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医院开的高血压药为什么很便宜

医院开的高血压药为什么很便宜

发布时间: 2023-03-19 03:35:36

A. 为什么医院开的药还便宜

这是国家医改的成果。医院用药,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中间商(“医药代表”一药托)供应,药厂抬高(或虚提)价格,中间商再从中抬价,赚取差价。当然,中间商所赚的差价不能独吞,要拿出相当一部分打通关节(医院的领导,主管进药的人员,财务人员,相关医生等),医院再按照本来价格就很高的药价再加上至少15%以上后再买给病人。以前医院的收入60%来自药品,“以药养医”尽人皆知。

医改后,药品由政府采购,价格上采取招标制,政府与药生产厂家通过谈判,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这就把之前的虚高价格砍掉了,所进的药是合理的实价,然后给医院,医院按进价买给病人,这样药价就下降了,真正惠及广大患者。药店的药,有的是直接从厂家进,有的是从药行进,其中间还节多。再一个定价不规范,价格是根据市场变化而定,好销的,紧缺的就提高价格。

这就是现在医院开的药为什么比药店便宜的原因。作为老百姓和受益者,要感谢党中央和政府的医改政策。

致于说在医院开药需挂号费,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诊病用药的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你有病不看医生,你自己知道用什么药治疗吗?假如你自行用药不当,造成的后果是小小的挂号费能弥补得了吗?再者,医院的药质量是可靠的,有些药店的药不敢说没有质量问题,甚致是假药,从进货渠道,监管都没有医院严格。在医院看病,在医院又能买到比药店便宜的药,以前人们对医生所开处方的种种质疑,现在开始得到解决。你可以看处方,拿处方,医生甚至可以告诉你在那里可以买到医院没有而患者需用的药,处方也不用“密码”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得到缓解,拉近。当然,医改还在进行中,不完善的地方肯有。疹疗费高等,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怎么才使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这我想是下步医改的重点。

B. 同样是医生的药,为什么医院的更便宜

医院的药品都是零差价,按理说应该很便宜才对,但当我们生病去医院开药的时候,却发现还是比较贵,之所以在零差价情况下药品依旧很贵,是因为零差价与市场价并不等同、药品本身的价格比较高,以及医院的经营烂神成本这三方面原因。
1、零差价与市场价并不等同,这是造成医院药品比较贵的原因之一。
虽然医院的药品实行的是0差价,但是这个零差价与市场价本身并不等同,具体来说,所谓零差价指的是药品的进价与销售价相同的状态。但是药品的进价却可能比市场价更高,于是就会出现虽然医院的药品是零差价,但是依旧比市场价高的情况,去医院开药就会觉得更贵。
2、药品本身的价格比较高,会使得开药的花销增加。
有些药品本身的价格就比较高,这也是造成开药的花销增加的原因之一。对于疗效比较好的药品来说,其价格可能会比较高。如果开这类药品的话,花销就会增加,给人以比较贵的感觉。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使用贵一些的药品也是很有必要的。
3、医院的经营需要成本,于是会使人觉得药品贵。
患者去医院开药。需要经过检查,诊断,确诊一系列过程。医院维持着一滚历掘整套体系,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因此患者去医院开药所花的钱当中并不只是药大核品本身的钱,还需要支付医院经营的成本。正是因为医院的经营产品经营需要成本,于是去医院开药就要花更多的钱。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药品更贵了。

