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拒绝说道歉
① 孩子为什么会拒绝认错
我想每一位爸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担当的人。
所以,从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教育孩子:犯错误了要勇于承担,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
但慢慢地你=发现事情并没有按预期那握纤神样发展,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很少能爽快地承认。哪怕是他在你眼皮底下闯的祸,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孩子也拒不承认:
本来就是这样的;
是爸爸弄得;
是狗狗弄得;
甚至是外星人都能专门跑到你家里来弄乱你的屋子,拔掉你种的花等。(外星人真是闲啊)
总之一句话:想让本宝宝道歉,做梦!
就算你费劲心机的和孩子死磕,终于让孩子说出对不起三个字,语气里也毫无歉意和悔意。
这时候是不是在想:枉我英雄一世,怎么就交出了如此不知悔改、品德败坏的娃?
停停停,先别这么早给娃下定论,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承认错误吗?
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和伤害
小孩子最初是没有道德意识的,很多事情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
很多事我们大人觉得不对的事情,可能孩子压根就不觉得错。
我常常看到两个一岁左右的宝宝一起玩,这个抓了那个一把,那个抢了这个的玩具。
然后妈妈们煞有其事的从旁教育:你不应该如何如何,快跟对方道歉,说对不起。
有些孩子木偶一样,鹦鹉学舌说一句对不起;有些孩子无视你所言,直接跑开。
心理学家Thomas Lickona曾说过:能够懂得规则以及违背规则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在这个阶段正在进行和完成的一个生长发育“作业”。
就算在家长的胁迫下,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但孩子内心也并没有觉得有错,下次类此的行为还是会发生。
所以,比起简单让孩子鹦鹉学舌一句对不起,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及时引导孩子认识他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想要做到这点,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多引导孩子注意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乱写乱画妈妈要一点点擦干净,这会加重妈妈的工作;
别人打你,你会很痛,你打人会让别人痛;
抢人玩具会让对方生气,也会让对方更加不想把玩具分享给你。
只有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影响和伤害,他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他的行为才能更加规范。
2、误以为错误的行为就代表自己是坏孩子
2、3岁之后,很多孩子心里,都有“好孩子”的自我追求。
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爸妈口中的好孩子,希望得到夸奖,希望被喜欢。
这个阶段的宝宝,觉得承认错的行为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坏孩子”。
他们不想让自己变成“坏孩子”,更害怕因此让父母失望。所以明知错,也不想认。
尤其,是我们大人很容易情绪一激动“对事又对人”,本来段亏只是某个行为的好坏,最后一定要上升为人身攻击:孩子没礼貌、小气、丢人。
一时开心弄乱了房间就是顽皮;
和小朋友抢玩具就是没礼貌、不懂事;
不道歉就是不懂事、丢人。
我们传递出的信息,不仅是“你不对”,还有“你不好”,对孩子来说,后者才是最扎心的。
为了自己不成为父母口中的“坏孩子”,他们宁愿硬着头皮,迎接父母更大的怒火,也不会承认错误。
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逼他承认不是最终目的,修正他的行为和观念才是,如果能顺便给到改正的建议,让孩子知道,犯了错不是事情的终点,只要自己有意愿改正,还有挽回的空间,那便再好不过了。
我知道你想画画,但是画墙上是不对的。你可以在纸上尽情画,现在我们一起把竖清墙壁擦干净吧!
你也想玩玩具,但是小朋友的东西,应该先征求他的同意。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对的,你可以试试好好沟通或者跟他交换,这样才是好孩子。
孩子如果能多多的体验“试错—知错—改正—重新被认同”,这个过程自己是可以控制的,那么犯错就没那么可怕了。
孩子知道你不会因此而不爱他,也明白自己只是这件事做的不太好,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
那孩子也会乐于承认错误,毕竟,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也是好孩子嘛。
3、家长越逼迫,孩子越不敢道歉
还有很多宝宝,知道自己错了,也可以承认,但是却很难迈出道歉这一步。
因为在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瞬间,人就会处于一种压力情境下,此时会自动激活心理中的应激防御机制。
如果此时父母是严厉的、强制性的,更容易激发孩子竖起防御的堡垒,他们常常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不肯道歉。
实在不行,就一哭二闹三,哦,没三。
此时,你说再多的道理,他们都听不进。反而因此倍感委屈,为什么这么凶,你不爱我了吗?
