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良石油为什么便宜
1. 为什么08年的物价涨的如此厉害,主要是汽油和柴油,为什么呢是不是和奥运会有关呢
原油供求结构上看,2000年以来就首次出现了全球的供求瓶颈,由于其需求基本完全刚性,供给曲线也完全刚性,几乎是向上的一条直线,所以没有传统制造业产品意义上的均衡价格和过高过低之分,沙漠里的水是没办法用生产成本定价的。
上述为供求背景。由于原油的战略重要性,其价格影响国际经济橡仔和金融稳定,影响包括俄罗斯、伊朗等等各大国的国力强弱,必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不可能由经济因素决定。
在美国国内难以解决自身房地产和股市问题的背景下,必然希望外部金融动荡引发国际资本回流,所以前面这一年半尤其是大半年以来油价的连续上涨是包括OPEC等在内的供给方和美国在内的需求方定价者(除梁耐汪了美国以外需求方没有其他国家有定价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必然是只有涨没有跌。
美国总统大选可能影响油价下跌,但只会是中期行为,油价高点远在150美元之上。
生物能源和新能源可以不用考虑。从性价比和可替代量尤其是可替代量方面考虑,原油和天然气仍然完全不可能被替代。
此前的几个月,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发达国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制造乙醇代替汽油,导致国际上玉米价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粮上市以后,中国的玉米贸易商们就开始了抢粮大战。
“世界之手”推高中国物价
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茶。今年上半年,中国民众嘴里一直念叨着的一个事情就是吃的东西怎么这么贵;一个原来极专业的经济学词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现在也成了一个通俗词,的确,中国人吃的食品和粮食上半年的涨幅的确不小。
往年6、7月份,天气热,正是猪肉销售的淡季,肉价一般都会下跌。然而,今年却有些反常,全中国的猪肉价格目前又开始了第二轮上涨。中国农业部最新的农产品价格监测报告显示,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同比上涨了74.6%。
猪肉价格停不下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中国粮、油、蛋、肉等食品价格普遍上涨
今年1-5月,中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价格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引发了肉、禽、蛋、油等相关食品价格上涨。同期,中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7.8%,鲜蛋价格上涨26.5%。
在辽宁大连市一家农贸市场里,前去买猪肉的刘宏生正在跟卖猪肉的商户讲价钱。
记者:“有影响吗,对于吃肉来说?”
刘宏生:“少吃不少,你看9块钱(人民币,下同)一斤的就多吃点,干活人不吃肉就瘦。”
刘宏生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来猪肉的价格每斤已经涨了五块多钱,让他恼火的是,当天下午的猪肉价格,竟然比前几天又涨了一块钱。
刘宏生:“我这一块肉得吃三顿。”
刘宏生算了一笔账,猪肉、蛋禽和粮食价格都在上涨,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猪肉长了10块钱,鸡蛋涨了2块多钱,一桶大豆油涨了10块钱,就连玉米等粮食一斤也长了一块多钱。仔细算下来,他家的生活费每个月要增加80多元。
刘宏生:亩滚“以前家里鸡蛋,一个月得20多斤,现在10斤8斤。”
记者:“减少了一半?”
刘宏生:“减少了一半。”
这段时间,刘宏生都是赶在菜市场关门前才来,希望能买些便宜东西。这天下午,他原本打算再买桶大豆油,可是问了一圈价格,他决定不买了。生活成本提高,刘洪升不得不精打细算,记者看到,同样要算经济账的还有市场里的商户们。下午七点,早过了菜市场关门的时间,可是梁芹的猪肉摊上,肉还剩了一大堆,她决定把肉价降低一块钱。
梁芹:“老百姓根本就不吃,没钱买,买不起啊,那一斤肉那么点东西。”
记者:“买肉的少吗?”
梁芹:“少,非常少。”
记者:“以前能卖几头猪,现在能卖几头?”
梁芹:“我以前能卖个四、五个,五、六个,现在一天能卖两个,还剩下的卖不动。”
梁芹说,肉涨价了,可是她的利润却降了不少。
梁芹:“那猪肉涨价,肉价提不上去,那能挣钱吗?”
记者:“现在不都十块了吗?”
梁芹:“十块钱,咱肉价提的价钱,比那个猪价提的根本就赶不上。”
记者:“就是那个猪提的更厉害?”
梁芹:“对呀。”
同样为卖货犯愁的还有粮油商户李大梅,这段时间粮油价格涨得厉害, 让李大梅都难以相信。
李大梅:“我们也着急,涨这么些,接受不了,以前那棒子面多少钱一袋啊,45,47,以前47现在56,涨多少钱。”
记者:“涨了9块钱。”
从李大梅的进货记录上可以看出,从今年年初,大豆、玉米、面粉都长了不少,大豆油涨得最厉害,进货价格高了,李大梅只能跟着水涨船高,可是这样一来,生意就清淡了,现在一天也见不到一个批发商,只有周围的居民零零散散来买点米和面。
李大梅:“说怎么这么贵呢,还能吃的起吗?就这么说,它不能便宜点啊,我说上价贵。”
李大梅:“这零卖的色拉油上价4.3,卖4.4元,挣一毛钱。
货物总卖不动,李大梅前段时间进的粮食已经开始长虫了。
李大梅:“不清底还长虫子呢,看见了没,长虫老百姓不爱要,有虫子不爱要了。”
记者:“玉米爱长虫。”
李大梅:“豆类这类爱有蝤子呢,面粉装在这里头不行,都长毛了。”
让李大梅担心的是,如果粮油价格还继续往上涨的话,她的生意就难以做下去了。
李大梅:“已经干上了,就维持吧,那怎么整?现在没办法,不干还不行,摊位费都交给人家了,不干不是干赔吗?”