C. 为什么医院的药品比外面便宜

医院的“药品零差价”,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零加价,也就是多少钱买多少钱卖。而这个买价,就是集中采购平台上的价格。医院的租埋源药品是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采购平台网上集中采购的。
其实,这个价和药店差别不会很大,药店也不指着这部分药挣钱。
一些医保谈判药通过集中采购之后可能更便宜,但可能有时候这种便宜药突然就没有了。这个和集中采购的量和药厂产能有关。
二、关于药店卖药。
药品零差价医院怎么赚钱_为什么医院的药品比外面药店的贵
药店的药品采购渠道比医院要宽松的多,而且少了不少政策流程。使药品的售卖更灵活。
但存在的问题是,可能你买的同种药名的药品,因药品生产商不同(有些小厂或没听过名字厂家的药,质量和效果上无法保证),存在相当大的差价。药店会主推这部分利润更大的药。但同名、同厂家生产、同规格的药品价格,其实和医院基本一致,有时候还可能稍贵点。
原因是集中采购的药品,药店是最后分配到的,而且中间利润基本上没有。
医院药品已经实行零差价为什么老百姓还是去药店买药?
去药店买药,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方便。
去医院买药,需要医生开药,找医生开药这个过程很麻烦。医院是电子系统运行的。
也就是说,看病、开药一定是需要挂号的,就是医院内部人员也是一样,否则根本无法在医院电脑系统内录入,更不能通过医保核销。挂号是需要交费的,而且费用不低,然后还需要或长或短的等待。
好不容易等到医生能给你开药了。有些药医生不会对你想要的药品开处方,或是规定只能开几盒或几种。原因:《医保协议》。
2、《医保协议》的差异与监管不同。
现在无论是去医院还是去药店买药,只要是能核销的,都直接核销。使百姓买药核销更方便。
其实,这个核销款是医院或药店自己出钱垫付的(卖药的先垫付核销那部分费用)。当然当地的医保局会返还这个钱。但只要涉及到钱,就一定有一个付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医保协议》。
只有签订《医保协议》才有医保药品的核销资格,医保局才会把你垫付的钱还给你。
每个地区的医保协液悄议内容都不一样,但大致内容都相同。但医院和药店的《医保协议》绝对不同。药店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
医院的《医保协议》。
医院的《医保协议》内对什么病开什么药,开多少药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即使是核销药品,在什么情况下核销也有相当细化的规定。
医院越大,盯弊态着的部门越多,国家检查、省里检查都会盯着这样的医院。
别说什么官官相护,现在除了特别好的关系,否则没人敢承担这个责任,而且审计也不是一次,也不是一个部门审计。而且最狠的是,现在都是异地飞行检查+审计公司相结合这种方式。
医院内办公、诊查、财务、药品、器械、后勤采购。只要和钱有关的,都是通过电脑系统。这个电脑系统对医院所有的一切都有记录。而且这个记录是可能调出来的,国家审计机构会不定期的对这个进行审计,而审计的方法就是调取医院的信息记录(大数据)。这个,人为根本改不了,想不用电脑系统或不经过电脑系统?不可能。
审计如果一旦发现在违规,是不会管你是不是大医院的,照罚不误。人家不认识你,不在乎你。
药店的《医保协议》。
药店的《医保协议》也很严格,但监管和审查就没那么严。串项收费在药店是普遍现象。而且他们的药品采购是可以不经系统集中采购的,药品的出入量也可以不经过系统。这些就存在操作的空间。
而审计、监管部门、包括媒体的目光全在大医院。对药店就宽容的多。
药店可以把你买的药品串换成全核销药品,使本来需要你自己支付的那部分费用也不用自己交现金,只要医保卡里有钱,或者只要你是门诊特殊疾病患者。
药品零差价医院怎么赚钱_为什么医院的药品比外面药店的贵
有些小药店更过份,就像个小超市。
当然,对药店的管理正在逐步正规化。至少“小超市”现象是基本没有了,但药品串项仍然存在且常见。
所以,个人认为,只要您知道自己需要的药品是哪种,拿着药盒到药店去买药还是方便一些。
至于比价,医院会对院内药品价格进行公示,这是要求,必须公示。这个不用挂号就可以看到。
所以买药,同种药品,同样规格,同一产商。哪的便宜就去哪买。如果价格一样,当然哪个方便就去哪买。药店,怎么说都比医院开药方便。
只要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别听营业员忽悠就行。认准厂家,认准规格。拿着你一直在服用的那种药的盒子去。如果没买过,就买大厂家生产的。

D. 医生给开的氨氯地平,几分钱一片,太便宜不敢吃其实早就降价了

我有近30年的高血压病史,前段时间在三甲医院开的药苯磺酸氨氯地平(亚尼安),重庆产的,5mg 7片,0.49元一盒,心里还是犯嘀咕。现在已经用了几个月了,倒是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但还是想换贵一些的!