所以,你越是严肃、严厉的语气,孩子越是害怕、委屈。
尤其是面对父母的威胁“你不认错,就别回家啦!”基本上,这题就无解了。
相反如果我们态度温和,语气平静地和孩子沟通,孩子反而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我遇到一位妈妈就做的很好。
有次坐电梯,与我们一同下楼的有一对母子。小男孩看起来比娃小一两岁,可能比较着急要出去玩,刚一出门就猴急地向外窜,不小心就碰掉了娃的锅巴,我和娃都被吓了一跳。
男孩的妈妈很显然也没料到孩子突然的行为,不过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赶紧询问我这个“孕妇”的情况。
而这时,小男孩明显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站在妈妈后边,不敢说话。
确认了我没事之后,男孩的妈妈又询问了下娃的情况。
然后蹲下对小男孩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刚才的行为很危险,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我们如果不小心碰到,小宝宝会受伤的。
妈妈希望下次再出门的时候,你可以慢一些。好吗?
小男孩,向妈妈点了点头。
“那你和妈妈一起向阿姨和小姐姐道歉好吗?”
男孩怯怯的又往妈妈身后躲了躲。
但小男孩的妈妈却率先向我道歉说:对不起,刚刚我们碰到你们了。
我笑着回应没事。
然后男孩妈妈,用眼神鼓励孩子“该你了”,小男孩看妈妈道歉完,也小声向娃道歉说:姐姐对不起,阿姨对不起。
接收到我们的没关系之后,男孩也开心的笑起来。
那个“从胆怯到释怀的表情”,代表着每个不想道歉孩子背后的心路历程。
我见过很多孩子不敢或者不愿时,妈妈都在“逼着”孩子道歉。
但当小男孩不敢道歉时,妈妈先以身作则地承认错误,向我们道歉。
这样,小男孩就不是唯一道歉的人了:“妈妈和我一样,而且妈妈好像并没有批评我的意思。”所以小男孩,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相反如果小男孩的妈妈,上来就批评小男孩的毛躁行为,或者硬逼着孩子道歉,就算他迫于压力承认了,也一定不甘心。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我真的觉得这位妈妈做得极好。
犯错不承认真的是很多妈妈来求助的一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忍不住提前担忧:孩子不认错——会被认为没礼貌——以后不被喜欢怎么办?
其实,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愿意主动承认错误、能够真诚的道歉,这个过程真的需要父母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引导。
而最重要的其实也只有两点:
一、理解孩子:要多看看行为背后的原因。
二、爱孩子:只有明白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犯错误而不爱他的孩子,才会有承认错误和道歉的勇气。
下次孩子再倔强的不肯承认错误时,不妨试试文中的方法吧!
② 孩子固执不愿意认错的原因通常是什么,父母要怎么应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很多家长却发现,哪怕自己宽容了孩子的错误,他却不敢勇于承认。一问他,总是反驳说自己没有做,或者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就是这样。究竟孩子在怕什么,才会不敢承认错误呢?
