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水鸲颜色为什么不深
Ⅰ 红尾水鸲的介绍
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雄鸟通体大都暗灰蓝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翅褐色,具两道白色点状斑;尾羽白色、端部及羽缘褐色;尾的上、下覆羽纯白;下体灰色,杂以不规则的白色细斑。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泰国等地。
Ⅱ 红尾水鸲的形态特征
红尾水鸲雄鸟通体暗蓝灰色,两翅黑褐色,尾红色。雌鸟上体暗蓝灰褐色,头顶较多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或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和覆羽具淡棕色羽缘、尖端具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在翅上形成两排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大覆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褐色或淡色羽缘。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暗褐色,基部白色,并由内向外基部白色范围逐渐扩大,到最外侧一对尾羽几全为白色。下体白色具淡蓝灰色‘V’形斑,向后逐渐转为波状横斑,颏沾黄褐色并延伸至颊、眼先和额基等处。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雄鸟黑色、雌鸟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7-28g,♀15-24g;体长♂117-140mm,♀110-137mm;嘴峰♂9-12mm,♀9-12mm;翅♂70-80mm,♀66-78mm;尾♂47-62mm,♀40-56mm;跗蹠♂21-26mm,♀21-25mm。(注:雄性——♂;雌性——♀)
Ⅲ 贺兰山红尾鸲和北红尾鸲的区别
北红尾鸲雄鸟同黑喉红尾鸲雄鸟,都有翼斑,需要仔细区别。
北红尾鸲雄鸟:具有明显的白色翼斑;头灰色,背深褐色,两者对比明显;中央尾羽深褐色。
黑喉红尾鸲雄鸟:翼斑较小而不明显;头灰色,背灰色,两者颜色相似;中央尾羽红棕色。
两者区别:翼斑大小不同,头背颜色不同,中央尾羽颜色不同。
贺兰山红尾鸲:红尾鸲(音:渠)是一类色彩鲜艳的小鸟,顾名思义,它们有红色的尾羽(其实有例外);共同的特点是身体的不同颜色呈大块分布且对比强烈。比如中国南方北方都能见到的北红尾鸲,红黑白是基本色调,非常抢眼,非常漂亮。
贺兰山里有好几种红尾鸲,如很多地区都常见的北红尾鸲、赭红尾鸲、白喉红尾鸲,贺兰山里数量不少。而有一种红尾鸲是以贺兰山命名的,不去贺兰山难能见到,这就是备受鸟学界关注的贺兰山红尾鸲。而实际上,到了贺兰山,你也不容易见到这种鸟。
Ⅳ 请问这是什么鸟它的尾巴是红色的
红尾水鸲PlumbeousWater-Redstart
鸟种描述:描述:体小(14厘米)的雄雌异色水鸲。栖于溪流旁。雄鸟:腰、臀及尾栗褐,其余部位深青石蓝色。与多数红尾鸲的区别在无深色的中央尾羽。雌鸟:上体灰,眼圈色浅;下体白,灰色羽缘成鳞状斑纹,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两翼黑色,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端具狭窄白色。与小燕尾的区别在于尾端槽口,头顶无白色,翼上无横纹。雄雌两性均具明显的不停弹尾动作。幼鸟灰色上体具白色点斑。亚种affinis的雄鸟尾上覆羽棕色,雌鸟尾部白色较少,下体鳞状斑纹仅限于腹中心。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褐色。叫声:尖哨音ziet,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分布范围: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及印度支那北部。分布状况:常见的垂直性迁移候鸟,于海拔1000~4300米的湍急溪流及清澈河流。亚种fuliginosus于西藏南部、海南岛及华南大部,北至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亚种affinis于台湾,见于海拔600~2000米。习性:单独或成对。几乎总是在多砾石的溪流及河流两旁,或停栖于水中砾石。尾常摆动。在岩石间快速移动。炫耀时停在空中振翼,尾扇开,作螺旋形飞回栖处。领域性强,但常与河乌、溪鸲或燕尾混群。
Ⅳ 这是红尾水鸲么如果不是,是啥鸟呢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叫声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
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
Ⅵ 请问这是什么鸟
红尾水鸲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BA%EC%CE%B2%CB%AE%F0%B6&in=24752&cl=2&lm=-1&pn=4&rn=1&di=19829977908&ln=1&fr=&ic=&s=&se=&sme=0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BA%EC%CE%B2%CB%AE%F0%B6&in=24752&cl=2&lm=-1&pn=4&rn=1&di=19829977908&ln=1&fr=&ic=&s=&se=&sme=0#pn8
http://ke..com/view/51580.htm?fr=ala0_1_1
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尾短。雄鸟通体暗蓝灰色,两翅黑褐色,尾红色。雌鸟上体暗灰褐色,尾基部白色,翅褐色具两道白色点状斑,下体灰色具白色斑。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立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公路旁岩壁上或电线上,有时也落在村边房顶上,停立时尾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主要以昆虫为食。
Ⅶ 石燕 红尾水鸲
很简单.
