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瀑布水为什么颜色是两色的
‘壹’ 镜泊湖的水为什么不清
湖水深度,从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62米,平均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水量16亿立方米。 全湖的控制 流域面积为11 820平方公里,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年平均入湖流量31.1亿立方米。
镜泊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如下:最高水位多出现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现在三月至四月,多年平均水位为347.95米,最高水位为354.43米,最低水位为339.17米。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江水比降大,镜泊湖距牡丹江源头约300千米,落差达750米左右。
‘贰’ 一条河流着两种颜色的水九寨沟什么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水里含有很多矿物质,并且有淡黄色、黄褐色藻类,他们会吸收蓝光,反射出红和绿的光。在加上水底的水草和枯木,就会呈现出黄、绿黄、嫩绿、绿、青、蓝等颜色变化。
在单色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变短。由于九寨沟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洁净度极高。根据瑞利散射效应,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远大于长波光。因此,九寨沟的湖水呈艳丽的蓝绿色。湖水中常见的Ca2+、 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
同时,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叁’ 为什么瀑布是白色,而不是蓝色或青色水不是蓝色或青色的吗
铁是银白的,但铁粉是黑色的.这两者是一个道理.水是透明的,但瀑布由于有激烈的碰撞,溅出许多水花,表面不再光滑此时水不再发生镜面反射,而发生漫反射.阳光是白色的,所以反射成白色,而铁粉由于表面粗糙,将光大部分吸收,而显黑色.
‘肆’ 镜泊湖瀑布介绍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西南部。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 。
镜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状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点。其长达45公里,最宽仅6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上游有来水进入,出水可通过吊水楼瀑布,向下游流去。
江水从断缝裂隙冲出,形成吊水楼瀑布。瀑布四周布满黑色的火山岩,落差20米,幅宽40米,洪水期瀑布宽达100多米。
因受下跌水流冲蚀,瀑底形成直径70米、深60米的圆形水潭。
(4)镜泊湖瀑布水为什么颜色是两色的扩展阅读
镜泊湖,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海拔351米。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干流外,还有大梨树沟河、尔站西沟河等小河流。
远在1000年前的唐代,居住在这里的满族先民——靺鞨人称镜泊湖为忽汗海,辽称扑鷰水, 金称必尔腾湖,清初宁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镜而命名为镜泊湖。
‘伍’ 九寨沟沟口的水为什么是两种颜色
首先是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些水的颜色不一样。比如五花海里面的水是白色的,因为湖底有着丰富的泉水,而且存在长期补给的恒温水源,因此,即使到了冬天或是干旱季节,五花海的湖水也会一直保持不变。
长海流入五花海的水在经过石灰岩岩脉时,使水中带入了大量的石灰钙华物质。这些含有钙华物质的白色砂粒有很强的过滤作用,又像是热带珊瑚海中的沙子一样堆积着。连这里的藻类也因为受到了钙华物质的影响而变成白色。 所以九寨沟水有颜色就不奇怪了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键一点就是九寨沟的水太清澈了,以至于水底是什么颜色,看起来水的颜色就不一样。所以说明九寨沟这个地方水所含的矿物质含量是相当丰富的。
‘陆’ 壶口瀑布的颜色为什么是黄色的
因为黄河壶口瀑布的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径流的含沙量大,所以径流的颜色呈黄色。
‘柒’ 为什么同样的水却有两种不同的颜色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有或这或哪的颜色,是因为: (1)水的光学性质,即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这是水的颜色主要是原由 (2)杂质 (3)水底颜色 一、海水偏蓝色 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着,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着,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最短,散射和反射应当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完全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捌’ 为什么水有不同的颜色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有或这或哪的颜色,是因为:
(1)水的光学性质,即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这是水的颜色主要是原由
(2)杂质
(3)水底颜色
一、海水偏蓝色
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着,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着,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最短,散射和反射应当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完全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参考:http://www.hzchyx.com/oblog3_xuesheng/user1/379/archives/2005/491.asp)
二、湖水偏绿色
湖水的绿是因为水里面有大量的藻类.把红橙色和男绿色的光都吸收了.所以从水里射出来的光都是绿的.
(同理赤潮时红色的海水也是一种红色的藻类大量繁殖造成的.)
三、其他特殊颜色
我国的黄海,看上去一片黄绿,这是因为古代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将海水“染黄”了。虽然现在黄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黄海北部有宽阔的渤海海峡与之相通,加之它还有淮河等河水注入,故海面仍呈浅黄色。
亚非两洲之间的红海,因其水温很高,海里生长着一种水藻,大批死亡后呈红褐色,将海水染成红色。红海由此而得名。
而黑海,由于多瑙河、顿河、第聂伯河等河水的注入,表层密度很小,深层受地中海高盐度海水影响,密度很大。这样,上层密度小,下层密度大,且差异很大,上下层水体难以交换。黑海与地中海之间也仅有 一又窄又浅的土耳其海峡相通,使得它们之间海水也难以大量交换。这样,黑海下层海水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上层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秽物和各种动植物死亡后沉到深处腐烂发臭,大量污泥浊水,使海水变黑了。
北冰洋深入俄罗斯北部的白海,则是因为它的纬度较高,终年寒冷,冰雪茫茫,加之有机物含量少,海水呈现出一片白色,故名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