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为什么看到物体颜色
① 人为什么能看到各种颜色
颜色实质上是一种感觉,是光刺激眼球所产生的一种视觉感觉,人对颜色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广元的光线照射在颜色物体上,物体根绝自身的特性对光线进行选择性吸收,将剩余光线透射或者反射出来,在通过人眼的感觉细胞刺激大脑中枢,产生颜色感觉,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是光的颜色。
② 为什么我们人的眼睛看见出东西会是有彩色的,
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就像一句诗说的: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人的眼睛看见出东西会是有彩色的!
③ 人的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世界上不同的颜色
有人提出,既然光速是最快的速度,为啥哈勃望远镜能够一下子就看到130多亿光年以外的星系?这比光速快乐多少倍?而且人眼还能够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过去已经回答或讨论过多次了,既然还有很多朋友对这个事情很迷惑,就简单再说一下。
首先要弄清楚光年是什么意思。
一般说来,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已经成为物理里面的一个基本参数,准确值为c=299792458m/s。在计算物理题时如果不是要求那么精确,一般采用近似值,即每秒约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速移动一年的尺度,记住是“尺度”而不是“时间”,也就是说光速是一个距离尺度,是一把量天尺。
1光年中的年,为了准确把握深空测量数值,采用儒略年为单位,1个儒略年准确的时间为365.25天,是回归年和恒星年的近似值。1个小时3600秒,1天24小时为86400秒,1个儒略年为31557600秒,光速为299792458m/s,这样1光年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如果要求不是十分精确的情况下,一般采用1光年尺度为9.46万亿千米。
理论上,色彩有无数种组合,但在电脑里,人们采用红、黄、蓝三基色组合,如果电脑是8位rgb色彩模式,则一个r通道有2^8个灰度级,每种颜色有258个层次,这样就可以调制出(258)^3种颜色,也就是16777216种颜色。现在的电脑还有16和32位rgb,这样呈现的色彩层次就更丰富了。
在自然界,光影色彩的种类和层次理论上是无限的。
④ 简述人眼能看到发光和不发光物体颜色的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看到各种色彩,如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原、朵朵白云、鲜红的玫瑰花瓣、绿色的庄稼、黄色的油菜花等。所有这些颜色都是在白天才能看见、分辨,也就是说只有在光线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呈现出来。人们还注意到,在太阳光下看见某一物体呈现某种颜色,如果再把它放在白炽灯下(特别是某种彩色灯下),该物体的颜色就发生了改变。于是,人们推断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色彩,是由于有光的存在.颜色都是光作用在物体表面后,发生了不同的反映,再刺激人的眼睛后产生的。不同的光会产生不同的刺激,所以眼睛看到不同的物体就会有不同的颜色感觉。
人们把自然界的物体根据其自身能否发光,划分为发光体与不发光体两大类。把本身能发射光谱的物体叫做发光体或光源。长期的实践证明,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它们发射出来的光谱。自然界中大部分物体本身不能发光,称为不发光体。按照物体是否透明,又把不发光体分为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在黑暗条件下,人眼看不见不发光物体颜色的,只有当外来的光线照射在其表面后,它的颜色才能被人眼感知。所以,颜色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的结果。
颜色与电流、密度等普通物理量不同,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对于不透明物体(对于透明物体是透射光),当外来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反射光刺激人眼后,引起视觉神经冲动(或兴奋),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
⑤ 人类的眼睛为什么可以分辨出五颜六色的颜色
眼睛的构造 其实眼睛的构造非常简单。除了转动、聚焦部分外,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被称为 “视网膜”的视觉神经系统。最麻烦的眼睛疾病就出在这么一层薄薄的膜上。 这层膜很薄是因为组成这层膜的神经细胞只有三层。第一层就是接受光的细胞,它 的中文叫“感光细胞”,其实它的英文是PHOTORECEPTOR,PHOTO就是光的意思;RECEPTOR就 是接受体的意思。这“感光细胞”分为两类:看黑白的(想象到黑白电视)和看彩色 的(彩色电视)。看黑白的并没有(颜)色。 在显微镜底下,看黑白的感光细胞是杆状的;看彩色的感光细胞是椎状的。 当年,科学家们猜测这看彩色的感光细胞肯定有很多很多种,才能把可见光的光谱 涵盖。上文提到了嗅觉神经有上万种才能嗅到上万种分子的味道,那么科学家们也 会假设视觉神经的机制也雷同。那么到底要有多少种接受不同颜色(光谱长度)的色 素分子呢?