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离子为什么会出现颜色
① 离子在水溶液中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因为各种离子有其不同的吸收波长。如2价铜,吸收波长大概就在黄光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溶液的自然光中,黄光全被吸收了,因此放出了黄色光的互补色——蓝色光。
其他均依次道理。
② 为什么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而大多数Zn(Ⅱ)的配离子为无色的
因为大多数过渡元素的d轨道是不满的,在配离子的作用下d轨道分裂,电子发生d-d轨道迁跃,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作为迁跃时的能量,所以有颜色。Zn(Ⅱ)的d轨道是满的,不会发生d-d轨道迁跃,也就没有颜色。
③ 离子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可能是电子跃迁产生的吧。电子跃迁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光,频率达到可见光频率就有颜色了。
后来查了一下,这是别人的满意答案:http://..com/question/31206538.html
④ 离子颜色与什么有关
离子往往没有颜色,水合离子才有颜色。此时离子已经是配合物,用晶体场理论来讲,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量发生变化,电子在不同能量的轨道内跃迁吸收能量导致了配合离子有颜色。所以离子颜色与离子种类、离子所在环境有关。
⑤ 离子为什么会带颜色
当人们来到化学实验室的时候,常常会被五颜六色的化学试剂所吸引。硫酸铜溶液发出了漂亮的蓝色,重铬酸钾溶液就像熟透了的桔子一样橙红,高锰酸钾溶液显深深的紫色,二氧化钴溶液的粉色却十分清淡,三价铁盐总是一幅黄褐色的面孔……真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这些离子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离子是否能显色,跟它能否吸收可见光有关,而能否吸收可见光,则取决于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如果核外的电子亚层都处于充满状态,即没有未配对电子时,结构比较稳定,不易接受光能的激发,不易吸收可见光,是无色的。上面提到的那些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层结构,却不那么稳定,一般都含有一个未充满的d亚层,有数目不等的未配对的电子。这些不稳定的电子易受光的激发,而发生跃迁,也就是吸收和反射某些波长的可见光,显示了不同的颜色。
其中,离子的颜色变化多端,与不同负离子结合时显出不同的颜色,如溶液中Mn2+为浅粉色,但Mn(OH)2呈白色,FeO和FeS则呈黑色。这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负离子的半径愈大,外围电子愈松弛,形成的化合物或原子团颜色就愈深。
除了负离子可以影响过渡金属离子的显色,水分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硫酸铜的晶体或溶液显漂亮的蓝色,可是,当我们把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在试管里加热时,那漂亮的蓝色会逐渐消失,同时,产生的水汽遇冷变成液态便从试管口滴了下来,就像是为失去漂亮的颜色而流下的泪水。此时,试管里留下来的只是白色粉末。
不仅水分子的存在会影响颜色的显示,水分子数目的多少也有显着的作用。例如,氯化钴结晶体,在常温下是CoCl2.6H2O,呈粉红色;加热至52℃以上失水,就成为紫红色的CoCl2·2H2O。继续加热到90℃,变为蓝紫色的CoCl2·H2O,再加热会全部失水,而成为蓝色的CoCl2。
⑥ 为什么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
为何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而Zn(Ⅱ)的配离子大多无色?
