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为什么养育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1. 为什么说在农村多生一个孩子好
1、 农村养育孩子成本低
在农村养育孩子的成本一般都会很低,宝宝在出生后会选择母乳喂养,很可能不使用纸尿裤,而是选用可清洗的尿布,在一岁内基本上不用花费什么钱。
孩子在戒掉母乳后,辅食米粉,很可能就是自己做的,蔬果也会选用自己种的,再稍大点后,就直接跟着成人一起吃饭了,养育成本会低很多。
2、 家里的老人可以帮忙看孩子,不用讲究
农村照顾孩子时,不会讲究太多,大人可能白天都忙于农活或是工作,将孩子交由老人照顾,也不存在两个就看不过来的现象,在农村一个老人看两三个孩子,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
因此,生一个还是两个孩子,都是老人帮忙看,不会像城市一样存在一个人看不过来孩子的情况。
3、 少养一个孩子生活条件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善
对于中产家庭的城市人来说,多生一个孩子,家里的生活质量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养育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多养育一个孩子,对于生活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
因此,在农村就压根就不用考虑“越生越穷”的这个问题。
4、 为孩子留个伴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会为了打拼事业而选择离开家乡,在自己能力不足以在城市立足之前,通常都不会考虑将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
而父母年龄大了,就想要子女陪在身边,这时候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个愿意留在家里的娃,就可以陪伴爸爸妈妈。
另外,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总有老去的一天,如果只有一个娃,到最后就会显得有些孤单,而两个孩子,就可以互相帮助、扶持,在决策上也有人一起商量。
5、减轻孩子的养老压力
父母年老后,身体会一天不如一天,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养老问题,一个孩子如果要同时照顾两个老人,不光是经济上会有一定的压力,精力上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可如果有一个手足可以帮忙,那么就可以轮流照顾父母,经济上也可以均摊。
2. 农村为什么是一个村子一个小学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种模式的
这事多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村子的孩子在一起上学正好可以组成一个班级,容易教学。这和城里其实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城市人口比较密集所以相对学校也比较多。
其实农村一个村子也就和城里一个小区是一样的,一个小区没有设立几个学校的必要啊!另外也是受学校硬件设施限制,每个村子只有一所小学。也是为了集中师资力量集中教学,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早些年很多老师都是接班老师,只是水平相当有限。
具体开始时间是从新中国成立就这样了,因为我就是从农村小学走出来的
3. 养育孩子,举全村之力
五一假期,匆匆读完了希拉里撰写的《举全村之力:希拉里谈教育》。
非洲谚语云:“养育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疫情当下,言之凿凿。
自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在去年12月份爆发以来,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被要求居家隔离。对于平日忙于工作的上班族来说,这真是个难得的机会,能够和家人团聚在一起。隔离伊始,的确特别享受陪伴家人的时光。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春节过后的2月初开始,我们的生活就开始面临了一些挑战:上班族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因为COVID-19的爆发,幼儿园和学校都处于停学的状态。疫情爆发期间,天天关注全国的新增案例,上海的新增案例,在哪个区,分别有多少。2月翘盼幼儿园在3月份开学;3月翘盼4月好消息到来。也的确盼来了曙光:上海的初三和高三在4月27日可以开放。紧接着4月中下旬,上海教育平台宣布3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在5月6日以后分批入学进。但是对于幼儿园及小学一二三年级,何时开放,却是遥遥无期。
在过去的半年,每一个人都过得相当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家庭中有孩子的上班族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疫情爆发之际,我和先生商量错峰工作,协调家庭、彼此工作、育儿和生活的安排。我安排周三、周四和周六去公司上班,周日、周一、周二和周五在家办公兼照顾孩子。我上班的时候,先生在家陪伴孩子。反之亦然。
然而,疫情期间,平衡工作和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错峰,虽然可以在家办工,但是白天的时间,哪怕是工作的时间,还得要兼顾家里的小神兽。然而工作量并未减少。为了兼顾好工作和家庭,先生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开始忙碌他一天的安排。而我则是选择晚上的时候,完成工作。
虽然时间上可以有这样的安排,然而生活还是会时不时给你来个挑战或者惊喜。在家办公期间,尤其是要开公司电话会议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会给孩子看电影。然而,并不是每一次孩子都能那么乖巧和温顺,被电影所吸引。记得有一天公司CEO正在给我谈职业发展的时候,孩子悄然打开门,看到了CEO的头像,好奇地看着屏幕。洽谈因这样的小插曲而回暂时终止。当然,这也不少唯一的一次。好在同事们都能够比较体谅。当然,除此以外,孩子也得益于这次疫情,他知道了如何使用遥控器。
当然,这更多的是自嘲!
