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为什么分三种颜色
A. 在古罗马,贵族的服色多为什么颜色
在古罗马,贵族的服色多为深红、鲜红或乳白,平民的服色多为深灰、浅灰色。特别是贵族妇女的围裹式长衣,多用丝绸制成,色彩绚丽,图纹精美。当时玫瑰花已广泛应用于妇女服装上古罗马人除了农夫或旅行者,一般人很少戴帽子。鞋子,从士兵笨重的铁丁牛皮靴到时髦妇女的鲜艳精巧的绣鞋,应有尽有。
条数:古罗马宫廷膳房由哪几个专业部门组成?
古罗马的烹饪文化比较落后,后来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人才开始重视烹饪文化。当时,古罗马宫廷膳房的分工已经很细致,由面包、菜肴、果品和葡萄酒四个专业部门组成,厨师总管的身份地位很高,几与贵族大臣等同。
B. 为什么德国的国旗用的是黑红黄这三种颜色
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
1、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在德意志大地上。
2、1918年德意志帝国垮台后,魏玛共和国也采用黑、红、金三种颜色的旗帜为国旗。
3、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区别。
4、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的德国仍沿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
(2)古罗马为什么分三种颜色扩展阅读
相同颜色构成的国旗:比利时国旗
比利时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5:13。旗面从左到右由黑、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构成。黑色是庄重而具有纪念意义的色彩,表示悼念在1830年独立战争中牺牲的英雄;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和畜牧业与农业的丰收;红色象征爱国者的生命和热血,还象征独立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比利时是世袭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乘坐的汽车悬挂王旗,王旗与国旗不同,为四方形,旗地近似咖啡色,旗中间有比利时国徽,旗地四角处各有一顶王冠和在位国王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C. 什么是蓝三罗马,红二罗马
蓝三罗马指的就是冠号和序号是蓝色,冠号的罗马数字有三个
顾名思义,红二罗马就是冠号和序号是蓝色的,冠号的罗马数字有两个
D. 欧美许多国家为什么都爱用红白蓝三色做为国旗的颜色
谈到欧洲国家的三色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红、白、蓝三色旗,这与法兰西文化的影响力有关。众所周知,红、白、蓝三色代表自由、平等与博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军司令拉法艾特在巴黎市的代表颜色———蓝色与红色之间,加上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作为国民军的帽徽,着名的三色旗由此诞生。国旗上从靠近旗杆那边起依次为蓝、白、红三色长方竖条,宽度分别为30%、33%、37%。西欧国家中,采用红、白、蓝三色旗的,还有荷兰和卢森堡。两国的国旗上,均是由自上而下三个平行的红、白、蓝长方形组成,惟一的区别是蓝色的深浅不一。1568年,荷兰人挥舞橙、白、蓝三色旗,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后来为了在战斗和海上航行时易于辨认,用红色取代了橙色。历史上,卢森堡与荷兰曾经共组联邦。卢森堡独立后,正式将国旗改为红、白、浅蓝,以示与荷兰国旗的区别。
就地域而言,欧洲大陆上,国旗采用红、白、蓝三色最多的,要属中、东欧国家。这是因为,红、白、蓝是代表斯拉夫民族的颜色,所以,主体民族属于泛斯拉夫族的国家,像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的国旗均是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色块排列方式的不同,有的只是同样的三色旗底儿上添加了不同的国徽。历史上,这些民族国家几经联合、分裂,其国旗也随之更改。俄罗斯的国旗为长方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颜色分别为白、蓝、红。捷克共和国国旗与俄罗斯的国旗相同,但其排列为靠旗杆一边的三角形为蓝色,旗地右上方为白色,下方为红色。捷克族和斯洛伐克同属斯拉夫族,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西米亚王国,这个王国的颜色为红、白两色,而蓝色则来自原来的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两省徽章的颜色。东欧剧变后,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正式分家,各自成立独立主权实体。捷克继续沿用原有的三色旗为国旗。斯洛伐克则采用自上而下白、蓝、红三色等分的长方形国旗,旗地中间偏左绘有斯洛伐克的国徽。三色旗也是南斯拉夫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旗帜。1804年,塞尔维亚地区的南斯拉夫人高举三色旗发动了反对土耳其的起义,1918年12月建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时,正式采用三色旗为国旗。1991年,前南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沿用了1918年的三色旗,蓝、白、红三种颜色自上而下平均排列,各占旗面的1/3。斯洛文尼亚国旗自上而下为白、蓝、红三色长方形,克罗地亚国旗则自上而下为红、白、蓝三色,两国国旗上均绘有各自的国徽。
E. 什么是凸版三罗马,蓝三罗马,红二罗马,红三罗马
三罗马二罗马指的是钱币编号前面的罗马数字。
三罗马就是有3个罗马字母,二罗马就是有2个罗马字母的。
