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睛打激光还要散瞳
① 医生为什么要给患者散瞳
医生给患者散瞳主要是为了检查疾病和治疗疾病。具体来说:
检查疾病:散大瞳孔后,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眼球后半部的情况,如眼底血管、视神经、视网膜等,这对于诊断眼球后部疾病,如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疾病:在某些眼科手术中,如激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等,散大瞳孔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从而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验光:对于少年儿童,由于其眼的调节能力强,不散瞳的情况下验光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散瞳后可以消除这种调节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验光结果,避免配镜度数不准确导致的“人造近视”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散瞳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视近不清和怕光现象,这都是正常现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会对眼睛及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瞳药物和散瞳时间。
② 医生为什么要给患者散瞳
在眼科诊室,每每给患者散瞳时都会遇到患者困惑的眼神,为什么要给我散大瞳孔,为什么要给我的孩子散大瞳孔,散大瞳孔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为什么散大瞳孔后一段时间我的眼睛反而看不清了?现在我来为您答疑解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瞳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瞳孔是位于眼球中央偏前部虹膜中央的一个小洞,如果将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机,那么瞳孔就是照相机的光圈了,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瞳孔就是窗户上那块明亮的玻璃。瞳孔的缩小与扩大决定了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白天光线强时瞳孔会缩小,夜晚光线暗时瞳孔会散大,在受到惊吓疼痛等刺激时瞳孔也会散大。睡眠时瞳孔会缩小,有些眼部疾病也会引起瞳孔的变化,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瞳孔会散大,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时瞳孔会缩小甚至闭锁。同时瞳孔也是我们观察全身及眼部疾病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
一般来说,眼科医生用药物来散大瞳孔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检查疾病,二是治疗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检查眼底和验光。当散大瞳孔时,眼球后半部的一些情况可以一览无余,有利于医生对眼球后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打激光,做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对于少年儿童,验光时最常见的就是先散瞳再验光,由于少年儿童眼的调节能力强,不散瞳的情况下验光,在近视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在远视会导致结果偏低。前几日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散瞳前检查为400度近视,散瞳后仅剩余50度,如果不散瞳就配镜,活脱脱一个“人造近视”就出现了。想想就后怕!
散瞳药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用途及患者的年龄做出恰当的选择,在散瞳前会常规测量患者的眼压,掌握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一般三岁以内的孩子我们会选择阿托品眼膏,半个月左右瞳孔恢复,4岁至11岁会选择赛飞杰,一至两天左右恢复,12岁以上的孩子会选择托比卡胺,5小时恢复。在点眼药水时会压迫患者的泪囊部以促进药水在眼中的吸收,同时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点散瞳药时,要将药液点在下眼睑与白眼球之间。轻闭双眼。
医生在散瞳后为患者检查眼底。
患者被散大瞳孔后会有短暂的视近不清,户外活动时有些怕光,都属于正常现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必多虑,不会对眼睛及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说到这里,您还惧怕散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