是什么在拉动粮食价格?
现在涨价的还不止是猪肉。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5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粮食做为食品产业的基础,成为推动这轮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力军。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在拉动粮食价格呢?
许国忠是一名玉米贸易商,他告诉我们,玉米涨价的这几个月,他每天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派人到玉米产区抢粮源。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包括在这个各地贷款啊,包括手里有钱的,都去上那边抢粮的,你看下面,就是原来的粮库,没用的粮库,就好几年没启动的,有的就个人租个库,也在那收。”
许国忠回忆,这一幕最早出现在2006年10月,当时由于天气原因,玉米上市推迟了一个多月,而此前的几个月,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发达国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制造乙醇代替汽油,导致国际上玉米价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粮上市以后,国内的玉米贸易商们就开始了抢粮大战。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包括布什讲话也是提到了吗,就是大量的要用乙醇代替这个石油嘛,这肯定是美国现在它不光是用玉米去做啥,包括这些秸秆啊,薯类啊,他们也用这个去加工,但是大量还是用一部分玉米。”
记者:“用玉米来做乙醇?”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嗯,转换成乙醇。”
许国忠通过国外的客户了解到,美国政府计划用乙醇来替代本国10%的汽油需求。2000年,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数量仅占6%,2005年达到14%,2006年达到20%,2007年将增加到24%。他还了解到,美国已经建起了100多家乙醇厂,还有42家正在建设。这个消息公布不久,玉米价格就再次大涨。
10月初启动,当时是在1300,港口是在1320左右,是正常价,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吧,也就是到11月份已经涨了多少呢?已经涨到是1480。
记者:“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涨了100多块钱。”
玉米价格走势看好,可是此时,玉米却越来越难收。原来农民开始屯粮不卖了。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涨了之后呢,农民还越涨越不卖了。”
记者:“惜售?”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哎,对,就是整整推迟一个半月,就是上市之前啊,这样子带动11月份,12月份的价格也没下来。”
粮源紧缺,贸易商们使出浑身解数采购玉米,许国忠告诉我们,这么做不只是单纯为了做生意,实在是价格涨得太快,他的步伐稍微慢半拍,就得赔钱。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我跟外商签完了,签完了之后,这个价格是固定的吧,等你再买的时候,价格又起来了。”
为了维系客户,许经理也只能赔钱卖,接下来的一个月,玉米越来越难收,许国忠发现,国内很多地方开始大范围用玉米制造乙醇和淀粉,这让许国忠非常着急。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加工淀粉、糖,你像咱们吉林省那个大城,黄农,包括塞力斯达,再有几个咱们吉林的乙醇,大酒精,深加工肯定要抢一大批粮源了。”
春节过后,许国忠又听到一个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提高玉米出口配额的政策,今年玉米出口配额增加100万吨,经商多年的许国忠预测,玉米价格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大涨。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你内贸也买,外贸也买,所以粮源这块就紧张了。”
就在此后的一个多月,玉米价格又猛涨了100多元,这火爆的行情让许国忠开始有些担心了。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那肯定担心啊,粮价必然是他涨的速度太快也是怕它往下走。”
然而,火爆的玉米行情并没有因为许国忠的担心就停下来,此时,整个大连口岸的散粮运输码头一片繁忙,贸易商们都在忙着买粮运粮,就连运输价格都提高了不少。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原来像大船65(元人民币,下同)、70就可以租到了,后期涨到120、130的时候都有,最高150,有的最高的时候,达到170啊。”
许国忠回忆,4月下旬时,玉米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每吨高出了600多元,这高涨的数据让他有些不安,可是还没等他放慢收购脚步,局面就聚转而下,5月初,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禁止国内企业用玉米生产乙醇,玉米价格迅速下降。许国忠高价采购的几千吨玉米,全部压在了手上,加上前段时间的合同亏损,他的损失惨重。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这个损失不止一个亿,从抓粮到现在。”
现在,除了等待价格稳定之外,对挽回损失,许国忠毫无办法。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心情肯定是那啥不好受呗,去了损耗,去了这些,这些玉米就赔钱了。”
看来,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国内政策的变化,都在左右着玉米的市场价格。玉米经销商在这轮波动中,日子并不好过。其实,就在前一阵子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大豆和豆油也加入了涨价的行列,推动着食品价格跟着水涨船高。
在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总经理王玉民。一见面,他就向记者大倒苦水。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目前这样一桶油,它的利润不到五毛钱。”
记者:“一桶油利润不到五毛钱?”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对对,我们整个07年的上半年厂里的利润1300多万,我们这么大的企业,一年几十亿的产值,1千多万的利润是太低了。”
王玉民说,企业利润低,主要是因为今年成本提高了,从年初到现在,大豆价格一路猛涨了30%多 ,他的成本已经到极限了,王玉民告诉我们,这次大豆涨价,原本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今年的元月份,一个是国内的食用油的价格涨到了8050,原来是在7000左右,一下子涨了8050,拉动了大豆价格上涨,再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能源这个概念的炒作,这个应该是拉动进口大豆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早在前几年,王玉民就了解到,发达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的行业日益壮大,像南美一些国家,原本种植大豆的土地,大部分改种玉米了,大豆价格早就开始上涨了,而去年,由于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西方很多国家也开始了用豆油炼制生物柴油的生产,使得全球大豆供应紧缺,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价格从2800一下子拉到了3400元。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这个油价格的上涨应该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但是涨幅这么大,还是出乎了我们一些意料。”
王玉民给算了一笔账,由于中国国内大豆种植、运输、储存成本高,使用国产大豆生产豆油每吨比使用进口大豆要高出200多元钱,建厂以来,他们只能依赖从美国进口大豆,此次眼看进口大豆价格猛涨,王玉民曾经多次派人到东北地区采购国产大豆,可是让他着急的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豆生产采取了政府扶持的政策,进口大豆以便宜的价格早已占据了中国市场,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萎缩了25%,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采购员在东北地区跑了几天无功而返,现在除了购买高价进口大豆之外,王玉民几乎无计可施。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国外的跨粮商也看准了中国,中国国产大豆已经完了,所以你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国外有意识地把这种价格炒起来,也有这种因素。”
