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东北孩子为什么能吃苦

东北孩子为什么能吃苦

发布时间: 2022-11-28 15:45:56

A. 为什么有些人很能吃苦

因为他们的出身条件比别人差,家里人也都很勤劳,能吃苦,从小受家里环境影响,也想通过自己的劳动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他们会拼命工作,比家庭条件好的人更能吃苦耐劳。

B. 东北人为什么这么能吃

1.你们很多人模子大.消耗食物当然多一点.
2.你们那里冬天天气冷,多吃有利于脂肪的储存,抗寒.
以上.

C. 是不是在农村生长的孩子更能吃苦

理论上是的 在农村电子设备很少,而且很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那里的环境使小孩从小就脱离了电子设备的束缚,可以在那尽情玩耍,而且烧火煮饭之类的小孩子也会慢慢学习,会的多了,自然也就更能吃苦了 望采纳,谢谢

D. 东北人能吃苦吗

大多数都很能吃
但也有特殊
有的人一点都不能吃
我们很喜欢吃麻辣鸭脖子
还有东北的家常凉菜
就是辣的

E. 对比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孩子,你觉得二者长大后谁更能吃苦

对比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孩子,我觉得二者长大后,肯定是农村生活的孩子能吃苦,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更加独立自主。

有人发现,大部分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就是比在城市生活的孩子能吃苦,早当家。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

总之,农村孩子长大之后,在身体上比城里孩子要硬实,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比城里孩子要独立,所以,相比之下更能吃苦。

F. 城市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容易被农村学生反超为什么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城市学生上了高中后很容易被同班的农村学生反超。大家第一感觉就是农村孩子比较能够吃苦,他们学习非常勤奋,而城市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自然在学习这块就比不上别人,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真实情况可能比这个更加复杂,这已经涉及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原生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当然题目中的结论也比较片面,并非所有城市孩子上高中就会被农村学生反超,现实中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反而更加刻苦努力,当然这并不在讨论范围以内。那造成前面那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三,读书有荣耀感

最后存在一个隐性因素,那就是农村人普遍以读书为荣。一家人只要孩子考上好大学,全村都会大摆宴席齐声祝贺,这就把读书变成了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孩子被这种观念影响,最终对学习这件事产生更大的动力和激情,而城市没有农村那种社交氛围,孩子自然感受不到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加上家庭条件好导致身边娱乐方式和诱惑太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成绩就不如别人。

G. 为啥东北孩子更能说会道南北方不同的环境,养出两种性格的娃

文|爸妈盒子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不少宝妈宝爸平时都会刷刷萌娃 育儿 小视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小细节——那些东北萌娃,总是特别能说会道。

虽说也有不少南方孩子也口齿伶俐,但总体来说,东北萌娃的语言天赋更深入人心,同龄的孩子中,东北娃说起话来语速更快,逻辑性也更强。

网友开玩笑说这真是刻进dna里的天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如何培养一个能说会道、口齿伶俐的孩子?

一提到东北人,人们总是联想到热情开朗、自信豪迈和能说会道,打开各类手机小视频,里面“叭叭”说话的很多都是东北人,从老人到小孩皆是如此。

东北孩子看似都有“语言天赋”,其实跟东北家庭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家庭教育更早进入新阶段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地区都是经济更发达,生活条件和教育水平更好的,在这种环境下,东北地区比南方更早进入新的家庭模式,接受新式的家庭教育观念。

很多东北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现代提倡亲子之间平等对话的家庭教育观念更早被接受。

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东北孩子跟父母一起拌嘴说笑,有时候在很多家长眼里甚至会觉得孩子有些“不知轻重”,但是孩子的父母却并不觉得冒犯,反而很鼓励孩子去说,如果谁家孩子特别能说会道,父母会感到特别骄傲。

2019年有一个这样的小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里东北父母亲吵架,两人很不高兴地出门了,三四岁的女儿自己在客厅里玩,看到这一幕非常愤怒,等父母回来后大声训斥:
“为啥你俩吵架就说一个人的错呢?你俩……你第一个走的,我妈第二个走的,说走就走,我还在客厅玩呢!没看见你姑娘在客厅玩呢嘛?大半夜的,干啥去啊?”

