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眼睛有无斜视为什么远近都要测
1. 怎么样测量近视 远视 斜视 弱视
测量近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视力表检查,若达不到1.0,则是近视。平常可以从孩子看东西的状态来判断:如眯眼、好往前凑、经常揉眼睛,再就是经常询问孩子看远物的清晰程度,如你视力正常,看同一个东西孩子说不清楚,则肯定是近视了。
测量远视;因为人出生时的眼轴长度通常只有16mm,小于眼睛发育成熟时眼轴的24mm长度。由于眼轴很短,那么进入眼内光线就只能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也就是说此阶段孩子的视力属远视,随着生长发育,眼轴也逐渐加长向24毫米的标准值靠近,远视的程度自然减退。孩子在13岁以前是远视眼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对此不用太着急。远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用凸透镜矫正远视。轻度的远视,通过晶体的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测量斜视;在眼科临床中,斜视度测量方法较多,但最常见方法有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遮盖法联合应用测量各种斜视和斜视度,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所以准确测量斜视度,设计斜视手术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测量弱视;4岁以上儿童绝大多数能配合检查视力,因此儿童应该定期检查视力,特别是在学龄期儿童,应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如发现视力低于0.8-0.9或双眼视力不一样,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对弱视儿童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极为重要,因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那种“年龄大了再说”及“年龄大了自然就会正常”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期。弱视治疗主要是靠眼科医生为患儿配眼镜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训练。家长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让患儿配合治疗,不要怕麻烦而影响弱视训练效果,甚至导致训练失败。
2. 如何判断斜视,应该做哪些项目检查
斜视的检查项目有以下这些:
1、眼外观检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有无内呲赘皮、解剖异常造成的假性斜视 ,有无代偿性头位。
2、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一是要了解有无弱视,二是要了解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遮盖试验:检查者与患者相对而坐,距离为1/2米,取一宽5厘米,长15厘米之硬纸板作为遮盖板,分别检查注视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
4、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5、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专家表示孩子斜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3. 在眼镜店测量瞳距,用尺子量瞳距时不是应该平视吗为什么量的时候眼睛要斜视看
用直尺置于两眼前面,眼睛平视远方,看两个眼球中心的距离,即可测量瞳距。
4. 斜视的检查
以下是斜视的常规检查法: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1)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
(2)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
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了解有无弱视和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
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
4.眼球运动检查
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到位。
5.有没有代偿头位
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
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
检查眼球的运动功能、双眼分别注视、单眼各方向注视的斜视角度,用红镜片试验或
Hess屏方法等检查可以帮助确定。
7.牵拉试验
(1)术前评估术前将眼球牵拉至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患者耐受情况。
(2)被动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
(3)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8.隐斜的检查
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9.调节性集合/调节(AC/A)的比值测定
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
5. 斜视需要进行检查吗要怎么检查
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斜视患者的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以下是斜视的常规检查法: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①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②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一是要了解有无弱视,二是要了解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
(4)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5)有没有代偿头位:不同的头位姿势可以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
(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红镜片试验或用Hess屏方法检查。
(7)牵拉试验: ①术前牵拉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受情况。②被支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③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8)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9)AC/A调节性集合/调节的比值: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
6. 斜视眼的问题
近视的原因
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 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参考资料:http://www.sungzyy.com/xdsun/jscs/200505/48.htm
视大致分为三度。从临床症状上分:病程二年以下,度数200度以下,视力0.5以上,多为假性近视;病程四年以上,度数400度以上,视力0.2以下,多为真性近视;位于二者之间为半真半假性近视。从网友年龄上分析,视力保护不好,会继续加重。可配戴眼镜或做激光手术并要注意用眼卫生。
怎样预防近视眼?
预防近视眼,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养成儿童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眼与书本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②看书与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防碍视线。
③看书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数分钟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④不要看字迹太小或模糊的书报,写字不要写得太小。
⑤教育儿童改正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如趴在桌上、歪头看书或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吃饭时看书,在强光下或暗淡的路灯、月光下看书,以及在开动的车上及走路时看书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眼睛过度疲劳,降低视力的敏锐度。
预防措施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禁止近亲结婚。
(2)注意眼睛的保健。预防近视眼提倡一个早字,即应在学龄儿童时开始。
①学校与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学习时照明要符合要求(50~100米烛光),具体说如用25瓦普通灯泡,在距离半米处的照明度约为50米烛光,余类推。
②防止用眼过度,即指不要使眼睛的内外肌肉过度疲劳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③加强视力训练和坚持眼睛保健操。
④防止电视性近视。
(3)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减轻减慢近视眼的发生,尤其是室外体育运动。让孩子在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郊外进行远眺,极目欣赏祖国的山河大地,也是眼睛最好的保健方法之一。
(4)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矿物质的补充,因为它们是眼睛发育和功能进展所必需的。
优生优育可减少儿童近视眼吗?
