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地方志书为什么封皮分颜色

地方志书为什么封皮分颜色

发布时间: 2022-04-21 16:44:09

㈠ 双塔村的“晋阳奇观”

太原双塔寺内的牡丹花,不见经传,无论从种植历史,还是种植的数量和品种,别说与洛阳,就是与彭县、毫县、淮阳、菏泽相比,也难以同日而语。可是,太原也有种植牡丹的历史,并且如今尚有明代中叶种植的牡丹花盛开于世,历经三百五、六十个春秋而不衰,被世人称作“明代牡丹”。这似乎又有别于几个牡丹花盛地,使其难以望尘,而值得提它一笔。近来来,双塔寺文管所又在“明代牡丹”的基础上,引进和培植了近千株牡丹,就品种而言大约有30余种,从颜色来看,红、粉、黄、白、紫、绿、墨,可谓九色齐全。如今,每逢春夏之交,立夏前后的20多天中,古刹双塔寺,古技挺拔,竞放新花,整个梵寺绮丽绚烂,嫣红姹紫,争芳斗妍,清香飘溢。中外游人世间接踵摩肩,争相观赏,置身于缤纷斑斓的牡丹花间,构成一幅花海人潮的春游赏花风俗画。双塔永祚寺的百年“明代牡丹”,名字叫做“紫霞仙”,它植根于寺院主殿大雄宝殿前的方形花坛里。“紫霞仙”,是这种牡丹花的古代名称,从洛阳的牡丹花品名称演变系统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紫霞仙的个名已经变作“紫云仙”了。紫霞仙,属于毛良科,芍药属,牡丹种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花卉。原产我国西北部,后经人工养植广种于河南洛阳,明代中叶徙植于太原。这种牡丹花种植年代久远,品种较为稀少,花型为单叶,也叫做单瓣型牡丹花,即使在盛开之日花瓣也比较少,是比较着名的观赏花。据养殖牡丹花和研究牡丹花种的工作人员讲,紫霞仙为早开晚收的牡丹花种,花期较长,花叶深绿,初开之时花瓣呈肉红色,盛开之际呈淡紫色,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花期约20天。每当大部分品种的牡丹花开过盛期,临近凋谢或已经调落时,正是紫霞仙喷芳吐艳,馨放沁香,蓬勃盛开之际。那时节,它独树一枝,花团锦簇,紫中透红,红里发紫 ,至为壮观 ,无愧为牡丹花后期之佼佼者。难怪金元大诗人元好问看到盛开的紫霞仙时。如今,有着“百年牡丹”之誉的“紫霞仙”已经成为太原市游览名胜中的一景,名曰“明代牡丹”。太原双塔寺现今共收藏和保护有价值的碑碣刻石 260余通。这些碑石中除一小部分是寺院原物外,绝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从太原各个地方收集的散佚珍品。在这些碑石中,有明代的石刻珍品,名着三晋,海内知名的《宝贤堂集古法帖》180 余通;有清代的《古宝贤堂法帖》36通;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醉笔石刻“赤壁怀古” 3通;有清代着名书家祁隽藻的“子史萃言”石刻 4通;还有记述内容别具一格的“晋溪隐君家训”碑,等等。这些古碑古碣,集清以前各代着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真、草、隶、篆各种书体,无一不有,不仅为书法界和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所珍视,也极为到此观光和游览的人们所喜闻乐见。双塔寺“碑廊” 的最北端,镶嵌有宋代大文豪,一代书法家苏东坡的墨迹“ 赤壁怀古”刻石。这套刻石共三块,是苏武原迹的摹勒本,也是双塔寺“碑廊”众刻石中引以为重的佼佼者。据该刻石末一通的“跋文”看,该石为干隆二十七年仲夏(公元1762年),依旧拓摹勒上石,迄今227年。兹引原“跋文”如后:右东坡先生自书大江东去词,乃为醉后神到之笔。余家藏旧拓也。词与书并挟,莫伟劲杰之气雅,类其为人。余爱而重之,固复钩摹勒石以广所传。按先生脱御史台,狱谪黄州团练副使,前后赤壁二赋成于迁所,此词寄托略同,应亦是时所作。观其淋漓杯酒,逸兴遄飞,伸底挥毫,盎然天趣,非见道深而胸无块垒者能之乎?吁!信可爱而重也美,干隆二十有七年壬午仲夏。西村鄂弼跋。鄂弼为何许人,已不得而知。如今我国有东坡“赤壁怀古”刻石者,仅两处。其一在“东坡赤壁”,即今湖北省黄州。其一即双塔寺所在此石。据传,黄州赤壁所藏乃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时镌刻。如是则晚于太原双塔寺所藏者百余年矣。苏东坡乃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世称苏、黄(庭坚)、米(芾)、蔡(襄)。他擅长行、楷,取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至于他的草书则较为鲜见,《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其草书的传世之作。历代名书法家评介“赤壁怀古”刻石时,认为它取法于张旭、怀素,笔势奇劲,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同词的豪放风格,相得益彰。书后款识作“久不作草书,适乘醉走笔,觉酒气勃勃,似指端出也。东坡醉笔。”由此可见,这同张旭大醉后呼喊狂走而后落笔,以及怀素酒醉兴到运笔,极为相似。东坡“赤壁怀古”刻石,既是所有苏轼书法碑帖中最受人喜爱的,也是双塔寺碑廓中最引人注目的。它给寺院增添了不少光彩。进右方丈院拾阶而上,在三圣阁的右侧可看到一个圆月形壁门,穿圆月形门就进入永祚寺的最后一处院落——上院。上院也称塔院,位于寺院中轴线的东南方,是永祚寺地势最高的地方。巍峨并峙,直冲霄汉,久已闻名遐迩的那两座大砖塔宣文双塔,就傲然屹立在塔院的东南、西北两隅。两塔相距约四十余米,在它们相间的通道上,一座朴质无华结构简单的砖仿木构殿堂横卧其中,它就是过殿。在塔院的最东南角,还有一座底层为砖券洞式,上层为木构阁式的两层楼阁殿宇。它位于永祚寺的最末端,背负双塔革命烈士陵园,故名后殿。古往今来,永祚寺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直被“双塔寺”所取代。