这时有一位美国的叫那森的年轻人,他在读博士学位时把接受彩色光谱 的色素基因克隆出来三个,经过他对这三个基因产物的吸光光谱进行扫描后发现, 一个红色色素基因一个蓝色色素基因和一个绿色色素基因就涵盖了全部可见光的光 谱范围。也就是说,人只有三个色素分子就能看到五颜六色了。 那森的发现其重要性与发现嗅觉机制的重要性分庭抗礼,按理说也应该获得诺贝尔 奖。但到目前还没有听到这个消息。那森得不得诺贝尔奖,都算得上是“老子英雄 儿好汉”因为他老爸就是诺贝尔奖得主。 当接受光子的感光细胞上的色素分子被一定长度的光子激活而打出了一个电子,该 电子使得另一分子发生构形变化而最终引发钠离子通道的开关被打开。这样,光信 号就变成了电子信号然后变成离子信号即生物信号。生物信号再传送给中间那一层 视觉神经细胞,经过调频放大,再把信号传送给最后一层细胞,称为“节细胞”的 视觉神经细胞。节细胞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视觉处理系统。该系统并不在眼睛邻近 处,而是在离眼睛很远很远的后脑勺。这就是为何打后脑勺耳光时你会感到眼睛冒 金星。 一旦节细胞死亡,人的眼睛虽然还能接受光信号,但信号不能传递给大脑所以青光 眼患者虽然眼睛能看到但因大脑得不到信号而成了盲人。 人的感光细胞90%以上是看彩色的锥状细胞,看黑白的只占一小部分;相反,晚上活 动的动物比如老鼠90%以上是看黑白的杆状色素细胞。由于看黑白的色素分子需要的 光子能量小得多,所以晚上月光的能量就足以激活该分子上的电子。在月光下老鼠 看得非常清楚。而看彩色的色素分子则需要高强度的光子束才能激活,在晚上的煤 油灯下,人看不到什么颜色。因为彩色色素分子不能工作。由于光的波长越短能量 越大,蓝光比红光波长短,按理说晚上我们借助煤油灯能看到蓝色而看不到红色。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的眼睛中红色感光细胞比绿色和蓝色感光细胞多很多倍。 这是为何我们看红灯看得清楚的原因。所以,“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在全 世界范围内达到了统一。由于以上原因,晚上我们看花布的颜色与白天看是不同的。
记得采纳啊
⑥ 有人能告诉我吗:光照在物体上射在我们眼睛里为什么我们就能看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了呢
这里有三层意思。
1、人眼能感受可见光[七色光,其实这只是大概分法,可见光是连续的,存在无数个过渡色],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不同波长的光进入眼睛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视网膜处的视神经将这些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觉,这就是颜色的成因。
2、物体对光线有反射和吸收功能,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颜色其实是物体反射这种颜色的光波所引起的[看不到的颜色实际上已经被物体吸收了]。
3、物体的形状可以用光学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来解释。眼球就是个凸透镜,像落在视网膜上就能看清物体的形状了[近视和远视必须用眼镜矫正像的位置才能看清楚]。但立体感[准确定位能力]是由双眼接收光线的光程差决定的[所以正视物体不如斜视物体时的立体感强就是这个原因]。
⑦ 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颜色
白光有由三原色构成,物体选择性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反射其它的光,被眼睛看到就看到了颜色
⑧ 人眼睛看到物体颜色的物理问题
对于物体的颜色我们一般说的是它在自然光下(即白光下)看到的颜色.
你说的这两个都没有错,或许是仁者见仁.
物体的颜色呈现,是由于光照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眼睛里而产生的视觉效果,本质上会对任何光线都反射,只不过有的被反射回来的多,有的被反射回来的少,反射回来的光的颜色主要决定了物体的颜色.
如果要问光由什么组成,可以说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微观的说由光子组成
⑨ 人的眼睛只有一个色,但为什么看到的东西是彩色的
这是个光波波长的问题
可见光里不同的波长范围表现为不同颜色
颜色,其实是脑中的视觉区对来自眼睛不同的神经信号做出的不同反映
而眼睛对不同颜色产生的信号又是视网膜对不同波长的光做出的不同反映
不同波长的光的频率不一样,能量也不一样
再具体就是生物问题啦,所以省略
白色光是全频率的可见光
物体可以吸收一些光,也可以反射一些光
具体是设计物理里的能级问题...呵呵,复杂
就是物体由于本身的性质而反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
被人看见了,就是相应的颜色
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
一些动物眼里的世界颜色和人眼中的不同
就是区别在它们的视觉系统和人的视觉系统不同
就是对相同波长的可见光作出的反映不同
所以颜色,不是一个物体的本质属性
颜色只是个概念,一个意识.
黑色,也只是人类视觉系统对超越人定义的可见光的波长的光波做出的反映~~
反射什么波长的可见光,才是物体颜色背后的秘密
自然界,也许真的没有什么颜色可言..
⑩ 为什么人的眼睛可以看到色彩
因为人眼视网膜中有一种细胞叫做视锥细胞,这种细胞中有感受颜色的物质.视锥细胞有三种功能类型,分别含有红敏色素、绿敏色素和蓝敏色素。如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
来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医学专业用《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