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小米和小麦为什么眼睛是蓝色的

小米和小麦为什么眼睛是蓝色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12:43:23

㈠ 小麦和小米有区别吗,为什么

当然有

小麦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自花授粉.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小麦属约2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欧洲南部。小麦属通常分3系:①原始的一粒小麦,为2n=14的2倍体植物,具AA组染色体,小穗含1枚谷粒,面粉用来制麦片。②二粒小麦,小穗含2枚谷粒,面粉供制糕点,染色体为AABB组,2n=28的4倍体植物。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的杂交种是不育的。③栽培的普通小麦,小穗含谷粒3~5(~9)枚,生产可制面包的面粉,系由山羊草属、广义的冰草属和小麦属3个属的种类杂交形成的,染色体组为AABBDD是2n=42的异源6倍体植物。原产地在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流域,是公元前7000年小麦的主要产地。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为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小麦皮治疗脚气病 。
二氧化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药名】小麦(《神农本草经集注》)
【蒙药名】 宝古代(《四部医典》)
【别名】 浮小麦
【学名】 Triticum aestivum L. (禾本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一120厘米。叶鞘无毛;叶舌膜质,短小;叶片平展,条状披针形,长10一20厘米,宽5一10毫米。穗状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一10厘米,宽约1厘米,穗轴每节着生1枚小穗;小穗长约l0毫米,含3—5小芝,两侧鹾扁,侧面向穗轴,无柄;颖卵形,近革质,中部具脊,顶端延伸成短尖头或芒;外稃扁圆形,顶端无芒或具芒;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脊。颖果卵圆形或矩圆形,顶端具短毛,腹具纵沟,易与稃片分离。花果期7—9月。
【分布】 全世界广泛栽培。我国北方各地均栽培。
【产地产量】 内蒙古各地栽培。产量极多。
【入药部分】 秋季采收果穗,晾晒,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取成熟果实(小麦)、未成熟果实(浮小麦),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毫米,直径1.5—2.5毫米。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稍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商品有时带有未脱净的颖片及稃,颖片革质,具锐脊,顶端尖突;外稃膜质,顶端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鉴别 颖果横切面:果皮与种皮愈合。果皮表皮细胞一列,壁较厚,平周壁尤甚;果皮中层细胞数列,壁较厚;横细胞一列,与果皮表皮及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纹孔;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细胞。种皮棕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为珠心残余,细胞类方形,隐约可见层状纹理。内胚乳最外层为糊粉层,其余为富含淀粉粒的薄壁细胞。
果实粉末白色,有黄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淀粉粒主为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圆三角状,直径30一40微米,侧面观呈双透镜状、贝壳状,宽11一19微米,两端稍尖或钝圆,脐点裂缝状,复粒少数,由2—4或多分粒组成。横细胞成片,细长柱形,长38—232微米,直径6—21微米,壁含珠状增厚。果皮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长64—216微米,直径16—42微米,壁念珠状增厚。果皮中层细胞细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念珠状增厚。非腺毛单细胞,长43—950微米,直径11一29微米,壁厚5一11微米。

小米
小米,谷类,禾本科

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的小米田小米是粟(Setaria italica)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1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南方则称稻为谷子。经过多年人工除草的选择,谷子地里的杂草样子非常像谷子,尤其幼苗时期,叫做“莠”,成语“良莠不齐”则是由此产生。

还有一种原产于非洲的御谷,也叫“珍珠粟”(Pearl millet),英语中经常和粟混淆。

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芽的小米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相关资料

小米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我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它原产我国,约有8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小米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选育驯化而来的。今天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全世界小米栽培面积约10多亿亩,我国最多,总产量最高,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地。

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属禾本科。它性喜温暖,适应性强。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按成熟迟早可分早、中、晚三熟;以籽粒粘性可分糯粟和粳粟。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 ,脂肪3.0—4.6%及维生素,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