希拉里在她的《举全村之力》书里面提到,家庭不是孤岛,世界是个地球村。世界匆匆,而孩子们不。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所闻、所见、所感、所学将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而养育孩子的方式,不仅事关一个家庭,更与社会、国家之未来息息相关。养育孩子,不单单是父母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包括幼儿园,社区,医疗,公园,游乐场,图书馆,当然,还有父母所在的工作单位。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他需要通过幼儿园和学校来接受教育。通过专业的老师,学习文化知识;需要与同学和小伙伴相处甚之争吵,学习社会交往;需要去博物馆和科技馆,增长见识;需要去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孩子的成长,尤其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孩子的教育场所,家庭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学校和幼儿园更加重要。孩子去学校上学,父母才能够从养育孩子的任务中暂时解脱出来,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创造物质基础;同时,父母也需要通过工作和职场来提升技能,创造更大的自我价值。而若学校的教育,这最重要的一环,哪怕是短暂缺失的时候,都意味着父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去平衡家庭和工作,包括牺牲睡眠的时间。
以色列建国元老果尔达梅厄层说过,“工作时,你想着留在家里的孩子。在家时,你想着还没做完的工作。这样的斗争在你内心持续不断。你的心被撕裂。”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育儿写照。职场父母,唯有不断修炼,才能尝试将两者兼顾好,或是将疫情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当人类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显得极其渺小,有时甚至难以招架。而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人类也唯有不断地去调整和适应,包括父母和孩子。
那些过往看来很微不足道或者司空见惯的事情,现在看来,似乎都成了一种奢侈。而为人父母,我们就希望孩子能够幸福,在当下和未来。
4. 为什么放开二胎政策,还是很少有人生,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一个几百户的村庄,一年出生没有几个孩子
我觉得首先是成人压力增大,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识转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求都很高,房贷车贷,还有精神生活开支无疑让很多人重担千斤一般,所以从根本无力生养二胎。
5. 我们为什么要养育一个小孩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需要一个小孩?
儿童价值理论认为,儿童和商品一样,也有价值。
1. “经济利益:即子女给父母和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和晚年的生活保障。” 对于经济收入,真人秀亲子节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收获了的观众喜爱之后,明星得到了二次走红的机会,使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对于晚年的生活保障,在中国的传统中,都有养儿防老的这一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健全,这样的观念慢慢的被人们淡化。但是依旧还盘踞在一些特别贫苦的地区或者是没有养老保险的人群之中。养儿防老换一种说法,就是经济利益的问题。
2.“感情利益:即子女出生后能给父母带来情感上的某种满足。” 章子怡即使在自己的电影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之后,依旧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孩子,自己的人生才算真正的完整。如今褪掉国际章的霸气外露,成为了一个充满着爱和温柔的醒醒妈妈。在很多时候,养育一个孩子可以给予个人和家庭极大的幸福。
3. “家庭和家族的延续,即子女是婚姻带来的成果,延续了家族的香火。” 孩子即是婚姻带来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婚姻的稳定器。对于定要抱孙子的老人的偏执中,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家中的香火可以延续。偏执中有很多的因素是环境的促成。在农村,家中没有香火的继承,会被街坊邻居笑话讽刺。我虽然不认同这种迂腐的看法,但是能理解他们是因为成长年代而造成的思想局限。
4. 父母与孩子互相影响的利益。即父母把子女的成长引以为自豪和骄傲,从子女身上看到自身的价值。” 最近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赌王何鸿燊的儿子何猷君,何猷君是美国麻省理工最年轻的金融硕士。当初他努力学习,是为了希望父亲可以开心。虽然身为商人的何鸿燊在事业上已经很成功,但是对于世界一流的名校还是心生向往,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这个他没有达到的高度。
看完伍绮诗的《无声的告白》,书封面印着的那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时不能再赞同了,但是如果在完成他人期待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又何尝不可,又或者有时候他人的期待与自我期待拥有一致性。很多时候,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也会产生好的结果。
5. “自我丰富与发展,即父母通过抚育子女发现能力而感到满足。 ”父母在养育一个小孩的过程也是在自我的丰富与成长,学习各种不曾涉及过的技能或者领域。
1. “抚育成本,即抚养儿童的种种费用。” 现在大家崇尚精养小孩。曾引发过热议的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的例子,从侧面可以看出现在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越来越高。为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家长一般会让孩子学习一门兴趣。