㈡ 云南为什么叫做云南

取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

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2)地方志书为什么封皮分颜色扩展阅读

云南风景名胜:

1,宜良九乡风景区

宜良九乡风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下切浸蚀的青幼年期河流地貌景观。

2,罗平九龙瀑布群

罗平九龙瀑布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罗平县 城北22公里处。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级宽112米,高56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号称九龙第一瀑。

㈢ 关于丹顶鹤的资料,急!

丹顶鹤(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𪉈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目名中 鹤行目

目名拉 Gruiformes

科名中 鹤科

科名拉 Gruidae

中文名 丹顶鹤

拉丁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别名 仙鹤

中国特有 FALSE

红皮书 e

IUCN v

CITES 1

中保护名录 1

分布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河北北戴河,河南黄河故道,山东长山列岛,寿光,昌邑,潍坊青岛,平邑,汶上,费县,江苏盐城,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灌江,如东,上海,河南庞寨,山东日照,云南昭通,中甸,帕。

海拔下限 0

海拔上限 0

繁殖地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

越冬地 江苏盐城,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灌江,如东,上海,河南庞寨,山东日照,云南昭通,中甸,帕。

生境类型 芦苇沼泽地

栖息地类型 湖泊,池塘,水库

居留类型 2

估计数量

调查记录 在中国的繁殖地于1981、1984年航调发现总数约为700只(李金录等,1987),其中以三江平原和乌裕尔河流域的数量最多。在迁徙途径地北戴河秋季的观察统计自1986—1990年分别为501、320、281、630、542只,其中1986年观察206只鹤的年龄,成年158只(占76.7%),幼年45只(占21.8%);1989年观察273只鹤的年龄,成年212只(占77.7%),幼年61只(占22.3%)。在越冬地盐城保护区历年冬季丹顶鹤的数量为:1981年361只,1982年301只,1983年472只,1984年611只,1985年618只,1986年314只,1987年582只,1988年637只,1989年531只,1990年595只,1991年775只,1992年673只,1993年877只。此外,在江苏省启东县兴隆沙1990年1月见30只,在淮阴市灌南县1985年1月6日见67只,连云港市灌云县25只,在高宝湖1990年1月16日见22只,在河南庞寨1991年1月17日见13只。

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全长约140cm。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先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黄色。腿和脚灰黑色。幼鸟大致为棕黄色,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

生活习性 3月上中旬迁到繁殖地。4月初开始繁殖,雌雄配对后即为终生伴侣,常在四周环水的芦苇茬地上营巢,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31—33天,雏鸟3月龄会飞。在越冬地自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约4个月(在盐城越冬期为131—134天)以家族形式活动,每个家族多为2—4只,常为2成1幼,亚成体10一20只结成小群。

保护措施及建议 已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建议在繁殖地增设保护区并妥善解决农业、水利对丹顶鹤栖息环境的干扰;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进一步查清丹顶鹤在长江下游的越冬地和数量分布以及环境质量,在盐城沿海滩涂要控制开发强度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驯养繁殖 国内许多动物园都饲养展出丹顶鹤,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天津、西安、成都、开封、合肥、常州、赣州、广州动物园及扎龙保护区都能笼养繁殖,其中沈阳动物园开展人工繁殖工作并形成饲养种群,1992年有108只丹顶鹤,估计全国总数约为250—300只。

