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为什么迎风流泪中医
1. 眼睛迎风流泪咋回事
一、眼睛迎风流泪可分为冷泪和热泪两种类型。
1、冷泪:眼睛不发红,经常流泪,迎风时更甚,眼泪清稀,如不治疗,时间久了,会使眼睛昏暗,辨不清颜色。
2、热泪:眼睛红肿疼痛,怕见光,眼泪黏浊,多与其他眼病并发。 眼睛经常流泪大致有3种原因:
1.泪点外翻。下泪点离开眼球,眼泪不能流入下泪点,因此发生流泪症状。
2.泪点狭窄或闭塞。因睑缘炎、烧伤、其他外伤或睫毛进入泪小管引起。也有先天性的症状。
3.泪小管狭窄或闭塞。多因砂眼感染后的瘢痕组织、结石或睫毛进入而发病。
二、诊断时的典型症状:
1.迎风流泪。单眼或双眼,当气温下降或有冷风刺激时,眼泪很快流出,伴有 发 痒和眼睛发涩的感觉。
2.经常流泪。眼睛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常常流泪,眼泪稀清,没有痛感也不红肿。
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人们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二、眼睛迎风流泪该怎么应对
1.外出戴墨镜:容易迎风流泪的朋友们,出门前最好带一副墨镜,用来抵挡紫外线和大风扬尘的侵袭,减少刺激性的环境因素,确保眼睛的舒适度。
2.不要戴美瞳:平时减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和美瞳,减少对眼角膜的刺激,让眼球与空气的接触面保持正常,加大眼球的保水度,缓解眼部干燥、易流泪的问题。
3.滴眼药水:眼部红血丝过多、有炎症的朋友也比较容易产生迎风流泪的问题,平时尽量多按照一天3次的频率,滴一些清凉滋润、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
4.注意用眼卫生:平时不要用手直接去揉眼睛,会带入细菌,造成眼睛发痒、炎症、迎风流泪的问题,一定要勤洗手,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用眼的时间,减少因用眼过度造成的刺激。
5.去医院就诊:部分迎风流泪严重的朋友可能患有眼部的疾病,靠常规手段是无法缓解的,必须去正规医院就诊。
2. 为什么我的眼睛被风一吹就爱流眼泪
你这是典型的“迎风流泪”:
我们每个人都有产生泪液的泪腺和排出泪液的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在正常情况下,由泪腺分泌的泪液,一部分被蒸发掉了,一部分便通过泪道流入鼻腔内。有些人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当眼睛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泪腺分泌功能增强,便分泌出较多的泪液。同时,泪小管遇到冷风刺激,眼部的括约肌发生痉挛性收缩,这样,本来就比较细的泪小管,就不能把过多的泪液马上排出去,便出现了流泪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是泪腺对寒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发球功能性的迎风流泪症。
有的人眼睛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既不红,又不肿,也不痒,但外出时被风一吹,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眼睛模糊,影响了视力。尤其是骑车时,赶紧用手将眼泪擦去,时间久了眼皮出现潮红,湿疹或炎症。
通常泪腺分泌的泪水除了一部分润滑眼球外,另一部分通过泪小管的虹吸作用,经泪小管、泪囊、泪鼻管流到鼻腔。如果泪道系统障碍,如泪管狭窄,阻塞,功能不全或炎症等,使泪液不能正常排出;再加上外界冷空气的刺激,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刺激、机械因素等,反射性地引起泪腺分泌增加,引起眼泪外流。如果泪道完全堵塞,则坐在室内,也会引起流泪。
病因
另外,还有少数人由于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泪道炎症(例如慢性泪囊炎等)、泪小点位置异常,均可导致泪道的狭窄或阻塞,而使泪液的排出受到障碍。因此,尽管在室内也会出现流泪症状(确切地说,应称为“溢泪”),遇到寒风便更加重。 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下泪点位置异常
因泪点或下睑外翻所致。
2.泪囊吸力不足
如面神经麻痹导致眼轮匝肌松弛,泪囊癫痕性缩小或扩张无力。
3.泪点阻塞
先天性,炎症,外伤。
4.泪小管、鼻泪管阻塞
炎症、产伤。
5.慢性泪囊炎。
6.泪道肿瘤。
治疗措施