我得高血压快10年了,之前一直在吃硝苯地平,前几天去医院,医生给开了苯磺酸氨氯地平,本以为会比硝苯地平贵很多,可是一结账发现,一盒14片才0.85元,简直不敢相信,看了看药盒还是国药集团生产的,一度怀疑自己买了个假药。

太贵的药还嫌贵,便宜的吧又不敢吃,这大概是很多患者的心理吧!医生给开的都不敢吃,何况是你自己去买的呢!去网上一找,同一种降压药,各种价格的都有,像是氨氯地平,便宜的几分钱一片,贵的却要几块钱,搁谁都会犯嘀咕。

氨氯地平是一种很好的降压药,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来地平类降压药就是应用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压药,而作为最新一代的地平类降压药,氨氯地平更是临床医生首推的降压药之一。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显着,药效维持时间长,属于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一次就能稳定一整天的血压,甚至偶尔漏服一次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不仅如此,氨氯地平的用药差异性小,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而且,作为新一代的降压药,氨氯地平相较于硝苯地平,副作用明显减少。另外,氨氯地平还有独特的优势,除了能降血压外,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肾脏、血管等靶器官,可以帮助更好地预防并发症。这些优势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肾病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都有明显的获益。

所以,氨氯地平是好药。

我们都知道,同一种降压药,可能会有数十家,甚至是上百家的生产厂家,价格也是千差万别搏仿纯。药物的生产要求是极高的,如果不合格,不可能上市,因为一旦查出问题,这个药厂也就毁了。所以很少有厂家会拿这么高的代价来卖假冒伪劣的药物。换言之,只要是市面上流通的药物,质量和疗效还是有保障的,当然前提是选择正规的厂家和购买渠道。

至于价格和药物质量的关系,有差异但不会太大。众所周知,进口药比国产药的价格都要高,这主要是因为原研药成本比仿制药要高很多,这是没办法的事。至于国产药之间的价格差异,与原料药成本、药物辅料成本、生产基咐工艺等因素都有关,当然药物的推广费用、中间环节的附加费用等也都会影响药物的最终价格。

不可否认,有些大厂家生产的药物就是更让人放心,虽然价格高点,但疗效确实是好,这与药物纯度高、用料好等有关。所以,有些患者宁愿去选择高价药。说到这,可能有些患者又想到开头的问题了。难道医生推荐的药物质量也不靠谱吗?国药集团生产的氨氯地平为什么才几分钱一片?

关于氨氯地平的价格问题,就得从国家药品集采大雹说起了,这是从2018年年底开始实施的一项改革,从4+7城市试点开始,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所谓药品集采其实就相当于项目招标,最终谁的价格低,谁就能进入医院,占据大部分的市场,目的就是“以量换价”,压低药物的价格,让患者用得起药物。

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正是入选第一批国家集采的品种之一,所以它才会以几分钱一片的价格出现在医院中。也就是说,价低不代表药不好,相反只要是集采中标的药物,质量更为可靠。因为现在药物的一致性评价竞争已经成为国家药品集采纳入的标准。也就是说,只有过了一致性评价的药物才有资格竞争国家集采。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达到与原研药一样的质量,这正是对药品疗效最好的保障。

所以,即便你在医院买到再便宜的氨氯地平,都不该抱有怀疑,这是国家政策的福利,就是为了惠及患者。目前,不只是氨氯地平,还有厄贝沙坦、赖诺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等等,这些降压药都是国家集采品种,价格也都很便宜。还是那句话,选择降压药,不要拿价格作为衡量标准,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听医生的话,总是没有错的。

E. 便宜的高血压药靠谱吗

昨天早上接到老爸电话,说老妈起床头晕、恶心。上了年纪的人,一旦头晕恶心,我就担心是不是脑血管出了问题。老爸看她不停的恶心,又怀疑是吃了不洁食物导致。

于是马上叫了出租车,送到了医院,急诊室里像个闹市。量体温、看健康码,挂号。护士听了些症状,建议挂急诊内科。

幸好急诊内科前面排队等候的人只有五则瞎六个。不到半个小时,就轮到了。幸好老妈的症状看起来不是很严重,要不然,哪里能够在急诊等得了这么久?