最近表姐的孩子提出对钢琴感兴趣,开始每周上钢琴课,又买了一架几万块的钢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的父母,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尽力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自己再辛苦也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好像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重要性就往后退了很多步。
2. “感情代价,即孩子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给父母带来的担忧和紧张的心情。” 拿奶奶做个例子。奶奶的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打拼。奶奶说她心中总是很担忧,担心他们在外面是否都顺利,都过得好。这是所谓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孩子落地那一刻起,那颗牵挂的心就永远处在现在进行时。
3. “机会成本,即母亲因为怀孕,生育,抚养子女,不得不暂时中断或者放弃工作,因而丧失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就像最近刚上任的新西兰女总理Jacinda Ardern宣布怀孕,而引起的热议。她是新西兰首位女总理,而在上任不久就怀孕。她坚定的回应外界,这是一个女性应有的权利。
罗胖在2018的跨年演讲上,讲到自己的CEO脱不花,在17年生完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本意。脱不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做为女人的责任和使命,接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故把孩子取名本意。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机会成本上的损失会缩小。
4. “体力消耗,即父母因为孩子而过度疲劳,以至于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孩子刚出生不久,母亲夜里两个小时就要醒来一次,给孩子喂奶和换纸尿布。这个时期,也是女性衰老得很快的一个阶段。还有很多父母说,当孩子睡去时,自己的生活才开始。很多父母在养育小孩同时也不落下自我的提升,所以当了父母之后,时间将更高度紧张,自己也会更加的辛苦。
5. “家庭代价,父母为孩子付出感情,从而影响了与其他成员的情感交流,比如忽视了夫妻之间的交流。”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夫妻也因此引发了婚姻的危机。拾遗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讲到:“好的婚姻关系,一定是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必然需要付出的代价。
1.你适不适合拥有小孩。 《鲁豫有约》中,鲁豫在和嘉宾的交流中就多次讲到,自己是一个很自我的人,不适合拥有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无法适从生活中以另外一个人为中心,那样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在中国,这样一类人还是少数。中国有太多的传统束缚,很多人即使不喜欢小孩,也没有勇气或者足够的底气去说出自己的心愿。
2.不要为了孩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朋友和我讲过她的姐姐,自从生完小孩后,日子过得特别的精打细算,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穿得邋遢,一回娘家就巴不得把能吃能用的东西全部搬回家去。朋友多次找她沟通。通过交流,才了解姐姐的忧虑:她说自己需要为孩子攒钱买学区房,以后孩子的教育将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但现在孩子还不到一岁。在二十几岁,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孩子的身上是不理智的。这样的母亲给予孩子的教育一定也存在诸多问题。她会把自己的心愿,自我的期待都加诸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也容易喘不过气。
3.作为父母,你应该更好的保有你自己,才能给孩子更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董卿在生完宝宝后也曾疑惑,要怎么样去教育孩子。她说自己很欣赏这样一句话: “你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去做这样的一个人。” 留学和生子归来后,董卿策划制作的《朗读者》,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带给我们质朴和真诚的力量,是一个非常用心的节目。失去自我的父母是危险的,也是可悲的。危险在于对孩子的教育将存在问题,失去自我的生活将是寄生于世的状态,对于个人来说即是危险的,也极度的可悲。
4.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也不要太背离了自己实际的经济状况。 这个背后是过度的宠溺小孩。如果父母有这个界限意识,就不会发生孩子因为母亲不能满足自己买豪车的要求而捅死母亲的事情。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想要而不得这一心理状态,是一件极度恐怖的事情。我一直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溺,终将害了他。
我崇尚海桑的《给我的孩子》中讲到的:“孩子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爱你,仅此而已。 ”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小孩,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答案。
如果我决定要一个孩子:我纯粹的希望用生命的降临感知生命的神奇,用自己的爱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成长。仅此而已。
-END-
6. 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23 | 山村小学如何实现了逆袭?
| 何帆亲述 |
你好啊,欢迎回到《何帆报告》。
我们在前面两讲谈到了城市里面的社群重建,也讲了“托克维尔定律”。那么这一讲,我们来讲一讲孩子们的社群重建。因为社群重建,也要“从娃娃抓起”。
1. 大山深处的范家小学
2018年,我拜访了不少小学,非常意外地找到了一所我见过的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小学。这个小学的名字叫范家小学。
我们在范家小学看到孩子们和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老师们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孩子的脸蛋,孩子们会直接冲到老师的怀里去。
为什么我说这所小学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呢?
