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脸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
1. 红色脸谱是谁,是代表奸诈,还是正直,还是忠勇
脸谱中的红色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代表忠勇,脸谱的颜色首先区分成主色副色,红色在主色中有两种:一、写意的,代表忠勇的性格,比如红生中的关羽;二、写实的,当然这一种写实也是夸张的,但是仅仅代表皮肤的颜色,比如《法门寺》的刘谨,这是一个大太监,红色脸仅仅代表了他奢靡的生活养成了红光满面的形象,不代表任何关于性格的因素。副色之得名原因是这一种颜色在整个脸谱中并不占多数面积。也分这几种原因,一、肤色写实,比如窦尔墩等碎花脸的谱式中翻鼻孔及法令纹都用红色勾,这就代表了外翻的鼻孔露出的嫩肉,是一个凶神恶煞的形象。二、写意的,诸如李逵等人要勾一个红色印堂纹,有的是胆形,表示此人是一个有胆量的好汉。三,仅仅为了装饰和协调面部的颜色,如《战宛城》中的典韦眉子上的红颜色仅仅其一个界色的作用。
学习和欣赏脸谱不能为一些主色所谓的表意作用蒙蔽,要从整个谱式观察,因为许多脸谱是五官的夸张,是有表情的,比如都是红色脸谱,关羽是威武庄严的形象而刘谨是一副傲慢、尖刻的形象。谱式相仿而差别巨大的比如《真假李逵》中李逵和李鬼同是黑碎花脸,乍一看一模一样而细看则决然不同。李逵的碎花脸碎中有整是一副仪表堂堂的好汉形象,而假李逵李鬼眼窝稍加了变化似乎是眯这眼,眼窝里还有一笔白光更显出李鬼眯缝着眼睛、撇着大嘴的一副流氓形象,略加以改变就能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不得不佩服前辈艺人的伟大。
参考资料:http://www.dongdongqiang.com/ltjc/1137.htm
2. 每个京剧脸谱都有一种主色,构成人物的基调,红色代表什么
主要意思是忠勇义气:代表人物是“关羽,姜维”。
还有遗传或继承以及名字谐音:如“关胜,关太,曹洪(红)”。
还有代表满面红光脑的脸色:“刘瑾,魏忠贤”。
3. 京剧脸谱中的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寓意
京剧脸谱的颜色各代表的寓意:
红色: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其实,红色脸谱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而广之,就开始用红色表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蓝色:在京剧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黑色: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白色: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京剧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如三国戏中的奸雄曹操画粉白脸,表明其奸诈多疑。此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也可以画白色脸谱。
绿色:在京剧脸谱中,绿色脸谱一般用来表示勇猛、莽撞、暴躁的人物,与黑色脸谱有相近的用意。此外,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也勾画绿色脸谱。
黄色:在京剧脸谱中,用黄色寓意人物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所以黄色脸谱一般用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
紫色: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一般表示肃穆稳重,刚正威严,富有正义感。有的人物在小说、戏剧中描写为紫色脸膛,所以就给他们画紫色脸谱,也有的人物勾画紫脸是为了表示他的相貌丑陋。
(3)刘瑾脸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扩展阅读:
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
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脸谱不是绝对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剧目、角色的年龄、演员的脸形不同而略有差别。除此之外,演员画脸谱演出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时在场的诸角色,其脸谱特别是基调色彩不能"犯重",如《长坂坡》中曹营八将同时上场,除张辽不勾脸外,其余七人须一人一色,不能相同。这样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要让远距
离的观众不致混淆角色。净行的脸谱最为丰富复杂。楚霸王的京剧脸谱被称为"无双脸",为楚霸王专用。相传楚霸王是个美男子,但因他杀人无数、性情凶暴,画成花脸;又因他是个悲剧人物,双眼处画两大块向下斜掉的黑影,明显的是副哭丧脸。项羽的脸谱底色是大白,这种色调表示奸诈、残忍。在人们的印象里,项羽是血性男儿,尤其
是霸王别姬,充分显示出深厚的感情,令人难忘,但其面部只有黑白二色,并无红色。这种情况表明脸谱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4. 京剧脸谱中四种颜色所代表的意思
京剧脸谱中红 、黄 、黑 、蓝四种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如下:
1、红色
一般: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例如关公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2、黑色
一般: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3、黄色
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4、蓝色
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4)刘瑾脸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扩展阅读:
京剧脸谱中其它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1、白色
一般: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2、紫色
一般: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徐延昭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3、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4、银色
代表:神仙,妖怪。
5、绿色
一般: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王彦章
其他:绿林好汉。
5. 京剧脸谱颜色代表含义
京剧脸谱颜色代表含义:
1.红色脸谱,一般都是忠勇侠义、有血性的正面角色,代表忠勇、正直。比如三国武将关羽。褐色脸谱、粉红色脸谱一般代表着有正义感的老人,如东汉名臣苏献。