六个月来,进口大豆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王玉民不得不把产量降低了一半,高价买来的大豆不舍得用,全都存进了粮仓里。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是想压后市,看好后市的食用油和豆果的价格还会往上涨,这样的话,企业会有比较高的利润的空间吧。”
记者:“那这样大家如果都囤的话,价格还会再往上涨吗?”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对,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让王玉民担心的是,大豆价格再涨下去,他的企业就彻底没有利润了。
记者:“如果再涨下去的话,会怎么样呢?”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那就是拉动下游产品的价格的上涨,那可能食用油的价格还会大幅度上涨或者这个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了,跟着就是蛋禽,猪肉,肉制品这类的价格上涨,这条产业链所有的东西都会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以往波澜不惊的农产品市场却风雨突变,要么价格大涨,要么大幅震荡,这样的行情不仅对加工贸易企业造成波动,也对期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甚至有人把上半年的期货市场称为农产品年,因为年初以来,国际和国内期货市场的行情表上,农产品一直是最惹眼的品种。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国强,多年来一直关注农业产业发展,早在去年,粮食价格的迅速增长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程国强说:“应该说粮食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大豆,我们比较了一下,今年6月份大豆价格和去年同期比较大概是高了30%,玉米大概今年比去年同期比较价格上涨了6%,这也是今年为什么生猪啊还有其它的一些食品的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养猪的饲料成本上涨得非常快。”
大豆是此次涨价幅度最大的粮食品种,程国强分析发现,大豆涨价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前几年,受国际价格拉动,大豆就出现过多次涨价。
程国强说:“国际大豆的价格也有类似波动的情况,比去年大幅度的上涨,因此拉动我们国内的价格,之所以能够拉动,在于我们在整个大豆的需求结构中,大概有60%多靠国际市场。”
程国强发现, 近几年,中国企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越来越强, 1995年以前,中国是大豆净出口国,1997年,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347万吨,2000年,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 2005年达到2650万吨,预计2007年,进口大豆将超过3000万吨。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大豆飘洋过海,中国的大豆产业链正逐渐被四大国际粮商所控制,这让程国强非常担心。
程国强表示:“适当的利用国外的粮食资源、纤维资源或者是油脂资源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利用国际资源,比如说像大豆的话,如果跨国公司从原料的供应到国内的加工,完全控制这个产业链的话,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有个价格波动的话,应该说这个影响非常大。
随着进口量的加大,进口大豆价格也从十年前的每吨2400元涨到了今年的3500元,涨幅高达45.8% 。程国强发现,国内油脂企业之所以大量依赖进口大豆,是因为美国、巴西等大豆生产国对大豆进行政府补贴,导致进口大豆每吨比国产大豆便宜200多元,再加上进口大豆在税收等方面享有很多优惠政策,比较而言,国内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
程国强介绍说:“据我的调研呢,现在国内的很多企业在收购国产大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税收问题、增值税的底扣、税票的问题,还有贷款的问题等等,由于我们现在很多农产品的收购政策都是按过去国有粮食企业的制度设计的,所以现在加工厂要收购大豆或者我们国内的购销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收购大豆的话,就遇到很多困难,成本会提高,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导致大豆涨价成为必然。程国强发现,在这一轮涨价过程中,玉米价格的增长也绝非偶然。
“国内玉米的深加工发展非常快,尤其像燃料、乙醇等等,在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我想也是导致今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在高位运行,还有走高这个迹象很重要的原因。”程国强发现,因为玉米加工乙醇利润可观,近几年,乙醇加工厂迅速增加到了近万家,每年需要消耗玉米粮源超过1000万吨。为抑制玉米被大量用于深加工的趋势,去年,国家有关机构开始禁止中国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可是一年下来,收效甚微。“这里面可能与地方的GDP的崇拜和这种投资的冲动分不开,因为在地方发展这种深加工的项目的话,可能在税收上和在其它方面,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局部上的好处,所以地方对此并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相反有的地方还提供一些扶持的政策。”
深加工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需求量巨大,中国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转向国际市场,导致近几年玉米进口数量呈上涨趋势。2003年以前,中国每年都有800万吨玉米出口,自2005年7月份转基因玉米被批准进口后,中国国内企业已经订购了近6万吨,预计今年玉米进口量将至少是去年的15倍,进口玉米数量的悄然增长和价格的提高,让程国强非常担心:“如果说我们的生物燃料产业大规模的发展的话,那就是国内的原料不能提供给它,而使很多发展生物燃料的企业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它的脆弱性就显现出来了,他对你能够控制的话,他就可以涨价,我想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能源性的用途要加以控制,刻不容缓。”
最近两年,很多中国民众都有这样的感觉,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没涨。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2年开始,全中国在岗职工工资连续4年,每年平均递增12%。为什么统计表上说工资在涨,可大家却没什么感觉,只看到物价在涨呢?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涨价上,而是出在收入上面。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到了2005年扩大到4.88倍,而且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增长过快过高,掩盖了中低收入者工资增长缓慢的实际情况,这也难怪大多数人会对食品涨价如此担心了。
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提高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但补贴能够暂时缓解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准,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只有能在收入分配上多为中低收入家庭考虑,让上涨的工资更多地流向收入不高的民众,而不是少数几个垄断行业,才能够让人们更清晰的感受到工资上调的利好,而不是物价上涨的利空
2. 为什么神舟电脑这么便宜!