首先,范家小学都是小班教学。现在一个班最多也就七八个人。教室的前面是液晶黑板,学生会用平板电脑做数学题,墙上挂的都是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其次,范家小学采用的是项目制的教学。这就是我们都很推崇的芬兰的教育方式。在范家小学,一个工作坊会有不同年级的孩子共同参与。
而且,范家小学的学生们不会整天都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会常常带着同学们去做实地调研。比如学校会带着孩子们去看水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去研究一个社区的历史等等,让孩子们接触到大自然。
我在范家小学的布告栏里看到,他们对孩子们有哪些要求呢?
学生要有阅读的爱好,要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能流利地朗读,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养成爱清洁的卫生习惯,至少要有两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
最后才是课业发展良好。
说了这么多,我想让你猜一猜这个学校在哪呢?在北京还是在上海?是一所昂贵的国际学校吗?
都不是,它是一所山村寄宿小学。
在哪呢?就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而且还要一小时车程才能到的大山深处。
我还了解到,范家小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离婚了,也有母亲患病的,比如抑郁症、精神疾病,都有。有的孩子自身存在缺陷,比如有聋哑儿童,也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即使家庭比较完整,大部分父母也因为外出打工,没有陪在孩子的身边。
所以,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是留守儿童。
2. 留守儿童
你心目中的留守儿童是什么样子呢?
很多人会认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良好的教育,长大之后肯定会有各种心理缺陷,甚至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会报复社会。
可是,我在范家小学看到的孩子都是非常阳光自信的。
我在这里看到,没有一个孩子戴眼镜,没有霸凌事件,没有孩子之间的攀比。
有几个孩子陪我去村里转,一路上跟我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女孩叫李竹,她家里很穷,也是住得离学校最远的孩子。从她的家里到学校要翻过一座山,走两个小时。但是李竹并没有跟我抱怨家里生活条件差,她跟我讲的反而是怎样心疼自己的妈妈。
这些孩子面对生活的不幸,早已经懂得既不抱怨,也不抗拒,比我们很多成年人活得还通透豁达。
为什么范家小学可以教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呢?
很多人觉得留守儿童会变成社会问题,理由就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陪伴他们。
那我们想一下,像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其实父母也没有怎么管教。那个时候我们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在单位里面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放学的时候,都是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回家的。
那为什么没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会变成社会问题呢?
那我们再想一下,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家里陪伴他们,一方面,这些家庭的收入肯定是要减少的,生活水平是会下降的,另外一个方面,他们的父母会教他们什么呢?很可能是教他们玩抖音,打吃鸡游戏。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就是因为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错了。
事实上,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环境不是家庭,而是同龄人的社群。
我推荐你读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经典着作,就是着名心理学家哈里斯写的《教养的迷思》。在这本书里哈里斯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们更重视的是跟自己同龄人之间的互动。
换言之,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过度强调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孩子社群的重要性。
虽然范家小学的孩子大多来自残破的家庭,但是学校给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
3. 重建社群
