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粉蝶为什么会变颜色
‘壹’ 菜粉蝶简介
菜粉蝶又称白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属于节肢动物里的昆虫类。广西各地均有发生灾害。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 9 科 35 种,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卵瓶状,竖立,初产时乳白至淡黄色,后变橙黄色,表面有较规则的纵横脊纹。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体上各节均有 4条~5 条横皱纹,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蛹纺锤形,两端尖细,背部有 3 条纵隆线和 3 个角状突起。
【发生特点】 菜粉蝶分布广,在广西一年发生 7 个~ 8个世代,以蛹在被害的芥蓝或甘蓝菜株上越冬,也有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残株落叶的向阳处越冬,翌年 2 月 ! 3 月间成虫出现。成虫羽化后 6 小时 ~7 小时即进行交配,交配后 1天~2 天即产卵。
春、秋季节,菜园里常常有许多白色的蝴蝶飞舞,人们叫它菜粉蝶,又称白粉蝶、白蝴蝶、粉蝶等等。菜粉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踪迹。菜粉蝶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菜粉蝶是成虫,它不吃菜叶,仅吸食花蜜。它在花丛中吸食花蜜时,无形中替花做了媒,起了传粉的作用。可是它在幼虫时期,却专门咬食菜叶,造成蔬菜减产。
卷心菜含有芥子油气味,菜粉蝶根据这种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趋化性。
2吃叶趋化性 菜粉蝶的卵形状像瓶子,约1毫米长,黄色,逐渐变深,卵期2-11天。幼虫大多在清晨孵化,出壳时,幼虫在卵内用大颚在卵尖端稍下处咬破卵壳外出。初孵幼虫,把卵壳吃掉,再转食菜叶。菜粉蝶的幼虫主要是靠吃菜叶长大,身体为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又名青虫、菜虫。
菜青虫吃菜叶也有选择性,专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你还可以做一个观察实验,把菜青虫放在草纸上,发现它不会咬食草纸,当草纸上沾湿了卷心菜叶汁之后,它便会啃咬起来。
‘贰’ 彩粉蝶与菜青虫的关系
菜粉蝶(PierisrapaeLinne)又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广西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菜粉蝶分布全国各地,药材中以板蓝根受害严重,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为害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
幼虫以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茶科等植物为食,是蔬菜园艺栽培上的一大害虫。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
菜青虫是无脊椎动物,属昆虫纲,鳞翅目,粉蝶科,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体长约2.8~3.5厘米,全身青绿色,背部有1条黄细线,两侧具有小黄点。刚孵出的幼虫先啃食卵壳,再嚼食菜叶,食量很大。往往在幼嫩叶背处为害,颜色往往与菜色一致,要仔细辨认。菜粉蝶的寄主有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偏嗜含有芥子油醣苷、叶表光滑无毛的甘蓝和花椰菜。
‘叁’ 蝴蝶翅膀的斑斓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研究发现,蝴蝶的颜色是自己身上的色素,色素可以吸收部分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从而使画面呈现出相应的色彩。蝴蝶身上的黑色、黄色、红色和绿色,也是由色素决定的。例如,黑色素使蝴蝶的翅膀呈现出深沉的墨色、褐色、黄褐色和红褐色等色彩。再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能够让蝴蝶的翅膀产生黄色、红色、橘红色。当色素色和结构色混合在一起时,蝴蝶翅膀上的颜色和斑纹就更加艳丽夺目了。
蝴蝶翅上美丽的色彩其实都是来自它们的鳞片。如果将鳞片去掉,蝴蝶的翅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各种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大小各异,长短不同,或者带脊起棱,或者尖端有锯齿……研究发现,每个鳞片细小的“脊纹”越多,出现的闪光就越强,颜色的变化也就越大。
同学是三大的吧?/?????