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心理现象及思维方式
最近总是有人请求我帮其买笔记本电脑,所以最近对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行情、配制、评论等等关注了很多。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有很多很多人——大多数是没有用过神舟笔记本电脑的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的评价很不好,大致如下“傻子才买神舟”、“选择神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论调充斥着每一个在网上询问神舟笔记本电脑如何的帖子的后面。
为什么在我们的市场上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神舟笔记本电脑真的是不好吗?神舟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会那么便宜呢?
相信用心的人看过我这篇文章就会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理性的答案了!因为,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是有着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吗?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微观经济学原理、心理误区与逻辑悖论。
引子:神舟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报一下我的一些资历:本人从96年就开始接触电脑的硬件,本人对硬件的零售市场和成品的oem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本人从来也没从事过电脑销售方面的工作,本人只是研究市场而已)
一神舟笔记本电脑的便宜主要是在于其利润很低,更进一步说,就是神舟厂家在分销商之前留给自己的利润很低(出厂价-成本,这部分利润低),再加上神舟留给分销商的利润很低(销售价-出厂价,这部分利润低)。在这里的“利润”指的是差价,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讲的“能赚多少”,本文不涉及经济学的严格的“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二神舟笔记本电脑出厂价本身就很低,(废话,神舟它也不傻,总不能在市场上卖得比出厂价还低吧?!——它的市场价就低得令人吃惊了。)为什么低那么低呢?因为神舟对于自己的笔记本事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⑴ 早期神舟自己就是笔记本硬盘的买家和卖家,同属新天下集团的新天下科技是日立硬盘的代理自己买给自己价格当然可以低一些了。甚至从工业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的角度,神舟自己买给自己硬盘都有优势——比其他厂家少交了不少的税,而且低于进货价把笔记本硬盘卖出去,造成代理笔记本硬盘事业部门不盈利的假象,这样笔记本硬盘事业部门(分公司)可以少交部分的营业税。
⑵ 准系统(笔记本的主板等方面)的采购方面,神舟一是本身自己就生产新天下、也就是磐英品牌的板卡,当然自己也可以生产笔记本的主板了;另一方面,对主板行业涉水之深的优势导致了神舟能够从其他主板厂商获得更多的神舟所需要的主板。因为神舟的需求量大,导致神舟能比其他厂商低得多的价格得到主板等笔记本零部件。
⑶ 还是说渠道方面的优势。因为其需求量大,所以神舟有更大的谈判力量,尤其是在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的成本——cpu方面。神舟采用intel的cpu价格要比很多厂家要低。不知大家是不是还有印象,在05年的时候,神舟采用amd(intel的竞争对手)的cpu的本子有十多种,到了现在,只剩下几款还采用amd的cpu了,也都是比较老的速龙闪龙之流的。反观惠普(hp)和戴尔(dell),推出了好多采用最新的amd双核炫龙、闪龙64的笔记本。反问一句,神舟为什么不推出新的amd的笔记本了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是因为神舟肯定是和intel达成了某项协议:intel以低于其他厂商的价格向神舟提供cpu,换取神舟不再采用或少采用amd的cpu。不信你看,现在神舟铺天盖地都是intel的酷睿和酷睿2代的本子,要比其他厂家同配置的本子低至少600元。
⑷ 该省的坚决省,电脑上有好多兼容旧设备的接口,如modem接口、pcmcia卡等。好多神舟笔记本的型号都省略了。这部分的内容比较丰富,在下文展开了讲,会挺有意思的。神舟还省略了一些笔记本上的美化方面的内容,这样,也能省下不少的成本,进而其销售价格也能降下来。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复此发言
--------------------------------------------------------------------------------
2 (转帖)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心理现象及思
⑸ 神舟有自己的笔记本工厂,各大件都由自己来采购,然后再自己组装起来,与许多国内品牌自己没用工厂、纯依赖其他厂家“贴牌”不同,就此一项,加工费用神舟就省了很多。
⑹ 最重要的一句:神舟的本子都是合格的产品,你想啊,我们国家各行各业有那么多的国家标准,还有各级技术监督局,而且神舟产品的量又是那么大,计算机产品要想上市销售,必须要通过国家标准的。
神舟笔记本电脑同样是符合国家三包标准的。
三神舟笔记本电脑的零售价比较低。这里的零售价指的是公开的标价,神舟的出厂价与零售价的差额大概200-400元,高端产品可能是多一些,但是没有到 1000的。这是我通过多方面调查并且得到代理商确认的数据。这部分的差价,一般销售商都会以赠送笔记本电脑包、小鼠标、小礼品的形式返还给消费者一部分。其实不要赠品的话,一般的销售商都会稍稍饶50-100元左右的价格。
其他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的公开零售价与出厂价的差额可是巨大的。仅举一例,现在的联想的中档笔记本电脑天逸F40T5500W4512080BXW3b,官方网站上报价为8499元,零售商对外和广告上也都是这个价钱,可是,我的一个熟悉的人给我的内部的报价为7100元!(原装正品带机打发票,我是识货的,这点没人能忽悠了我。),这差价就近1400元!其实,这个价格他也有得赚,就看赚多赚少了(进货价他对我保密了)。要是到了零售的门店里,普通消费者就得看自己的侃价水平了:-( 而相同配制的神舟的笔记本f550s,官方的直接报价就是5699元,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都是相同的质量保证保修条款,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正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说神舟的本子不好呢!