而爸爸在边上一个劲跟女儿道歉:“爸爸知道错了。”

当时这个视频因为小姑娘一口 搞笑 的东北腔和豪迈的气势走红了,但这也让不少做父母的感到吃惊,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不仅能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勇敢站出来批评他们的错误,还能逻辑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场景过去在很多南方家庭里都是很少见的。

大多数家庭里,孩子总是会被教育 “父母的事小孩别插嘴” ,更别提父母跟孩子道歉了,这种传统观念在多孩家庭中更普遍,相对来说,在南方家庭里也更明显。

语言环境更良好

①方言本身易学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加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 ,一个地方的湿度会对当地的语言造成影响 ,在北美、亚马逊和中国以南的地区,语言发音更复杂,音调也更多。

加上这些温暖湿润的地区大多有茂密的树林和高山丘陵,有时候相邻的两个村口音都会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交流就没有那么便捷,即使放到现代来看,同样是几个小时的车程,广西桂柳话、广东粤语、和贵州复杂的各种方言就互相难以交流,而占地广阔的东北三省之间仅仅只是口音略有不同,使用方言交流基本无障碍。

可见,如果一个地方水土丰饶,气候宜人,很有可能他们也不会没有必要去跟外界频繁联系,渐渐地,语言复杂化、多样化就会带来语言难学的问题。

普通话源于北方方言,能超越保留更多汉语古音的粤语,成为官方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语言音调少,发音简单,孩子也更容易学会。

②听得越多,说得越早

在 科技 还没有这么发达的年代,人们在寒冬里唯一的乐趣就是聚在一起喝酒驱寒,瞎唠嗑是最有意思的打发时间的方式,这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即便是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互联网非常发达,人们只要聚在一起就爱唠嗑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讲座上表示,孩子在1-3岁的婴幼儿阶段,听得越多,说话也就会越早。

李玫瑾提到,保 姆带大的孩子跟妈妈、姥姥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语言能力是不一样的。

因为孩子的亲妈、姥姥和奶奶带孩子时,即便孩子不会说话,她们也会对孩子充满爱意,喜欢对着宝宝说话,虽然宝宝还不会说,但是一直处于接受语言的状态,他们会更早学会说话,也更开朗,更愿意开口。

而保姆带大的孩子就不一样,保姆对孩子没有亲生父母那样的喜爱,对他们来说照顾宝宝是工作、是责任,更多情况下她们管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问题,即使出门遛娃,他们也会和其他大人聊天,而不是对着宝宝说话。

交流得少的孩子,主动说话的时间会更晚,对说话这件事也会更被动。

从这个简单的道理上就能看出,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的父母如果每天都经常在孩子面前聊天,或者跟孩子说话,那么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来说是非常良好的启蒙。


东北人喜欢瞎唠嗑、拌嘴的习惯已经深刻融入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更强。

近些年我们经常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表示自己“社恐”,不敢社交,不愿社交的问题也正在低龄化发展。不少家长都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我家孩子总是很怕生,遇到熟人从来不敢主动打招呼,这可怎么办?

作为家长,估计谁也不希望自己家孩子陷入这样的困境,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成了当务之急。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那么家长可以参考前文里提到的李玫瑾教授的方式,在孩子牙牙学语时要主动跟孩子交流,尽管孩子听不懂,甚至无法做出反应,父母也要坚信这样的交流并不是无效的,甚至是影响深远的。

不敢主动说话,不敢社交,孩子就会严重缺少说话的机会和动力,即便心理活动再丰富,他们也没有能力和意愿去按照逻辑好好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孩子表达,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孩子的思维速度比成年人慢,语言和逻辑思维也没有那么发达,家长在倾听他们说话时, 千万不能带有“想当然”的习惯,更不能频繁打断孩子的表达。

这对孩子的性格有极大的影响,而性格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当代青少年越发社恐,跟他们的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住在高高的独套公寓里,要么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交流,要么过于宠爱,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孩子当成宝。