非洲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范家小学就是这样的村庄,那么范家小学的社群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当然离不开校长和老师的引导。
比如有个聋哑孩子,叫范俊。他的父母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校长和老师却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这个孩子有什么天分。
后来,他们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他的画也非常与众不同。所以他们就培养范俊画画。当学校办画展的时候,专门有一个范俊的画展,他的父母看了这个画展非常激动。也是因为这个画展,他的父母下定决心专门给范俊请了美术老师,开始认真地培养孩子。
我在范家小学看到了范俊同学的画,这孩子画画已经画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了。我非常喜欢他的画,忍不住买了他的画,这可是我第一次买艺术品啊。
除了老师的引导,孩子之间的交往也非常重要。
比如刚才我说的那个孩子李竹。她的班上有一个转学来的孩子和另外的一个孩子一直在闹别扭。老师还没有发话,李竹看不过去了。她花了很多时间,帮助这两个孩子沟通,结果呢?两个孩子变成了好朋友。
你看,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城里的孩子是很难有机会去学习的。
你可能不同意,城里的孩子不也是去学校,在学校里不是也能建立孩子之间的交往吗?这是不一样的,在城里的学校,都是大人管着让小孩玩,不是小孩子自己和小孩子玩。
而范家小学呢,他们的交往完全是孩子自发的。
再说一点,在范家小学,这些孩子很多是来自同一个村,甚至同一个大家族,所以更容易相处。比如李竹和她的妹妹都在一个学校里。还有我看到幼儿园有两个同龄的孩子,一个是另外一个的亲舅舅。
乡村里面原本的邻里亲戚关系,给学校的这个小社群提供了土壤,滋养着让它更好地生长。
这些孩子的社会背景差别不大,所以就不会互相攀比,也不存在歧视和排斥。虽然孩子之间肯定会有矛盾,但是完全不生分。
这是我在2018年观察到的最好的教育创新。
你看,最弱的环境反而出现了突破口,对学习成绩不再有太多执念,反而卸下了包袱,让教育回归了它的本来面目。
正是由于很多条件发生了变化,范家小学反而得天独厚,具有了独特的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在山村小学出现了一个反转。
4. 未来的教育
你可能认为范家小学只是一个个例。其实,我看到这样的教育创新不只这一家。在河南的兰考、商丘、湖南的湘西、甘肃的平凉,还有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学校。
曾经担任过北大附中校长的康健老师告诉我:“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最好的学校一定是在农村,是小规模学校。”
我还希望你看到的是,这些乡村小学在培养的是孩子们公共生活的能力。如果学校不重视孩子们的互动,不能构建出孩子们的共同体,那就很容易会出现包括霸凌在内的各种问题。
范家小学之所以能够把孩子们教得阳光自信,没有想象中那些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因为成功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公共生活能力。孩子们去调研村里的历史,去和大人们做访谈,这些都直接锻炼了孩子们公共生活的能力。
5. 总结
好,这一讲我们谈到范家小学和农村教育的反转。
我们说,历史是一个反转大师。绝路会变成生路,劣势会变成优势。
社群的力量,正在农村学校这个被我们忽视的角落发挥作用,留守儿童反而培养出来了更强的公共生活能力。
范家小学就像一面镜子,也照出了我们现有教育体制的缺陷,甚至我们个人奋斗模式中的缺陷。
你可能会问,这些缺陷是什么呢?我会在下一讲为你更详细地解答。
好的,这一讲就先到这里。我是何帆,我们下一讲再见。
7. 为什么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因为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从孩子出生,养育到孩子上学结婚生子都需要两口子努力赚钱才能支付的起。
8. 《亲爱的小孩》:直面养育之难
她在镜子面前擦掉脸上的妆容,脸颊两边露出了黄斑,脱去衣服,在自己苗条的身形上凸起的一个球体,那是快要瓜熟蒂落的月份,妊娠纹丑陋地趴在肚子两边,肚脐突出。她在镜子中看着自己走样的身材,沮丧,悲伤,但她还是努力调整了自己的表情,对自己露出一个是安慰又是打气的笑容——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了一点点而已。照镜子的几分钟,一个怀孕女人内心的复杂已被演绎地精妙恰切。
这是《亲爱的小孩》第一集开头。就冲着这开头,这剧就可以打90分。这部剧改编自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左右》,但前半部分基本是一个全新的作品,或者说,它用更大量的篇幅更极致的细节来塑造人物。
自从怀孕,所有人都在祝福你要当妈妈了,连你自己也觉得当妈妈是一件神圣又幸福的事情,但那为了孕育生命变得臃肿蹒跚的身体,脸上身上长出的妊娠纹,为了孩子放弃各种美食的忌口,十个月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这些被夺走的美丽和自由,内心怎会不伤感懊恼!而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一个孩子的到来就像一面照妖镜,会带来太多的意想不到,那些没人告诉你的、那些之前你没看到的,都现出了原形。
一、那些妈妈没告诉你的事