⒈先从心里的角度分析。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从众”的心理,都在潜意识里都有“跟随”的想法,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如看别人买什么牌子的手机,那么自己也买什么牌子的手机;厂商观察其他厂商什么东西最好,自己也生产什么。
从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来讲,这样有好处,那就是不用承担风险——选择的风险,其他人的选择是最好的例子,其他人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的选择很成功。通过市场竞争,生产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商品的厂商就会通过观察市场而选择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淘汰销路不畅的产品。这样也形成了厂商之间的竞争,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个别价值形成市场价值,表现为市场价格(这里先不讨论市场价格与生产价格)。这也是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的一个内容。正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才能在同质产品中选择价格最低的,同价产品中选择质量最好的。用我们中国人的俗话来说,就是“傻子过年听鞭炮”。这种在选择中的“从众”的方法安全、低风险、“不吃亏”。
呵呵,说多了,回到我们这个小标题上来:在面临选择中的“从众”心理会形成我们的“心理惯性”(我自造的词,真正的名词是什么来的,我忘了。)——那就是多数人用什么我用什么、以前用什么那我还用什么。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那就是没风险;可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样整个社会就会失去了创新、失去了冒险精神——而商品经济的历史表明,恰恰是依靠创新和冒险才能获得超额的利润、才能“一步登天”。本来就是嘛!凡事都有两面性,在面临这个“从众”还是“冒险”这个抉择矛盾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从众”不去触那个“冒险”霉头。这就是为什么在神舟品牌出现初期,那么多的人不选择神舟笔记本。
⒉刚才只是说为什么有人从自身角度不会选择神舟笔记本电脑;那为什么有人不但自己不选择神舟而且还到处劝别人也不要选择神舟呢?这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的进一步的表现。
正是因为人有“从众”心理,不但“别人选择什么我要选择什么”,而且“我选择什么别人也得选择什么”,很简单,不冒险、安全!人多是个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复此发言
--------------------------------------------------------------------------------
3 (转帖)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心理现象及思
在有两种选择的时候,已经做出了选择或是已经有了选择的人们都会去鼓动另外其他没做出选择或是还没下决心的人们,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得到收益(选对了)要和大家共享也认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中国也有句类似的俗话“法不责众”,说的就是要是站错队伍了,多拉了很多人,这么多人要么一起挨收拾——可能摊到每人头上的惩罚就少多了;要么就“同舟共济”大家一起抹黑为白。在国外两党制的国家里,大选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会鼓动周围的人和自己“站一队”,会劝大家和自己投一样的票。我们在单位里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如:假期单位要组织旅游,有多个目的地可供选择,但是要看大家报名的情况,要去哪里的人多,就统一组织大家去哪里。在“投票”阶段,这样的情形我们一定很熟悉:会有很多已经定下来了目的地的同事为了自己的早先定下的目标能实现,会去劝其他摇摆不定的同事选择自己选择的那个目的地——哪怕施以小恩小惠。
在面临是不是选择神舟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就会有人劝了:“别买神舟了,买和我一个牌子的吧!”“你看,我用的不是很好吗?”“你看那么多的人和我一样不也都没选神舟吗?你也别选神舟了!”……
——这些是多么典型的例子啊!我相信大家对这些话语似曾相识吧!(不光是在买笔记本决策的时候,在我们要购买其他商品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人跳出来吧?!)
⒊ 还是接着讨论有的人为什么要劝别人不买神舟的本子。还有一个方面的心理原因,那就是妒嫉心理在作怪。很简单,神舟的价格在那里摆着呢!有的人就会想:神舟笔记本那么便宜!比我的这个牌子的便宜多了!要是“那个那个那谁”买了神舟的笔记本还总也不坏,和我的这么贵的一比,这不是显得我买笔记本电脑花了大头钱了吗?于是,这样的人就跳出来了讲话了:“‘那个那个那谁’啊,千万要买和我一样的啊!”“你看神舟是不是太“便宜”了??”……不一而足。等到“那个那个那谁”真的把神舟的本子给买了回来了,就有开始讲话了:“你看你的本子这颜色多恶心啊!”、“你看这液晶屏,一按都有水波纹”(废话!任何液晶按下去都会有水波纹的!)“看,你的变压器是黑的,我的是白的耶~~”……——总之,净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唯一的目的:宣传“那个那个那谁”的本子虽然便宜,但是没自己的“好”,其根本目的:为自己的选择找回“面子”。这样的人,尤其是在当“那个那个那谁”的神舟笔记本出毛病的时候跳得才欢!而当自己的本子出问题的时候,就一声不吭,甚至送修返厂的时候还要扯个谎:“啊!我的笔记本电脑借我我们家那位了做论文/做设计/出差了”,等返修送回来了,还要小心地把返修贴揭下,免得让人看出来。
⒋ 现在讨论为什么有的人自己不愿意买神舟的笔记本电脑呢?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的出于炫耀的心理。
现在笔记本电脑越来越普及,拥有笔记本电脑在大学生中间都是很普遍的事情了,更不用说是在社会上了。正因为人人都能买得起,所以本子的价格或档次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了,两个人见面,可能就要互相探查对方有没有本儿?什么牌子?多少钱?啥配置?什么颜色?多大屏幕?……当然了,一般男士会比较配置啦、是不是独立显卡啦……女士之间会比较本子的大小啦、颜色啦、是不是镜面屏啦、多沉啦……
笔记本电脑已经是身份的象征了。还记得06年初中关村在线上有一篇文章,说笔记本电脑已经和手机一样,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了,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说外观、颜色等外在的元素已经成为购买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考虑的对象了。
这在微观经济学中,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商品已经可以被部分地定义成“炫耀性商品”了。炫耀性商品的典型的特点就是这类商品的价格(注意,是“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了。价格越高,就越能现实其拥有者的地位,当价格下降的时候,反而没人要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国内的金价了。大概是从 1996年开始到2001年的时候,黄金价格走低,我仿佛记得那时候金店黄金进价甚至都低到65元一克了。2001年逛大连百盛的时候,一楼珠宝区只有一个柜台买黄金饰品,周末都没人;看现在,金价都快到200元一克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黄金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国际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因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导致需求增加而价格高涨),而黄金价格高涨了之后,再看看大连百盛现在有几个黄金柜台了?或者多大个柜台了?正因为黄金是炫耀性的商品,所以,越贵,越有人买,越有人戴……需求就越大,为此,还开发出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黄金的需求:象什么“转运环”啦、“猪年戴金猪”,使消费者在有了足够的n条金项链、足够章鱼带的金手镯、足够螃蟹戴的金脚环之后、还要再多买几个金的“转运环”、自己身上还非要挂上“金猪”……天知道这个○七年还能开发出什么新的说道来?!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复此发言
--------------------------------------------------------------------------------
4 (转帖)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心理现象及思
来点更实际的例子: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冯小刚电影《大腕》里那段台词:“……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 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may i help you sir (我能为您作点什么吗?)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 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 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儿) 二十四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儿) 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两千美金 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 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儿)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他疯了吗?其实他没疯,他说的是一种不合情但合理的现象!