对于功能性的迎风流泪,可配合针灸、热敷或中药治疗,也可适当用抗生素眼药水,比如氯霉素眼药水等点眼。而由于眼病所引起的溢泪,应该到医院进行详细地检查,根据医生的意见及时地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有些眼病(如慢性泪囊炎)不要根据病史和症状以及具体情况而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比如,慢性泪囊炎病人不仅流泪,而且用手指挤压鼻根部大眼角处,还会有脓性分泌物被挤出来。其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一旦人的眼球受到外伤或需要做眼内手术时,就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对慢性泪囊炎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就要考虑眼科手术。
预防措施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便用脏手揉眼睛。脸盆、手巾要个人专用。避免传染沙眼、结膜炎等。一旦得了沙眼或结膜炎,要及时点眼药水并坚持用一段时间。一般轻度的流泪,经过上述处理会好转的。如仍无好转,可到医院眼科进行泪道冲洗。方法是:通过局部表面麻醉后,用泪道冲洗针头将生理盐水通过泪小管打进泪道。如果鼻腔里没有水,而且还从泪小管反流出来,有时还有脓水流出来,说明泪道有阻塞或慢性泪囊炎。如果是慢性泪囊炎,可以利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来解决,即把泪囊开个窗,在鼻骨上钻个孔,再将鼻黏膜开个窗与泪囊吻合起来,让泪直接从泪囊流到鼻腔,这样就解决了流泪的问题。
冷泪:证名。系指冬季寒冷时多见迎风流泪之病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也可由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而发。证见迎风泪出汪汪,拭之即生,冬季泪多,夏季泪少,或四季不分皆常泪下者,若肝肾两虚者治宜滋补肝肾,用左归丸加减。若因泪道阻塞者,可进行搽冲或手术治疗。
3. 小孩的眼睛见风流泪是怎么回事
问题分析: 您好,如果平时就有流泪现象,一到冬天或是迎风时更严重的话,考虑可能是泪小管狭窄或阻塞,分泌的泪液不能从泪道正常排出,就会流眼泪。 意见建议: 建议您可以到医院去冲洗泪道,把泪道通一通,通过就好了,如果通过泪道还容易流泪,那么可能是泪囊炎了,就要开抗生素眼药水滴眼了。冬天出门注意带副眼镜及口罩。
4. 眼睛干涩、迎风流泪,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的眼睛与外界直接接触。我相信许多人会感到自己没有眼疾,但是他们总是眼睛干涩,疼痛,怕光和在风中流泪。当这些表现发生时,它们实际上可能是。我们的肝脏有问题。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发生问题时肝脏会出现。
4.老年人流血和血虚症超过——。如前所述,许多人在风中流着眼泪,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往往是无法控制的。这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与肝脏有关。排除眼部疾病后,可归因于肝脏的气血不足,影响了眼泪的控制。这时,需要通过滋补肝脏和肾脏来进行调整。主要通过饮食方法和繁衍的保养方法。
以上是关于干眼和涩眼,眼睛受伤,风中流泪的内容,请不要忽略可能是肝脏问题的介绍,希望以上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眼睛实际上与肝脏息息相关。当肝脏变热或变弱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因此,必须时刻注意保护眼睛和肝脏。
5. 风吹着眼睛流泪是怎么回事
这是“风流泪”
人的泪腺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正常人分泌出来的泪水,通过泪道流至鼻腔,所以正常不会有眼泪流出。
若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岁毁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乎芦止,能使眼昏暗难辨物乎顷备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医。
6. 泪道阻塞致“迎风流泪”的中医辨治
最近门诊经常遇到迎风流泪的病人,在此就中医治疗角度分析如下。 迎风流泪多发生于寒冷季节,这是由于冷风的刺激导致泪小管收缩变窄,泪液引起不畅,并且冷风刺激导致泪腺分泌物增多,增多的泪液来不及通过泪小管排出,导致患者出现流泪的症状。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分泌泪液,润湿和洗涤眼球表面。泪液大部分由眼球表面蒸发,少部分通过结膜囊的吸引进入泪湖,然后在泪囊的虹吸作用下经泪道而到达鼻腔。当某些原因引起泪道阻塞时,泪液从睑沿溢出。这是一种症状,老年患者居多。
