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为什么要挂载文件系统
A. js面向对象为什么要init进行初始化
在创建子类对象之前,会先创建父类对象。
在调用子类构造器之前,在子类构造器中会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器,默认调用的是父类无参数构造器。
如果父类不存在可以被子类访问的构造器,则不能存在子类。
如果父类没有提供无参数构造器,此时子类必须显示通过super语句去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器。
B. grub.conf 为什么要指定根文件系统,initrd中的init脚本可以直接chroot过去的
chroot过去虽然可以,但是效率并不好,而且理论上不会切换init进程,这对于临时构建也许有必要,但是大多数已加载的库不会因根文件系统的切换而改变,initrd为了减少体积,是不会完善自身库接口的,这意味着少数函数的高级功能可能会异常,但是通过引导参数直接定义是没有问题的,执行完了必要工作后,会卸载所有已加载的函数库等待init进程挂载新的文件系统并重新初始化函数,虽然后期可以通过脚本做到,但是却没有利用init自身的函数直接,再说initrd里很多接口只是用来加载物理根文件系统的,多余接口比系统运行需要的接口都要多,多少会有安全隐患
C. 如何使用Initramfs文件系统
在2.6kernel启动时,它把rootfs作为它的第一个文件系统挂载(注意:这里的rootfs是真名!!!不是root filesystem的缩写)。rootfs是一个特殊的tmpfs,这个不能被删除或者是unmounted。很多使用2.6内核的系统通常都是挂载rootfs后什么都不做,然后启动另一个文件系统作为root filesystem。但是,这个不能掩盖rootfs存在的事实,你可以“cat /proc/mounts” 来查看,第一个挂载的肯定是rootfs。
rootfs被挂载后,kernel立马就解压了那个用gzip压缩的CPIO归档文件到rootfs。每个2.6的内核都会执行这一步,但是默认那个压缩档是空的,所以也就没有往rootfs内添加任何东西。接着kernel会尝试在rootfs去找寻/init,一旦找到init并执行,kernel也就完成了启动工作,然后便是刚刚执行的init程序接管了接下来的工作。如果kernel没法调用"/init"程序,可能就会回过头去,按照便准的做法去解析参数“root=”,试图找到另一个filesystem然后挂载它。
这里的使用initramfs是指,提供一个/init程序给rootfs使用,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使用编译进内核的cpio.gz档案,或者是一个独立的cpio.gz档案。以前的initrd就是编译一个独立的档案,很多使用initramfs的方式也是给它提供一个独立的档案。
D. linux 开机问题求助
一、BIOS 加电自检
当你按电源开关开机时,电脑会首先去启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一般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BIOS 的工作
1.检测连接硬件,比如显卡,内存,磁盘等等,检测的目的是以后把这些设备信息提供给操作系统
2.寻找启动磁盘,每一种BIOS都会有开机启动菜单,可以在菜单里设置以哪个设备启动系统
比如:光驱,硬盘,网络等等,这个菜单可以设置多个选项,依照设置次序在设备上寻找启动信息
3.找到了启动硬盘,接着BIOS就会在磁盘上找启动扇区,找到内核启动系统.
1)先试着寻找第一个扇区,也就是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2)如果第一个扇区上没有没有存在操作系统,再去寻找标记为BOOT的分区.
不论是MBR还是BOOT分区,存储操作系统的空间都只有446字节;
如果没有在上面提到的位置找到操作系统的内核,那么BIOS就无法继续启动工作.
而我们的内核往往会大于446个字节,存放在磁盘的其他位置上,既然446装不下内核,又为了能顺利的找到放在其他位置上的内核,
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在446字节里写了一个小程序,当BIOS试着启动操作系统时就会执行这个小程序,然后再由小程序来载入其他位置的内核.这个小程序就是启动载入器(boot loader)
二、BOOT Loader
linux的boot loader(上文提到的小程序) 常见的有两种:lilo grub
因为lilo存在着一个1024柱面的限制,并且更改了磁盘上的启动信息文件后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才能同步446字节的内容,因为lilo的缺陷,已经被grub所取代.现在的绝大多数类linux系统都采用grub做boot loader;
grub则没有了lilo各种限制,而且方便到能修改系统文件的启动内容就可以立刻与446内容同步.