致危因素 在北方繁殖地受到的威胁主要是由于围垦湿地使沼泽面积缩小及人类干扰,如在初冬把芦苇全部割光致使早春迁来的丹顶鹤无处营巢以及过度捕捞鱼类造成食物不足等。在迁徙途径地受到农民滥洒剧毒农药的威胁,如在冀东滦河口滩涂自1995年3月8—15日,有19只丹顶鹤被毒死,农民用1605农药拌上豆粒撒在地里防止别人牲畜吃自家麦苗却被丹顶鹤误食致死。在南方越冬地如盐城保护区,虽然每年丹顶鹤的数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面临以下威胁:①盐业生产开发大片海滩,射阳河口兴建大型发电厂等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丹顶鹤栖息范围缩小,迫使鹤群向南集中;②投毒偷猎野鸭仍然十分严重,1991年11月在大丰县王港以南因投毒捕野鸭,毒死12只丹顶鹤,1990年冬至1991年春,在王港以北的海丰农场滩涂毒死4只丹顶鹤;③冬季偷挖沙蚕,破坏潮间带底栖动物和植被,在大丰县滩涂日益严重,每人每天可挖1.5—5kg,收购价每公斤2.5—4元;④1991年在王港由国家兴建的化纤厂和1994年在射阳河口建成的发电厂,都是对丹顶鹤的潜在威胁。
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发布者: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分类
[编辑本段]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鹤科 Gruidae
属: 鹤属Grus
种: 丹顶鹤 G. japonensis

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分布
[编辑本段]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种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习性
[编辑本段]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期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研究历史
[编辑本段]
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1980年代后,对丹顶鹤的专项研究展开,至今已对其分布、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态和行为、迁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目前丹顶鹤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1990年代以后,根据环志研究和人造卫星跟踪技术,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已经明确。
曾用名:
Ardea(Grus) japonensis P.L.S. Müller, 1776
Grus japponensis Gmelin, 1778
Antigone montignesia Bonaparte, 1854
Megalornis japonensis Wilder&Hubbard, 1938

文化意义
[编辑本段]

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保护状况
[编辑本段]
丹顶鹤是大型涉禽,在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的上层,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把生活在钏路湿地的丹顶鹤称为“湿地之神”。目前它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栖息地的破坏。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
偷猎: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
目前,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记载的物种是濒危物种,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
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飞过。”这是几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姑娘的故事。初听这首歌,就想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最后在媒体上看到,它发生在丹顶鹤的“故乡”——盐城。这里有四十五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有四百种左右的各种鸟类,尤其是每年有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顶鹤到这里过冬。渴望着有一天,可以“飞”到这个发生过动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丽的丹顶鹤。

寿命
[编辑本段]