孩子们在一定年龄之前,并没有“移情“和“同感”的能力。在他们大脑中,控制情感的这一部分还没有发育成熟。
女孩在6岁之前,男孩在8岁前,当孩子们达到这个年龄前,几乎一点儿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当他们做错了什么事,不仅不会感到对不起,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会站在你的角度,感受你的心情。
另外,如果是我们做错了,比如误会了孩子,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做错某件事,一定要跟孩子说明事实,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孩子做出表率。
③ 道歉,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难!他的内心所想,你真的了解吗
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通常会要求孩子道歉,至少是说一句“对不起”。但有时候颂拿薯孩子就是坚决不说。其实,理解了孩子当时的心理,我们就会知道,道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4 岁的天天正拿着一辆玩具小 汽车 玩得起劲,旁边跑过来一个小男孩,一把抢过小 汽车 。天天手疾眼快地抢了回来,还用小 汽车 使劲地打了小男孩的头,小男孩虽然没有受伤,但疼得哇哇大哭。
家长都围了过来,爸爸告诉天天,保护玩具可以,但打人不对,让天天给小男孩道歉,但天天坚决不肯。爸爸很生气,反复对天天说:“你都把弟弟打哭了,还不肯道歉,不是好孩子!”天天涨红了脸,但就是不肯道歉。
年幼的孩子在道德认知的发展上还未成熟,因此心底里会认为:如果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坏人”。像天天这样的情况,再加上爸爸不正确的评价和诱导,天天坚决不肯道歉,是能够被理解的。其实很多成人在面对错误时也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道歉就是在否定自己。这种认知上的失调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紧张感,又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情绪,只能简单地用坚决不道歉的方式进行逃避。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所以想让孩子学会道歉,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道歉只是针对当下的事,而不是针对一个人的全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勇气去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也经常会拒绝道歉,就是孩子是无意间犯了错,比如跑得太快撞到了别人,不小心弄坏了小朋友的玩具等,这些情况下,孩子认为道歉之后,自己就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因此感觉压力很大,拒绝道歉。
他觉得:道歉 = 承担全责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道歉不是用来划分事件责任的,而是一种用来修复与对方关系的社交工具,具体怎么办,爸爸妈妈会帮他一起解决。当孩子知道了道歉不意味着他要承担全部责任之后,就会放下负担,愿意道歉。
不强迫孩子
但如果孩子坚决不肯道歉,旁边又有人围观,家长不妨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面向需要孩子去道歉的小朋友,代替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然后将孩子带离现场,等孩子平静敏腔下来之后,再跟他讨论刚刚发生的事情。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与孩子一起讨论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并启发、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可以告诉天天,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抢回被小男孩拿走的玩具小车后,可以大声地告诉他:“你要是想玩这个小车,要先问我。”或者:“我可以给你玩这个小车,但是你不能抢。”再引导孩子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孩子可能还会说出“我让他去拿他的玩具来和我交换”“我抢回来之后马上跑到爸爸旁边”等方式。孩子间发生冲突,学会道歉是一方面,学会解决问题才是减少及避免冲突的根本办法。
引导孩子理解情绪
孩子愿意道歉的前提是能够体会到对方的感受。4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察觉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因此,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是平时要做的功课,在讲故事或者在其他日常生活中,可以及时地告诉孩子他正处于哪种情绪中,比如“小兔子找不到家了,特别害怕。”“刚才妈妈没野者让你吃蛋糕,你是不是很失望?”“爸爸没跟你打招呼,突然关了你正在看的动画片,你是不是很生气?”
让孩子学会区分生气、难过、沮丧、失望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当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之间的联系时,向对方道歉就会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父母要以身作则
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会有做错事或者误解了孩子的时候,及时、轻松的道歉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道歉并没有那么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帮他认识到犯错误之后勇于承担责任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要比言语教育更有说服力,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道歉,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作为被道歉者的心理变化,就能更好地理解道歉的意义,在自己出现错误时愿意为了让对方感受更好一些而道歉。
④ 家有拒不道歉的孩子怎么办
前些天跟宝妈闲聊,有位妈妈说:“我女儿就是不肯承认错误。前几天在幼儿园念书时,一个小朋友跟着念,小妞就一手拍过去,不让对方念。把人打哭以后,老师让她道歉,她不干,到现在也不说对不起。”这让我想起了我家元宝小时候,弄断小朋友正在玩的彩带拒不道歉,在玩耍中夹到了小朋友没腊的手也不肯认错。犹记得我和他爸轮番上阵做思想工作:
“XX的手被夹疼了,你以前这样玩也被夹到过手,很疼,对吧?你应该向XX说对不起。”
“你不说对不起,XX就走了,你就没机会说了!”
“你把XX的彩带弄坏了,你看他哭得多伤心,快去道歉!”
多数时候,元宝会犹豫,并不会立刻道歉;有时甚至会反驳:“这里是我的!我不想让XX来玩!”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执拗、自尊心强、爱面子、不肯道歉,那要怎么办呢?