急诊内科医生问了症状后,马上开始心脏停诊、量血压。结果老妈孙燃空的血压竟然意外地高达189/108mmHg。老妈有高血压多年,一直吃“三精司乐平”控制血压,这个药一盒二十元到三十元,不同的药店,价格有所不同。但是老妈吃这个药,血压多年来一直保持平稳的。即使有波动,收缩压(俗称上压)也从没有超过160mmHg。

经过急诊科医生的初步问诊和体检,马上进一步做了头部CT,没有发现脑血管意外的征象,医生马上开具了降压药,稀释在250毫升的葡萄糖里面静脉输入。还没输入一半,老妈就觉得舒服多了。血压也回到了150/85mmHg。这时血夜生化检验的报告也出来了,不支持感染。因此,医生判断,老妈的头晕就是血压突然升高导致的。

我问她昨天有没有吃降压药,她说吃过的。我就怀疑那个“三精司乐平”可能耐药或者失效了。老妈一听,马上说她现在吃的不是“三精司乐平”,而是卫生院医生推荐的“氨氯地平”,这个药价格非常便宜,只有3.29元一盒。

据卫生院医生说,这个“氨氯地平”与“三精司乐平”是同类药,是表兄弟。现在它是医院里面的“基药”。由于是“带量采购”,因此价格非常便宜,一盒二十一片,每盒价格却相当于一瓶矿泉水。

“带量采购”的意思,就是医院力保这个药在中标时期内的使用量,但是要求药厂以最低的价格供货。即以最低价格换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从节约医保支出的角度出发,这无疑是个非常好的办法,即降低了老百姓的支出,也降低了医保支出。

老妈吃的“氨氯地平”是一家国内药厂生产的,她已经吃了五六天了。现在看来,这个药控制血压的效果不如“三精司乐平”,至少在我老妈身上是这样。

老妈重新吃回药店里需要自费购买的“三精司乐平”,这个药差不多一块钱一片,每天也只需要吃一片。服药后动态测量血压,基本都波动于正常范围。

我不禁对那个一盒价格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国产“氨氯地平片”质量产生了高度的怀疑,便宜真的可能没好货!

想想应该也是的,药厂需要生存,工人也需要吃饭,这么低的价格,即使优先保证它的使用市场,药厂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相同的利润,必须要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在相同的时间内比以前生产更多的药物。

药厂的工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如果中标的药厂来不及供货就可能会丢失市场。如果你是药厂的厂长,该怎么办?大概率,会向同行采购,贴上自己的牌子和包装。要知道那些没有中标的药厂说不定正嗷嗷待抚呢。

但是最低价格的供货,必然会导致质量的段搏下降,这其中的道理不需要多说。不信的话,只要把价格再往下压一压,估计药厂很可能就停产了。

从中标的角度看,价格最低的大概率不是最好的,应该是价格处于中下游的比较靠谱一些。

对于那些以最低价格中标“带量采购”的药品,真的需要一个对它的质量进行重新评估和动态监测的机制,以免在低价压力下出现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

