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标志为什么颜色不同
㈠ 我们的国宝马踏飞燕,所有照片为什么都是侧颜杀
1969年9月初,武威县某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其中一个挥舞着镢头的村民,突然感觉触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刨开一看,是一块石头,再拨开浮土层,发现是一块砖头,而且砖头连着砖头,好家伙,下面有一片砖头砌的墙体啊!
村民们将砖拆开,发现是一个墓室。胆大的人组成了一个小队下墓室查看,发现里面放着不少陪葬品。
当地政府赶紧向上反映情况,很快有文物工作者来到现场。经过勘察,初步认定是一座东汉晚期墓(不过后来有学者提出异议,说可以晚到西晋)。
其实这座墓先后有两次为土夫子所光顾,按理讲,好东西是不会有了。不过它算是例外,出土了各种铜人、铜车、铜牛,数量还不少,有近200件,其中就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但文物部门及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将其称为“铜奔马”,所以,我们会遵循学术界的叫法,将其称为“铜奔马”)。
当然了,之所以始终“侧身”见人,除了上面那个原因之外也是因为以马为造型的大型铜器,侧面能够更好地展示它的线条美。
作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的身上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极具肌肉线条美。对于希望通过它来展示当年的文化的人来说,自然是希望它能够以更加完美的一面面对大家了。
㈡ 中国旅游“马踏飞燕”标志图的寓意
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相关的旅游专业书上都有的)
㈢ 求鉴定马踏飞燕
呵呵 自己看吧 以下是资料 你觉得会是真的吗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1] 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2]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2]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㈣ 马踏飞燕的颜色特点
马踏飞燕的颜色是铜绿色,在现在也是一种普遍很时尚的颜色,跟自由女神的颜色差不多
【相关拓展】
马踏飞燕是中国东汉时期的青铜器,于 1969年出土于东汉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 及其妻的合葬墓中。该青铜器塑造的是一只 奔跑的骏马踏在一只燕子身上的造型,其意 在于形容这匹马的矫健。在器物中,奔马身 长45厘米,高3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雄 健轻灵,神采飞扬。奔马昂首鸣叫,三足腾 空、飞驰向前,一足踏在一只疾驰的飞燕背 上,飞燕则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看到底发 生了什么事。整匹马的重量都踏在一只正疾 驰的飞燕身上,显然作者事先严格计量设计 了整个器物的重心。整个作品构思巧妙,极 具浪漫色彩,雕塑本身也生动逼真,传神地 塑造了一匹正在“天马行空”地奔跑的骏马 形象。该作品的出现与汉代时朝廷通过骑兵 战胜了匈奴,国威大振,人们因此非常喜欢 马的社会心理有关。
㈤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现在中国旅游标志的是“金沙太阳神鸟”
"马超龙雀"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的一件青铜制品。这件文物集我国当时绘画、雕刻、冶炼铸造艺术于一体,是件国宝。铜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筋骨刚健、体态飘逸,它没有辔头、绳索,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奔放、轻盈、潇洒,奔驰如飞地超过了龙雀。
马超龙雀,曾被称为"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 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 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
3、 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马踏飞燕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㈥ 马踏飞燕的来历,要完整的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奔马”说。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它昂首嘶鸣,马蹄腾空,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因而,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因为是由青铜制成,也称“青铜奔马”,这也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
二、“马踏飞燕”说。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其浪漫主义意境,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据说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看到了这匹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稀世珍宝,又将之命名为“马踏飞燕”。郭沫若发出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郭沫若回到北京后即与当时文物局负责人商定,将铜奔马调京参加了正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其后并经郭老推荐,外交部长陈毅安排马踏飞燕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发动了一场“文物外交”。在美、英、法、日、意等国家展出期间,观众如潮,将它誉为“绝世珍宝”,天才的中国马”,从此,马踏飞燕名扬世界。郭沫若并曾泼墨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
三、“马踏龙雀”说。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
四、“飞燕骝”说。前面几种名称,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细致品味便不难发现——其中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最近有资深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无一不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马踏飞燕”这座着名的青铜雕最贴切的名字。武威铜马足下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五、“天马”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龙雀是风神,即飞廉,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 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汉书·礼乐志》中《西极天马之歌》曾记载,“天马”足踩浮云,身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六、“马神——天驷”说。与前几种说法一样,“天马”说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 有关的宫内陈列品。东汉明帝为置飞廉(即铜制龙雀)、铜马(即铜制“天马”)于洛阳,曾亲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 宗室女子,或令大军征战,才求得汗血马,是谓“天马”,为此作《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以歌颂汉家天子的功 德。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
㈦ 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
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㈧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应该是西汉时期的工匠雕刻的,具体人名已不可考。
马踏飞燕是我国旅游部门的标志。
㈨ “马踏飞燕”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为何它能成中国旅游标志
摘要 您好,马踏飞燕也叫作马超龙雀,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有各种旅游图形标志,用以塑造和传播某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形象。中国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㈩ “马踏飞燕”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为何它能成中国旅游标志
因为马踏飞燕属于国宝级文物,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精品的的了,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绝世珍品,文物自身也汇集了非常多的中国文化。
马踏飞燕被选为中国旅游局的标志时,给出的解释含义就称马踏飞燕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无所羁缚,是奋进的象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旅游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及时跨越数千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带给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