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中国古代只有男人从军

为什么中国古代只有男人从军

发布时间: 2023-01-05 21:17:13

① 古代男子都需要从军吗

汉代的话是需要的。

在汉代,每个成年男子都需要为国家服役一年,服役期间没有工资,还要自带干粮,纯粹是做贡献,而义务兵服役的年龄就是23岁。



可见,汉代规定男子23岁当兵是出于当时国家形势考虑的,总体上很接地气,既有利于国防建设,又兼顾了家庭,可以说充满温情。

② 中国古代征兵是不是只征农民读书人和商人不会被征

古代征兵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分为强征和服徭役两种。
没有紧急特殊情况不会采用强征的办法。因为这种方式无法确定归期,误事误时,民怨极大。
徭役是最常见的办法,这种办法有明确的期限限制,到期即可返家。如手头富余,还可以交钱免役。对生活影响较小。但有些情况下,服徭役的农民需自备粮食、武器、衣物等等,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古代的读书人一般不会从军,在他们心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坚定的信念。但一旦从军,他们会成为幕僚,主荣则荣,主损则败。因此选对一个有潜力的主子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至于商人,由于中国自古以来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所以阶层排序也成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一有战事,商人被征入伍不可避免。汉武帝时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攻大宛时,就是强征长安商人及其子弟入伍。但钱财通人眼,以钱免灾也不是不可能的。

③ 中国古代各朝有女人当兵吗

在《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约西元前五百年的春秋时代,当时的吴国第24任君主阖闾故意考验军事家孙武,挑选了180名宫女接受孙武训练,并由两名爱妃负责卒长之职。刚开始,纵使孙武“三令五申”重复表明会执行军法,众宫女皆不理孙武的号令,于是孙武便将作为卒长的两名吴王爱妃斩首,即使吴王阻止亦不理会。

史料记载,古代中国既有女兵,也有女兵部队。战国初期,《墨子》载:“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诸男、女有守于城上者,什六弩、四兵。”可见,烽烟四起的战国,女兵的比例可不小。

顾颉刚在《女子当兵和服徭役》中说:“一部《左传》中记事不少,而绝未有壮女当兵之痕迹。”但他认为:“殆战国时屡发大规模之战争,丁男不足则以丁女继之……必至全国动员而后已。”非常时期,女兵必出现在战场上。

汉朝初期,也有女兵,《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城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也曾组织女兵部队号称“娘子军”。明朝末年,女将秦良玉有三十多女亲军,盔甲缨帽皆如男子。

太平军中的女兵部队有10万之众。湘军情报汇编《贼情汇纂》中称“贼素有女军”,并详细罗列了太平军女军的编制。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女兵编为40个军,一个军约有2500人。仅在天王府里服役的女兵,就有三千,不仅在危急时刻保护过天王的性命,最后也陪太平天国同归于尽。这些大部分来自客家的女人,由于不缠足,她们在战斗中的勇猛绝对不比男人逊色,清军称她们为“大脚蛮婆”。

义和团运动中以女性为主体的“红灯照”组织,类似于民兵性质,也勉强可算做女兵。

④ 中国古代战争真的有这么多人参战吗

在守城攻尖战中,老幼百姓构巩军事等,是战争的重要力量,古代基本没有兵与民之分,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军人,这也是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失败方丢掉城市后,往往会遭到敌方屠城的原因。在古代,人到七十古来稀,可是六十岁还是从军严龄,所以说,古代作战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参战,一点也不稀奇。

⑤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将军都是男人,没有女人

古代军人参与战争的方式和现代是截然不同的,三国时代那样的乱世中,将军都是从一场场的血战中成长起来的,冷兵器战争的方式完全是赤裸裸的凭力气,耐力,胆量,身体的爆发力,敏捷性,反应速度等各方面的体质说话,而女性在这方面肯定是不如男性的。而且古代的社会体系和文化,观念等方面也不可能允许女人去打仗。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当将军了。

⑥ 古代的人从多大就要开始从军要过多久才能回家

其实在古代基本上都是直接征兵的,年龄最小的可能十二三岁左右就要开始去从军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回家,这个就不太好说了。有的时时候很多人可能就会直接死在军营当中,有些人可能要到三四十岁的时候才能够回家,当然如果打了大胜仗,从此再无战事,那么国家就会裁兵,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提前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了。

现在我们中国全部是实行的义务兵制,也就是说当我们满了18周岁以后,就需要去服役三年,这三年是义务兵,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挺不错的,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国家荣誉感,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的普通公民,保卫国家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的责任。当然了,现在每个国家的制度不一样,而且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大环境也是不一样的。