丹顶鹤寿命长达50年一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丹顶鹤数量稀少,我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㈣ 谁教教我风水啊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下的地方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风水学流派
(一)峦头派:
(1)形势派
(2)形象派
(3)形法派
(二)理气派:
(1)八宅派
(2)命理派
(3)三合派
(4)翻卦派
(5)飞星派
(6)五行派
(7)玄空大卦派
(8)八卦派
(9)九星飞泊派
(10)奇门派
(11)阳宅三要派
(12)廿四山头派
(13) 星宿派
(14)金锁玉关派
一、形势派的原理
一提起形势派,人们就会想到以形势论吉凶的风水祖师管辂和郭璞。形势派偏重地理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向来论古凶。形势派虽然分峦头派、形象派、形法派这三个小门派,但实际上这三个小门派是互相关联的,并没有完全分离。
1、峦头派。峦头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势,自然地理的峦头包括龙、砂、山。龙是指远处伸展而来的山脉;砂,是指穴场四周三百六十度范围之内的山丘;山,是指穴场外远处的山峰。
2、形象派。形象实际上是风水中一门高深的学问,因为它是把山的形势生动地看做某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例如某个山的形状象一只狮子。有关形象的名称很多,如美女照镜、七星伴月等不胜枚举。
3、形法派。形法指的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础上展开的峦头中的一些法则,主要是论述形象与穴场配合的法则。例如有一条道路与穴场对冲,在形法派中称为“一箭穿心“。
总之看形象的,离不开山体(峦头):看山体的,也脱离不了形象和形法。在中国很多山势高崇的地方,由于其山势影响大,很多风水师都重视山势形象与峦头。
二、理气派又称屋宅派或三元理气派。
由于理气派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几乎所有五术的理论观点都纳入其立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风水学说。正因为理气派过于繁杂,才分出许多小的门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学习风水学的人要特别注意选择,否则不但学不到东西,还可能做出凶祸的风水来。
1、八宅派。八宅派综合起来只有两点:一是将坐山配游星论吉凶。所谓游星就是:伏位、天医、生气、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绝命、祸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据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别将此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则吉,配凶则凶。二是根据住宅八卦坐山,分为东四宅与西四宅,然后与人命结合,即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论吉凶。一般来说,八宅派计算命卦都是以年支为准。换句话说,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别相同他们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对他们的风水布局也是相同的。那么一年之中出生有几百万人,按照八宅派风水观点来论,他们都在一个共同点上。因此,八宅派的风水理论过于简单粗略。特别是东西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观点更是粗陋不堪,难以准确。希望学习风水的读者千万不要照搬不误。但以游星论吉凶,在放门路或在室内布局与玄空飞星配合起来可有参考价值。具体用法笔者在后面再做论述。
2、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飞星进行风水布局,配合装饰颜色等,对各类阳宅的室内装璜以及风水调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三合派与二十四山头派。以山水为主,将廿四山与坐宅配山论生克关系,所谓坐宅山,实际上是指坐宅在罗盘上的五行与宅外山峰或各个建筑物之间构成的五行生克关系。配水则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十二长生就是命理学中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来去论吉凶,主要是用于阴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与十二长生存在阴阳混杂之象,运用起来往往会有偏差。所以笔者提醒学风水的易友,以十二长生论水的来去之吉凶,不可全用,一定要分辨阴阳,配尽阴尽阳为善。
4、翻卦派。以八卦翻出九星卦为主,然后再配合山水以论吉凶。翻卦派有几种翻法,如辅星翻卦,又名黄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据纳甲起以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来推断吉凶。
5、玄空飞星派。是将山向配合元运挨排山向,元盘九星,从而看水山配合室内布局论旺衰吉凶。所谓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为贪狼,二黑在坤为巨门,三碧在震为禄存,四绿在巽为文曲,五黄中央为廉贞,六白在乾为武曲,七赤在兑为破军,八白在艮为左辅,九紫在离为右弼。玄空学的实质就是注重元运的旺与衰,以及1—9九个数字的生克制化与命局中喜忌配合、只要读者能把握住这一点,就算是玄空学已入门,一般来说就可以为人调整室内风水。但要把握玄空学的真髓,当然还要深入学习。
6、星宿派。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龙、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别代表五行属性。根据坐向论生克,主要是用来徇二十四峦头的理气吉凶。
理气派中的奇门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以及金锁玉观派和紫微大数派等等。
有关风水派别,严格地说起来就是形势派和理气派。它们的理论也是彼此渗透、互相融通的,这正是万法归宗之意。所以,学习风水学要对两派的精华兼收并蓄。既要精通理气派,也要吸收形势派的精髓。但由于风水学门派繁多,有用和无用驳杂其中,学习者一定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要走入风水学的误区