那么我们就看看grub的内容 它存在于 /boot/grub中
GRUB有几个重要的文件,STAGE1、STAGE1.5、STAGE2
STAGE1:它只有512字节,通常放在MBR中,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在系统启动时用于装载STAGE2并将控制权交给它。
STAGE2:GRUB的核心,所有的功能都是由它实现。
STAGE1.5:介于STAGE1和STAGE2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因为STAGE2较大,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文件系统当中的,但是STAGE1并不能识别文件系统格式,
所以才需要STAGE1.5来引导位于某个文件系统当中的STAGE2。根据文件系统格式的不同,STAGE1.5也需要相应的文件,如:e2fs_stage1_5,fat_stage1_5,分别用于识别ext和fat的文件系统格式。它存放于1-63的柱面之间.
引导顺序如下:STAGE1->;STAGE1.5->;STAGE2,
主要的配置文件时 grub.conf
里面选项含义:
title:一个操作系统引动的标头,可以使多个
root :指明所需文件存在于哪个磁盘哪个分区上 (hd0,0)表示第一个硬盘,第一个分区,可参考/boot/grub/device.map
kernel:内核文件的名字,并且会有一些加载内核时的参数 or代表以只读方式加载
initrd:包含一些附加的驱动程序
三、内核启动
内核启动后会向bios查询电脑的所有硬件信息,然后自己接手下来管理这些设备,以便提供给linux使用
内核会试着驱动这些设备,这些设备的驱动一部分包含在内核中,叫做静态驱动,一部分以模块的方式(动态)存放文件系统中,由
于此时还未挂载任何文件系统,因此还不能使用文件系统中的模块,这里只能驱动在内核中存在的硬件驱动程序的对应设备.想驱动内核中未包含的硬件驱动就需要加载文件系统.
内核会尝试挂载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至少包含 /etc /bin /sbin /lib /dev 这5大目录
他们5个缺一不可.都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根文件系统挂载是以只读方式挂载的,因为这时linux还在启动阶段,并不稳定,避免破坏系统资料
四、启动INIT服务
顺利的挂载了根文件系统后,就会启动init服务
内核会按 /sbin/init /etc/init /bin/init 顺序寻找init程序,
如果找不到则内核报错 这里存在一个参数 init=/bin/sh 如果启动时指定了则最后执行/bin/sh
而不会产生内核报错.也被称为快速启动,因为它忽略了很多启动初始化工作.
启动init的目的就是为了初始化系统环境,启动了init就证明了内核已经顺利启动,接下来就由init服务来建立linux使用环境
init做了什么?它会读取 /etc/inittab 文件,根据这个文件的信息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会执行三个脚本 /etc/rc.d/rc.sysinit /etc/rc.d/rc /etc/rc.d/rc.local
rc.sysinit 主要的功能用来建立系统的基本环境
启动udev selinux子系统
udev负责产生 /dev中的文件,selinux负责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设定核心参数 sysctl -p 加载 /etc/sysctl.conf
设定系统时间 将硬件时间设定为系统时间
加载键盘和交换分区 swapon -a -e
设置主机名,挂载文件系统,并将根重新挂载为可读写的.