泪道阻塞属于祖国医学“迎风流泪”的范畴。古人将本病分为迎风流泪、迎风冷泪、迎风热泪、无时泪下、无时冷泪、无时热泪等,归纳起来不外冷泪、热泪两大证。
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泪为肝液,肝肾同源,故流泪常与肝肾两经有关。肝经郁热,感受风邪而发,多与外障眼病并见,称为热泪。肝肾两虚,窍失所养,外受冷风刺激而发,称为冷泪。
辨证论治:
(1)热泪证:泪液流出时有热感,且粘浊,常大眦潮红,焮痛,发痒,甚者畏光羞明。治宜平肝,祛风,清热。
方药:石决明30克,草决明30克,荆芥10克誉尺友,赤芍30克,青葙子18克,栀子10克,麦冬20克,木贼15克,防风15克,刺蒺藜25克,蔓荆子15克。水煎服。
(2)冷泪证:眼睛不红不痛,泪下无时,迎风更甚。泪液清亮,流至睑缘或面部无热感。治宜温肝、搜风,止泪。
方药:白薇15克,羌活9克,石榴皮10克,防风15克,刺蒺藜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
单方验方治疗:
(1) 桑叶15克,芒硝8克,水煎,澄清液洗眼,每日2一3次。
(2) 秦皮15克,水煎,澄清液洗眼。
(3) 巴戟肉1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肉苁蓉10克。水煎服。
(4) 川椒12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10克,淡盐汤送服。
(5) 当归、熟地、谷精珠各等量,研细末和匀,每次服10克,开水送服。
(6) 木贼15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枸杞15克,白蒺藜10克,赤芍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谷精草10克。水煎服。
针灸治疗:
取穴:睛明、球后、承泣、攒竹、肝俞、肾俞、阳白、合谷。
方法:每次取2—3个穴,行雀啄法,至有酸胀感后即退针,亦可留针20分钟。
最后,迎风流泪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若患者处于静室无风状态时,眼周状态正常,不会表现为明显的眼干眼涩,也不会表现为眼泪分泌过多,考虑是由眼部较为敏感引起,通常无需接受治疗。建议患者经常热敷眼周,放松神经、肌肉,症状可得到缓解。
部分患者迎风流泪是由于困慎眼部炎症引起,炎症诱发眼部角膜、虹膜充庆槐血、肿胀、敏感,受到刺激时会有应激性反应,表现为流出眼泪保护粘膜。
7. 迎风流泪怎么回事
眼睛迎风流泪由于下眼睑皮肤松弛,眨动眼睛时,输匝肌无足够力量压迫泪囊,不能将眼泪送入鼻腔所致。不是由于泪道堵塞或泪点外翻的原因。
眼睛迎风流泪可分为冷泪和热泪两种类型。1。冷泪:眼睛不发红,经常流泪,迎风时更甚,眼泪清稀,如不治疗,时间久了,会使眼睛昏暗,辨不清颜色。2。热泪:眼睛红漏改肿疼痛,怕见光,眼泪黏浊,多与其他眼病并发。
眼睛经常流泪大致有3种原因:
1.泪点外翻。下泪点离开眼球,眼泪不能流入下泪点,因此发生流泪症状。
2.泪点狭窄或闭塞。因睑缘炎、烧伤、其他外伤或睫毛进入泪小管引起。也有先天性的症状。
3.泪小管狭窄或闭塞。多因砂眼感染后的瘢痕组织、结石或睫毛进入而发病。
诊断时的典型症状:
1.迎风流泪。单眼或双眼,当气温下降或有冷风刺激时,眼泪很快流出,伴有 发 痒和眼睛发涩的感觉。
2.经常流泪。眼睛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常常流泪,眼泪稀清,没有痛感也不红肿。
迎风流泪非小病
□文/天津市河东区钟山医院 眼科主任王素敏
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
人们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游搜稿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临床上采用高效浓缩纯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清肝泻火、明目止痛、活血散结,达到促进眼球内部新陈代谢、增强晶体抗氧化能力的目的,从而抑制晶体蛋白质变性的发神孝生和发展,改善晶状体的混浊程度。
参考资料: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205/26/xb02/26222005.htm
见风流泪常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泪腺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空气或风的刺激,可反射性分泌流泪增多,而过多的泪液不能及时被泪道排出而流眼睑外造成流泪的现象。