㈤ 深圳有风水大师教我学风水学吗

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着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
中国古科技理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数和象。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它们是:能量、信息和态势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开,又界限分明。气,是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能量。数,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程序或逻辑,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信息。象,是气根据数而存在的形式或变化的态势。用现代科学概括为:象是能量依据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态势。
宇宙万事万物有信息就有能量,就有它们的存在态势;同理,有能量也必有它的信息和态势,有态势也必有信息作指令,能量作基础。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正是气、数和象的不可分性,才是实在的,具体的。信息“数”指导能量“气”按一定态势“象”存在,能量“气”依照“数”的指令,构成一定的存在态势“象”,存在态势“象”受信息“数”指挥,以能量“气”为基础。
数、气、象即信息、能量、态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周易·系辞》称:“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亦无所不在。易经和佛经所说的精、气、神。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就是神,就是构象。
精,中国古代先圣又称玄、道、元、一、水;称精,是因为人体信息来源于父精母卵。称玄,是因为信息难以观测,(怀玄、玄具难测,太玄无形容);称道,是因为信息决定宇宙万事万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称元,是因为信息在有形质宇宙之始;称一,是因为一为自然数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守一、归一、真一、太一);称水,是因为地球生物发源于水。
中国古科技理论中所说:“理”是研究数、气、象的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理是人所确认的能量存在形式,简称构象,或称能场。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其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西方科学赖以发展的演绎推理法;一是中国及东方科技来源于类比归纳法。
演绎推理法适用于有限数理范围,类比归纳法适用于无限数理范围。人通过象认识气和数,而象有“无”和“有”的分别。人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能感知的客观存在为有;反之则为无。而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为常,或恒;这就是《易经》所说:“意不尽道,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可以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称为特化。《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具体的道、名、气、数都是特化的。
由此,中国先圣认为:物质是能量(气)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特化形态。现代高能物理已经证明:物质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宇宙最初只有能,即气,没有物质。宇宙,包括太阳系由气形成。生成宇宙的“气”,现代科学认为源于黑洞,中国古科技理论称为无极、无为。“气,在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以太’,因为物质最初完全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不能分两部分。这是人们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体。”
自然科学里的“以太”,只能作为传递物质问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假想的介质而存在, “以太”和实物仿佛是隔绝的,但张载和王夫之认为“气”和“形”是相互转化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气”与其说接近以太,不如说更 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场。
西方人在惊叹之余呼“My God!”,就是“我的上帝”。而中国人则呼“我的天!”。中国古代先民,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人为地创造一个“上帝”,认为主宰天地人万事万物的那个东西是“天”,是“气”,是“场”,是宇宙间的“精气神”或“数气象”,亦即宇宙规律。并由此,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人世化”,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阎王。天地人是一体的,是全息的。也就是天上所具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同理。
整个宇宙是由:能量(气)、信息(数)和态势(象)三部分组成。基于这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风水学源自于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的科学内涵。中国风水学将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在长时间里,一直备受诋毁和诘难,只有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再次被认识和发现。
中国风水学在对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即天地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长期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规律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宇宙的特性概括为三大方面:宇宙的全息性;宇宙的螺旋性;宇宙的阴阳性。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及科技进步不断充实完善,由于认识偏重之差,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两大宗派:一种是形势宗,因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峦,诸如:“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所以又称形法,峦头,三合;另一种是理气宗,因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诸如: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所以又称三元,理法。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势,论断于阴阳、五行生克之理,即以峦头为重,诸如:晋人郭璞《葬经》;元明以后,注重天心合运,以理气为重,效地法天,诸如:邵雍“卦气运会”之说盛极。
中国风水学中“形法”主要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此外,还有“日法”用于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符镇法”为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中国风水学按照应用对象:又分阳宅风水,即阳宅相法,专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择址布形;阴宅风水,即阴宅葬法,专司死者的陵墓坟家的择址布置。
中国风水学对于住宅所处环境不同,又有所谓井邑之宅、旷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区分,如《三元地理》,在风水学应用上,又各有所侧重。对于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则因其外部环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并举。
中国风水学的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气派,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并且,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现场操作工具枣罗盘,确定选址规划方位。中国风水学无论形势派,还是理气派,尽管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实际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须遵循如下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现在有学者将风水学又具体归纳为这样一些原则:
编辑本段风水学原则
【整体系统原则】
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阴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为有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点。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 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栏式竹楼居住。《旧唐书 南蛮传》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依山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 ,从山脚一起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环境,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象环曲的城墙,有个城门形的出入口。山项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别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
六朝古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诗赞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曲趣之情。如《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是北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地质检验原则】
风水学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科学的。地质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土壤中含有元素锌 、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来阳立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徙。"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 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 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 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 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地磁,《管子 地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皆科学运用地磁之举。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分别采用顺逆缩缀开穿离没对截犯顿十二种点穴方法。杨筠松在《十二丈法》指出:“直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第四、 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水质分析原则】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 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凤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鲜啤那种酸苦清甘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 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 谈起》记载宋代吴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距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
【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已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提倡的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 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若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太平御览》卷有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顺乘生气原则】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由于季节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风向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管子 枢言》云:“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黄帝宅经》认为,正月的生气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风水罗盘体就现了生气方位观念,风水理气派很讲究这一套。
怎样辨别生气呢?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水。“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行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表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这就讲清了水和气的关系。
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瘳希雍在《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辨别生气,“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理论指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滚滚,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不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
风水理论认为:房屋的大门为气口,如果有路有水环曲而至,即为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如果把大门设在闲塞的一方,谓之不得气。得气有利于空气流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宅内光明透亮为吉,阴暗灰秃为凶。只有顺乘生气,才能称得上贵格。
【改造风水原则】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彖日: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改造风水的实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岷江泛滥,淹没良田和民宅,李冰父子就是用修筑江堰的方法驯服了岷江,岷江就造福于人类了。
北京城中处处是改造风水的名胜。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北海金代时蓄水成湖,积土为岛,以白塔为中心,寺庙以山势排列。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万园之园”。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下的地方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㈥ 集体挖松林填坑改造良田犯法吗因老房子垮了,又潮湿阴暗无法居住所以全村同意把对面的山挖了填坑改良田

