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溶于水后为什么有颜色
A. 把淀粉酶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中,再以60'C的温度加热5min,再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变紫色,求详细解释。
其实这个题条件蛮多,蛮好做的。将等量的两种液体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
方案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变紫色的为稀蛋清。
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分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注意:双缩脲试剂在滴加时,应先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A液),营造碱性环境,再加入3~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与蛋白质发生络合反应,而不是混合。方案二: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淀粉溶液,振荡。再滴加斐林试剂,振荡。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约2min。生成砖红色沉淀的为淀粉酶溶液。
原理:淀粉酶溶液与淀粉溶液反应生成麦芽糖,麦芽糖为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因为是自己写的,实验中可能有些具体的小细节是没有包含到的,一定还有自己检查一下的哇~
O(∩_∩)O,谢谢~
B. 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水解并不是一步完成的,随着水解程度的加深,反应液与碘液结合后依次会呈现蓝色、紫色、
(1)如果在此实验过程中,反应太快,无法观察到颜色的逐步变化,在不改变淀粉量的情况下,则需要对预实验唾液淀粉酶溶液进行稀释,再重复实验,直到找到适宜的浓度.
(2)为了保证CuSO4和NaCl对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能够明显体现出来,在反应之前,先将1mLCuSO4和1mLNaCl分别与1mL唾液淀粉酶溶混合后,在37℃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使它们充分作用,然后再与37℃水浴锅中(或同样温度)保温过的2mL淀粉溶液混合进行反应.
(3)分析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号和4号试管,加入0.3%NaCl溶液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速率加快.要判断Cu2+会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需要对1号、2号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为避免自来水中的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整个实验所用试剂都要用蒸馏水配制,而不用自来水配制.
故答案为:
(1)预实验唾液淀粉酶溶液进行稀释
(2)1mLCuSO4和1mLNaCl分别与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37℃水浴锅中(或同样温度)保温过的2mL淀粉溶液
(3)1号和4号 1号、2号和3号
(4)避免自来水中的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与碘出现褐色的原因
1、碘和淀粉形成了包合物,从而显现出褐色。
2、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会发生淀粉和碘单质的显色反应。
D. 淀粉水解可能出现的颜色
1、 在试管1中加入0.5g淀粉和4ml水,在试管2中加入0.5g淀粉和4ml 20%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试管3~4min。
2、 把试管2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试管3中,留作下一步实验用。
3、 向试管1和试管2中加入几滴碘溶液,观察现象。发现试管1的溶液呈蓝色(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试管2无明显现象。
4、 向试管3中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值约为9~10。
5、 另取一只试管4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并向其中滴入4滴2%的硫酸铜溶液,立即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再取试管3中的水解液1ml滴入,振荡混合均匀后,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颜色常有蓝色--黄色--绿色(黄蓝两色混合)--红色等一系列变化。最终有红色沉淀生成。原因是氢氧化铜被还原生成红色难溶于水的氧化亚铜。实验结论: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糊精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制备方法
1、酸解法
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优点:
生产简易,由淀粉逐步水解为葡萄糖的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仅在一个高压容器内进行,水解时间短,设备生产能力大。
如采用10oBe`浓度淀粉,在0.294 Mpa压力下需20min;在0.343 Mpa压力下仅需7-10min
缺点:
1)由于水解作用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要求设备耐腐蚀、耐高温、高压;
2)在酸水解过程中,除了淀粉的水解反应外,尚有副反应的发生,将造成淀粉的利用率降低;
3)酸水解法对淀粉原料要求严格,颗粒大小均匀,淀粉浓度不宜过高
2、酶解法(双酶水解法)
酶解法是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酶解法可分两步:
第一步:利用-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此过程称"液化";
如采用BF7658菌的-淀粉酶,反应温度在85-90°C,pH6.0-7.0;用糖化酶,反应温度50-60 °C, pH3.5-5.0
第二步: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此过程称"糖化"。
"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作用下完成的,故得名。
酸解法一般10-12°Be` (含淀粉18-20%)
双酶法一般20-23°Be` (含淀粉34-40%)
3、酸酶结合法
酸酶法
有些淀粉,如玉米、小麦等谷类淀粉,淀粉颗粒坚实,如用-淀粉酶液化,在短时间内,液化反应往往不彻底;
可采用酸将淀粉水解至葡萄糖值10-15,然后将水解液降温、中和,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葡萄糖值(DE值; dextrose equivalent value )-- 指葡萄糖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用于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
E. 唾液淀粉酶 为什么会变色 什么情况下会变 为什么要放到37C水中
发生变质了
遇高温啊,硝酸铅啊等等
因为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口腔,37摄氏度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也是霉反应最活跃的温度
F. 为什么在淀粉中加入蔗糖酶在37度下保温后再加入Benedict试剂再在沸水浴中煮沸后会出现绿色
溶液出现绿色是因为有微量的还原反应。虽然理论上淀粉应该不被蔗糖酶(转化酶)催化,但实际操作时总有各种误差,比如:
长时间反应产生的微量水解:即使没有催化剂,长时间加热也可能有微量的淀粉被水解。如果淀粉不纯,配试剂的水不纯,溶液有一定的酸性,都会加快水解。
酶的纯度较低,混有杂质,或者用错了酶都有可能。可以叫蔗糖酶的有3种,应该用的是转化酶(EC 3.2.1.26)。如果用了蔗糖α-葡糖苷酶(EC 3.2.1.48)就会催化淀粉水解。不过那样就应该有砖红色沉淀了。但是用的转化酶纯度不够,含有一些杂质是有可能的。
总之,有微量的还原糖出现,产生微量氧化亚铜,与试剂的蓝色混在一起,就出现了绿色。其实这个反应的溶液变色过程就是这样,先变绿,再变灰色、棕色等,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有微量反应,就出现中间的颜色。反正没有砖红色沉淀,就可以算作阴性。
G. α-淀粉酶和淀粉溶液在温水中变色嘛
可能会可能不会要看多少度的因为α-淀粉酶是属于一种有机物,而不是生物,耐高温是说它在高温下才开始分解。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
000~160
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H. 为什么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后遇本乃狄后是砖红色沉淀而蔗糖酶分解蔗糖遇本乃狄后却是黄色沉淀呢
颜色深度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如果你蔗糖水解够彻底,含量够多,一样能形成砖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