加载动态驱动模块
USB设备与RAID & LVM
卸载 /initrd/ 目录
rc 脚本设置启动级别 linux中有许多不同的启动级别,不同的启动级别会制定不同的服务
根据指定rc的参数会对应执行 /etc/rc.d/rc[0-6].d/ 中的连接脚本文件 以S开头的则启动
rc.local 前两个脚本都是系统至关重要的脚本,如果我们想在启动过程中放置一些其他程序
应该使用rc.local脚本中 因为S99local存在于rc[2-5].d中
三个RC脚本执行完毕后,就会建立虚拟主控制台 执行 /bin/login 就提供了用户登陆界面了
如果是图形 L5级别的话,会启动X window登录界面
所有的启动就都已经完毕
用户环境初始化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然后会执行
/etc/profile
/etc/profile.d/*.sh $HOME/.bash_profile
/etc/bashrc
$HOME/.bashrc
启动级别
0 关机
1 单用户
2 多用户模式但带网络但不能远程登录
3 不受限多用户模式 TUI
4 保留
5 图形模式
6 重新启动
查看启动级别
# runlevel
N 3
N是上次的级别,3是当前级别 也就是说机器开机就是3级别
切换级别
init 5
挂载文件系统
/etc/fstab
第一项 是要mount的存储装置的实体位置或者用卷标
第二项 要挂到哪个目录位置
第三项 指定要挂载的系统格式
第四项 mount时要设定的状态,只读或defauls
第五项 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位置是 0
第六项 设定开机时文件系统是否要check
除了root的文件系统其必要的check为1 其他视需要而定 默认是0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作者“xudeqiang”
E. linux中init的详细用法是什么呀
init模块
一般来说,Linux程序只能用另一个Linux程序启动。例如,登录Linux终端程序Mingetty。
但终端程序又由谁启动呢?在计算机上启动Linux时,内核装入并启动init程序。然后init程序
装载硬盘和启动终端程序。登录终端程序时,它启动命令行界面Shell。
在计算机上启动Linux之后,init程序监视任何关闭计算机的信号,如不间断电源(UPS)发
生的电源故障信号和重新启动命令。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
)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
(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内核会在过去曾使用过init的几个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确位置(对Linux系统来说)
是/sbin/init。如果内核找不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运行失败,系统的启动也
会失败。
一、什么是INIT: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
)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
(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内核会在过去曾使用过init的几个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确位置(对Linux系统来说)
是/sbin/init。如果内核找不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运行失败,系统的启动也
会失败。
二、运行级别
那么,到底什么是运行级呢?
简单的说,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这个级别从1到6 ,具有不同的
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可以参考Red Hat Linux 里面的/etc/inittab)
# 0 - 停机(千万不能把initdefault 设置为0 )
# 1 - 单用户模式
# 2 - 多用户,没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 4 - 没有用到
# 5 - X11 (xwindow)
# 6 - 重新启动 (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6 )
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init 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
服务是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在大多数的Linux 发行版本中,启动脚本都是位于
/etc/rc.d/init.d中的。这些脚本被用ln 命令连接到 /etc/rc.d/rcn.d 目录。(这里的n 就是
运行级0-6)
三、运行级别的配置
运行级别的配置是在/etc/inittab行内进行的,如下所示:
12 : 2 : wait : / etc / init.d / rc 2
第一个字段是一个任意指定的标签;
第二个字段表示这一行适用于运行那个级别(这里是2);
第三个字 段表示进入运行级别时,init应该运行第四个字段内的命令一次,而且init应该
等待该命令结束。/etc/init.d/rc命令运行启动和终止输入以便进入运行级别2时所需的任何命
令。
第四个字段中的命令执行设置运行级别时的一切“杂活”。它启动已经没有运行的服务,终
