽车,有电的时候充电,不方便充电时可以加油,而且是全时电驱,性能上和散春猜纯电动汽车一毛一样,动力强劲且性能稳定。此前SERES针对SF5开展了10000km的专业测试,看数据SF5的续航里程可以赶超燃油车!而且,增程车型同样享受政策福利,我认为绝对是现阶段纯电汽车最好的过渡车型。
H. 这7款SUV明明有销冠的底气,为什么卖不好
随着2月最全销量出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2月那些销量表现较差的SUV。
哈弗H6(15699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别说百年风骚,十年都难。仔细算一算,从当年第一代哈弗H6的横空出世,到今日第三代哈弗H6跌落神坛,正好十余年的光景。
15699台销量,跻身榜单第四位,对于一台普通SUV而言,这个成绩必然十分优秀,但是对于连续9年稳居SUV市场销冠的哈弗H6来说,多少有些“物是人非”的唏嘘感。巧的是,位列哈弗H6销量之上的三款SUV全部都是新能源。
哈弗H6之败,更多是输给了来势汹汹的电气化,转型太慢,混合动力上新速度慢,价格没有压下来,和宋PLUS DM-i系列相争缺乏竞争力;错失销冠后,哈弗又在设计上魔改,适得其反,销量不断下滑。
本田XR-V(2614辆)
2614辆?
如果是一年前,这恐怕只会是XR-V单月销量的一个零头,可如今却成了东风本田在小型型SUV市场一个月的交付量。
卖不动,对于XR-V来说既有内忧,更有外患。
虽号称全新一代,但XR-V的“全新”仅仅体现在设计与配置,除去新外观,XR-V鲜有亮点,一台服役近十年的1.5L自吸+CVT动力想要如今的年轻人花费13W+去买单,本田显然是异想天开了。
面对博越L、CS75PLUS、哈弗H6、瑞虎8 PLUS,愈发内卷的10-13万国产紧凑型SUV,留给XR-V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本田如果再不给出价格上的诚意,接下来等待XR-V的恐怕会是更低的月销。
奔驰GLA(2130辆)
三叉戟星辉标不仅在新能源市场失去往日的荣光,即便是燃油车领域,奔驰的魅力也在下降。
作为入门级奔驰SUV,GLA曾是当之无愧的“少女杀手”,凭借着圆润时尚的设计、精致豪华的内饰,以及三叉戟车标的魅力,斩获无数年轻消费者,可如今两千月销成了GLA最后的“倔强”。
面对更个性运动,内饰更豪华科幻的新势力SUV,奔驰GLA毫无招架之力,卖不动几乎成了定局,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买车看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坦克500(1022辆)
上市之初,坦克500可谓是“众星捧月”,号称国产自研最强动力的3.0T V6+9AT变速箱,三把锁+坦克掉头,霸气誉旁的外观配合豪华内饰,坦克500一时成为中国越野车的性能天花板。
但是高端越野毕竟是小众市场,加上不低的售价,在经历初期的销量爬坡之后,坦克500目前最高销量定格在了3806辆,如今已接连2个月在一千月销徘徊了。
问界M5(2298辆)
不过短短小半年时间,问界M5就从一匹黑马跌落凡尘。
去年M5是一路扶摇直上,从4千到5千再到7千,甚至逼近万辆月销,让人大呼“华为大法”牛,可惜问界来得快去的更快,已经连续2个月在2千月销徘徊了。
销量的迅速下滑,最直接原因是特斯拉Model Y太狠,26万起售的Model Y在这个价位几乎无敌;但同时也是问界M5产品力稍显平庸,缺乏核心竞争力了,仅仅依靠华为鸿蒙生态系统就想让消费者买单太难,问界还是多学学理想吧,打出差异化优势,找准定位才是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小鹏G9(960辆)
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想象中的“蔚小理”三足鼎立的格局并没有出现:理想L8凭借8千月销登顶,蔚来ES6奋起直追的时候,小鹏G9仅仅以三位数的月销惨淡收场。
这或许也是目前蔚小理三家头部新势力形势最好的写照。
三款新势力SUV,按理说价格更低的小鹏G9销量会更好,但是相较于“奶爸SUV”理想L8以及“豪华性能SUV”蔚来ES6,小鹏G9并没有十分突出的产品标签,说白了就是没有核心竞争力,那消费者又凭什么买你呢?
奔驰EQC(62辆)
62辆,这或许是奔驰在中国市场亏梁创下的最低销量记录。
接二连三的降价、优惠,奔驰EQC明明已经给足了诚意,目前EQC裸车价几乎是在三十多万起步,比GLC还要便宜,可仍然没有人愿意买?
一方面是在新能源市场,奔驰车标撑不起这份售价,30多万,消费者更愿意去买特斯拉Model Y、理想L8和蔚来ES6;另一方面是产品力,除了豪华感,在用户更关注的动力性能、智能驾驶以及造型设计上,奔驰EQC鲜有亮点,这才是奔驰乃至整个BBA新能源产品卖不动的根本原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天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庆空橡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