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x线为什么有不同颜色

x线为什么有不同颜色

发布时间: 2022-10-24 05:18:13

㈠ 为什么X光胶片是不透白透光黑

当然给你的是底片, 而且医院早已适应用底片来观察病灶 ,在胶片时代这是最好的方法

数码时代尽管可以输出各种图像,X光机很多医院也都换成了数码版本,都是秒出图的, 但为了考虑到医生习惯 也都默认输出底片。

至于为啥底片好? 因为底片具有最原始的细节和密度 任何将底片转成正片的方法 都会造成密度损失。 而且反色之后 白的多黑的少,容易视觉疲劳

㈡ x线液体是白色还是黑色

白色。
如骨骼,吸收x线量最多,到达x线胶片的量最少,曝光量少,x线片呈白色,肌肉、内脏和液体等,x线吸收量中等,x线片呈灰色,脂肪和气体,x线量吸收最少,x线片呈黑色。
当没有组织穿透时,图片的颜色将是黑色,深度越大,灰色越浅,空气投射为黑色,软组织是灰色的,液体为浅灰色,骨是更浅的灰色,金属投影为白。

㈢ 完全曝光的X光胶片为什么颜色

黑白色。x光胶片用黑白二色最容易区别,对比最明显。X光胶片也会被曝光度的大小而影响颜色的深浅度,在完全曝光的情况下,X光胶片是呈黑白色的。

㈣ x线片上人体骨骼显示为什么颜色影

X射线为什么能看到人体里的骨头呢?原因有三:第一,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X光射线,但是,X射线同可见光一样能使胶片感光。病人在做X光扫描时,由于人体各组织的密度不同,所以对X光的吸收性也不一样,扫描仪的胶片上产生的感光度也不相同。就是这样的光感差异,才能使人体成像,获得人骨影像。扫遍全身,在它的照射下,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出一种肉眼可见的荧光,这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在空气电离的效应下,出片可见。第二,众所周知,X射线的波长很短,但是它的能量却很大,穿透力很强。但是,这种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因此,当X光照在物质上时,只有一小部分的光能被吸收,其余的大部分光都透过原子间隙泄露了出来。于是,医生便凭借物体对X光的吸收差别来区分密度不同的物体。第三,X光照射在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化合物上时,能让它们发生荧光。众所周知,人体中含有钙、磷等物质最多的地方就是骨头,所以,在X光的照射下,人骨会发出荧光,人肉却不会,医生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形成人体组织的影像。因为X射线这样独特的原理,它一经发现,就被运用到医学成像诊断和X射线结晶学上,成为了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三大发现之一,标志了现代物理学的产生。

㈤ X线的五大特性

(1)穿透作用。X射线因其波长短,能量大,照在物质上时,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

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X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射线的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物质区分开来。

(2)电离作用。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可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产生电离。利用电离电荷的多少可测定X射线的照射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X射线测量仪器。在电离作用下,气体能够导电;某些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有机体内可以诱发各种生物效应。

(3)荧光作用。X射线波长很短不可见,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时,可使物质发生荧光(可见光或紫外线),荧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

这种作用是X射线应用于透视的基础,利用这种荧光作用可制成荧光屏,用作透视时观察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影像,也可制成增感屏,用作摄影时增强胶片的感光量。

(4)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这些作用在X射线显微镜(左图)、波长测定和物质结构分析中都得到应用。

(5)x线为什么有不同颜色扩展阅读

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使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不同的生物细胞,对X射线有不同的敏感度,可用于治疗人体的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治疗(下图为治疗肿瘤的X刀)。

在利用X射线的同时,人们发现了导致病人脱发、皮肤烧伤、工作人员视力障碍,白血病等射线伤害的问题,在应用X射线的同时,也应注意其对正常机体的伤害,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㈥ 可见光为什么要分七种颜色

色彩的本质是电磁波。电磁波由于波长的不同可分为通讯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线、r线和宇宙线等。其中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为可见光。可见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谱。红色光波最长,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在真空中:
*10e-7m
红光:7700~6400
橙黄光:6400~5800
绿光:5800~4950
蓝靛光:4950~4400
紫光:4400~4000
波长是连续变化的,你可以找个光谱来看看
http://www.shoudian.com/dispbbs.asp?boardid=31&id=16445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64016.htm
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为可见光。可见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谱。红色光波最长,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
上网搜索图片;连续光谱。
红640—780nm,橙640—610,黄610—530,绿505—525,蓝505—470,紫470—380。
红640—780nm
橙640—610nm
黄610—530nm
绿505—525nm
蓝505—470nm
紫470—380nm
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
参考资料:
http://www.kepu.com.cn/gb/earth/weather/sun/sun001_pic01.html

㈦ x光有颜色吗

X光又名X射线,射线是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PHz到30EHz))的电磁波。是没有颜色的,可以跟WIFI信号理解。

㈧ CT影像学密度与成像颜色的关系

在人体结构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肺部含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由于存在这种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上就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8)x线为什么有不同颜色扩展阅读:

X线影像的形成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X线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这样才能穿透照射的组织结构。

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这样,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后剩余下来的X线量,才会是有差别的。

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仍是不可见的,还必须经过显像这一过程,例如经X线片、荧屏或电视屏显示才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依各种组织单位体积内各元素量总和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密度。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

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内液体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以及存在于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内的气体等。

当强度均匀的X线穿透厚度相等的不同密度组织结构时,由于吸收程度不同,在X线片上或荧屏上显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在人体结构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肺部含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X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少,剩余X线多,使X线胶片感光多,经光化学反应还原的金属银也多,故X线胶片呈黑影;使荧光屏所生荧光多,故荧光屏上也就明亮。

高密度组织则恰相反病理变化也可使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例如,肺结核病变可在原属低密度的肺组织内产生中等密度的纤维性改变和高密度的钙化灶。

在胸片上,于肺影的背景上出现代表病变的白影。因此,不同组织密度的病理变化可产生相应的病理X线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其厚与薄的部分,或分界明确,或逐渐移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

在X线片和荧屏上显示出的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别以及由黑到白和由明到暗,其界线呈比较分明或渐次移行,都是与它们厚度间的差异相关的。

A、X线透过梯形体时,厚的部分,X线吸收多,透过的少,照片上呈白影,薄的部分相反,呈黑影。白影与黑影间界限分明。荧光屏上,则恰好相反

B、X线透过三角形体时,其吸收及成影与梯形体情况相似,但黑白影是逐步过渡的,无清楚界限。荧光屏所见相反

C、X线透过管状体时,其外周部分,X线吸收多,透过的少,呈白影,其中间部分呈黑影,白影与黑影间分界较为清楚。荧光屏所见相反

由此可见,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应当指出,密度与厚度在成像中所起的作用要看哪一个占优势。

例如,在胸部,肋骨密度高但厚度小,而心脏大血管密度虽低,但厚度大,因而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反而比肋骨影像白。同样,胸腔大量积液的密度为中等,但因厚度大,所以其影像也比肋骨影像为白。需要指出,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与X线片上的影像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后者则指X线片上所示影像的黑白。但是物质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线量多,影像在照片上呈白影。

反之,物质的密度低,比重小,吸收的X线量少,影像在照片上呈黑影。因此,照片上的白影与黑影,虽然也与物体的厚度有关,但却可反映物质密度的高低。

在术语中,通常用密度的高与低表达影像的白与黑。例如用高密度、中等密度和低密度分别表达白影、灰影和黑影,并表示物质密度。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时,则用密度增高或密度减低来表达影像的白影与黑影。

㈨ 正X线影像,负X线影像

说浅显点吧。X线打在胶片上,使胶片曝光,洗片后被X线照射到而曝光的部位就会呈现黑色,未照射到X线的部位呈现白色,曝光程度越高,颜色就越黑。因为骨头的密度最高,X线无法穿透,所以胶片上被骨头挡住的部位就不会被X线照到;而肌肉等软组织密度低,X线可以穿透打到胶片上,使胶片相应部位曝光,这样洗出来的照片,骨头等密度高的影像显示白色,肌肉等的影像显示黑色,这种就叫正X像。

把这个正X像通过电脑等处理,使成像相反,胶片曝光越充分的部位越白,曝光越少的部位越黑,这样洗出来的照片,骨头反而显示为黑色,肌肉则白色,这种照片就是负X像。

㈩ X线有哪些特点

X线的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此外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
一.物理特性:
1.X线在均匀的、各项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线不带电,故而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穿透作用:X线波长短具有较高能量,物质对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4.荧光作用:某些物质被X线照射后,能激发出可见荧光.
5.电离作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被击脱的电子仍有足够能量去电离更多的原子.
6.热作用:X线被物质吸收,最终绝大部分都将变成热能,使物体产生温度升高.
二.化学作用:
1.感光作用:X线和可见光一样,同样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作用.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铅玻璃、水晶等经X线长期大剂量照射后,起结晶体脱落渐渐改变颜色称着色作用或者脱水作用.
三.生物效应特性:
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及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拟制、损伤甚至坏死.

热点内容
为什么都说小米手机返修率高 发布:2025-02-02 09:39:00 浏览:549
为什么做事能力不好 发布:2025-02-02 09:37:42 浏览:740
为什么杂牌led灯那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569
华为荣耀手机为什么微信视频来电无提示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475
配速大于每公里跑的时间是为什么 发布:2025-02-02 09:29:09 浏览:127
苹果解锁开关为什么点不开 发布:2025-02-02 09:24:48 浏览:233
冬天晚上为什么看不见北斗星 发布:2025-02-02 09:21:37 浏览:789
6岁男孩为什么晚上咳嗽厉害 发布:2025-02-02 09:09:07 浏览:28
天景山小区房价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8:55:00 浏览:211
抖音里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发布:2025-02-02 08:44:49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