2、泪液分泌量正常,泪道无阻塞冲洗通畅但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使泪液排出障碍,出现流泪。
3、由于眼部慢性炎症:如结膜炎、沙眼、外伤、异物,肿瘤等原因使泪道狭窄,泪道不完全阻塞,排泪功能降低,正常分泌量的泪液不能完全流入鼻腔而流出眼睑外,出现流泪。
三种情况虽都引起流泪但临床处理却不同。第一种纯属生理性流泪现象,外界刺激因素去除流泪症状停止,不用治疗。第二种为功能性泪溢囊粘膜,加强排泪功能,第三种属于器质性泪溢,即使在室内也会流泪。泪液不能及时排出并滞留在泪道中,会引起细菌感染造成泪囊炎,这时泪囊中的细菌可经泪小点返流到结膜囊。将对眼球的健康造成危害。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8. 迎风流泪是什么回事怎么办
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正常人分泌出来的泪水,通过泪道流至鼻腔,所以平常不会有眼泪流出。
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能使眼昏暗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
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明目上清片
[处方组成] 桔梗72g、熟大黄72g、天花粉45g、石膏45g、麦冬45g、玄参72g、栀子45g、蒺藜45g、蝉蜕45g、甘草45g、陈皮45g、菊花72g、车前子45g、当归45g、黄芩72g、赤芍45g、黄连72g、枳壳72g、薄荷脑0.225g、连翘45g、荆芥油0.1125ml。
[性 状〕本品为浅黄色的片;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
[适应症〕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及白内障患者忌服。忌辛辣厚味。
[剂型规格〕片剂。
[储 藏〕密封。
[生产厂家〕天津市源山中药制药厂,广西半宙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琥珀还睛丸
[处方组成] 琥珀30g、菊花45g、青葙子45g、黄连15g、黄柏45g、知母45g、石斛40g、地黄90g、麦冬45g、天冬45g、党参(去芦)45g、山药45g、茯苓45g、甘草(蜜炙)20g、枳壳(去瓤麸炒)45g、苦杏仁(去皮炒)45g、当归45g、川芎45g、熟地黄45g、枸杞子45g、沙苑子60g、菟丝子45g、肉苁蓉(酒炙)45g、杜仲(炭)45g、羚羊角粉15g、水牛角浓缩粉18g。
[性 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清热明目。用于肝肾两亏、虚火上炎引起:内外翳障、瞳仁散大、视力减退、夜盲昏花、目涩羞明、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剂型规格〕每丸重6g。
[储 藏〕密封。
3、杞菊地黄胶囊
[处方组成] 枸杞子36.7g、茯苓55g、牡丹皮55g、山药73.4g、熟地黄146.8g、山茱萸(制)73.4g、菊花36.7g、泽泻(盐制)55g。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黑褐色棚判的粉末;味甜、微酸。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适应症〕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
[剂型规格〕每粒装0.3g。
[储 藏〕密封。
4、明目蒺藜丸
[处方组成] 黄连4g、川芎36g、白芷36g、蒺藜(盐水炙)108g、地黄72g、荆芥36g、旋覆花36g、菊花108g、薄荷36g、蔓荆子(微炒)72g、黄柏36g、连翘36g、密蒙花36g、防风36g、赤芍36g、栀子(姜水炙)36g、当归72g、甘草18g、决明子(炒)36g、黄芩72g等。
[性 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辛、苦。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适应症〕暴发火眼,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腥、膻之物。
[剂型规格〕每20粒重1g。
[储 藏〕密闭、防潮。
5、桑麻丸
[处方组成] 桑叶800g、黑芝麻(炒)200g。
[性 状〕本品为灰绿色的雹和中水丸;味微苦、涩。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适应症〕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剂型规格〕每50粒重约3g。
[储 藏〕密闭、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