这就容易导致孩子陷入两种情况: 过于自卑,和过于自我中心。

过于自卑的孩子,容易把事情都归因到自己身上,性格情绪化、敏感化。

大人可能只是因为工作在烦恼,孩子却会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同龄人一起交流,冷场了他们会觉得是自己不够有趣;他们不敢主动跟大人,担心自己会惹别人不高兴,同时又觉得自己很没礼貌……

孩子长时间陷在自我怀疑和自责中,必然会缺乏勇敢,不敢主动交流。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更具备耐心,积极鼓励孩子去表达, 减少评价性的词汇 ,当孩子不敢打招呼时,不要立刻贴上“胆小”“没礼貌”的标签。

过于自我中心的孩子更是如此。不少家长有个误区,觉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一定就是变得自大骄傲,其实自我中心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容易把自己看得过分重要,只会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当别人没有热情回应他们时,他们会觉得对方一定是嫌弃、厌恶自己,完全不会思考别人是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情不好,当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时,他们又觉得背后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如果上一次没能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下一次见到同一个人时,他们很可能会觉得“他一定不喜欢我了,我要躲开”……

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社交上不断退缩,想说的话说不出口,势必会带来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下降。

H. 东北人为什么这么能吃

为什么东北人在全国的名声不佳,因为打架斗殴,欺软怕硬,给人看场子,收保护费,和人做生意没有信用,拉帮结派,见到有能耐的人给人家当孙子都可以,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标签。前几年在北京一个网络地图公司工作时,公司里有个网管是黑龙江鸡西的回民,见到公司里的主管领导,就装懂事,装老实人,点头哈腰,恭维奉承,相当有礼貌。如果是他用不着的人或者对方是普通员工就马上变脸,嚣张跋扈,动不动就他在公司有人,某某某不服他他可以随时找领导开除某某某,动不动就他要整死这个整死那个。平时忽忽悠悠,和任何人见了一面就称兄道弟,弄出很亲切的样子,时间长了发现对方没什么用或者好欺负就变成刚才说的这幅德行了。除了和公司领导,和其他人说话都是张口jb闭口jb,整个就是一个混混。时间长了公司领导也逐渐发现他是一个渣子,又担心让他走他会闹事,最后迫不得已让他先找工作,找到工作再走人。听别人说最后又去了一个北京的电影传媒公司去当网管,这种人谁招了谁倒霉,东北人自称豪爽,不拘小节,那都是表面的,实际上表面说一套心里另有打算,只要自己能捞到好处干什么都可以,真信了他们表面那一套你就等着倒霉吧。

I. 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都有哪些好处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当初我们那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过着幸福优越的生活,被家人过分宠爱,渐渐的出现了自负,以自己为中心的行为。因此很多家长纷纷提倡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吃苦耐劳能够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好处多多。

三、吃苦耐劳能够让孩子勤俭节约

现在很多的小孩都喜欢穿名牌,并且攀比之心也日渐高涨,所以做父母的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有这种不良之风,所以需要从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是需要劳作来获取,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由此来树立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勤俭节约约的良好品质。而这种勤俭节约能够让他们在将来出入是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险恶,并且能够融入其中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温室花朵一样。

J. 为什么农村的孩子活得那边苦啊

没有呀,我觉得农村的小孩子也能自力更生比他们城里的小孩子更懂事。更有上进心。。。更有耐力。。。更能吃苦。。。吃苦是暂时的,,相信有那么天苦尽甘甜//

热点内容
为什么都说小米手机返修率高 发布:2025-02-02 09:39:00 浏览:549
为什么做事能力不好 发布:2025-02-02 09:37:42 浏览:740
为什么杂牌led灯那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569
华为荣耀手机为什么微信视频来电无提示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475
配速大于每公里跑的时间是为什么 发布:2025-02-02 09:29:09 浏览:127
苹果解锁开关为什么点不开 发布:2025-02-02 09:24:48 浏览:233
冬天晚上为什么看不见北斗星 发布:2025-02-02 09:21:37 浏览:789
6岁男孩为什么晚上咳嗽厉害 发布:2025-02-02 09:09:07 浏览:28
天景山小区房价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8:55:00 浏览:211
抖音里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发布:2025-02-02 08:44:49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