‘肆’ 白蝴蝶会变什么虫子
白蝴蝶一般指白粉蝶、也叫菜白蝶。其生命后期不会变虫子,会产卵,然后死亡。卵会孵化成幼虫,再变态为蝴蝶。
白粉蝶的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
‘伍’ 菜粉蝶是什么
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中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
特别偏食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时,也可取食其他寄主植物,如菊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菜粉蝶各地普遍发生,各地年生代数不同,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东北地区1年3~4代,黄淮地区5~6代,长江流域地区7~9代,广州可发生12代左右,华南地区无滞育现象,各个虫态均可越冬。
(5)菜粉蝶为什么会变颜色扩展阅读:
越冬蛹的羽化时间在全国各地差异较大,江南各地于第二年早春2~4月份羽化,华北4~5月份,东北5~6月份。
由于越冬蛹所处的环境复杂,温度差异大,因此,越冬代成虫的羽化期持续很长,羽化期可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是导致以后田间发生世代重叠的主要原因,也给预测预报和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一年中危害盛期也因地而异,在南方以春末夏初(4~6月份)和秋初(9~11月份)两次盛发,华北5~6月份和8~9月份,东北地区则在7、9月盛发。
‘陆’ 小明的妈妈说:蝴蝶都是菜青虫变的,你信吗你准备怎么样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小
不是的。
菜粉蝶是由菜青虫变的。你可以捉几只菜青虫养一段就知道了,还可以观察它化蛹、羽化的过程。(观察法)
蝴蝶是由蝴蝶的卵变来的,
蝴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柒’ 如何认识菜粉蝶
菜粉蝶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的长毛;雌虫整体呈黑色,顶角有一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前后并列的黑色圆斑,前嘴上有一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
卵高约1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幼虫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呈圆筒形,中间肥大,背部有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线上有黄斑。
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一个管状突起;在第二、三腹节两侧有两个突起成角的黄色脊;体灰黑色,翅白色,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底面为淡粉黄色。
‘捌’ 说一说菜粉蝶的一生
菜粉蝶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卵。菜粉蝶的卵是浅黄色的,通常产在卷心菜叶子的背面。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卵孵化成幼虫,就是
第二阶段了。虽然菜粉蝶很美丽,也很讨人喜欢,但是它的幼虫却有点让人讨厌,因为它们很喜欢吃卷心菜又嫩又香的叶子,会把人们种植的卷心菜叶子吃出一个个大洞。它们经常有很多聚集在卷心菜叶子上,狼吞虎咽地吃着,能一天到晚吃个不停。菜粉蝶的幼虫一共要蜕4次皮,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岁,刚刚蜕皮的时候需要休息一两天,等皮肤变硬后,又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吃卷心菜。
蜕了4次皮之后,菜粉蝶幼虫开始结蛹,就进入第三阶段了。菜粉蝶的蛹很有意思,它在棕色的树干上就会变成棕色蛹,在绿色的叶子上就会变成绿色蛹,不仔细看的话,很难找到它们。秋天结蛹的'菜粉蝶幼虫就以蛹的状态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一般会在树干、稻草或是枯草上结蛹,所以,秋天的蛹一般像枯草或枫叶的颜色,很奇妙吧。变成蛹的菜粉蝶不吃也不动,在蛹里耐心地等待着羽化。它的身体慢慢发生变化,渐渐露出了蝴蝶的模样,与幼虫时期完全不同。过了一个星期,它的翅膀长出黑色斑点,即将破蛹而出。蛹里的菜粉蝶继续长大,又过了一个星期,菜粉蝶的翅膀上已经有3个非常明显的黑斑了。菜粉蝶终于开始羽化了,蛹从头部开始蜕皮,菜
粉蝶从里面缓慢地爬了出来,白色的翅膀逐渐展开,啊,它终于变成蝴蝶了。阳光温暖地照着它的身体和翅膀,它的前翅顶端有一条歪斜的黑色斑纹,下面有几个黑色斑点,就像绣上去一样美丽。这就是菜粉蝶的第四阶段了,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玖’ 从外面捡到的蝴蝶蛹(菜粉蝶)什么时候出来
1,看起来至少有一只蛹被寄生蜂产下了寄生卵了。这样的话,蛹出不了蝶。会死,会出很多寄生蜂。
2,如果蛹健康。这个颜色已经从最开始的嫩绿色变成了黄色了。比较接近化蝶的阶段,估计还有2~3天左右。当你能看到蛹里面有翅膀的性状色块时,12个小时内会出。
3,你已经摘下了蛹,它不能以天然的姿态悬挂,会影响出蝶。当它破蛹从背部裂开爬出来是,不顺利,或者爬不出,就会死掉。爬出来以后,不能及时爬到便于凉展翅膀,舒展新翅膀的地方,它将羽化失败,翅膀畸形,最后飞不了,很快死掉。
4,其他影响羽化的因素还有温度和湿度,只要不太干燥,这个季节问题不大。
我想说的说完了。
‘拾’ 菜粉蝶的外形特征
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其色泽有深有浅,斑纹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班色深显着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二、三腹节两侧突起成角。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
白粉蝶,体长约18mm,展翅宽45-65mm。头小,复眼黑褐色、圆形、突出,口器为虹吸式,下唇须特别发达,触角成棍棒形。胸部黑色,有灰色长毛,并夹有白色长的细毛。雌蝶翅基部有灰黑部分几占翅的一半,翅尖有三角形黑斑。雄蝶灰黑部分局限于翅基处,翅尖灰黑部分较淡。雌蝶的色彩一般比雄蝶深而明显。足细长,腹部细小 ,末端略尖,密被白色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