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装设计没有纯度高颜色
① 服装搭配——色彩的纯度
1.明度讲的是深浅关关系,皮肤深浅对应相应颜色的深浅;
纯度讲的是艳浊的关系,艳色是饱和度特别高的颜色,浊色是加了灰的颜色。
所有的配色都与人有关系,认识色环是为了匹配自己的色彩特征。
2.黑白灰有纯度,即没有彩度,只有色相和明度的属性。
3.纯度分为低纯度、中纯度和高纯度。
低纯度,不能第一眼辨认,色相分不清楚,视觉冲击力低;
中纯度有彩度、不刺目、视觉感最舒适、相对温和、冲击力适中;
高纯度视觉冲击力非常强、比较强烈鲜明!
4.纯度的色阶与明度色阶相似。讲所有的这些都是要与人对应的,知道了自己的纯度,要了解衣服和饰品的颜色,这样才能做到人衣合一,找到适合自己的色彩群。
大部分人是中纯度的,高纯、低纯是少数。
了解了纯度的关系后,在穿搭上找适合自己的色彩,靠近面部选择适合自己的纯度,会让面部更加立体清晰。
5.深浅是添加物(添加黑白灰)的关系,纯度是彩度的关系,高彩度和低彩度。
6.纯度体现穿衣的个性和柔和。
高纯度比较个性、张扬;
中纯度温和、视觉舒适;
低纯度安静、温和、细腻、优雅和朦胧!
任何颜色都对应人与场合(即你扮演的角色)。
高纯度适合舞台、戏剧,日常一穿就抢人,高纯度一定要控制好比例,否则就是舞台装,平时爬山、运动可以穿,日常生活不多,但可用在饰品!
7.外国人五官立体、皮肤白,可以驾驭高纯度,黑人也是同理,黑肤色和白肤色都是干净的颜色。
8.日常穿搭,高中低纯度对应自身相应纯度的皮肤。在考虑特殊场合时可不用,比如森林、爬山时穿高纯度示警色,也用于滑雪。
高中低纯度也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搭配,去营造不同氛围。纯度彰显个性与雅致,明度彰显年轻和成熟。
8.纯度搭配共六种,同纯搭配(高高、中中、低低)、高中、中低、还有高低。
知识补充:
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构成的三要素是狭义和广义的区分:
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三属性,是指任何一色同时含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
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
其二是:色彩的开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
其三是:色彩的视觉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感觉的结果。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色差大小与配置问题,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地使用。而色彩之间的关系、色与形之间的关系、色与质之间的关系、色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色与美感之间的关系等等。
② 从准学术的角度详解:为什么外贸的服装看起来颜色都旧
俊薄;卮穑骸巴饷澄不酰�蠖嗳绱恕!薄安欢园。�铱从泻芏嗤饷车甑囊路�丈�己芰涟。俊薄罢飧觥��道椿俺�~~” 绝非故弄玄虚,确实说来话长!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真正的外单产品(特别是走欧洲、北美地区的货),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都会是有些偏黄和偏灰。根据不同人的理解,这种偏差会被一些人理解为“更有质感”,被另一些人理解为“显旧”。个中缘由,今天我从色温和色彩理解上来谈一下。 色温原因——导致“偏黄” 色温,这是个专业的术语,是指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是因人而异的。一般这个概念在摄影技术上应用的较多,因为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这个不是我今天所要讨论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对于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的地域、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很大的关系: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黄昏8000K~中午17000K),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因为高色温下的景物在他们看起来才是比较真实的;相反的,生活在纬度较高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的状态。通常来讲,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会感觉色彩偏青,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就会感觉有点偏红。
在中国,我们的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参考,所以我们在用我们的电视看美剧的时候,就会觉得美剧的色调基础偏青、偏冷……很多人觉得美剧有一种骨子里的严谨与冷峻,除了人家真的比起我们的剧集拥有这些优点之外,偏冷的色调更加深了我们的这种印象。
回到对于服装颜色的探讨。就是因为生存环境色差的问题,如果我们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那么蓝眼睛的欧美人看起来就偏蓝;而蓝眼睛眼中的白(6500K),在国人眼中就偏黄了。于是,在欧美人眼中的正常色彩的服装,在我们的环境下,在我们的眼中,都罩上了一层“旧”的颜色。 色彩理解原因——导致偏灰 对于色彩理解方面的探讨,可能会触及某些人敏感的一面,您可以承认,也可以不以为然,因为这可以归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而心理学这种东西,我们国人压根儿就没有从科学的角度真正的认可过。首先谈论一下复色与补色,这涉及到对于服装色彩搭配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虽然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比如红色加黄色出现了橙,橙色就是复色。蓝色加黄色出现了绿,绿色也被称为复色。三原色拼成的复色,其在颜色圈中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为补色。例如,黄与蓝拼成绿色,缺席的红色便是绿色的补色。
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越是经济不发达、“素质”较低的地区的民众,在色彩搭配的偏好上就越喜欢采用鲜艳的补色搭配,比如我们农村地区鲜艳的大红配大绿的,再比如电影《无极》的色彩运用(不是陈凯歌喜欢补色搭配,而是他为了展示剧中的荒诞,而特意选择了这种配色)。相对应而言,“素质”较高、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在色彩搭配上更倾向于采用温和的复色。
然后,我们说一下已经说了“高级灰”这个在很多人看起来比较概念化的词汇。高级灰其实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也许应该叫做色调。在水粉画中,高级灰特指一个色系或一组色。“色彩经过调合,纯度通常偏低,给人的感觉更和谐,而不是单独一个色——因为色彩的运用关键在于搭配,没有一个色是独立存在的”。高级灰柔和、平静、稳重、统一、不强烈、不刺眼,没有冲突,色彩内含的元素是复杂的而非单纯的。
“高级灰”适用于对生活或服饰的一种态度时,也体现了对于文化层次——准确的讲是“理性程度”——的一种体现。高级灰的热衷者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有专业知识的、理性的、略带矜持的职业群体,所以中高档服装,或者以中高档人群为目标消费者的服装,都会强调高级灰的概念。
而这种调子在高山、草原和沙漠地带都很难到,这些地方的居民更喜欢强烈耀眼的高纯度色彩,一如他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当然,在真正的竞技性的运动服场上,高级灰也很难找到,因为那里对于激情的需要高于对理性的需求。 让我们平心静气的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些发达国家的平均国民素质还是要高于我们的(毕竟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人口太多,而且大部分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要远远的小于欧美国家),所以他们在服装的色彩喜好上,对于高级灰的需求——其实这和前面说过的“复色”是一个意思——要高于我国。而且在色彩搭配应用上,极少出现鲜艳的复色搭配。正是这种原则指导下的设计的服装,在我们国人的眼里,自然显得不够“艳丽”,色彩“偏灰”。 意大利的kappa在我们国内一直不温不火,但自从“Kappa中国”接管,中国设计师根据国人的普遍审美情趣,重新定义了配色原则,更多的使用高纯度色彩,“大胆的”的启用补色搭配,使得服装的色彩“亮丽”起来后,销售好的让李宁都不得不佩服。对比一下原始(目前意大利本土)Kappa和中国国内Kappa的风格区别,更容易理解我前面说过的道理。 当然,并不是外单产品绝对没有纯度色彩的运用,比如一些户外装备,有时候会采用完全不同于自然色彩的高纯度颜色,那是专业领域的专业需求;有时候欧美的少年装和青年装也会采用高纯度颜色和补色,那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设计突破,个案而已。 正是由于以上所说的两方面原因,很多外贸货都会给人一种其貌不扬、过于低调的感觉,外贸店也会随之色彩暗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