孩子得了近视眼,埋怨父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长期以来,已有不少调查证实,近视眼的发生有一定家族性,父母亲均为近视,子女患近视的多,父母亲均无近视,子女患近视的少,父母一方有近视,子女患近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所以儿童近视眼与父母关系十分密切。
由于父母婚姻不当,妊娠期不良而造成儿童眼睛畸形、斜视、屈光不正、弱视等为数不少,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眼病的诊治,到处奔走,默默地承受内心的痛苦,无限的代价;也有少数父母,不悔恨自己而对孩子冷酷无情的放弃治疗,更有甚者,以孩子的眼疾来申请再次生育……我们真为这些无知、愚昧、无情的父母感到痛心、内疚,也更加怜爱那些受害的孩子。在这里我们要告诫这些父母,要知现在,何必当初!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优生优育不可抗拒。
青少年怎样预防近视眼
文章来源:北京777健康网点击数:123更新时间:2005-5-22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同时始发年龄又有下移的势头。青少年近视眼通常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眼的调节与辐辏过度,眼外肌对眼球压力增加,久而久之造成了视远物不清楚、远视力下降。近视眼的好发年龄为7~17岁,10~15岁则是发病年龄的高峰。这是因为青少年眼球的生理特征加上某些外界因素如不良的学习环境、不良的用眼习惯以及身体素质等,很容易引起眼球发育异常,从而导致近视眼。因此预防近视眼必须从小重视。那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1、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5~60分钟要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隔窗远眺或进行户外活动,使眼球调节肌得以充分放松。
2、近距离用眼时的光线要适中。近距离用眼时光线过强或太弱均是造成近视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夜晚或光线暗的环境下,照明最好采用40~60W的白炽灯,放在书桌的左上角。这是因为白炽灯的光线比较柔和,显色性能良好,眼球容易适应,防止了光线过强或过暗所带来的用眼疲劳。
3、近距离的用眼姿势要正确。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近距离用眼时,桌椅高低比例要合适,端坐,书本放在距眼30cm的地方。坐车阅读、躺在床上阅读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的用眼习惯都将增加眼的调节负担和辐辏频率,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球壁伸展性比较大,长时间的不良用眼姿势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机体素质的好坏与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比如说,营养不良、患急慢性传染病、体质虚弱、偏食或贪吃甜食的孩子常见有近视眼。
因此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的饮食要荤素搭配合理,不偏食,保证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均衡。平日里要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做广播操、打球、踢毽子等。此外,眼保健操也是预防近视眼、自我保健的好方法,可以在读书写字的间隙做眼保健操,以起到解除眼疲劳的作用
7. 中国视力检测标准都有哪些
一、关于近视的形成有三大学说:
1、近业学说(中医眼科学认为:目得血而能视,但久视伤血);
2、体质学说(中医眼科学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3、遗传学说(中医眼科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则目视不明)。
二、防止近眼、保护视力三大习惯:
1、良好的用眼习惯;(别让眼睛过劳)
2、健康的生活习惯;(户外运动、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3、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糖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鱼虾类及粗粮)
三、关于“近视眼镜是戴好还是不戴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华蜀眼科的中医眼科专家认为:
1、眼镜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就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才戴。人的眼睛在18岁左右才基本停止发育,如果在发育期间无论看远看近都一直戴上,那就无异于给眼睛塑型,我们观察在三角形模型里长大的西瓜就不难得出答案。
2、在18岁以后,眼睛基本停止发育是可以经常戴的;
3、在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则必须一直戴上度数合适的镜片。
四、建议去正规的中医眼科医院采用中医治疗。
中医治近视有三方面的价值:
1、控制近视加重;
2、防止近视并发症;
3、改善视力
措施:
一、到医院做治疗
二、通过日常习惯及环境改善
三、若你经常对着电脑,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三分钟让电脑改善你的视力(转)
如果您花一分钟看完这篇文章,再花二分钟照着做一下,您就能让天天面对的电脑帮您保护视力!让您电脑的所有文档不再是白底黑字,而是专家调配的柔和绿色!绝对有效!请对电脑作如下设置:
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选择(窗口)、颜色1(L)选择(其它)将色调改为:85(原160)。饱和度:123(原0)。亮度:205(原240)-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
这样所有的文档都不再是刺眼的白底黑字,而是非常柔和的豆沙绿色,这个色调是眼科专家配置的,长时间使用会很有效的缓解眼睛疲劳甚至能提高视力。
儿童的