其实从黄金现在的供求价格走势来看,笔记本电脑的购买似乎也以炫耀性的需求为主了,各大厂商也都加紧研究各种“小本”、“酷本”、“炫本”,只要定价高、还够漂亮,就不愁卖不出去。
⒌ 引申开去,说说面对这种炫耀型的消费,神舟的市场策略,免得有些人不明就里,以为神舟真的是很菜,不会出所谓“高档”的本子。
在我看来,市场策略是神舟笔记本电脑的一个尴尬之处,按照其头头吴海军所说“我就是想让所有的人都用上笔记本……我真是想为中国做点儿什么,不过太难了(大意,在宣传材料上看到的)”,那可真是赶的不是时候。神舟主打的是低价位的笔记本电脑,是属于实用型的,其公司在外面的人眼中也是属于低成本低价位走大众路线的。其实,现在笔记本电脑能沦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不还是神舟这几年低价市场策略的功劳吗!可现在似乎需要高价的、漂亮的笔记本的高端市场比较强盛。不过,似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厂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采用“市场分割价格歧视”(又名三级价格歧视,即对几乎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类似飞机上的公务仓和普通仓,都是坐一个人,价格却相差很多,这其中的关键是要能把顾客群给分开),通过一些小的手段,如产品命名上的小区别、外观上的区别,一些不常用的附件等等,把笔记本市场分割为高端、中端、低端。在高端上,虽然卖得少,但是每件商品的利润很高;而在低端上,则是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利润上的较少。典型的例子就是ibm笔记本电脑,它一直就是中高端的形象,可是,为了不放弃低端的市场,也有一些小动作,比如说 ibm的“香港学生机”,只限香港的大学生购买,价格甚至相当于5折,还联保!我认为ibm不傻,也不赔本,只有这样做,它才能占领香港低端的市场,占住了市场,哪怕利润低!这样其他厂家想在低端市场获得利润都很难、只能到高端市场去和ibm竞争,而ibm又是高端市场的领头羊,ibm才不怕在高端市场和那些厂商竞争呢!
神舟的市场分割看起来很简单:把别人厂商的高端机型配置,经过自己的修改,减少一些不影响大体的部件,以低端的价格投入市场,搅一搅市场!呵呵,有点儿类似田忌赛马——以低价高配置迎击其他厂商的低价低配和高价高配。当然了,神舟也有自己的高端产品线,如“优雅”系列,外形确实漂亮也很吸引人(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和三星、富士通——公认的比较漂亮的高价笔记本——同样的模具的笔记本电脑呢,神舟高端的其漂亮程度可见一斑)。同样也是田忌赛马策略——自己低价漂亮的产品迎击其他厂商的高价漂亮和低价平庸的。
不过,常常是神舟自己不能更好的分割市场,自己的低价高配的机器常常抢了自己的低价漂亮的机型的市场,而自己的漂亮的机型,有因为品牌定位的关系,没人认,卖不上高的价钱。(说一嘴多余的,很多厂商都会把自己的产品以不用的品牌冲击高端和中低端的市场,如大众和奥迪、丰田和凌志)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复此发言
--------------------------------------------------------------------------------
5 (转帖)论对神舟笔记本电脑负面评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心理现象及思
⒍最关键的一点:人们认为神舟的笔记本不好,那是因为在众多厂商竞争的情况下,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机制相脱节原因!