止不应该再在新运行级别内运行的服务。根据Linux版本的不同,采用的具体命令也不同,而且
运行级别的配置也是有差别的。
init启动时,它会在/etc/inittab内查找一个代码行,这一行指定了默认的运行级别:
id : 2 : initdefault :
你可以要求init在启动时,进入非默认运行级别,这是通过为内核指定一个“single”或“
emergency” 命令行参数来实现的。比如说,内核命令行参数的指定可通过LILO来执行。这样一
来,你就可以选择单用户模式了(即运行级别1)。
系统正在运行时,telinit命令可更改运行级别。运行级别发生变化时, init 就会
从/etc/inittab运行相应的命令。
四、/etc/inittab中的特殊配置
/etc/inittab中,有几个特殊的特性,允许init重新激活特殊事件。这些特殊特性都是用第
三个字段中的特殊关键字标记出来的。比如:
1. powerwait
允许init在电源被切断时,关闭系统。其前提是具有U P S和监视U P S并通知init电源已被
切断的软件。
2. ctrlaltdel
允许init在用户于控制台键盘上按下C t r l + A l t + D e l组合键时,重新启动系统。
注意,如果该系统放在一个公共场所,系统管理员可将C t r l + A l t + D e l组合键配置为
别的行为,比如忽略等。
3. sysinit
系统启动时准备运行的命令。比如说,这个命令将清除/tmp。
上面列出的特殊关键字尚不完整。其他的关键字及其使用详情,可参考你的inittab手册页
。
五、在单用户模式下引导
一个重要的运行级别就是单用户模式(运行级别1),该模式中,只有一个系统管理员使用
特定的机器,而且尽可能少地运行系统服务,其中包含登录。单用户模式对少数管理任务(比如
在/usr分区上运行fsck)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需要卸载分区,但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所
有的服务系统已被杀死。
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可以进入单用户模式,具体做法是利用init,请求运行级别1。内核启
动时,在内核命令行指定single或emergency关键字,就可进入运行级别1了。内核同时也为init
指定命令行, init从关键字得知自己不应该采用默认的运行级别(内核命令行的输入方式和你
启动系统的方式有关)。
有时,以单用户模式进行启动是必要的,这样一来,用户在装入分区之前,或至少在装入分
散的/usr分区之前,能手工运行fsck(在分散的文件系统上,任何活动都可能使其更为分散,所
以应该尽可能地运行fsck)。
如果自动化的fsck在启动时失败了,启动脚本init的运行将自动进入单用户模式。这样做是
为了防止系统使用不连贯的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是f s c k不能自动修复的。文件系统不连
贯的现象极为少见,而且通常会导致硬盘的不连贯或实验性的内核释放,但最好能做到防患于未
然。
由于安全上的考虑,在单用户模式下,启动外壳脚本之前,配置得当的系统会要求用户提供
root密码。否则,它会简单地为L I L O输入合适的一行代码,以r o o t的身份登录(当然,如
果/etc/passwd已经由于文件系统的问题而不连贯了,就不适合这里的原则了,为对付这种情况
,你最好随时准备一张启动盘)。
不同的运行级有不同的用处,也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形来设置。
例如,如果丢失了root口令,那么可以让机器启动进入单用户状态。在启动后的 lilo 提示
符下输入:
init=/bin/sh rw 使机器进入运行级1 ,并把 root 文件系统挂为读写。他会跳过所有系统
认证,让你可以使用passwd 程序来改变root口令,然后启动到一个新的运行级。
F. 操作系统的内核与文件系统是什么关系
一、什么是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指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
Linux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数据的集合,文件系统不仅包含着文件中的数据而且还有文件系统的结构,所有Linux 用户和程序看到的文件、目录、软连接及文件保护信息等都存储在其中。这种机制有利于用户和操作系统的交互。
每个实际文件系统从操作系统和系统服务中分离出来,它们之间通过一个接口层:虚拟文件系统或VFS来通讯。VFS使得Linux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文件系统,每个表示一个VFS 的通用接口。由于软件将Linux 文件系统的所有细节进行了转换,所以Linux核心的其它部分及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将看到统一的文件系统。Linux 的虚拟文件系统允许用户同时能透明地安装许多不同的文件系统。
在Linux文件系统中,EXT2文件系统、虚拟文件系统、/proc文件系统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件系统。
二、什么是根文件系统
根文件系统首先是一种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不仅具有普通文件系统的存储数据文件的功能,但是相对于普通的文件系统,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内核启动时所挂载(mount)的第一个文件系统,内核代码的映像文件保存在根文件系统中,系统引导启动程序会在根文件系统挂载之后从中把一些初始化脚本(如rcS,inittab)和服务加载到内存中去运行。我们要明白文件系统和内核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在嵌入式中移植的内核下载到开发板上,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启动Linux操作系统的,会出现无法加载文件系统的错误。
