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说为什么不能解释颜色负后象
⑴ 简答题简述色觉的三色学说
根据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色彩混合规律,假设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当光线作用于视网膜上,虽然同时引起三种纤维的兴奋,但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其中一种纤维兴奋特别强烈。
另外两种纤维也同时兴奋,就有了明度感觉。红、绿两种纤维或绿、蓝两种纤维同时兴奋引起黄色或青色的感觉。这一学说现称为杨一赫姆霍尔兹学说,或叫三色学说。
(1)三色说为什么不能解释颜色负后象扩展阅读
三色学说的最大优点很好地解释说明各种颜色混合现象——在颜色混合中,混合色是三种感色细胞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因此颜色刺激不要求是连续光谱。三色学说可以通过将红、绿、蓝三束单色光混合的实验加以验证。
改变红、绿、蓝光比例,将混合出包括白光在内的各种不同色光。三色理论是现代色度学的基础,颜色的定量描述与测量都是以三色理论为指导的。现代的彩色印刷、彩色摄影以及彩色电视技术都是建立在三色学说基础上的。
根据该学说,负后像是神经疲劳的结果。眼睛注视绿色一定时间后,感绿细胞被激起活动,当眼睛转到另一个中性灰色背景时,感绿细胞因过度疲劳不再发生反应,只有感红和感蓝两种细胞对白光中的红色和蓝色起反应,所以得到了绿色的补色即品红色的负后像。
三色学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他们认为色盲者是缺少一种感色细胞甚至缺少所有感色细胞。因此,色盲至少应该有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三种,可以单独存在。但是,根据色盲的事实,几乎所有看不见红色的人同时也看不见绿色,即为红一绿色盲者。
更重要的是,根据三色学说三种感色细胞同时兴奋才能产生白色或灰色感觉,色盲缺乏一种或几种细胞是不应该有白色感觉的,但即使全色盲事实上也有白色感觉。
还有,红一绿色盲的人不应该有黄色感觉,然而实际上红一绿色盲仍有黄色感觉。
⑵ 三色理论是什么
三色论(trichromatic theory)又称三色说,是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T. Young, 1807)提出,是一种重要的色觉理论。
他假定在人的视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可见光谱中的某一个特定频率的光波敏感并对之反应。
当不同频率的混合的光入射到视网膜的时候,三种感受器分别对其中的特定频率的光波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混合的颜色知觉。后来赫尔姆霍兹又发展了杨的三色说。
优点
这种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颜色混合问题。我们可以用红蓝绿三种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产生白色和其他各种颜色。例如,在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的作用下,能引起三种锥体细胞的兴奋,在视觉上就会产生白色感觉。
用黄光刺激眼睛,将会引起感红和感绿两种锥体细胞几乎相等的反应,而只引起感蓝细胞很小的反应。这三种细胞不同程度的兴奋结果产生黄色感觉。一个短波长的蓝紫光将会引起第三种锥体细胞强烈的反应,也引起第二种锥体细胞的一些活动,而几乎不能引起第一种锥体细胞的活动。
我们用大量的蓝光,少量的绿光和极少量的红光进行混合,也能复现这种蓝紫色。研究这三种锥体细胞的光谱吸收曲线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所造成的三种锥体细胞反应的强度不同,三者不同程度兴奋的比例关系决定我们所看到的将是什么颜色。
⑶ 心理学的正后象和负后象怎样解释
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负后象是视分析所保持的映象的品质向着有有效刺激物的对立面(补色)转化。例如,注视灰色背景上的黄色三形或四边形一定时以后,再把目光转到一张白纸上,那么在这张白纸上似乎可以看到蓝色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即黄色感觉向其补色感觉(蓝)方面转化。这就是负后象。
⑷ 后象是什么意思,后象是怎么样的一种现象
后象(afterimage)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脑中暂留的印象。由兴奋过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存在于各种感觉之中,在视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视觉后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象。正后像保持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品质。负后象则具有相反的品质。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象。颜色刺激的负后象是原注视颜色的补色。后象只能存在很短时间,如最鲜明的视觉后象也不过持续几十秒钟。
经典知图不合常理的花
红色的叶子,蓝色的花瓣,但是注视图画正中间一点30秒钟以上,然后看向天花板,有没有发现花的变化是多么神奇?
玛丽莲梦露
看图方法和第一幅耶稣头像一样:请注视画中鼻子上的一点30秒钟以上,注视的过程中不可眨眼,头也不要摆动。 然后,闭上眼睛,抬头向上看天花板(也可以看一幅白色的墙壁),慢慢睁开眼睛,等待图像的出现。其间仍然不要眨眼,你即可看到性感的玛丽莲梦露。
⑸ 为什么长时间注视红色纸张再看周围事物会变成绿色
各种各样的通知类的纸张,尤其是学校内发的颜色又红又紫的,看完纸上的内容后一抬头就会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白色的墙壁最明显)都变成了绿色调,这是为什么?