至今,我依然记得八年前,我独自躺在候产室里的情形。
随着宫缩一阵紧过一阵,我感觉已经大小便失禁,但医生依然告诉我时候还没到,我还要继续等待。我只能祈祷肚子里的孩子能快点出来,除此之外,谁也不能指望。家人不让进入产室,两个助产医生在谈论着自己的家长里短,就像在旁边不停发出呻吟的我并不存在。
我记得那天风很大,把天空吹得很蓝,可以看到窗外飘过的白云以及梧桐树上翻飞掉落的枯叶,就像此时的我,孤独而无所凭依。我即将上战场了,但我对这即将开始的战斗一无所知,且几乎无处用力。
就如《亲爱的小孩》中,刚刚方一诺还在信心十足:“我这么大个子还生不了个她。”转眼宫缩开始加剧,就已经疼到嚷嚷着要剖。进产房前她对妈妈直言:我害怕。是啊,怎么会不害怕。但妈妈总会说:没事,别怕。
妈妈没有告诉我们,生孩子会那么疼,疼到虚脱。妈妈也没告诉我们,生孩子会这样孤独,在自己最脆弱无助的时候,却需要一个人挺过这一关。
方一诺生完,有一场比较含蓄的戏是她拉在裤子里,她倔强的尊严让她羞愧难当,尽管老公肖路坚持为她收拾了,还笑着说“你身上我哪没见过”,但镜头也并没有掩饰肖路处理完老婆弄脏的衣裤之后的嫌弃与恶心——在病房外,他用消毒液一遍遍地清理本已洗干净的手。
妈妈没有告诉我们,生完孩子,自己原本属于隐私的部位会不断地被人看来看去,甚至出现失控的现象,随之而来的羞耻感却无法与人言。还有生完之后,很多人出现的堵奶、漏尿,脱发……
老实说,我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没太遭罪。准备怀孕,很快“中标”,孕期稳定,先兆性流产、妊娠高血压、胎位不正、胎心不稳......各种问题一律没有。生的时候,准时准点,顺产,母女平安,没有经历早产、剖腹产、手术台上的死里逃生、产后婴儿的各种不适,母乳也顺利出来。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生孩子就像在火里烤、在水下淹一样痛苦,我这辈子也不愿意再经历第二次。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这其中的苦与涩,所以,男人是根本不懂的。
但相较于养之难,生之痛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二、那些你没见过的老公另一面
方一诺和肖路是同学,一路走来,不可谓感情不深厚。然而,之前那么多年的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也没能抵得过一个小生命落地后的兵荒马乱。
肖路说全乱了。乱的不仅仅是每天颠三倒四的睡眠,手忙脚乱地应对孩子的哭闹,还有更加复杂的家庭关系。每一对新手父母都不会想到,一个孩子的到来,会彻底改变彼此。
初为人母的妻子,面对身份的转变和虚弱的身体,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和体贴的呵护者。起初,女人往往将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这一点不过分,我们不是相亲相爱才结婚的吗?孩子不是我们爱的结晶吗?
但,现实往往会狠狠地打脸。方一诺生孩子的时候提前住院,肖路不在场,自己回家躲清净;生产当天,又为了送胎盘,老婆被推出来都不知道;晚上一诺起夜喂奶,孩子哭闹不睡,肖路在旁边呼呼大睡;一诺和月嫂之间有矛盾,肖路不理解不支持;为了躲避家里的鸡飞狗跳,肖路即使到了家门口,也不回去;婆婆来带孩子,各种生活细节的碰撞,肖路也只是和稀泥;孩子生病,下大雨去医院,一诺怎么打电话肖路都不接......
生活不是风花雪月,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由无数细节组成的日常是无法无视的现状。但,这些细节那么具体,具体到可以让两个人撞见自己未曾看到过的彼此,那么赤裸、透明、毫不遮掩。
讲真,肖路不算一个渣男(后来的出轨事件也是那个女人有意制造现场),他知道心疼老婆,当月嫂不辞而别,能及时找自己妈妈补位,当婆媳有矛盾,能及时两边安抚,当面对“野花”的投怀送抱,能理智拒绝......但在方一诺眼里,肖路还是有太多让她失望、抓狂、忍无可忍的地方。
很多女人生完孩子之后,重新认识了这个原本“非他不嫁”的男人——自私、冷漠、逃避、妈宝、甚至好吃懒做、是非不分、毫无担当......
当然,事情绝非一面,男人大概也在女人生完孩子之后,发现原来的白月光变成了干瘪在饭桌上的白米粒,红玫瑰变成了拍在墙上的蚊子血。
当方一诺和肖路终于走到了婚姻的尽头,红本变绿本之后,本想好合好散,理性分割财产,但说着说着就兵戎相见,用一桩桩往事的利剑刺向对方,对彼此的怨恨与愤怒喷涌而出,以诋毁和中伤收场。这场戏像极了《婚姻故事》中妮可和查理之间的那场争吵。
最深的伤痛往往来自亲密关系,因为最亲密的人最懂得你的软肋。
三、那些你自己不知道的隐秘角落
《亲爱的小孩》并没有太多探讨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面对自身的困境,那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的话题。
方一诺曾一度十分焦虑,对月嫂和婆婆都充满了怀疑,高度的敏感和紧张是每个新手妈妈都会出现的阶段,如果有身边人的接纳和关怀会顺利度过,但也有很多妈妈并不顺利,于是发展为产后抑郁。
有数字显示产后抑郁发病率在 15%~30%,很多女性并不自知,或者并不好意思说出,这意味着实际数字比统计数字要大得多。产后抑郁的妈妈,对生活失去兴趣,对孩子冷漠,甚至不愿喂养孩子,她们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资格,无法面对一个时刻需要她们的婴儿。
即使没有产后抑郁,很多女性也依然有被孩子剥夺的感觉:不能自由的出行,被孩子的哭闹扰得心绪烦乱,因连轴转地照顾孩子疲惫不堪,与家人及朋友越来越少的交流,无法及时返回职场错失升迁机会,及时回到职场还会因为孩子的需要选择“牺牲”机会......