偶尔也会有反面人物勾上红色,这是一种暗指讽刺,如明朝大太监刘瑾,但这种情况不多。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形成大约在150年前左右。
清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干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着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6. 我国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那每种颜色都分别代表什么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在我国民间是瑰宝级别的存在。每次说到京剧,除了会想到京剧的咿咿呀呀之外,我们还会联想到生、旦、净、末、丑以及那些被画的花花绿绿的脸蛋。但其实,脸谱的颜色并不是随随便便就画上去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其所代表的含义,例如忠诚与狡诈,善良与邪恶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京剧中所使用的脸谱的颜色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其具有灵活变通性。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需要红色脸谱来扮演以表现其熊熊的赤胆,但在《法门寺》中的红脸却是给太监刘瑾所使用,代表着刘瑾享受荣华富贵,权利极大。还有神仙、高人所使用的金色脸谱,在《八大锤》中则是给金兀术所使用的,但他并不是神仙、高人,而是仅仅因为他姓金。
7. 京剧中红脸代表人物
红脸代表有:关羽、赵匡胤、姜维等。
京剧中的红派角色。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指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代表正面或正义性的人物,是褒义词。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
京剧所唱的“红脸的关公”。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物忠勇正直,推而广之的,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
(7)刘瑾脸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扩展阅读:
红色脸谱的引申含义
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羽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
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淫;《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
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
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唱红脸
8. 脸谱分很多种颜色,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呢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的脸谱,用于舞台表演中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情况。国剧中的脸谱,主要是指干净的脸谱。而“丑”,因为扮演戏剧角色,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色粉末,俗称小脸。
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呢?
“脸谱”指的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演员脸上的彩色化妆,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都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可以从脸谱身上看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反派,聪明还是愚蠢,可爱还是恶心。京剧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的脸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用夸张和扭曲的图形来显示角色的特征。
9. 京剧中红色脸谱代表什么
1、京剧脸谱红色一般是忠勇侠义,多为正面的角色,这类脸谱的色彩代表人物非关公莫属。
2、有些反面人物也勾以红为主色的脸谱,这是具有讽刺意义。如《祥梅寺》的黄巢是反叛唐王朝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还有《法门寺》中的刘瑾,他是做尽坏事的宦官,勾红脸具有讽刺含义。
3、为了舞台色彩协调的需要而用红色脸谱,如《四杰村》的萧月用红色脸谱是为了与白色的鲍自安、粉色脸的花振芳配合,色彩和谐。
4、为了说明某种事实而用红色脸谱,如《白良关》中的刘国帧,表示黑脸的尉迟宝林是黑脸尉迟恭的儿子,而不是红脸刘国帧的儿子。
(9)刘瑾脸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扩展阅读: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脸谱的分类:
1、整脸
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与六分脸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4、碎花脸与歪脸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5、僧脸与太监脸
“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6、元宝脸与象形脸
无宝脸的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7、神仙脸与丑角脸
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8、小妖脸与英雄脸
“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10. 红色的脸谱代表什么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红色脸谱最初是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就开始用红色表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你看关公就是红色的,就是因为关公的忠义和他的血性!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偶尔也会有反面人物勾上红色,这是一种暗指讽刺,如明朝大太监刘瑾,但这种情况不多。
PS:
老一辈戏剧家翁偶虹曾这样总结京剧脸谱的颜色: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