那么根文件系统在系统启动中到底是什么时候挂载的呢?先将/dev/ram0挂载,而后执行/linuxrc.等其执行完后。切换根目录,再挂载具体的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执行完之后,也就是到了Start_kernel()函数的最后,执行init的进程,也就第一个用户进程。对系统进行各种初始化的操作。
根文件系统之所以在前面加一个”根“,说明它是加载其它文件系统的”根“,既然是根的话,那么如果没有这个根,其它的文件系统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加载的。它包含系统引导和使其他文件系统得以挂载(mount)所必要的文件。根文件系统包括Linux启动时所必须的目录和关键性的文件,例如Linux启动时都需要有init目录下的相关文件,在 Linux挂载分区时Linux一定会找/etc/fstab这个挂载文件等,根文件系统中还包括了许多的应用程序bin目录等,任何包括这些Linux 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都可以成为根文件系统。Linux启动时,第一个必须挂载的是根文件系统;若系统不能从指定设备上挂载根文件系统,则系统会出错而退出启动。成功之后可以自动或手动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因此,一个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不同的文件系统。在 Linux 中将一个文件系统与一个存储设备关联起来的过程称为挂载(mount)。使用 mount 命令将一个文件系统附着到当前文件系统层次结构中(根)。在执行挂装时,要提供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和一个挂装点。根文件系统被挂载到根目录下“/”上后,在根目录下就有根文件系统的各个目录,文件:/bin /sbin /mnt等,再将其他分区挂接到/mnt目录上,/mnt目录下就有这个分区的各个目录,文件。
三、什么是内核
Linux内核就像人的心脏,灵魂,指挥中心。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内核以独占的方式执行最底层任务,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协调多个并发进程,管理进程使用的内存,使它们相互之间不产生冲突,满足进程访问磁盘的请求等.
操作系统是一个用来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有限服务集的低级支撑软件。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共生体,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计算机的硬件,含有外围设备、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的电子设备组成计算机的发动机。但是没有软件来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完成这个控制工作的软件就称为操作系统,在Linux的术语中被称为“内核”,也可以称为“核心”。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或组件)分以下几个部分:存储管理、CPU和进程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驱动、网络通信,以及系统的初始化(引导)、系统调用等。
四.内核与文件系统的关系
技术上说Linux是一个内核。“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
文件系统是kernel的一部分。文件系统实现了系统上存储介质和其他资源的交互。kernel tree中的fs目录都是关于文件系统的,可以说它是kernel的一个大子系统。
嵌入式系统在flash中分配了存放内核、根文件系统的区域。bootloader加载了内核,内核启动,加载文件系统,进入Linux系统。
整个嵌入式系统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uboot 2.kernel 3.文件系统。其中kernel中以VFS去支持各种文件系统,如yaffs,ext3,cramfs等等。yaffs/yaffs2是专为嵌入式系统使用NAND型闪存而设计的一种日志型文件系统。在内核中以VFS来屏蔽各种文件系统的接口不同,以VFS向kernel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如打开一个文件时统一使用open,写时采用write,而不用去考虑是那种文件系统,也不用去考虑文件系统是如何将数据写入物理介质的。其中 kernel中的配置,只是让VFS支持这种接口。
G. initrd和initramfs的区别