说女性天然是母亲,母亲天然爱孩子,这些都没错,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会累也会烦、也会想要把那么可爱的小孩扔在一边的冲动。
《坡道上的家》正是直面了这个女性不愿承认的困境。那个因极度疲惫、没有帮手、独自带娃的妈妈将孩子扔进了浴缸里溺死,这一案件刚开始审理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谴责涉事妈妈,但随着案件审理的不断推进,女主角在养育中也面对涉事妈妈同样的困境。因母职约束下,“本该如此”、“大家都这样”的道德规范,妈妈天然成了牺牲自我的不二人选,也因此,妈妈在养育中的疲惫与厌烦、抑郁与苦闷成了不能与外人道的秘密,不仅外人无法理解,即便妈妈自己也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内疚。
然而,不论你多么爱一个人,也经不起007白加黑无死角的照护,这是人性。
做妈妈——特别是孩子刚出生的几年,一个女人将自己绝大部分时间经历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撑和帮助,那一定是令人崩溃的事情,你有理由烦躁、委屈、厌倦,每个过来人都懂得。
养育之难,绝不是仅仅将一个小人生下、满足Ta的吃喝拉撒这些体力上的付出,而是难在关系里,难在自我怀疑里,难在那些你不曾想到却实实在在困住你的混乱与无助中。
《坡道上的家》并非在为杀死婴儿的母亲开脱,无论怎样,杀死孩子都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但它揭开了很多母亲内心的伤疤,它应该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很多人评价《亲爱的小孩》是在贩卖焦虑,但真正经历过的女性都懂得,现实比剧情更抓马。有句话很好: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养孩子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但似乎养育的难题往往都在妈妈身上。
《亲爱的小孩》大胆还原了养育之难,试图打破一点现实的滤镜。作为妈妈,从不否认在养育中获得的快乐,但并不能因此就掩盖阳光照不到的阴影。
9. 我为什么要养育一个孩子
如果你去问一问你的父母,他们当初为什么要生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再想想你们自己是怎么决定要孩子的,你会发现,一代一代的人在生育观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果奶奶、爷爷、外婆、外公健在,最好也去问问他们!)。传统观念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信奉着这样的条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孩子的首要目的是延续香火,传宗接代。既然延续香火如此重要,生男孩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男孩能把家族的姓氏延续下去。那些达官贵人、显赫的家族自不必说,他们一个个妻妾成群,子孙满堂。就连村东的王老汉,也盼望着子子孙孙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让这片洒满自己汗水的土地永远姓王;村西张铁匠的理想是铁匠铺里的炉火越烧越旺,子子孙孙把铁匠铺子开下去。 因此,王老汉的孩子从小跟着王老汉下地干活,学会种庄稼,学习识别季节和天气,王老汉夫妇心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盖起两间新房,给每个儿子张罗媳妇,好生孙子;将来自己干不动了,自有儿孙接着种地。张铁匠的女人生了4个个女儿后才盼来了 1个儿子。儿子从小就跟着张铁匠在 铺子里学手艺,张铁匠把自己所有的绝活儿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给儿子。在儿子岁那年,张铁匠给他娶了媳妇。张铁匠夫妇期望着媳妇生下孙子,孙子长到能拎得动锤时,就让他开始跟爷爷和爸爸学手艺,将来把铁匠铺的炉火烧下去…… 要孩子的第二个目的是当自己老了以后,可以依靠子孙。有一句老话,叫做“多子多福”,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子孙多,依靠就多。要孩子学种地也好,学手艺也好,读书做官也好,后代的意义都是在于家族的经济需要,没有后代就没有人给你养老送终。 延续香火也好,养老送终也好,生孩子就是结婚的目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娶妻是男人的义务,生子是女人的责任。 你可能会说,这样的观点太守旧了,我生孩子可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但是,你是否认真想过,你究竟为什么要孩子呢?现代观念 你可能会说:“我们那时候要孩子,主要是为了家里的老人。当时,爷爷奶奶健在,岁数大了,希望走之前能见到第四代。如今孩子长大了,在外地上大学。作为父母,我们要为孩子完成学业尽到自己的责任,但将来不指望他给我们养老小两口,再要个孩子,再照顾四个老人?怎么可能!我们已经计划好了,老了就去养老院,连地方都找好了。”你可能会说: 嗨,我们纯属偶然,没弄好怀上了, 就要了吧。但有了孩子后还确实给生活带来欢乐,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只要回到家,看见孩子冲你一乐,在外面再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全忘了!责任感也有了点儿,将来孩子买车买房我不管,可起码得给孩子把上学钱挣出来,对不对?但如今孩子大了,不好管了,麻烦也越来越多。想想看,要孩子确实没什么可后悔的。但假如真能重新选择,也许还是不要的好。” 你可能会说:“生孩子是为了人类繁衍和家庭幸福。但还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你只有生一个自己的孩子,亲手把孩子养大,教育成人,才能真正发挥出生命的价值,自己的个性也能发展得比较完整。” 是的,除了延续后代和养老送终,人们生孩子、养孩子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文化的人民都有他们传统的和 现代的生孩子的目的,你一定会感兴趣,全世界的人生孩子、养孩子都有哪些目的呢?人们为什么需要孩子呢? 