生后两个月的孩子的眼睛能随人的活动而转动。四个月时见色彩鲜艳的玩具会用手去摸,此时视力0.02~0.05。六个月后视力约为0.04~0.08。八个月时双眼已有固视和跟随反射。两岁后视力可达到成人一半。正常儿童三五岁后.视力近于1.0。但据近年来采用电生理法检查婴幼儿视力结果,发现生后头八周内视力提高很快,两个月时视力可达到0.15,五六个月时基本达到成人标准。根据这种检查法,七个月以后的孩子,就应有1.O的视力。
较大的儿童,用观察的方法测视力,比较简单易行。五六个月左右的孩子可用玩具或彩色物品逗引,看眼睛是否随物移动,以大致了解孩子视力的好坏。一只眼视力不好时,必须遮盖一只,交替测试两眼。
常规检查斜视的方法
(1)屈光检查:
常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屈光检查: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一是要了解有无弱视,二是要了解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2)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3)视力: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视力:①查单眼视力。合并有眼球震颤的患者要查双眼同时视力,
因为双眼同时看东西震颤减轻,比单眼视力好,有的可达正常水平。②裸眼视力和戴镜的矫正视力。③查5米远距离和33厘米近距离两种视力。根据远近视力可以初步诊断是哪一种屈光不正。例如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可能为近视眼,远近视力都不好可能为远视或散光、弱视。④3岁以下的婴幼儿视力检查,可用环状视力表或选择性观看的方法。
(4)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双眼视功能的检查:①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②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5)有没有代偿头位: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有没有代偿头位:不同的头位姿势可以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
(6)眼球运动检查: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7)确定麻痹肌的检查: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确定麻痹肌的检查:红镜片试验或用Hess屏方法检查。
(8)牵拉试验: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牵拉试验:①术前牵拉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受情况。②被支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③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规检查斜视的方法有哪些?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关于斜视的更多咨询您可以点击在线医生进行咨询。
8. 如何进行斜视的检查
斜视的检查主要如下: 1、眼外观检查: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有无内呲赘皮、解剖异常造成的假性斜视,有无代偿性头位。 2、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详细检查患者的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 3、遮盖试验:检查者与患者相对而坐,距离为1/2米,取一宽5厘米,长15厘米之硬纸板作为遮盖板,分别检查注视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 4、检查眼球的运动:观察6个主要运动方向,以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5、斜视角检查法: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三种:角膜反光点位置测定法、同视机检查法、三棱镜配合遮眼法。 此外,还有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视野计测量法等。通过以上各项检查,对斜视眼的诊断基本上也可以确立了。根据检查结果做针对性治疗即可
9. 怎样分辨自己的眼睛是否有没有斜视
斜视主要症状: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
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
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
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
10. 为什么要验光,怎么验
不少人有这样的误区:眼睛看不清近视了,只需要一张电脑验光单,根据电脑验光的度数配镜就好了。结果,新配的眼镜戴上总是头晕、眼痛、眼胀等各种不适,这或许就是验光不准的信号。
比起单纯的电脑验光,近视后、配镜前,更建议首先进行医学验光。
为什么要医学验光?
首先,视力下降并不是只有近视一种情况,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都有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医学验光可以先对眼睛进行详细检查,在排除其他眼病的情况下,医生结合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用眼习惯等诊断指标,给出科学的验光处方。
其次,经过医学验光更为系统、完整的检查,不仅能使验光度数更准确,还能让配镜后既看得清楚,也看得舒服。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讲,没有经过医学验光的配镜都是在耍流氓。
而定期医学验光可以防微杜渐,掌握近视度数变化趋势,及时科学矫正,避免向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发展。
为什么眼镜店验光与医院验光度数不一样?
普通验光:检查方法及设备相对简单
医学验光:按照严谨的医学验光流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