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

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

发布时间: 2022-11-02 18:19:08

Ⅰ 王维关于画的诗句(王维古诗《画》的翻译)

1.王维、古诗《画》的翻译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出自《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1)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画作欣赏诗,从诗中的描述来看,画中有山、水、花、鸟都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肯定是一幅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的作品。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静止的画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把读者引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2.王维的古诗《画》都写了哪些景物

王维的古诗《画》都写了:山、水、花、鸟。

具体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着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3.王维 诗中有画的诗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这个网站你能找到你要的

觉得好就写个满意

4.古诗《画》

《画》

【作者】王维 【朝代】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1)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着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Ⅱ 王维的古诗《画》的解释

解释,要什么解释?
就是说这幅画做的好啊!
远远的看画中的山是有颜色的,走进了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说明画的特别真,
春天明明已经过去了,可花还开着呢,人走进了,鸟却没有飞走。
就是说画画的非常好,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和真的一样。

Ⅲ 画古诗意思 画古诗全文

1、《画》古诗意思: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2、《画》--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Ⅳ 《画》这首诗的解释.急

这首诗的译文为: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Ⅳ 古诗《画》的意思

意思: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1、原文:

《画》--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表达的情感:《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5)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扩展阅读:

作品手法: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Ⅵ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于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是想说明“画“画得是什么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点评〗
此诗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
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十分逼真

Ⅶ 古诗 画 远看山有色近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写的哪此景色

古诗《画》写的是画中之景。

一、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二、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三、出处

唐·王维《画》

(7)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扩展阅读: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Ⅷ 远看山有色的意思是看见远山上有颜色对不对

远看山有色的意思:
1、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
2、远远望去,似乎有一些山峦色相。
出处:
1、小学课文《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

Ⅸ 画赏析 古诗《画》

《画》是宋代佚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内容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意思是: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全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

Ⅹ 古诗画远看山有色

《画》

【作者】王维【朝代】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10)画古诗为什么很远还可以看见颜色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着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热点内容
新版微信发图片为什么也折叠 发布:2025-02-02 04:26:28 浏览:594
电车货车车牌为什么有两种颜色 发布:2025-02-02 04:11:32 浏览:291
为什么生孩子后会晕车 发布:2025-02-02 04:07:56 浏览:582
为什么华为手机最高只有8g内存 发布:2025-02-02 04:03:03 浏览:541
为什么每个孩子 发布:2025-02-02 03:51:55 浏览:481
微信看图片为什么横看 发布:2025-02-02 03:47:05 浏览:941
为什么微信被删了自己不知道 发布:2025-02-02 03:45:28 浏览:630
为什么婴儿要晚上抱着睡 发布:2025-02-02 03:24:32 浏览:419
医保在缴纳时间为什么看病自费 发布:2025-02-02 03:18:41 浏览:230
地铁的票为什么那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3:07:25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