⑦ 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中国古代兵的组成、地位有一个变化过程。
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队可以说是贵族阶级的军队,只有少量的平民参与,所以为传统封建贵族的侠义精神所支配。封建制度下的贵族,男子都已当兵为职责、为荣誉、为乐趣,不能当兵是莫大的耻辱。上至国君,下至一般士人,都从小接受文武两方面的训练,由上到下没有一个不上阵,没有一个不能上阵,没有一个不乐意上阵。当兵不是下贱的事,而是社会上层阶级的荣誉。战术或者仍然很幼稚,但军心旺盛是肯定的。
在经过数百年连绵不断的战争驱动后,特别是在经过法家改革的洗礼后(并不是只有秦国变法,东方六国都进行了变法或改革),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几乎完全变成了战争机器。战争都是灭国的战争,为了达到灭国的目的,任何手段都可以选择,兵制自然也扩张到极端的限度。春秋时代战争由贵族包办,多少具有一些游戏的性质,而战国的战争极其残酷,这是各国都全民武装的结果。这种现象当然是不容易忍受的,厌战的心理出现了。除了墨子、宋钘等为世人所熟知的,一般的民众也必然有部分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屠宰场式的战争。从军心民气方面看,两种现象也萌芽于此时:一是上等阶层的文武分离与和平主义的提倡;二是一般人民中厌战心里的产生。
秦统一后,内战虽结束,边患并未消除。从前各国分担的边防需要秦国独自担当,同时国内驻防的重兵也不能少太多,原有的兵力自然是不够的。所以秦始皇曾征发流民、赘婿、商人戍边,这些人当时都属于社会中的下等人,这是后代只有流民当兵,兵匪不分,兵民互相仇视的开端。同时,良家子弟渐渐不愿当兵恐怕也是秦朝不得不发流民的一个原因。
西汉初理论上仍然实行征兵制,但实际所实行的已经是募兵制,秦代发流民的临时政策到汉代成了法定的制度。汉武帝时,武功虽盛,却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因为一般人不肯当兵,武帝就开始正式募兵,然后建立了屯田制度。募兵和屯田仍不足用时,就大批征发囚徒,甚至使用外族人。此时,兵与民隔离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显。
募兵、屯兵和囚徒兵,基本上是终身的职业兵,从身份上大都是民间的流浪分子,与一般的人民自然没有多少情感上的联系。对于国家也很难说他们有多忠心,不过皇帝养着他们,他们替皇帝卖命就是了。一般的民众处在大帝国之内,渐渐的都不知兵。这些既不肯卫国也不能自卫的顺民难免要遭到军人的轻视,继而进一步到侮辱。同时因为军人多是社会底层人组成,所以很容易遭到一般清白自守的良民的轻视,由于这种轻视没有武力做后盾,只能在语言上诋毁诋毁。所谓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言论和思想,就是这样产生的。

⑧ 《十五从军征》中古代兵役制度是29岁,为什么他15岁就从军了

29岁?哪儿来的?好像有过最高的也就贞观之治的时候要22岁就最大的了,大部分朝代都是15-18多,而且古代年龄这些不是很严格,需要打仗查人的时候更是只要看着个头够了就行。人数少的民族全名皆兵,只要拿得动武器就上。古代男的15就结婚,女的来月事就可以嫁人,29有的都要抱孙子了。

⑨ 为什么古代从军是国人的权利,而非义务

西周时期,”国人“是指城邑及其附近的人,主要从事手工业、服务业的工作;”野人“或“鄙人”是指远离城邑的人,主要从事农产业。“国人”和“野人”都是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公社农民,灭商后的周族公社农民与奴隶主贵族一起分别驻守在城邦与都邑,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农民则居住在野鄙之中,或隶属于“国”,或隶属于采邑。西周时期的“国人”和“野人”,由于前者是征服族,后者是彼征服族,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一样。
所以从西周到东周前期,只有”国人“才有权利从军参加战斗。不仅如此,“国人”干预政治的方式很多,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是很重要的政治力量。直到进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国人”从军的制度逐渐向郡县征兵制转变,农民变成主要的征集对象。

热点内容
女生夏天出红疙瘩是为什么 发布:2025-01-22 23:44:53 浏览:518
价签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 发布:2025-01-22 23:38:14 浏览:619
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会头疼 发布:2025-01-22 23:24:54 浏览:321
软件开发为什么会秃头 发布:2025-01-22 23:24:52 浏览:311
为什么感觉考试时间缩短了 发布:2025-01-22 23:21:09 浏览:210
为什么淘宝运费险购买了个别买家没有 发布:2025-01-22 23:17:20 浏览:793
淘宝为什么有的抢的那么快 发布:2025-01-22 23:08:28 浏览:903
为什么绑定银行卡手机余额不变 发布:2025-01-22 23:08:13 浏览:540
为什么淘宝支付宝不支持深色模式 发布:2025-01-22 23:05:55 浏览:323
为什么有的人的眼睛发白 发布:2025-01-22 23:04:13 浏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