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的颜色为什么好看
‘壹’ 胶片画质为什么好
最主要的是;中间过渡的层次好,数码现在还做不到。
‘贰’ 为什么很多电影的色调是蓝绿色的
你说的蓝绿色调应该出现在以胶片拍摄的电影中。
在数码成为电影拍摄的主要工具之前,所有我们在电影院中看到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摄的。而胶片电影的色彩有着数码无法媲美的柔和色调,因为不同胶片的不同成像效果,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电影色调是蓝绿色的,有的电影色调是偏红色的。
虽然可能性越来越低,但还是期待一部全胶片拍摄的电影,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一定走进影院,贡献出自己的票房。
‘叁’ 彩色胶卷为什么能够拍出彩色照片
彩色胶卷感光乳剂层大致分为三层:蓝色感光、绿色感光、红色感光。这三层里面都有一种叫卤化银的东西,这东西被光线照射就会发生改变,光线越强,改变的量就越大,光线越弱,改变的量就越少。这样,有层次的黑白图像就出现了,但是黑白怎么会变成彩色呢?原来在这三层卤化银里,还存在着颜料!也就是说光线照下来,卤化银发生变化了,变化的这一部分也会同时被染上颜色!第一层变化的卤化银被染上黄色,第二层变化的银被染上绿色,第三层变化的银被染上红色,这样的话,彩色照片就出来了!在后面的冲洗步骤,会把那些银全部洗去,只留下颜料!
‘肆’ 为什么胶片拍摄更清晰细腻
这个实际是你个人的感觉问题。
1、一张135胶卷达到的象素也就是千万级(ISO高的还要差),现在的CCD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不过CCD是我们制造的,象素的排列是整整齐齐,而胶卷的银盐虽然是均布,但是大小不太规律的。(大小的范围还是有规格的),做暗房的知道,一张135底片,一次放大到12吋以上,颗粒就有些明显了,而1000万象素洗印到这么大是没问题的。
2、CCD的宽容度也不比胶卷差,甚至还要好些。
3、从色度,一般CCD都能达到24位(也就是真彩色),从理论上是超过胶卷的。
4、胶卷到相片由两个冲洗过程,(胶卷、相片各一次)冲洗的好坏对影像的还原是至关重要的,而数码的只要一次冲洗。
至所以你有这样的看法,我认为不外乎两种可能造成的:
一是摄影技术不够。现在相机是那么普及,会用不会用都能照,反正都是“傻瓜机”,这样难免有技术好与差。
二是后期处理(包括你在电脑上处理、洗相片的部门的处理等等)不够。
有个问题问一下:洗相片自己是肯定不洗的,但是从照完到送洗的这一阶段,有多少人是经过PHOTOSHOP处理过(如:调整一下色阶,剪裁一下等等)以后才送洗的?这是值得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