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胆汁颜色有深有浅
A. 正常的便便是什么颜色的
1、颜色呈现黄褐色
健康的人大便也会有一些表现,如果大便的颜色呈现黄褐色,属于正常的情况,说明身体比较健康。正常人摄入的食物需要肠胃进行消化,如果不受到饮食、药物的影响,一般粪便的颜色都是黄褐色的。部分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粪便的颜色就会发生改变,甚至有黑色的粪便出现。如果粪便颜色出现异常,需要警惕消化道方面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改善。如果粪便一直处于黄褐色的状态,说明肠胃健康有保障。
2、大便呈现长条状
大便的特点也能够反映身体是否健康,如果大便呈现长条状,也属于健康的一种标志。在肠胃功能良好时,身体消化食物的能力比较强,食物摄入之后可以快速被人体消化,排泄出来的粪便也会有固定的形状,一般呈现长条状最为合适。部分人肠道受损,可能就会有腹泻、便秘的情况出现,此时排泄出来的粪便形态会发生改变。因此,大便如果可以每次都呈现长条状,说明肠胃健康有保障,这类人身体比较健康。
3、粪臭味正常
在排出粪便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粪便的粪臭味轻微,属于正常的情况,有这种特点的人说明身体健康。因为人体排泄出来的废物经过消化之后里面含有某些特殊物质,会有粪臭味出现,但如果不是恶臭的粪便,说明肠道健康有保障。很多人在出现某些疾病后,排泄出来的粪便味道就十分明显,甚至会出现恶臭味道的粪便。如果这种情况没有,粪便的味道轻微,说明肠道还属于健康的状态,其身体也会比较健康。
4、粪便软硬度适宜
大便如果软硬程度合适,排泄出来的速度比较快,说明身体比较健康。因为在肠道功能良好时,蠕动速度会比较快,加上肠道中水分含量充足,因此粪便处于润滑的状态,在排出粪便的过程中十分轻松,还可以感觉到粪便的软硬程度适中。存在这种排便的表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肠道健康状态。部分人肠道功能受损失,很容易出现大便硬度高的情况,甚至有大便干燥情况出现,粪便就很难排出。因此,发现自己大便软硬程度合适,说明身体比较健康。
B. 观察T管引流的胆汁,胆总管下端有阻塞,胆汁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啊
“T”形管引流的胆汁量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情况下,手术后“T”形管外引流的胆汁一般应当由少到多,再从多到少。
术后1~2天约引流100~250ml。因为手术前由于总胆管被结石或炎症组织所阻塞,总胆管内压力渐渐增高,如果超过了2.94kPa,就会影响肝细胞制造胆汁的功能,胆汁自然也就少了。加上开刀时的创伤又会抑制肝细胞恢复制造胆汁的功能,所以虽然手术已切开了总胆管,管内压力已明显降低,但肝细胞只能慢慢地修复,所以此时胆汁就较少。
手术后2~3天,胆汁逐渐增多约400ml。此时,总胆管内压力降低后,肝细胞功能慢慢恢复,胆汁分泌功能也正常起来。按理,这些胆汁应当通过总胆管流到十二指肠里去,但因手术后才2~3天,总胆管的炎症还未完全消退,下端还在水肿,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所以大部分的胆汁就只能分流到“T”形管直至体外。
手术后5~7天,胆汁又会减少。经过手术排除梗阻,药物治疗,总胆管开始消炎退肿,括约肌也逐渐恢复正常,总胆管下端开始通畅,胆汁也就自然地按照正常途径流到十二指肠去了,这样分流到“T”形管内也就少了。
引流胆汁量太多或太少如何解释?
有人引流胆汁多达1000~3000ml,有人却少至50ml以下(每24小时内)。分析有以下原因:
多:肝细胞本身功能差(如门脉性肝硬化,可多达2000~3000ml,色淡而浅);炎症感染后有炎性渗出液者;胆肠吻合术后有十二指肠液倒流;总胆管下端不通,如蛔虫、残余结石、水肿、坏死组织阻塞;“T”形管引流管过长等。
少:肝细胞坏死,没有制造肝胆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引起血压过低,全身血液流量减少,缺氧、失水,这样肝脏血流量也减少的同时,胆汁的分泌量也相对减少。
什么颜色的胆汁才算正常?
正常的胆汁应该是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而无杂质。如果颜色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草绿色:说明胆汁内的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
(2)白色:表示胆囊颈管或肝胆管内由于长期梗阻,胆汁中的胆色素及胆盐被吸收,由胆囊粘膜、胆管粘膜所分泌的白胆汁所代替,这种白胆汁都在手术后几小时内引流出来。
(3)脓性:泥沙样混浊,说明胆道内炎症感染严重或泥沙样残余结石。
(4)红色:胆道内有出血情况,主要由于胆管内发炎而引起小血管糜烂破裂而出血,一旦发生出血情况,可服消炎药,或少量多次输血,增加凝血因子;“T”形管内冲洗等。如仍出血不止,有可能要再次手术止血。思想上要有准备。
何时拔除“T”形管引流?
一般“T”形管放置10~14天后,患者健康情况基本恢复,体温正常,无腹胀及压痛,黄疸基本消退,“T”形管引流出来的胆汁色深黄,清亮,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就可以考虑拔除“T”形管。决定拔管前先应当试夹管。开始第一天,每日夹2~3小时,如无腹胀等不适情况,再逐步延长时间,直至全天夹管后病人无腹痛,体温正常,黄疸不加深,证明总胆管下端已畅通,即肝脏分泌的胆汁已可按正常途径排到小肠里去了。为证实这一点,就要在X线下进行一次“T”形管内碘造影剂注入,使胆道充盈。这样就可清楚地看到整个总胆管,左、右肝管及各级分支是否畅通,证实胆道内有无残留结石、蛔虫等,如果畅通了,这时就可以拔除“T”形管了。“T”形管拔除以后,腹壁上可以看到一个洞口,总胆管内有少量胆汁会从这洞口流出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医护人员会用凡士林纱条把这个引流管窦道的洞口堵上,这样2~3天后,肉芽组织就会生长,封住洞口,慢慢地窦道也自然地关闭了。
在“T”形管逆行造影中,患者会感到右上腹有些闷胀,没有多大的痛苦。造影完毕回病房后,应当继续开放“T”形管引流2~3天后才可拔管。因在造影时注射造影剂的压力可使胆汁内或管道口一些细菌通过肝窦,进入血液循环,加上碘化钠对胆道的刺激,造影后常常可出现发冷发热。所以一定要把这种含造影剂和造影时可能带入细菌的胆汁引流出体外,才可免除发热和逆行感染。
C. t管引流出白色胆汁是什么原因
胆道长期梗阻手术解除梗阻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像水一样无色的胆汁;严重肝功能不良的胆汁也可能颜色比较浅淡;若有显着的胆道下端肠液返流,胆汁颜色也会异常;除此以外,若有分泌粘液的胆道肿瘤,胆汁也可能出现色泽异常。种种原因,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