如果是公的,身体是蓝黑色,尾是鲜红色;
如果是母的,周身棕黑色,并缀满白色小点。腰部(尾和背相连处)是白色。
绝对可靠
Ⅷ 红尾水鸲问题
俗名:蓝石青儿、溪红尾鸲、石燕
分类:雀形目、鹟科、水鸲属
动物简介:全长约13cm。雄性通体暗蓝色,翼黑褐色,尾及其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翼褐色并有两道白色点斑,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下体灰色,布以由灰色羽缘形成的鳞状斑。虹膜深褐。
习性:单独或成对。几乎总是在多砾石的溪流及河流两旁,或停栖于水中砾石。尾常摆动。在岩石间快速移动。炫耀时停在空中振翼,尾扇开,作螺旋形飞回栖处。领域性强,但常与河乌、溪鸲或燕尾混群。
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
一、鸟食:
我看不少地方这么说 用小鸡饲料拌黄鳝的肚肠、骨头喂,雏鸟就灌面包虫 或者是面包虫和泡软后捏成小团的鸡饲料。
还有这么说的:雏鸟用小鸡饲料,加瘦肉末,加鸡蛋黄,蒸好,混水灌
成鸟的食用红灯的食够了.换毛时多喂虫子.小鱼.小虾.贝壳粉.有助于换毛.虾肉裹枸杞粉是一个好方法.多洗澡.
二、喂法:
对付刚会飞的雏鸟,抓的没有母鸟
要先每个鸟灌2、3条面包虫,隔1、2个小时后再灌,然后静养,等它们过了今晚后,可能会开口,不行的话,明天还要灌,灌的料可以是面包虫和泡软后捏成小团的鸡饲料。估计2、3天后会开口。
如果怕生 扑笼:
是因为受到惊吓了!最好的半法是先用深色笼罩先把笼子遮上放在安静处,人先不要去干扰它们,等其慢慢适应后可先掀开笼布的一角,并尝试用细长的竹签挑一点湿料放它们嘴边,一般情况下会吃的,其实它们也很饿.
三、笼具:
用水驹笼.我的笼子是自己定做的.25*40到45的圆笼.中间25到30厘米处设一台.我用核桃的.两边有两根短的杠大概5厘米一段.左右各一个缸.!
四、鸣叫和调教的方法:
雏鸟的的叫口多.而且可以学叫口.成鸟的话就一串铃铛声(不过也可以的).上台的问题,一般都会上台的因为高嘛:).如果不肯上的话用虫子引诱.
五、雏鸟的选优.
1.区分: 雄的幼鸟大翅边缘有兰色(雌鸟此处是没有彩的)
2.选体型大的.眼睛饱满的.那样的鸟先天好.雏鸟用鳝鱼40%(带骨),大皮虫浆30%一般的绣眼粉料30%.灌到尾巴长出3分之1就可进笼.
注意事项:
雏鸟小心蚊叮,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灌食,否则会恶性循环!还有,会吃了就是一个好的信号:基本没事了!还有就是这鸟即使会自己吃了也别让它们吃,要坚持手喂,这样会养的壮些而且长大后互动性强些!
Ⅸ 北红尾鸲、红腹红尾鸲 北红尾鸲和红腹红尾鸲如何区分
雄鸟:北红尾鸲的头部为灰色,而红腹红尾鸲的头为白色;北红尾鸲的覆羽上的白色斑块小,红腹红尾鸲的覆羽上的白色斑块大。
雌鸟:与红腹红尾鸲差别明显,北红尾鸲颜色更深。
北红尾鸲比红腹红尾鸲体型较小(北:15cm,红腹:18cm)
Ⅹ 请教下关于红尾水鸲(石燕)的问题
看看翅膀边缘,有没有蓝色的羽毛,有就是公的。如果是略带黄色的就是母的。而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