答:
根据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构型为d1~d9时,由于d轨道没有充满,电子可以吸收光能在dε和dγ轨道之间发生跃迁(d-d跃迁),所吸收的能量与可见光相对应,从而显示出所吸收光颜色的补色,中心离子具有d0和d10结构时.因d轨道全空或全满,不会产生d-d跃迁,配合物元色,而Zn2+的电子构型正是d10结构,故配离子是无色。
⑦ 离子为什么出现颜色
离子电子运动的结果,电子的激发与退激是要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而这些能量基本上都是以光子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轨道之间的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光子频率也不同,颜色自然也各有不同。
硫酸铜固体粉末中,Cu离子没有电离,在溶液中Cu离子电离出来之后外层电子激发退激发(就像溶解与结晶一样,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中吸收黄光,故铜离子显兰色;当然,这和阴离子还有关系,因为毕竟在溶液中与阳离子电性相异互相吸引从而导致相互影响,所以一般氯化铜溶液是绿色的,而硫酸铜是兰色的。
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颜色不一样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外层轨道电子排布不一样,所以跃迁电子激发和退激发所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样,光子波长也不一样,所以颜色就不一样了。
⑧ 为什么某些离子会显颜色
离子是否能显色,跟它能否吸收可见光有关,而能否吸收可见光,则取决于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如果核外的电子亚层都处于充满状态,即没有未配对电子时,结构比较稳定,不易接受光能的激发,不易吸收可见光,是无色的。上面提到的那些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层结构,却不那么稳定,一般都含有一个未充满的d亚层,有数目不等的未配对的电子。这些不稳定的电子易受光的激发,而发生跃迁,也就是吸收和反射某些波长的可见光,显示了不同的颜色。
其中,离子的颜色变化多端,与不同负离子结合时显出不同的颜色,如溶液中Mn2+为浅粉色,但Mn(OH)2呈白色,FeO和FeS则呈黑色。这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负离子的半径愈大,外围电子愈松弛,形成的化合物或原子团颜色就愈深。
除了负离子可以影响过渡金属离子的显色,水分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硫酸铜的晶体或溶液显漂亮的蓝色,可是,当我们把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在试管里加热时,那漂亮的蓝色会逐渐消失,同时,产生的水汽遇冷变成液态便从试管口滴了下来,就像是为失去漂亮的颜色而流下的泪水。此时,试管里留下来的只是白色粉末。
不仅水分子的存在会影响颜色的显示,水分子数目的多少也有显着的作用。例如,氯化钴结晶体,在常温下是CoCl2.6H2O,呈粉红色;加热至52℃以上失水,就成为紫红色的CoCl2·2H2O。继续加热到90℃,变为蓝紫色的CoCl2·H2O,再加热会全部失水,而成为蓝色的CoCl2。
⑨ 配合物为什么具有丰富的颜色变化
过渡元素配合物大都有颜色。配合物的颜色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d轨道未充满电子(d1-9),在配位体场的作用下,分裂后的5个d轨道上的电子就跃迁到能量空的d轨道,这种d-d跃迁的电子选择性的吸收可见光区内一定波长(其d-d跃迁能量一般在1.99×10-19~5.96×1019J或波数为10000~30000Cm-1)显示特征光谱,而呈现颜色。但这种颜色与d-d跃迁后的分裂能△大小有关。一般产生较大分裂能的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颜色较深。其变化规律是:(1) 同一金属离子与不同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颜色。配位体场强越强(I-<Br-<Cl-<F-<H2O<C2O42-<NH3<NO2<CN-),分裂能△越大,d-d跃迁吸收谱带依次向短波方向移动,使配合物颜色依次加深。如CuCl42-(绿)、Cu(H2O)42+(蓝)、Cu(NH3)42-(深蓝)(2) 同种配位体的同一金属元素的配合物,随中心离子氧化态升高,分裂能△增大,颜色加深。如过渡元素的三价离子水溶液比二价离子水溶液颜色深,铁(Ⅲ)水溶液一般为红棕色,铁(Ⅱ)一般为浅绿色。(3) 同族过渡元素的同配位体、同价态配合物的分裂能随周期数增大而增大,所以从上到下颜色加深。当分裂能太大,使物质的最大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物质呈现无色。 对于配位体相同而中心离子不同的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氧化性越强,荷移跃迁能越小,配合物吸收移向较长波区,颜色加深;对于相同金属离子而配位体不同的配合物,配位体越易被氧化,跃迁能越小,吸收移向长波区方向,颜色加深;对于配合物的中心元素和配位体相同时,中心元素的氧化态越高,d轨道的能量越低,吸收移向较长波区,颜色加深。 说明:上边是查来的资料
⑩ 为什么化学中的像铜离子,铁离子等会有颜色呢
那叫焰色反应,但为什么会有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