展开全部
风水学
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着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
中国古科技理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数和象。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它们是:能量、信息和态势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开,又界限分明。气,是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能量。数,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程序或逻辑,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信息。象,是气根据数而存在的形式或变化的态势。用现代科学概括为:象是能量依据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态势。
宇宙万事万物有信息就有能量,就有它们的存在态势;同理,有能量也必有它的信息和态势,有态势也必有信息作指令,能量作基础。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正是气、数和象的不可分性,才是实在的,具体的。信息“数”指导能量“气”按一定态势“象”存在,能量“气”依照“数”的指令,构成一定的存在态势“象”,存在态势“象”受信息“数”指挥,以能量“气”为基础。
数、气、象即信息、能量、态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周易·系辞》称:“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亦无所不在。易经和佛经所说的精、气、神。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就是神,就是构象。
精,中国古代先圣又称玄、道、元、一、水;称精,是因为人体信息来源于父精母卵。称玄,是因为信息难以观测,(怀玄、玄具难测,太玄无形容);称道,是因为信息决定宇宙万事万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称元,是因为信息在有形质宇宙之始;称一,是因为一为自然数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守一、归一、真一、太一);称水,是因为地球生物发源于水。
中国古科技理论中所说:“理”是研究数、气、象的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理是人所确认的能量存在形式,简称构象,或称能场。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其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西方科学赖以发展的演绎推理法;一是中国及东方科技来源于类比归纳法。
演绎推理法适用于有限数理范围,类比归纳法适用于无限数理范围。人通过象认识气和数,而象有“无”和“有”的分别。人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能感知的客观存在为有;反之则为无。而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为常,或恒;这就是《易经》所说:“意不尽道,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可以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称为特化。《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具体的道、名、气、数都是特化的。
由此,中国先圣认为:物质是能量(气)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特化形态。现代高能物理已经证明:物质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宇宙最初只有能,即气,没有物质。宇宙,包括太阳系由气形成。生成宇宙的“气”,现代科学认为源于黑洞,中国古科技理论称为无极、无为。“气,在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以太’,因为物质最初完全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不能分两部分。这是人们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体。”
自然科学里的“以太”,只能作为传递物质问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假想的介质而存在, “以太”和实物仿佛是隔绝的,但张载和王夫之认为“气”和“形”是相互转化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气”与其说接近以太,不如说更 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场。
西方人在惊叹之余呼“My God!”,就是“我的上帝”。而中国人则呼“我的天!”。中国古代先民,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人为地创造一个“上帝”,认为主宰天地人万事万物的那个东西是“天”,是“气”,是“场”,是宇宙间的“精气神”或“数气象”,亦即宇宙规律。并由此,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人世化”,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阎王。天地人是一体的,是全息的。也就是天上所具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同理。
整个宇宙是由:能量(气)、信息(数)和态势(象)三部分组成。基于这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风水学源自于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的科学内涵。中国风水学将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在长时间里,一直备受诋毁和诘难,只有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再次被认识和发现。
中国风水学在对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即天地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长期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规律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宇宙的特性概括为三大方面:宇宙的全息性;宇宙的螺旋性;宇宙的阴阳性。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及科技进步不断充实完善,由于认识偏重之差,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两大宗派:一种是形势宗,因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峦,诸如:“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所以又称形法,峦头,三合;另一种是理气宗,因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诸如: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所以又称三元,理法。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势,论断于阴阳、五行生克之理,即以峦头为重,诸如:晋人郭璞《葬经》;元明以后,注重天心合运,以理气为重,效地法天,诸如:邵雍“卦气运会”之说盛极。
中国风水学中“形法”主要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此外,还有“日法”用于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符镇法”为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中国风水学按照应用对象:又分阳宅风水,即阳宅相法,专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择址布形;阴宅风水,即阴宅葬法,专司死者的陵墓坟家的择址布置。
中国风水学对于住宅所处环境不同,又有所谓井邑之宅、旷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区分,如《三元地理》,在风水学应用上,又各有所侧重。对于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则因其外部环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并举。
中国风水学的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气派,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并且,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现场操作工具枣罗盘,确定选址规划方位。中国风水学无论形势派,还是理气派,尽管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实际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须遵循如下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现在有学者将风水学又具体归纳为这样一些原则:
【整体系统原则】
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阴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为有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点。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 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栏式竹楼居住。《旧唐书 南蛮传》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依山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 ,从山脚一起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环境,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象环曲的城墙,有个城门形的出入口。山项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别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
六朝古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诗赞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曲趣之情。如《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是北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地质检验原则】
风水学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科学的。地质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土壤中含有元素锌 、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来阳立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徙。"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 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 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 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 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地磁,《管子 地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皆科学运用地磁之举。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分别采用顺逆缩缀开穿离没对截犯顿十二种点穴方法。杨筠松在《十二丈法》指出:“直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第四、 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水质分析原则】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 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凤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鲜啤那种酸苦清甘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 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 谈起》记载宋代吴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距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
【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已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提倡的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 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若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太平御览》卷有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顺乘生气原则】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由于季节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风向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管子 枢言》云:“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黄帝宅经》认为,正月的生气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风水罗盘体就现了生气方位观念,风水理气派很讲究这一套。
怎样辨别生气呢?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水。“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行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表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这就讲清了水和气的关系。
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瘳希雍在《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辨别生气,“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理论指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滚滚,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不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
风水理论认为:房屋的大门为气口,如果有路有水环曲而至,即为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如果把大门设在闲塞的一方,谓之不得气。得气有利于空气流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宅内光明透亮为吉,阴暗灰秃为凶。只有顺乘生气,才能称得上贵格。
【改造风水原则】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彖日: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改造风水的实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岷江泛滥,淹没良田和民宅,李冰父子就是用修筑江堰的方法驯服了岷江,岷江就造福于人类了。
北京城中处处是改造风水的名胜。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北海金代时蓄水成湖,积土为岛,以白塔为中心,寺庙以山势排列。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万园之园”。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下的地方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㈦ 地方志的结构