第一步自我反省
回想过去我们很想让孩子道歉的那些场景,多半他的行为或语言对第三人造成了影响,做错了又拒不道歉,我们作为家长会觉得没面子、很尴尬,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孩子教好,潜意识里也怕别人指责我们失职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这个时候,我们迫切希望孩子立刻、马上向对方道歉,以此在态度上有所挽回。若孩子不配合则会加剧我们的尴尬局面。
我们需要反省,此时此刻让孩子道歉,究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事情所带来的后果或影响 。这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是一味强制孩子道歉,还是引导孩子学会道歉并处理好问题?
第二步理解孩子
孩子拒不道歉,一定有他的道理。有人会反问:“他能有什么枯袭滑道理?做错就是做错,错了就要认错!你这样做,岂不是包庇纵容孩子?”此道理非彼道理,而是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想法。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事情和我们成人对此的理解不一样。孩子不道歉,也许是觉得对方侵犯了自己,自己没错,道歉有失公允;也许是觉得“你让我道歉,我偏不”,按照你要求的做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也许他也觉得错了,但道歉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不做;也许是家长、老师的轮番上阵劝说,让他觉得很好玩或者很烦;也许老是被说“这孩子就是不肯道歉”,自己也觉得“对啊,我就是这样的,能怎么样?”
孩子究竟怎么想,我们不知道,除非做进一步的深入沟通。但我们可以观察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感受,他是像个小斗士一样气鼓鼓的,还是有些惶然、不知所措?是毫无察觉、无所谓呢,还是自己也觉得委屈,眼泪汪汪?
正面管教里面有一个连接工具—— “共情”,我们接纳孩子此刻的情绪表现,和孩子建立心灵上的连接,为进一步理性沟通打下情感基础,即老话所说的“先通情再达理”。
TIPS :共情三句话
“我/妈妈/爸爸看得出来(知道/明白/猜),你现在觉得……(孩子此刻的情绪感受) ,是因为……(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希望/要是……就好了(孩子的愿望)。”譬如,前面小妞打人的事情,妈妈可以这样说:“妞妞,妈妈知道你很气愤(很烦躁),因为你不想在念书的时候别人跟着你念,你希望班上的小朋友都安静的听你念书,对吗?”
刚开始,我们也许说不准孩子的情绪感受词,也猜错了她的愿望,但是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改变过去“一上来就要她道歉”的做法,建立起连接后,孩子感到被理解,自然会愿意做进一步的沟通。
第三步明确不当行为
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 不意味着我们接纳了他的不当行为 。相反的,我们需要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让孩子明白哪些做法(包括语言和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譬如,打人的方式就不可以。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我们接纳你此刻的生气或烦躁,但不意味着我们允许你打人。譬如,在公众场合玩耍时,长久霸占公共设施的方式不被接受,虽然我们明白你很想一直玩。譬如,对小朋友的玩具产生好奇是可以的,但粗暴弄坏对方的玩具不可以。
第四步允许孩子慢慢来
我们要鼓励孩子当面及时道歉,有些孩子当时没道歉过后仍会记得并懊悔,久而久之并非好事。简洁明确的告知孩子:“妈妈相信你会去跟XX讲对不起,妈妈在这里等你”。安静的等待几分钟,如果孩子还是说不出口,尝试直接引导孩子处理问题,“我们看看做点什么,可以减轻XX的疼痛/可以让XX不那么伤心了?”如果孩子仍然没有行动,回顾前面几步,在哪里可以做出改进?