F. 医院药品为什么比药店便宜那么多

医院药品零差价,只是进价到零售价环节零差价,至于进价是多少是由政府招标决定的,并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以某滴注液为例,国家定价19.50元,市场进价4.50元,经销商投标报价15.00元,经政府招标,下压报价20%中标,即12.00元。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售卖给患者12.00元。但在药店进价4.50元,100%利润为9.00元,比医院药品零差率还便宜3.00元。
当然,按政府这种粗犷压价方式,也有药品中标价低于市场价的,中国有句古语: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中标药商会以缺货为由进行断供或以其他利润大的药品替代。所以,缺药的基本是招标价低于市场价的。
总之,脱离市场的招标不能降低药价。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什么区别吗?
多谢邀请。看到这个问题,不管是医生,还是老百姓,对此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或许大家都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
这里,黄医生给大家稍微分析分析,读完之后,希望对于你今后的购药有所帮助。
首先,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本质上都是药品,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目前,我们购买的药品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医院的医保药房、医院的自费药房、医院外的个体户药房。我们就从这三个地方,来具体剖析当下国内的特殊医药体制。
(一)医院的医保药房
一般来说,医院内售出的药品主要都是来自医保药房,该药房内只存在有医保名录上的药品,药物品种齐全,涵盖了几乎所有临床科室用药。由于医保目录上同种药品种类并不是很多,因此,几乎每家医院的医保药房所提供的药品都是大同小异的。
院内医保药房内药品目录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药剂科的药师会和医院分管领导,同时,每种药物的每月进货量又受到后勤行政及医保部门的调控。总之,医院不会让某种药品大行其道,而是让多个品类雨露均沾,这可能涉及到各种利益制衡吧。
同时,医保药房每月进货量要远远超过社会上的个体户药房,因此,医院的药品购入价格是要偏低的。而且,整个医疗系统内部,对于所有医保药品是统一由物价局定价,每个地方并不会有药品价格差异。所以,从根源上闭亏来说,医院内医保药房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机构,统一定价,带量采购,避免垄断。
从购买渠道来说,要到医院内医保药房购买药品,是必须经过本院医生诊断并开具处方的,每位患者只能购买一定量的药品,并不能大量采购,有点类似计划经济的制度。而一般医生都是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考量到疾病治疗周期,选择的药品更有针对性。
医保药房,主体属于公立医院,主要是公益性质,涵盖几乎所有基础用药,但是时常缺乏新型药品、进口药品、昂贵特效药品。
(二)医院的自费药房
我国的医保目录上虽然说涵盖了大多数临床实用药物,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新型药品、进口药品、稀缺昂贵药品并不在其列。作为医院内医保药房的补充,几乎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设置了自费药房。这个自费药房,一般是第三方经营,背后又由医院分管领导来把控,既有点民营的性质,也有点公立的性质。
在医院内的门诊及住院部,医生要对疾病进行治疗,有时就会用到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国产或进口药品,这些药品很多时候甚至可能扮演着“救命药”的角色,但是因为价格和使用量的原因,并不会被准入医保。这类药品有些大家是十分熟悉的,比如人血白蛋白、进口抗生素、进口抗肿瘤药等等。
从购买渠道来说山袜,医院内自费药房的药品,需轿唯神要静脉用药的药品是需要根据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口服的药品很多也要根据本院医生处方购买,少部分药品则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自行购买。
自费药房,主体属于公立民营混合制,专业性较强,主要作用是补充医院诊疗活动中,医保药房所缺乏的相关药品,其所售药品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但是相对药效较强。
(三)医院外的个体户药房
平时,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其实还是满大街都是的个体户药房。这类药房其实准入门槛并不是太高,只要有注册药师证就能开张经营。因为个体户药房的开立初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其一切的经营活动,其实可以理解为逐利行为。
自主定价权
个体户药房,由于规模原因,购入药品的价格要稍高于公立医院,同时拥有自主定价权,每个地方政策不同,我记得好像同种药品,药店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公立医院上浮30%-50%。在医院同种药品之外,药店主要还是会选择利润率较高的药品或保健品,其并不会以药效好坏作为考量,主要考虑的还是毛利率。由于药效和价格的原因,很多中小型药企的药品是无法进入大型公立医院的,它们需要生存的话,只能从药店进行销售。本质上来说,药店其实和超市并没有大的区别,都是进行销售的终端。
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常常能在药店里购买到一些包装和剂量都不常见的药品,抛开疗效不说,价格还贵的出奇。
自主选择药物品类
一般来说,个体户药房是不会选择购入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药品,会尽量选择一些常用药和保健品。一方面,医疗性质很强的药品,往往需要明确的诊断,同时这类药品可能带有部分副作用,药店是无法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也无法把控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因此是不会选择出售这些药品的。另一方面,医疗性质很强的药品,基本已经被大型药企垄断,社会上流通的都是标准化的药品,价格也透明化,药店从中是无法大量获利的。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电脑扬声器不能改 发布:2025-04-30 10:41:36 浏览:614
晚上要洗脸吗为什么 发布:2025-04-30 10:39:59 浏览:338
为什么晚上睡觉会有些耳鸣 发布:2025-04-30 10:33:46 浏览:741
微信监控为什么 发布:2025-04-30 10:32:52 浏览:274
为什么苹果手机扫不出来门禁卡 发布:2025-04-30 10:07:16 浏览:898
为什么小米可以做到高配低价 发布:2025-04-30 09:54:44 浏览:492
文件夹拷贝ps解压为什么不能用 发布:2025-04-30 09:52:57 浏览:269
三岁宝宝为什么晚上咳嗽就会吐 发布:2025-04-30 09:42:52 浏览:123
文件排序第一个为什么不排 发布:2025-04-30 09:42:03 浏览:895
金毛为什么越长越颜色浅 发布:2025-04-30 09:17:07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