封面
封面是书的脸面,起保护书心和装饰全书的作用。包括封里,即封面的里面;底封,即书的后表层,也叫封四;封三,也叫封底里,即封底的里面。
环衬
设置在封面(封壳)与书心(及书名页)之间的衬纸,通常有前后环衬,其作用是增加图书牢固性,起装饰作用,用纸比封面薄、比书心厚。
书名页
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ISBN版本记录页载: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和书号。《内部(图书)准印证》载:书名、作者、印刷厂、开本、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和准印证号,不标定价。用纸比封面薄,比正文厚。
序言
前言:序和前言统称“序言”,有自序、他序、代序、修订版序等。
自序:由作者本人撰写,内容包括:创作意图、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写作背景、资料来源、读者对象等;
他序:由他人撰写,内容包括:作者介绍、作品分析、价值评判、某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讨论等。
自序和他序同时存在时,他序排前。有代序,自序和他序就不需要了。
凡例
介绍志书内容、编纂体例、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包括:编纂意图、基本内容、编纂体例、条目编排、行文规范、资料来源、检索方法等。
后记
后记:跋是志书后的说明性文件,是对序的补充、说明或对他人在写作过程中的帮助表示谢意。
版面
指志书一页的整个幅面,包括印有文字画照部分和四周的周空。
版心
正文印文字和图表的部分。
书眉
排在版心上部(或翻口处竖排)的文字及符号,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用于检索篇章。设计要点:双页为上一级标题,单页码为下一级标题。字级小于正文,字体可酌,下加“书眉线”。
护封
包在硬质封面(或厚纸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能包裹封面的面封、书脊和底封,在两边各有向里折进的勒口,对封面起保护作用。
腰封
包勒在封面腰部的纸带,上印宣传、推介性图文,精装志书选用。
书签带
将织物细带一端粘连在书心的天头脊处,另一端不固定,起书签作用

㈧ 丹顶鹤腿和足的特点

[编辑本段]简介
丹顶鹤(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𪉈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野生丹顶鹤
[编辑本段]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目名中 鹤行目
目名拉 Gruiformes
科名中 鹤科
科名拉 Gruidae
中文名 丹顶鹤
拉丁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别名 仙鹤
中国特有 FALSE
红皮书 e
IUCN v
CITES 1
中保护名录 1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编辑本段]分布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种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编辑本段]习性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丹顶鹤为杂食性。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种子为食,夏季食物教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动物性食物有小型鱼类、甲壳类、螺类、昆虫及其幼虫等,也食蛙类和小型鼠类,植物型食物有芦苇的嫩芽和野草种子等。