20世纪70年代初,心理学家做了一项调查,研究不同国家的人如何看待生育后代的意义,以及这种关于养育后代的价值观与人的生育行为、家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教育方式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现在人们常提到的VOC或“后代意义”研究。来自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的心理学家参加了这项国际研究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东方的和西方的,现代的和传统的,它们是德国、美国、土耳其、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南朝鲜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当时中方学者都是来自台湾的心理学家,他们没有在大陆进行调查工作。调查者问不同国家的年轻母亲们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和养孩子?”研究者从人们的回答中综合并总种基本需要:结出以下8种基本需要:结出以下:1、经济需要;2、血缘和感情需要;3、生活乐趣;4、延续;5、成人身份和社会地位;6、成就和创造;7、道德;8、权利。 科学家们分析和比较了在不同国家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异同: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母亲最注重的是感情需要和孩子给家庭带来的乐趣;相比之下,东方国家中的母亲虽然也注重感情需要和生活乐趣,但同时他们认为姓氏的延续和经济需要非常重要。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亚洲国家中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调查者们大都不同程度地提到养儿防老的需要,以及孩子长大后可以成为家里的帮手。我国心理学家于90年代初在北京城乡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和台湾的数据相差不多。 从70年代的那次调查到现在,近3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代人成长起来。当年的年轻母亲成了外婆,她们的女儿成了母亲。然而,人们对养育后代的意义是否看法依旧呢?目前,新一轮的国际“后代意义”研究正在德国、美国、土耳其、以色列、日本、印尼、尼日尔爾利亚、韩国和我国进行。我国当代年轻母亲们认为生孩子和养孩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呢?从目前初步的结果看,排在前三位的意义是:第一:孩子给生活带来乐趣;第二:有了孩子后能使自己有更强的责任感;第三:有孩子更容易使家庭保持完整。 我们可以在看到70年代初(台湾)和(北京)之间在“后代意义”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当前年轻母亲所列出的生孩子的最重要的意义,符合你的观点么? 以上列出的种后代意义中,第种是成就和创造,现在这种生育意义虽然还没有成为最主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雄心、有能力的年轻妇女把养育孩子作为自己的事业。她们熟悉或正在学习儿科学、儿童营养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门知识,她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运用到养育孩子上。现代的生育观与过去有何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彻底改变着过去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我们把这些变化称为现代化。这种社会的现代化把更多的人组织在一起,改变了过去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按月去领退休金,老来有靠,不但不用孩子的钱,往往还要“倒贴”。 机械化耕种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或流入城市,大多数农民的孩子将不再种地;那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使用着从现代科技中学到的新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殖,也不再需要一成不变地模仿父辈;社会主义的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将逐步发展和完善,今后的农村居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由社会担负起养老的责任和义务。有了上述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现代化,也就有了现代家庭的新观念。就一般概念来说,家庭分为大家庭和核心家庭两种形式,大家庭指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核心家庭指只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小家庭。在城市中,核心家庭是普遍的家庭形式。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选择不要孩子。这起码说明一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意义上,生一个自己的孩子不再是必须的。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在我们养育后代的意义中,个体和家庭的欢乐、幸福和情感关系需要逐步上升到最为重要的位置。同时,随着家庭对于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权利保护作用逐步被社会的保障制度所代替,养育后代在这些方面的“投资性”的意义在减小。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就是为了我们自己今天能生活得有意义,家长不再那么期望或需要儿女将来在经济上的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