㈡ 人的眼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东方人是黑眼珠,西方人是蓝眼珠,这是人们所共知的。那么,为什么种族不同的人,眼珠的颜色也会不同。这里所说的眼珠是指眼球前面中间部分,这个部位是由角膜、虹膜和瞳孔组成的。由于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那么眼珠的颜色就是虹膜的颜色。那么,为什么东方人的眼珠是黑色,而西方人的眼珠是浅蓝色的。这要从眼球虹膜的结构上来谈。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眼球的虹膜由五层组织构成的。它们是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后界膜和后上皮层。这五层组织中,基质层、前界膜和后上皮层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就越淡。色素细胞中的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世界上最漂亮的眼睛是黑眼睛,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眼睛。 补充: 亚洲人的皮肤颜色和眼睛颜色较深,也是为了阳光辐射原因。不论是任何颜色的眼睛,在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中都含有真黑色素;而色彩的变异一般是决定于虹膜基质中的黑色素含量。含有的黑色素越多对紫外线抵抗能力越强。与蓝眼及绿眼相关的不同基因组合还与雀斑、痣、头发色彩及皮肤色彩相关连。(其实外国人的皮肤一般都有很多雀斑。。。需要用很多粉底盖过去)如果你去过欧洲的话,可以发现欧洲人的皮肤其实都属于比较敏感类型的,太阳晒一下马上整张脸尤其是鼻子就发红了。亚洲人的皮肤就比较耐晒不容易发红,不过有趣的是在亚洲人努力“美白“的同时,欧洲人却努力的把皮肤晒黑。他们认为小麦色的皮肤很“健康美“ 眼睛 人类虹膜的基色只有三种:褐色、蓝色和绿色。其他颜色的虹膜则是这三种颜色的变体。 褐色是最常见的人类眼睛颜色。褐色虹膜含有大量黑色素,深褐色虹膜看起来像黑色。 绿色是最罕见的人类眼睛颜色,在欧洲也很少见。基本分布于爱尔兰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中;欧洲以外,分布于南亚的波斯人也有绿色眼睛。 灰色眼睛被认为是蓝色虹膜的变种。是第二少见的人类眼睛颜色(仅次于绿色)。 蓝色虹膜在欧洲比较常见,全世界约8%的人口有蓝色眼睛。北欧人如冰岛人、芬兰人和拉脱维亚人约80%以上为蓝色眼睛。 肤色 人类肤色,根据不同族群,肤色的变异范围可从深色到近乎白色(白里透红是由皮肤中血液所造成)。原始人类肤色的变化是由深色逐渐到浅色的连续性差异。肤色的色调决定于黑色素的在皮肤中的含量。平均而言,女性肤色较男性稍浅。 通常祖先源自光照丰富地区的人,拥有较黑的皮肤;祖先来自光照缺乏地区的人,肤色则较浅。对于某些拥有不同光照地区祖先的族群来说,可能会同时包含各种不同深浅的肤色。 头发 金发人种主要分布于北欧。在南欧很少见。金发产生的原因,在于毛发中显现黑色的黑色素较为少量。有些黑色素含量稍多的发色,如红发或棕发,也会因为色素分布的不平均而出现部份的金发。 黑发是人类族群中最常见也是最深的发色,范围包括全黑到深褐色。所有种族都可见黑发的存在,而多数属于非洲血缘的人。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两只眼睛度数差 发布:2025-02-06 23:49:02 浏览:782
小米8电量少的时候为什么充电慢 发布:2025-02-06 23:46:37 浏览:934
淘宝网店为什么不能开 发布:2025-02-06 23:25:55 浏览:520
小米手机号码有标记为什么不拦截 发布:2025-02-06 23:17:49 浏览:126
为什么老男人都有一颗帝王心 发布:2025-02-06 23:17:44 浏览:765
为什么华为屏幕不能卸载软件 发布:2025-02-06 23:16:10 浏览:570
结了婚为什么不让男人碰 发布:2025-02-06 23:08:29 浏览:841
男人上了年纪为什么变得自私小气 发布:2025-02-06 23:07:20 浏览:380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多越容易起湿疹 发布:2025-02-06 23:03:10 浏览:839
二重积分为什么和直角坐标不一样 发布:2025-02-06 23:02:56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