所谓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家很了解自己的产品,而买家对产品不了解,买贵的呢,又怕上个大当,只能选择买便宜的。这样,质量比较好但较贵的的商品因为卖不出去而被淘汰;矮子里面拔大个,剩下的产品中还是能分出好坏的,这样进行到底,就只能剩下残次品留在市场上交易了。而卖家和厂商则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会采用各种方法向消费者发信号——这就是信号传递机制——向消费者展示其高价的产品确实是值那么高的价格。比如,在消费者不能直观地判断商品好坏的时候,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让消费者操作笔记本电脑的样机)、列出高价商品的详细内容以便让消费者能判断其产品确实是值那么多钱(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商家通常会提供详细的配置单)、提供第三方对产品的测试报告(对于笔记本零售行业,有着众多的第三方测试软件)、做“三包”承诺,让消费者放心其产品的质量(其实神舟的三包和联想的并无二异),同时一个厂商长期的信誉也是一种很好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于有“信誉”信号的厂商,消费者相信从商品的价格就能判断出产品质量的好坏与档次,价格高的估计质量和档次差不了,价格低的,肯定是档次不高或是质量不是很可靠。
问题就出在这里,消费者们都习惯了依据那些传统的、占据市场时间比较长的厂商所发出的价格信号来判断产品质量的好与坏——当然,这是对的,此时的消费者是理性的。但是,以传统(或是说带有部分垄断元素的,关于其垄断性的判断我一会儿再说)厂商的报价作为信号来来判断一个新进入市场的厂商的产品,其价格信号必然会失真。虽然这家厂商也承诺“三包”、虽然这家厂商的产品也符合国家的标准,是合格的产品,但是人们依据旧有的,带有部分垄断元素的厂商所发出的信号标准来判断这家新入市场的厂商的产品(神舟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就会发现,新产品的新价格竟然是不合格产品(指的是旧有的、带有垄断元素的厂商的产品若是买到这个价位,必然是不合格产品)!所以,才有很多人认为神舟的笔记本电脑是不合格产品。
7. 那些带有垄断色彩的厂商的本子真的是物有所值吗?应当说,这里面的垄断利润还是很高的。仅举一例,现在的某品牌的中档笔记本电脑天逸 F40T5500W4512080BXW3b,官方网站上报价为8499元,零售商对外和广告上也都是这个价钱,可是,我的一个熟悉的人给我的内部的报价为7100元!(原装正品带机打发票,我是识货的,这点没人能忽悠了我。),这差价就近1400元!其实,这个价格他也有得赚,就看赚多赚少了(进货价他对我保密了)。要是到了零售的门店里,普通消费者就得看自己的侃价水平了:-( 而相同配制的神舟的笔记本f550s,官方的直接报价就是5699元,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都是相同的质量保证保修条款,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而且,买这样的产品,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而这样的品牌的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可以根据顾客的情况——是不是懂得电脑?是不是熟悉市场?是不是知道这公开的媒体价格里面有水分?是不是要“回扣”等,以不同的价格销售给不同的客户相同的产品——这就是垄断的一个特征:一级价格歧视。
⒏ 说到了产品质量的判断,这里不妨从心理学和逻辑判断的角度说一说神舟低价就真的是低质吗?
笨方法——相信国家政权、相信人民的眼睛:全国有那么多的媒体,有那么多的“各级技术监督部门”,神舟真要是出了不合格产品,不可能监控不到的!处在风口浪尖的神舟笔记本电脑若真的是有质量问题,还不早就被暴光了吗?全国近万家媒体,到现在似乎是没有那家报道说神舟的笔记本是不合格产品。(说一下前几年的神舟的“假迅驰”事件,神舟说它的本子是迅驰的,intel的检测软件说不是。其实,所谓的迅驰技术,不过是intel在原有的市场失误的基础上,为了挽回市场,把旧的产品搭配别的不主要的新产品一块卖,还利用垄断地位、市场影响力和营销手段迫使大家购买,说白了,其本质就是intel新推出的p4cpu 太差劲了!不如他自己上一代的p3cpu,而且长远看,p4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只好把p3拿出来搭配点儿自家别的零碎换个名称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重出江湖——总不能承认自己的新产品比老产品还差劲不是?!说白了,神舟的“假迅驰”在质量上是合格的,只不过是穿错了衣服,换过来了就是了。)
接着说笨方法:计算机产品要想上市销售,必须要通过国家标准的。既然神舟的笔记本电脑能出来卖,那就必然是合格的产品!
在引子里说到,神舟的产品舍弃了好多其他笔记本电脑上必须有的东西。这确实是事实,但是,神舟所舍弃的那些东西,我们是不是在日常的应用中也确实给舍弃了吧!
神舟好些型号的本子都没有modem,反观现在其他品牌(如联想、ibm等多数品牌)的本子,还带着个modem。modem是上网用的,速度才 56kbps,不能包月,还比512kbps的adsl贵——adsl使用网卡口,不用modem接口——这种上网方式早以处在淘汰边缘。一个笔记本的内置modem成本也得近50元——而自己添加一个usb的modem也不过40多元啊。再就是pcmcia插槽,用来扩展usb、读卡器、网卡、串口、并口、无线上网卡等,神舟也把pcmcia省了,这样可以节省好多成本啊!同时,神舟很多的本子都省略了现在用处不大的无线网卡。
顺便说一下,上面所列举的接口,现在都有相应usb接口的设备可供代替,而且要比pcmcia接口的便宜许多!所以,要pcmcia有什么用?
正因为神舟笔记本电脑舍弃了这许多的东西,才能卖到这么低的价钱!这有什么不好的?!
⒐ 再问这个神舟笔记本质量差的问题。神舟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和其他品牌一样,参加三包吧?(dell的低价本子除外,只保一年而不是三年,想延长要家很大一笔钱的。)那么“三包”的经费来源于哪里?还不是厂商的利润(本文对利润不进行详细的区分,只是讨论一般概念)吗?神舟的笔记本电脑确实是价格低利润少,假如神舟笔记本电脑真的是质量不行返修率高的话,那它怎么能够维持长达三年的“三包服务”呢?正因为神舟的价格低、利润低,所以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了神舟的返修率——高还是低?留给大家判断吧!
2007年1月23日 于沈阳
“两岸猿声啼不住,神舟已过万重山”
● 神舟: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请不要再辱骂和谴责神舟
● 电脑同质化:除外观形状及油漆颜色外,没有任何差异
● 神舟:代表广大消费者利益,而不是为股东赚取暴利
● 吴海军:有种就去赚外国人的钱,而不是被外国品牌宰
——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在电脑报2007年数字英雄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神舟: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请不要再辱骂和谴责神舟
我们创造历史
我们缔造神话
英雄
在年轻的夜晚
就
3.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差别多大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差别多大?