如果错过了当下,可以和孩禅谨子一起选择合适时机,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再行表达歉意, 切忌强制、逼迫孩子道歉 。
第五步鼓励孩子
当孩子鼓起勇气向对方道歉,或改善了他的行为(譬如,生气时不再打人,说话时使用敬语时),一定要适时鼓励他。不是说“你太棒了”、“你真懂礼貌”等泛泛的赞扬,而是 具体的描述事实 即可。譬如“妈妈听到你和小朋友主动说对不起,你进步了”、“妈妈看到你刚刚很生气,但是没有打小朋友,而是……,你开始懂得控制脾气了”。这表示我们关注并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亲吻,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正所谓,“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想要孩子在做错的时候主动道歉、认错并加以改进,请平时在家中“手把手教”并“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
手把手教孩子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们需要清楚具体的告知孩子应该怎么做 。譬如,怎样才算是个有礼貌的孩子?需要我们细化教导,比如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可以用手指着对方,要先使用称呼,“叔叔、阿姨”,而不是“你”。有些家庭中有详尽的礼仪守则,具体指导孩子怎么做才算有礼貌。当我们责怪孩子“不会……”“没有……”的时候,想想看,我们有没有细致、具体的教过他们怎么做。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碍于面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感受。 “你的彩带要是被人弄坏了,你心里也会觉得难受,对不对?”“你的手被夹了,也会很疼,希望对方给你道歉或者吹吹,对吗?”“要是你做错了事情,妈妈一巴掌打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道歉。 除了一句“对不起”,还可以怎么做?用行动来表示可不可以?拥抱、安抚对方,用图画、书信、语音留言等,可以建议,也可以请孩子自己想,只要当事人双方接受就行。
当然,手把手教孩子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家长 做榜样、做示范。 如果我们平时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体罚过,那么我们应该向孩子正式的道歉,这既是缓和被伤害的亲子关系,也是以身作则示范怎么道歉的好机会。道歉时注意 “简洁”、“真诚” 两大原则,不需要过多讲道理、追溯原因,就事论事即可。譬如“妈妈昨天吼你了,没控制好脾气,妈妈向你道歉,你能原谅妈妈吗?”无论孩子做了多么让你烦恼抓狂的事情,吼人并不是好方法,它只能教会孩子以吼人的方式来对待让他烦恼抓狂的人或事情。
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
孩子拒不道歉、认错,很有可能是感到了担心害怕,“我干了一件坏事,我可能会遭到惩罚,为了避免,我不能承认我错了……”如前所述,孩子怎么想我们不知道,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家中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让孩子明白和相信:无论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我们都不会惩罚他,不会责骂他、吼他、否定他、打击他、讥讽他、取消他的权利、限制他的自由。只有这样,孩子感到安全,才会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做了“错事”、“坏事”,才会向我们坦诚。
情绪安全氛围的营造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一点点试探你,看看你如何反应,你的底线在哪里?当我们坚持以不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把孩子这个人和他所做的事情分开看待,把关注点落在解决问题上——“做错了事情?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承担后果,怎么改进,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就能在家中形成情绪安全的氛围。孩子感到了父母的包容,也学会了担当责任。那么,他自然就没有任何顾虑去道歉,更没有必要去撒谎或推卸责任了。
⑤ 孩子犯错却不道歉,3招引导孩子讲出感受 ,反思过错改善人际关系
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很多孩子有了过失却拒绝承认错误, 还不停凳码兄地找理由推脱、辩解。
不承认错误,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孩子的一种本能, 他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才不承认的, 其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 譬如避免责罚、维护自尊等。 建议家长需要从孩子个性、教育方式 及家庭环境三方面着手家庭教育, 了解一下孩子不愿认错的原因:
1.孩子的个性使然 有的孩子个性好强、倔强、自以为是, 因此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愿承认, 怕认错后丢面子。 有的孩子很敏感,自尊心很强。 如果总是被大人指出错误或受到训斥, 孩子很容易产生羞辱感和牴触心理。 孩模悉子出于保护自己本能反应, 自然拒不承认错误。
2.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动辄就打骂责罚孩子, 只会让孩子惊恐万分、无所适从, 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自然绞尽脑汁。 多数孩子不认错的首要原因是害怕被训斥责骂, 尤其是有过被责罚经历的孩子。 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 不但没能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不良行为, 反而让孩子产生叛逆、撒谎、心理疾病等问题。
3.不良的家庭环境 有的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 让孩子服从自己, 但他们却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行为。 有的家长面对小孩子之间的纠纷, 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 甚至帮着自己的孩子找借口。 家长的错误榜样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 还纵容孩子撒谎隐瞒行为, 孩子当然不会承认错误了。 根据孩子的心理, 提供以下三种策略予以针对性地解决:
1.家长理性面对错误 理性面对错误包括两方面, 一是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孩子有了过失, 家长一定要先将情绪冷静下来, 允许孩子解释, 给孩子情绪一个宣泄渠道。 千万不能不枣袭因为愤怒打骂孩子, 或强迫孩子一定要承认错误, 这样易让孩子深感委屈, 不仅于事无补, 还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其次对孩子的过失理性分析, 区别对待,对于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 及缺乏经验造成的过失要多包容, 但是对其行为、品德上的错误 则要毫不客气地给予严厉批评, 绝不姑息迁就,以便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少犯错误。
2.帮助孩子承认错误 对于不认错的孩子, 家长先不要去追究错误的大小, 而是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承认错误上。 要教会孩子正视错误, 让孩子明白犯错并不可怕, 关键是要真诚改过。 面对孩子的错误, 家长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要帮孩子找借口,以免混淆孩子是非观。 还要鼓励孩子说实话, 以宽容的姿态告诉孩子: “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改地承认错误 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
3.营造正面教育环境 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以冷静宽容的心态, 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分析做错事的原因。 孩子感受到尊重,情绪得到安抚, 自然愿意跟随家长一起去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 等到孩子表示认错后, 应该及时肯定他的进步, 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 指导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 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只有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犯错行为, 才让孩子在错误中获取更多成长的力量, 而不是因为错误遭受更多的心理挫败感从而抗拒承认错误。
⑥ 孩子犯错了,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拒绝道歉,家长该怎么做呢
有许多孩子在年龄非常小时都会惹过祸的,这个跟孩子的个性及其实际的事都有关。就如同这些自身较为顽皮的孩子,惹事就经常,父母总是要帮他们收拾残局;但有些孩子会惹事都是因为一些原因,并且有时候惹个祸我认为没啥。总之无论是怎么回事儿惹了祸,父母都应先要冷静一下,不能用比较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这样对于孩子没有好处。
同时要严肃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难题。假如孩子可以说是骗了父母,确实不敢承认自身犯了错误,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几个问题,一个是在外搞的鬼,还有一个就是说谎,这俩问题要是不及时制止也是蛮很严重的。因此父母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心态严肃认真一些,无论孩子又哭又闹都要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难题睁枣,小毛病没解决变为问题就更难改正了。
⑦ 小孩子为什么做错事情之后不说话,也不道歉
我们都是小孩子过来的不是吗?也许你会想孩子是不是有点木讷了,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也许他有他的表达方式,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孩子正是最最痛恨这一点,也许你平时他做错事大声骂了,把孩子吓到了,导致现在孩子碰到这类事他就会自主选择闭嘴低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⑧ 孩子为什么不愿承认错误呢
每一个孩子后都是一个天使,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父母都会发现,他们变成了一个“小恶魔”,总是不断的在犯错。
孩子犯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错误,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在孩子犯错之后,会如何处理呢?
所以,对孩子管教的最好方法,是赢得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尊重与认可。
1.多用“我们”来和孩子进行沟通
2.告诉孩子爸妈小时候也干过同样的蠢事
3.尊重孩子的一切决定
4.耐心倾听孩子的心理述求
5.拿出自己的真心和孩子交朋友
6.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犯错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将孩子犯错过分“妖魔化”,唯恐避之不及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面对犯错的勇气和改正进步的机会。
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就可以让孩子在错误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将这些不可避免的错误变成一种宝贵的财富。
教育路上,家长还应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给自己多点耐心,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加优秀。
⑨ 孩子问“为什么小朋友不小心碰到我,却不向我道歉”,家长该怎么回答呢
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我了,为什么他并没有道歉呢?如果孩子这么问你,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回答?我们可能教育过孩子,如果他不小心碰到了别的小朋友,那他要说句对不起,这样子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可如果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但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道歉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只有这样他才会继续相信善良。
最后,家长还可以再说明一下主动向别人道歉的好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道歉之后别的小朋友就会更快地原谅你,这样你们就可以继续愉快地在一起玩了。如果你不道歉的话,别人可能会一直生你的气,甚至还会不跟你玩了。
以上便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如果家长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