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人眼睛为什么看不到
1. 为什么无线电波人无法察觉到
人眼只能接受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红光-紫光)电磁波的波长太短,频率过高,不能在人体形成反应。
2. 为什么电磁波看不到,它和我们在一个空间维度吗
在同一个空间维度。
另外,我们人眼是可以看到一部分的电磁波的。平时我们称之为光波。
电磁波,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到高频,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只可接收到的一部份的电磁波,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
3.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电磁波谱是很大一个波段,有的不可见,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伽马射线),有的可见如可见光(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但他们有共同的特性,都能在真空中传播;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都是横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偏振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4. 电磁波,为什么用肉眼看不见黑暗中的物体
因为人眼(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不同的生物对光的感知范围有别)能看到的电磁波(可见光)范围很窄,约为390nm~770nm,因此即便在白昼,人眼看不见的东西也有很多。黑暗中,尽管物体仍然能发出特定波长的电磁波,一般以红外线为主,但是不在可见光范围,所以人眼看不见。
5. 在未来,人类有没有可能看见电磁波
人类的肉眼很难看见电磁波。
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是在用眼睛或眼睛的延伸(望远镜)来“看”宇宙。古人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和银河系。后来,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使得人类可以用更强大的“眼睛”去观测宇宙。我们人眼看到的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一个非常窄的波段,在可见光之外有更长的长波如红外,微波和射电波及更短的短波如紫外,X射线和伽马射线。人们于是在这些波段建造了更强大的望远镜对宇宙进行全面观测。然而,所有这些观测都是用光子信使来传递信息的。
爱因斯坦场方程是用来求解时空结构的演化的。爱因斯坦发现所谓“引力”其实可以描述为时空的弯曲。在广义相对论里其实没有引力,爱因斯坦场方程只是描述如何把物质和能量(方程的右边)与时空弯曲(方程的左边)联系起来。把方程从左读到右讲的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分布如何可以引起时空弯 曲,把方程反过来读讲的是弯曲的时空如何决定物质怎样运动。这是一个张量方程,全部写出有16个方程(考虑度规张量的对称性独立方程有10个)。数学上非常复杂,但物理上非常简单。更重要的是,无论你在哪个参照系,比如在地球上,在太空中,在黑洞旁边,甚至在黑洞里,这个公式都是普适的,唯一不同的是方程的解(所谓时空度规)不同,亦即时空结构不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有更精确的仪器去观察电磁波,但是肉眼是看不到的。
6. 为什么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
因为视神经的共振频率达不到这两个极限
只有频率适合的震动波才会被接收仪器接收嘛
顺序是这样的:因为人眼看不到过高或过低频率的光,因此我们称这些范围的光波为红/紫外线。
就像人们把自己耳朵听不到的频率叫做超/次声波一样。
人眼为什么看不见红,紫外线是由人眼的视网膜所能感受的波长决定的:即可见光波长范围(390--760nm).
7. 为何人眼睛就看不到不可见光呢希望回答通俗点,莫答非所问,拜托🙏!
可见光:
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7~0.39微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0.77~0.622微米,感觉为红色;0.622~0.597微米,橙色;0.597~0.577微米,黄色;0.577~0.492微米,绿色;0.492~0.455微米,蓝靛色;0.455~0.39微米,紫色。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到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纳米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
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波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
不可见光:
不可见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不可见光如果以波长来表示:
不可见光<380nm:如紫外线。
不可见光>760nm:如红外线、远红外线。
速度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说来凡是电磁波(也就是广义上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约为30万公里/秒,但不同的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光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