1.中石油全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前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些知名油田为中石油所有,如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和长庆油田。中石化全称为“中石化集团”,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要以南方市场为主。早些年,中石化的油田较少。原油有不同的来源。上面我们也详细介绍过。中石油主要来自国产原油,中石化主要来自进口原油。
4.其实不管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只要坚持使用固定油品,保持车内清洁,就一定能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中石化的油总是比中石油的贵一点,这不是不合理的,因为两家公司有不同的想法,钟石。想靠质量取胜,而中石油一直认为价格才是硬道理。从企业内部的经营宗旨可以看出一二,中石化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即使在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省级国道加油站降价,但想要保护。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保证油品质量。
4. 为什么长城合成机油比其它品牌便宜
矿物质油有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油,目前在价格上区别比较大,矿物质油可能几十元,全合成机油便宜也要四五百块,贵的要上千元。如何选择全凭用户的个人喜好。从使用角度来讲,矿物质油已经完全能达到车的使用要求;这就像人平时吃国产大米,如果非要吃更精细的泰国大米,当然好。
但是在选用时应注意两点:机油一定要用可靠的品牌;使用达到厂家推荐标准的机油,美国工程师协会的SAE和API年度指数标准,达到这两个标准就可以使用。
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质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机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粘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粘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用较低的粘度就可以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同样,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虽然成本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很多
机油从基础油上分又分为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
矿物质机油是以石油提炼的矿物油为基础,添加了添加剂制造而成,价格比较底能够提供一般的保护作用,市场上150元以下的基本都是矿物质机油. 半合成机油,解乎于矿物质机油和合成机油之间,以矿物质机油为基础又添加了大量的合成机油添加剂,能够提供更优良的润滑清洁功效,价格也比较实惠,其性价比较高,能够为普通轿车提供优良的保护.
全合成机油,完全是合成出来的机油,根本上区分于矿物制机油,能够为发动机提供优良的润滑作用,其高低温性,高速润滑性都非常的突出,一般用于高档的汽车,赛车,极端气候下的汽车.价格是矿物机油的数倍.
然后我们谈下机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熟悉了机油的标号,各位DX就可以对号入坐了,不用在面对各种品牌的机油迷茫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大家也存在各种误区
从新车买回来,就有一条铁定的纪律,每7500更换机油,为什么要更换?因为原来的机油已经变质,不能提供正常的润滑清洁功效,所以换!但是大家忽视了一点,他是针对SJ基本机油的参考,其实矿物制机油在3000公里以后他的润滑性就开始下降,所以大家在更换机油以后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发动机声音,新换的机油明显的声音滑!
因为机油的润滑度不同,好的机油往往使发动机性能更出色,燃油经济性更高,使用SL的机油平均每百公里要比SJ的机油省汽油1公升甚至更多,很多DX在保养的时候很关注机油价格,认为黄壳要比长城或桑他那专用机油贵了近一半!!但是实际使用中每个保养周期使用嘉护或黄壳能够比使用普通机油节省下近300元的汽油支出!!另外给发动机的保护也是使用SJ机油的数倍,同样的发动机,使用两种不同级别的机油,在十万公里以后发动机的性能会有很巨大的差别!这就不是剩几十元的事情了!
更换周期:矿物油更换周期建议为5000公里;
半合成油更换周期建议为7500公里;
合成机油更换周期建议为10000公里;
5. 惠博普为什么便宜惠博普股票财务报表2021股票惠博普的主要产业
2021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油气资源在需求方面正在回暖,原油价格也逐渐回暖,各大国际油气企业对油气资源的开发速度不断加快,给油服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今天就来和首燃团大家聊一下惠博普这个油服行业的优质企业。
在开始分析惠博普前,我整理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石油天然气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惠博普的主营业务包括以下这些:油气工程及服务(EPCC)、环境工程及服务、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惠博普在国内油气田地面系统装备领域的企业里面极具知名度,其创新的工艺方案、全方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实力,这样一来,公司产品也赢得了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有比较大的技术附加值,在行业竞争中,使得公司可以拔得头筹。
简单把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大家说了之后,接下来就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专业化与技术研发优势
在油气处理领域,惠博普凭借着核心的分离技术形成了专业化优势,并将业务逐步拓展到油气开采、油田环保等领域。惠博普的技术改革不断创新升级,以此形成了理论研究、系统开发、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研发机制。除去这些,惠博普的研究合作伙伴如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科研机构在多个项目上都给予强大的支持,使得研发能力越来越强。
优势二、个性化的高端产品
公司依靠技术创新的优势,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令人满意的个性产品来服务高端市场需求。{创新的工艺方案、全方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实力惠博普-9}有比较大的技术附加值,在行业竞争中,使得公司可以拔得头筹。

优势三、品牌知名度高,客户优势显着
惠博普已经在行业内一些专业领域成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内、外油气田受到广泛认同。再是国内市场,惠博普已经全面成为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产品被用在国内绝大多数油田上。然后再看国际市场,惠博普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很久了,已经成功为伊拉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乍得、阿尔及利亚、厄瓜多爾尔尔、苏丹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油气田提供了油气田装备及工程服务。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惠博普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惠博普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在经济活动开始恢复的大环境下,油气价格也逐渐开始回暖,石油天然气行业持续复苏。国际原油价格同比获得爆发式增长,石油公司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大幅改善,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正在逐渐恢复。
目前国内能源对外依赖度依旧很高,油气开采极具发展前景。尤其是非常规油气对弥补国内能源缺口具段拦有积极意义,高端装备的技术进步促进行业进行降本增效,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总的来说,我个人而言惠博普公司属于油服行业的龙头企业,有希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惠博普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惠博普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者橘测惠博普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