繁殖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期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编辑本段]研究历史
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1980年代后,对丹顶鹤的专项研究展开,至今已对其分布、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态和行为、迁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目前丹顶鹤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1990年代以后,根据环志研究和人造卫星跟踪技术,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已经明确。
曾用名:
Ardea(Grus) japonensis P.L.S. Müller, 1776
Grus japponensis Gmelin, 1778
Antigone montignesia Bonaparte, 1854
Megalornis japonensis Wilder&Hubbard, 1938
[编辑本段]文化意义
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鹤是栖息于沼泽地的鸟,把它绘在松树上,从科学的观点看,是一个笑话。当然从文化意义上看,则另当别论。
鹤是卵生的,古时有人以它为仙禽,就说成是胎生的(见鲍照《舞鹤赋》)。但鹤胎生说法的错误早就被人洞晓了。《墨客挥犀录》有一段记载说:“刘渊材迂阔好怪,尝蓄两鹤。客至,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鹤夜半生一卵。’渊材呵曰:‘敢谤鹤耶!’未几延颈伏地,复诞一卵。渊材叹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嘉话所误。’”
[编辑本段]保护状况
丹顶鹤是大型涉禽,在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的上层,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把生活在钏路湿地的丹顶鹤称为“湿地之神”。目前它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栖息地的破坏。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
偷猎: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
目前,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记载的物种是濒危物种,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编辑本段]寿命
丹顶鹤寿命长达50年一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丹顶鹤数量稀少,我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丹顶鹤的故事
这个美丽的女大学生,名叫徐秀娟,她的父亲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亲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徐秀娟常年累月地与丹顶鹤生活在一起,许多的丹顶鹤都成了她的朋友,其中有只丹顶鹤总是喜欢粘着她,她叫它“赖毛子”。有一天,有个割芦苇的人突发盗猎之念,当赖毛子毫不戒备地接近他时,却突然被一把抓住脖子,且欲置它于死地。幸好路经此地的徐秀娟听到它凄惨的叫声,并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与那个人展开了拼死搏斗,才最终让它捡回了一条生命。从此,赖毛子对徐秀娟更亲热和依恋了……
徐秀娟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那里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是保护濒临绝迹的丹顶鹤种群的一个重要突破。徐秀娟为了事业,含泪挥别亲人,不远万里前往盐城。在这次远行中,作为礼物,她带了两只丹顶鹤赶往盐城。有一天,平常规律性很强的这两只丹顶鹤在天黑之时没有按时归巢,因为害怕它们发生意外,不敢大意的徐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可谁又能想到,她却在寻找它们的过程中,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上来过。生命的脆弱总是让人很是无奈,一瞬间的别离,也许就是一世。当这两只贪玩的丹顶鹤飞回时,它们再也没见不到曾挽救过它们生命的徐秀娟了,它们只能在她的身边徘徊,不停地低下带着红冠的头,用长长的喙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也许因为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位朋友而感到难受且自责,从此以后,这两只丹顶鹤再也不夜不归宿了。当徐秀娟的遗体下葬在保护区的滩涂上后,它们至今仍是喜欢站在徐秀娟的坟头上“嗝啊……嗝啊”地叫着,似乎向她倾诉着心中的思念。
更令人吃惊的是,从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远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赖毛子就从此变得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总是一天到晚地朝着南方悲鸣,不久后,也无疾而终。
听了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你是否渴望着有一天,可以“飞”到这个发生过动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丽的丹顶鹤?动物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你好好善待它,它们也知道感恩和报恩,也会和你和谐相处!

㈨ 周易八卦和风水学是迷信吗

周易八卦和风水学不是迷信,属于玄学。

周易八卦来源说法:据说是古代汉族的阴阳学说,所谓“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根据四象划分人体阴阳之气,并以此与人的生理特点和外表形态来解析人的个性类型。

风水,为五术之一的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称勘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9)地方志书为什么封皮分颜色扩展阅读:

理论基础:

1、“风水术”最早期由一些民间选择居所及适合维生的方法开始,渐渐走入方术人士手上,加入阴阳学说、先天及后天八卦、易经、河图、洛书等,从此把风水术进行学术化。

2、春秋至秦汉间,这些懂得风水的方士走进皇宫,自此风水术渐渐成为正统性及被认同。[3]唐代期间更已成为专为皇室服务,禁止民间使用,这时民间的风水术变成私下流传形式,因为皇室成员相信谁找到龙穴便可以称皇称帝。

3、简单来说,风水理论主要是以阴阳消长理论,配合天(宇宙、太阳等)与地(地球、地理环境)及人(人之居所、所卜葬之地)与时(天地之元运盛衰、万物之生老病死)。

热点内容
公寓送家具家电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1-20 19:03:57 浏览:192
为什么身上总挤出黄色的小米粒呢 发布:2025-01-20 18:41:22 浏览:588
功放机唱歌为什么不好听 发布:2025-01-20 18:22:12 浏览:54
为什么新眼镜看东西不平 发布:2025-01-20 18:22:10 浏览:456
腌制肉类为什么要放苹果 发布:2025-01-20 18:18:57 浏览:222
手机为什么自动静音 发布:2025-01-20 18:11:03 浏览:560
为什么有些商品在官网找不到 发布:2025-01-20 18:09:26 浏览:210
星汇中新里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1-20 18:00:56 浏览:937
晚上睡盗汗为什么会身体虚弱 发布:2025-01-20 17:35:09 浏览:254
为什么孩子眼睛一阵阵对眼 发布:2025-01-20 17:34:22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