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乱用红头文件
㈠ 红头文件有什么规定啊!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为了规范规章、法规的制定程序,国务院颁布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许多部门也制定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定办法,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经历必要的程序和合理的步骤,使行政机关这种抽象行政行为做到针对性强,更加科学合理。
2、落实公开、公正制度。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涉及对外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听取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增加规范性文件的透明度。规范性文件形成后还应及时公布,便于贯彻执行,更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3、严格划分制定权限。对不属本级管理的事务不得越权制定文件,对需要部门协调的及时相互沟通,对属于上级权限的应及时请示,对本部门需要创立规章的不应以规范性文件代替,同时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当加强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严格的会签制度,对涉及法规性内容应当有法制工作部门的意见。
(1)为什么不能乱用红头文件扩展阅读
红头文件一般由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主送、抄送、附注、印发单位、印发日期、份数等组成。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
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1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事业单位。
㈡ 企业内部是否可发红头文件如果可以,如何使用
企业可以发红头文件。现在大多公司将其作为机密文件,任职文件,紧急文件的别称。所以是可以的。红头文件只是一种俗称,并非法律概念。如果只是单位内部将本单位文件红头处理,并不构成违法。因此无论什么级别的单位均可以在自己单位内部使用自己单位红头名称的红头文件。
<拓展资料>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完整地确定行政主体颁布的“红头文件”的范围:
1、国务院依其职权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与命令;
2、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机构依其职权发布的指示与命令;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其职权制定的行政规定、行政措施、决定、命令等;
4、乡镇人民政府依其职权制定的行政措施、决定等。
然而,从严格的术语界定来讲,“红头文件”不是规范的科学术语,经过对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行政机关的“红头文件”其实就是行政机关制定的以首页主题为红字的行政决定、命令、措施、规定等。在多数情况下,群众所指的“红头文件”是指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红头文件是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一般“红头文件”,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时就可以制定。
广义的“红头文件”就是从字面理解的带红头和红色印章的,既包括行政机关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也包括行政机关不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因明确一些工作事项而制发的文件。
狭义的“红头文件”是专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这类文件对公众有约束力、涉及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法律用语所称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㈢ 企业红头文件可以随便设立吗
企业红头文件不可以随便设立,“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
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事业单位。而一般“红头文件”,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时就可以制定。可见,“红头文件”实际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的“红头文件”就是从字面理解的带红头和红色印章的,既包括行政机关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也包括行政机关不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因明确一些工作事项而制发的文件。
2、狭义的“红头文件”是专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这类文件对公众有约束力、涉及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法律用语所称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公众所关心关注的,应该是指狭义上的“红头文件”。现在大多公司作为机密文件,任职文件,紧急文件的的别称。
企业是无法发布红头文件的。
㈣ 私人公司可以使用红头文件吗
可以,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什么单位才可以印发红头文件。
所谓红头文件,一般是指由发文单位下发的正式的有一定规范作用的文件,因其抬头都使用红色字体而被称为“红头文件”。
格式如下:
1、编号位置为仿宋四号字,六角括号。
2、正标题为宋体小二号字,加黑。
3、正文为仿宋三号字。
4、日期为汉字,不是阿拉伯数字。
5、“主题词”三个字为黑体三号字,其余内容为仿宋四号字。
(4)为什么不能乱用红头文件扩展阅读
一是发文公司标志。由发文公司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二是发文字号。由发文公司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三是标题。由发文公司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四是主送部门。公文的主要受理部门;
五是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六是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七是发文公司署名;
八是成文日期;
九是印章。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十是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一是抄送单位。除主送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部门(包括上级部门);
十二是印发日期;
十三是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㈤ 红头文件有没有法律效力
红头文件有行政效力,但未必有法律效力。但一般来说,红头文件比法律更管用。“红头文件”是否合法有效,直接关系到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
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1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事业单位。而一般“红头文件”,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时就可以制定。可见,“红头文件”实际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5)为什么不能乱用红头文件扩展阅读:
红头文件法定程序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为了规范规章、法规的制定程序,国务院颁布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许多部门也制定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定办法,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经历必要的程序和合理的步骤,使行政机关这种抽象行政行为做到针对性强,更加科学合理。
2、落实公开、公正制度。
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涉及对外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听取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增加规范性文件的透明度。规范性文件形成后还应及时公布,便于贯彻执行,更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㈥ 红头文件能随便用吗
红头文件需要盖章后使用。具体如下:
1、“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1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事业单位。而一般“红头文件”,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时就可以制定。可见,“红头文件”实际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2、广义的“红头文件”就是从字面理解的带红头和红色印章的,既包括行政机关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也包括行政机关不直接针对特定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因明确一些工作事项而制发的文件;
3、狭义的“红头文件”是专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而制发的文件,这类文件对公众有约束力、涉及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法律用语所称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公众所关心关注的,应该是指狭义上的“红头文件”。大多公司将其作为机密文件,任职文件,紧急文件的别称。
【法律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十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七)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九)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十)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十一)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十二)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三)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十四)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
㈦ 为什么红头文件不能转发
因为红头文件有些属于机密文件。
政府红头文件,属于党政机关单位上情下达,执行贯彻的公文,有些属于机密,不直接面向个体私人,也不允许个人私自转发收藏保存,而是由单位专门人员负责管理。
由于文首列有红色字样的机关名称、文尾盖着公章,“红头文件”在公众印象中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红头文件’是俗称,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占很大比重,这也是政府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㈧ 哪些级别的单位有权利下发红头文件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都可以下发红头文件。比如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各级党委的相关部门等。红头文件的特点形式上是出具文件单位的红色文件头,并落款加盖单位公章;内容上通常是履行职责范围内的管理职能。
红头文件的下发是有严格规范的。首先,必须是本部门或单位的职责、权力范围之内的工作,不能超越自己的权限下发文件。其次,下发红头文件必须严格按照公文规范进行,比如进行公文的制发程序、公文格式符合国家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
红头文件并不是随便发的,需要符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上级部门如需向下一级政府下发指令性红头文件,必须经过同级市政府同意。比如地级市的发改部门向县一级市政府下发文件,必须先经过地级市人民政府批准才可以。
㈨ 红头文件可以随便发吗
法律分析:红头文件不可以随便发,发布政策、行政法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㈩ 什么性质的单位可以使用红头文件
对主管部门、上级(总公司)政府部门(法院、公安、消防出具的证明文书可不用)的请示报告类文件,一般用上报类红头文件。
对各部门下发的公司各类决策性文件、各部门负责人的任职通知等使用下发性红头文件; 再就是公司老总说用红头文件下发(或上报)的其它重要文件。
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涉及对外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听取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增加规范性文件的透明度。规范性文件形成后还应及时公布,便于贯彻执行,更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10)为什么不能乱用红头文件扩展阅读:
要加大规范文件备案审查法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文章;要强化源头治理,有效约束和监督权力,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
要加大问责力度,对于滥批乱发违法违规的“红头文件”,用“权力”侵犯“权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如此,方能使“红头文件”的发布科学规范、严肃公正,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