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作画为什么不点眼睛
❶ 为什么大画家张僧繇画龙的时候从来不画眼睛
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传神,我们通常把这种做法称作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源自于大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画眼睛的故事。
总结:东晋的顾恺之是与张僧繇齐名的大画家,人称“才绝、画绝、痴绝”,关于他也有一则寺庙作画的逸事。
南京瓦棺寺刚刚落成时,寺中和尚请人们施舍捐助,顾恺之在捐款簿上写下“百万”二字。和尚们都不敢相信,但还是按照顾恺之的要求,给他一面空白墙壁作画。
顾恺之画了一幅维摩诘图,并宣称要当众点上眼珠,第一天看画的人每人要捐十万钱,第二天要捐五万钱,之后随意。据说壁画展出时,光照一寺,顾恺之给图上人点上眼珠后,人物仿佛活了一样。人们惊讶赞叹不已,纷纷慷慨解囊,几天的时间里,捐赠的钱就已超过百万。
❷ 为什么说顾恺之绘画的特点是“神明殊胜”、“传神写照”呢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江宁(今南京市)的和尚慧力主持兴建官寺,寺僧们为筹集资金,向士大夫名流募集布施。一般的官绅认捐的都不超过10万钱,可是20岁的顾恺之,却在布施的册上挥笔写下了疏捐100万钱。大家都知道他并不富裕,以为他是在说大话,开玩笑,事后和尚请他交款,顾恺之说:“请在新盖的寺庙内准备好一堵白墙,我自有道理。”白墙准备好后,顾恺之来到寺中住下,闭门一个多月,不与人往来,专心致志在白墙上画一尊菩萨。像已画成,就是眼睛还未点上,顾恺之对和尚说:“明天我要给维摩诘点眼睛,请大家来看。第一天来看画的要捐10万钱,第二天可以减半,第三天随意布施。”开始点睛了,顾恺之站在画像前,沉思片刻,然后轻轻二笔,给画像点上了眼睛。顿时,画像栩栩如生,和真人一样。围观者无不赞叹称绝。寺僧们很快就收足了百万钱。这就是顾恺之画像点睛的故事。
顾恺之画的题材广泛,有历史、佛教、神仙、山水、诗歌本事、禽兽、人物、仕女等。他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卓越建设者。着有画论三种,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这是他丰富艺术创造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有系统的绘画理论着述,对后代的绘画和画评都有深刻的影响。
❸ 为什么“画龙”最后才“点睛”
传说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画家叫做张僧繇,他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小白龙,摇头摆尾,栩栩如生。可画家没有立即给龙点上眼睛,因为传说点上眼睛后龙便会飞腾而去。
人们按捺不住好奇之心,一再要求画家画上眼睛,张僧繇就为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顿时雷电交加,两条点过眼睛的小白龙腾空飞去。这便是“画龙点睛”的来历。虽然只是传说故事,但夸张的情节背后总有一些道理。
总结:陈容的九龙图局部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内。
❹ 举例:(分析论述题)顾恺之的画与画话。
顾恺之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又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东晋大画家。他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画人物之所以难,不仅难在不容易掌握人的形象特征,而且更难在不容易表现人的精神面貌。上面两个实例对我们理解顾恺之“传神写照”的绘画理论很有帮助。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足以传情,明确地把人的精神、情感规定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并将其置于突出地位,是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一大贡献。然而,顾恺之并不认为只有眼睛才能传神,他画裴叔则,将其面颊上的三根毫毛画出来,使观者立刻感到“有如神明,殊胜未安时。”这就是说,画家要观察表现对象,将表现对象的特征真实地再现出来。“传神写照”的绘画理论,意味着鼓励画家通过探索,来表现人生超脱、永恒的精神境界。这种绘画理论与魏晋人物品藻和诗文评价的注重神韵是相通的。以风姿神貌的品评替代先前纯理性重道德伦理的评价,这使顾恺之的画论有了更为重要的审美意义。
画话是泛指,包括“画论,画事,逸闻等”
❺ 爱画美人的大才子顾恺之,他的艺术成究竟有多高
顾恺之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顶流明星,被称为是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画家。要知道,在随随便便在大马路上拉过一个人就有可能是名士的魏晋时期,顾大画家如此出名已经是很了不起了。顾恺之在绘画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画的画儿,不仅讲究技巧,还很有思想,他写的《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等,提出的以形写神等理论,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顾恺之最擅长画的人物造型当属线条构成的造型,他画的线条和人物之间既能相辅相成,又能相互凸显。顾恺之还自创了一种高古游丝描的线描,比如古代的宽袍大袖,用这种线描来画就如同行云流水般连绵自然,有种别具一格的美。只可惜,顾恺之的大多数作品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只有不同版本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的摹本还留存于世。
❻ 顾恺之被人称“三绝"画家是何意,你怎么看呢
这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一生中为人谐谑有雅趣,其轶事见着于《晋书·顾恺之传》。顾恺之作画精绝,甚至传闻有神灵感应。比如他曾爱上一位少女,开始用言语挑逗,少女不从,顾恺之即把那少女的像画在墙上,并用针扎在心脏部位,那少女就得了心痛病。顾恺之向对方再诉爱慕之情,少女答允了,他再偷偷拔掉针,少女的病就好了。顾恺之的呆痴也很有事例佐证,据说他喜爱咏诗,并自以为颇得古人风韵。
有一次,他与谢瞻在月光下朗诵诗歌。顾恺之抑扬顿挫地不断吟咏,谢瞻在远处高声赞扬,顾恺之越念越起劲,已忘记了疲倦。谢瞻要睡觉,他让人代替了自己,顾恺之也没察觉到,竟然直吟到天亮才停止。
❼ 着名画家顾恺之画佛故事:画龙点睛成语由来
【成语】: 画龙点睛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释】: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举例造句】: 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秦牧《车窗文学欣赏》
【拼音代码】: hldj
【近义词】: 锦上添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 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歇后语】: 张僧繇画龙
【灯谜】: 尤;眬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文章等
【英文】: add the touch that brings a work of art to life
【故事】: 南朝梁代着名书画家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梁武帝在金陵建安乐寺,让张僧繇在墙上画龙,他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众人不解,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❽ 顾尔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量,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文中
顾长康即顾恺之,意思是顾恺之画人物画,有的时候画完之后几年都不去画眼睛,别人问他原因,顾回答说:“人体的美丑,本来没有什么特别微妙的地方,真正的传神之笔,正在眼睛上。”因为眼睛是最能代表人的神韵的地方。
❾ 顾恺之的人物画有什么特点
顾恺之的人物画,不满足于外表形似,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要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在我国绘画史上首次提出“以形写神”(或称“传神”)的绘画理论。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顾恺之的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云,皆出自然,乍看似乎平常,实则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将遒劲藏于婉媚之内,通称为高古游丝描。他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格调淡雅、俊逸。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