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养大的孩子为什么怕人
‘壹’ 狼为什么养大婴儿呢
早在1920年9月19日,传教士辛格在距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被狼抚育长大的女孩——大的8岁左右,小的仅1岁半。她们像真正的狼一样舔食食物,吞咽生肉;利用四肢爬行,且害怕光亮;不会说话,仅能发出呜呜的狼嚎;惧怕人类,却喜欢亲近猫、狗等动物。从她们的动作姿态、语言表达、情绪反应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出有着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辛格给姐姐取名为卡玛拉,妹妹则为阿玛拉,并将她们带回由自己和夫人共同管理的米德纳普尔市孤儿院,想要把她们当做正常孩子抚养成人。可是,长期的丛林生活让她们对人类社会极其陌生,年幼的阿玛拉在年底患上重病,辛格夫妇不得不请求当地的医生为她诊断病情。然而,好奇的医生却要求他们为他讲述病人过去的生活情况,否则就拒绝医治阿玛拉,万般无奈之下,辛格夫妇只好将狼孩的故事告诉了医生,并请求他保守这个秘密。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辛格夫妇的意料,第二天清晨,小镇上的居民们都知道了这件稀奇事,人们纷纷聚集到米德纳普尔市孤儿院门口,想要看一看传说中的狼孩。紧接着,报纸上刊登出了卡玛拉和阿玛拉的照片,有关狼孩的文章更是长篇累牍。自此,狼孩成为人类学家研究的新课题的同时,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不久之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狼孩。1954年,一个名为“拉穆”的狼孩被关在印度新德里的一家医院中,人们只需购买门票就能近距离接触这个9岁男孩。2007年,俄罗斯警察在莫斯科中部的山区里发现了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莱尔卡”,这个拥有狼一样的利爪的狼孩在被送进医院体检后24小时便逃走了,至今仍下落不明。遗憾的是,科学家们都未能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观察与研究,大多数资料还是来自于早期的狼孩卡玛拉,以及传教士辛格所着的关于卡玛拉姐妹的书籍——《狼孩和野人》。
俄罗斯狼孩“莱尔卡”
也许是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习性和舆论过分热切地关注,羸弱的阿玛拉因肾炎早早离开了人世,辛格夫人便全心全意照顾卡玛拉,不惜花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她适应人类社会。从饮食起居到发音说话,辛格夫人用无尽的耐心浇灌卡玛拉幼小的心灵,甚至希望通过按摩和浴疗帮助她直立行走。虽然直到1929年卡玛拉去世时,她依旧无法正确的说话和走路,但她已经逐渐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习性,也不再害怕人类,并且十分依赖养母辛格夫人。
不过,科学家们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母狼能够养育人类小孩。人们仅仅根据动物的母性行为分析,认为当哺乳期的母狼失去幼崽时,会出于本能地将被遗弃的动物幼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但考虑到狼崽的哺乳期仅为5周左右,而人类婴儿最长可达1年之久,一部分人类学家对狼孩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时至今日,有关狼孩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不妨将它看作是未解之谜,等待时间给出答案。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狼在遇到人类婴儿时不是吃掉而是养大?这种母性行为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传承下去的呢?
我们知道,生产、哺乳、以及产前的做窝和产后舔净仔畜等一系列的育幼行为,是为了改善自己后代的生存条件,保证整个种群得以发展。由于大部分行为是依靠雌性完成的,因此也被称为“母性行为”。
舔净幼崽
动物的母性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初次生育的动物明显没有多次生育后的动物母性行为强,这可能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后天学习,所以人类的饲养方式和动物们的应激性都会影响其母性行为,而良好的母性行为对后代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基因也影响着动物的母性行为,比如成年的杜鹃鸟会把自己的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中,先破壳而出的杜鹃鸟也会将剩下的鸟蛋推出巢穴,这种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的行为隐藏在基因中,被一代又一代的杜鹃鸟传承下去,同时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相同动物不同品种间的母性行为也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动物自身的营养水平决定了它们的激素分泌,而催产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都会激发动物的母性,假如动物自身的营养摄入不足或受到听觉、视觉、嗅觉等外界刺激,都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从而改变其母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