如果将白昼光照射在黄蓝两种颜色混合后的表面时.因黄颜料能反射白光中的红、橙、黄和绿四种色光,而蓝色光能吸收其中的红、橙和黄三种色光,结果使混合颜料显示绿色。
色彩中的互补色有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在光学中指两种色光以适当地比例混合而能产生白色感觉时,则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为补色”。
⑹ 三色说与四色说给我们的启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0
⑺ 视觉杨赫三色说的基本观点普通心理学
根据颜色混合的事实,杨首先提出了三原色的假设。
在此基础上,赫尔姆霍茨又假设在视网膜上有3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光谱每一波长的光刺激都能引起 3种神经纤维强度各不相同的兴奋。
如果其中有一种纤维兴奋最强烈,例如,光谱长波端的光同时刺激红、绿、蓝3种纤维时,只有红纤维的兴奋最强烈,就会产生红色的感觉。同理,中间波段的光引起绿纤维最强烈的兴奋就会产生绿色感觉;短波端的光引起蓝纤维最强烈的兴奋,就会产生蓝色感觉。
如果一个光能同时引起 3种纤维强烈的兴奋,就产生白色感觉。
若一定波长的光能使一种纤维兴奋最强,而其他两种纤维虽也同时兴奋,但没有第1种纤维兴奋的强度大,那么3种纤维的共同活动便引起带有颜色的白光感觉。
根据三色说,神经纤维的疲劳是产生负后象的原因。例如,眼睛注视绿色一段时间后再看背景,由于绿纤维疲劳不再发生反应,而红和蓝纤维仍对白光中的红和蓝起反应,因而产生红、蓝混合色──紫色的后象。
⑻ 实验心理学中为什么杨—赫尔姆霍兹三色说不能很好地解释红绿色盲现象
杨-赫尔姆霍兹的三色素理论,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感受到不同的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体验。
三色说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由于三色说假定黄是由红、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装置的病人,不应该具有黄色的经验,这和病人的实际色觉经验是不符合的。
随后就有了互补色的理论了。
⑼ 帮我解释下正后象和负后象的原理!
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
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象。颜色刺激的负后象是原注视颜色的补色.
⑽ 心理学上的色觉三色是哪三色
解释色觉现象及其机制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色觉理论是1807年由T.杨提出、1860年由H.von亥姆霍兹发展的三色说和E.黑林1874年提出的四色说。这两种学说已在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相互补充,逐步得到了统一。 ①杨-亥三色说。杨首先提出了三原色的假设。亥姆霍兹又假设在视网膜上有3种神经纤维,每种纤维的兴奋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光谱每一波长的光刺激都能引起3种纤维强度各不相同的兴奋。如果其中有一种纤维兴奋最强烈,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原色感觉。如果3种纤维的兴奋相等,就产生白色感觉。若3种纤维的兴奋强度不等,就综合为某种不饱和的颜色感觉。三色说认为,神经纤维的疲劳是产生负后象的原因(见视觉)。缺乏1种甚至3种纤维会造成单色盲或全色盲。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着3种感色的锥体细胞。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杨-亥三色理论。杨-亥三色理论对颜色混合问题的圆满解释,为色觉的研究和颜色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学说却不能圆满解释色觉的缺陷。 ②黑林四色说。E.黑林提出有红、绿、黄、蓝4种原色和3对起颉颃作用的器官,即红和绿,黄和蓝以及黑和白感受器。黑林认为任何颜色和白光都能引起黑白机制的活动,如果等量的黄和蓝或红和绿光混合,因为它们本身是颉颃的,其作用互相抵消了,所以最后只有白色的感觉。如果不等量的起颉颃作用的光混合,在相互抵消后,剩下的就是较强的那种不饱和的色光感觉了。如果同时呈现的是非颉颃色光,结果便是二者的混合。按照这个学说,负后象的产生是由于颜色刺激停止后,与此颜色有关的对立过程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原来颜色的补色。色盲则是由于缺乏一对或两对感受器的结果。 现代生理学发现,在视网膜神经节和外侧膝状核中有4种起颉颃作用的感色细胞。这种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四色说。但四色说对三原色能产生光谱上的一切颜色这一事实则不能给予说明。 ③色觉阶段说。一种色觉理论。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发现既支持了三色说也支持了四色说。为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出了色觉阶段说。这种学说认为,色觉过程可分几个阶段:颜色视觉机制在视网膜感受器水平是三色的,符合杨-亥三色说,而在视网膜感受器以上的视觉传导通路上又是四色的,符合黑林的四色说,最后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才产生各种色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