Linux内核在初始化之后会执行init进程,而init进程会挂载我们的根文件系统,但由于init程序也是在根文件系统上的,所以这就有了悖论。Linux采用两步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Linux2.6版以前的方法是:除了内核vmlinuz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initrd.img映像文件,其实它就是一个文件系统映像,linux内核在初始化后会mount initrd.img作为一个临时的根文件系统,而init进程就是在initrd.img里的,然后init进程会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然后umount initrd.img。但Linux2.6内核的实现方式却不太一样,虽然完成的功能是一样的。Linux2.6采用initramfs。
initramfs:init ram filesystem,它是一个cpio格式的内存文件系统,制作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介绍的,但这样做出来的initramfs是和内核vmlinuz分开的,因此我们需要在grub里写上initramfs的路径。而另一种方法是把内核和initramfs制作在一起成为一个文件,方法是在linux源码make menuconfig,然后General setup-->选择Initial RAM filesystem and RAM disk (initramfs/initrd) support,然后在Initramfs source file(s)里输入我们的initramfs目录,然后make bzImage。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内核就只有一个文件,不需要指定initramfs了。
H. init进程的简介
对于Linux系统的运行来说,init程序是最基本的程序之一。但你仍可以大部分的忽略它。一个好的Linux发行版本通常随带有一个init的配置,这个配置适合于绝大多数系统的工作,在这样一些系统上不需要对init做任何事。通常,只有你在碰到诸如串行终端挂住了、拨入(不是拨出)调制解调器、或者你希望改变缺省的运行级别时你才需要关心init。
当内核启动了自己之后(已被装入内存、已经开始运行、已经初始化了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等),通过启动用户级程序init来完成引导进程的内核部分。因此,init总是第一个进程(它的进程号总是1)。
内核在几个位置上来查寻init,这几个位置以前常用来放置init,但是init的最适当的位置(在Linux系统上)是/sbin/init。如果内核没有找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还是失败了,那么系统的启动就宣告失败了。
当init开始运行,它通过执行一些管理任务来结束引导进程,例如检查文件系统、清理/tmp、启动各种服务以及为每个终端和虚拟控制台启动getty,在这些地方用户将登录系统。
在系统完全起来之后,init为每个用户已退出的终端重启getty(这样下一个用户就可以登录)。init同样也收集孤立的进程:当一个进程启动了一个子进程并且在子进程之前终止了,这个子进程立刻成为init的子进程。对于各种技术方面的原因来说这是很重要的,知道这些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便于理解进程列表和进程树图。init的变种很少。绝大多数Linux发行版本使用sysinit(由Miguel van Smoorenburg着),它是基于System V的init设计。UNIX的BSD版本有一个不同的init。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运行级别:System V有而BSD没有(至少是传统上说)。这种区别并不是主要的。在此我们仅讨论sysvinit。 配置init以启动getty:/etc/inittab文件
当init启动后,init读取/etc/inittab配置文件。当系统正在运行时,如果发出HUP信号,init会重读它;这个特性就使得对init的配置文件作过的更改不需要再重新启动系统就能起作用了。 /etc/inittab文件有点复杂。我们将从配置getty行的简单情况说起。
etc/inittab中的行由四个冒号限定的域组成:
id:runlevels:action:process
下面对各个域进行了描述。另外,/etc/inittab可以包含空行以及以数字符号(’#’)开始的行;这些行均被忽略。
id 这确定文件中的一行。对于getty行来说,指定了它在其上运行的终端(设备文件名/dev/tty后面的字符)。对于别的行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除了有长度的限制),但它必须是唯一的。
runlevels 该行应考虑的运行级别。运行级别以单个数字给出,没有分隔符。
action 对于该行应采取的动作,也即,respawn再次运行下一个域中的命令,当它存在时,或者仅运行一次。
I. linux系统中可以在开机时自动挂载一些磁盘,只需要通过修改/etc/fstab就可以实现
挂载磁盘的话,修改/etc/fstab就可以,默认情况下需要root权限才能修改。 有些采用特殊架构或者使用特殊存储的系统可能还需做额外设置才能挂载。 关于fstab简单说明一下: 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文件里面的配置挂载磁盘。 文件里共有六列,例如这样的: <file system> <dir> <type> <options> <mp> <pass> /dev/sdb1 /u01 ext3 defaults 1 2 第一列表示要挂载的设备,用设备的label或UUID或磁盘设备文件来表示都可以; 第二列表示挂载点,即要将设备挂载到哪个目录下; 第三列表示文件系统格式; 第四列是参数,具体参数在此不做说明; 第五列的值可使mp 工具通过它决定何时作备份,0表示忽略,1表示备份; 第六列表示是否开机检查扇区 关于这个文件的详细说明网上资料很多,搜索学习一下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