凸版是相对应平版来说的,是指印刷工艺。
凸版最明显的特点是摸上去有凹凸感。
F. 简述古罗马时期有哪几种典型的服饰
古罗马时期 典型的服饰主要有:
1、男用外袍:托加(toga)
托加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标志,用一块非漂白的大羊毛织物做成的,早期是长方形,后来为了穿着方便,改成椭圆形。起初男女及儿童都可穿托加,到共和时期,除了最低阶层的女支女可以穿一件表示她们职业的粗毛料托加外,只有男子才可以穿托加;奥古斯都时期,通女干的妇女也必须身穿托加。
托加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共和末期,长达 5.5 米,宽至 3.5 米。1至 2 世纪时,其长度达到 6 米,并被作为一种礼服。托加的穿着方法很多,介绍一种最简单的,将之纵向折叠,以便较低部分比其它部分更深进去,之后一端从左肩垂至前面的地面,剩下部分披到身后从右臂下面穿过,经过胸部,再搭在左肩上。到帝国时期,从托加的颜色、装饰和样式就能明显地判断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和职业,如皇 帝的托加为紫色,元老的托加有红色或者紫红色的镶边,祭司的托加穿着一般包头。
G. 古罗马人使用哪些主要颜色作为衣服
在电影、历史重现和插图中,罗马军团成员都是穿红色外套的。但事实上,古罗马人在军队里是否有制服服装,主要是红色的?
一开始,注意红色代表什么。在罗马的意义上,它是战神马尔斯的颜色和象征,马尔斯是孪生兄弟罗穆卢斯和雷穆斯的神话父亲。所以红色在罗马人的公共领域非常重要,他们认为自己是好战的人,直接来自火星。
庞贝城一处房屋的壁画显示,庞贝城的士兵穿着不同颜色的外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穿白袍的军团和一个穿红袍的军团。
然而,可以肯定地说,红色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生产成本低。白色和深色(即深棕色)可能是显性的。在高级指挥官的军团中,价格较高的是“猩红色”。紫色是最昂贵的,是留给将军的,后来也只给皇帝使用。
当提到在海上舰队服役的罗马士兵和划手时,我们知道他们要归功于维吉提乌斯(公元4世纪的作家)穿蓝色长袍。
H. 西汉时中国称罗马为什么
29、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西汉时中国称古罗马为:( C )
A.安息 B.波斯 C.大秦 D.大食
古罗马为何叫大秦?
权威们是这样解释的:“当时中亚、北亚人习称中国为‘秦’,因其国势强盛,文物、制度堪与中国媲美,故呼之为大秦。”[《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10页。]
“西域大秦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随后在《晋书》、《魏书》和《北史》中,都有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室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晋书·四夷传》记载:
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余里。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典王有五宫,其宫相去各十里,每旦于一宫听事,终而复始。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宝物、明珠、大贝,有夜光璧、骇鸡犀及火浣布,又能刺金缕绣及积锦缕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
汉时都护班超遣掾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有相同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鬣、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
自《后汉书》,至《晋书》、《魏书》和《北史》,对西域大秦国的描述基本类似,表明了自东汉至北朝这五、六百年间,西域有一个大秦国。
但自新旧唐书起,西域大秦国的记载出现了变化。
《旧唐书·西戎传》记载:“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
《宋史·外国传六》记载:“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
《明史·外国传七》记载:“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万历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
按新旧《唐书》记载,拂菻即古大秦,而拂菻通常被认为是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也被统称之为古罗马。至于《明史》更是明确表明:“拂菻,即汉大秦”,并且就是天主耶稣降生的地方。按基督教之耶稣生于今巴勒斯坦地区,其地曾是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也是东罗马时期的境域,上千年以来确实是古罗马之地。因此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史籍中的西域大秦国就被中外学者认定为是罗马帝国,这一结论直到今天基本上为学术界所接受。
此外,1623年在陕西发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更使欧洲学者认为大秦就是罗马帝国。
虽然大秦为古罗马似乎早已成定论,然而大秦为古罗马一说仍然存在着诸多未解的疑问。
请采纳~
I. 为什么古罗马军队有两种颜色军服 红和蓝
红色不是主色调,只是因为恺撒的军团和罗马城内的禁军穿过,并且在各种影视作品里出现而被认为是主色调。蓝色,绿色等等都有穿过。在阿非利加行省的罗马部队则一般穿白色
不是就两种颜色的
J. 古罗马战士为什么头上会有不同的颜色
头盔还是头?如果是头盔的话就好办了,是分辨哪股势力的,还有就是装饰,只有军官或者有功勋的才有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