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躲着你
Ⅰ 曾仕强教授:有一种父母,不是逼死子女,就是逼子女越走越远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个孩子”,仿佛孩子是来“寻仇”的。
当然, 有来“寻仇”的孩子就会有来“报恩”的孩子 ,这两种孩子也是大众口中的“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
在家长自己的眼里看来,通常自家孩子都是来报仇的、别人家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我们理解中来“报仇”的小孩,通常是不听话、败家,你又拿他没办法的这种。来“报恩”的小孩,则通常是听话、孝顺父母、懂事、能贴补家用、改变家庭命运的这种。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 孩子到底是来报恩还是报仇,只有到最后才能知道。
比如有的小孩从小乖巧懂事,结果进了 社会 就变坏了,这样的孩子算是用“报恩”的方式来报仇。
有的孩子从小学习不好、总惹事让父母气个半死,最后父母老了只有他这个学习不好的一直陪在身边,这样的孩子算是用报仇的方式来报恩。
好与坏、黑与白,本就不是一言而定的事。
作为家长,知道正确教育孩子,并尽心培养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大人完成自我升级的“钥匙”,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对父母教育方式最直观的评价。
着名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 将中国父母划分为三种, 并对这三种亲子关系做过了解读,挺形象的。
1、神父母
有些父母会在孩子心中树立家长伟岸高大、无所不能的形象,来获得孩子的崇拜与听话。
这些大家长将自己神化,孩子如同信徒, 必须听话,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通常都是小时候特别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就会越来越不听话,就如 科技 发达后人们对神的敬畏就淡了。
2、鬼父母
这类父母是霸权主义的坚决拥戴者,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父母是发号施令者,孩子要无条件服从,不听话就是恐吓、体罚。
这样环境下的孩子通常胆小、不会拒绝、不会反抗,长大后不是妈宝男,就是平平无奇的胆小鬼,很难有大作为。
有一种父母, 不是逼死子女,就是逼子女越走越远 ,指的就是“鬼父母”,希望你不是。
3、人父母
这类父母讲究平等对话,将孩子和自己都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中、教育中, 都会给孩子很大程度的自主权。
这样环境下的孩子独立、自信、有主见,很容易优秀。
说起孩子独立的重要性,神童魏永康就是最好的例子。
魏永康13岁以高考602的优异成绩被湘潭大学录取,17岁时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保送、硕博连读,20岁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离校时连硕士证书都没拿到。
魏永康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边哭边说:是自己保姆式的爱、害了孩子。
她一直认为孩子读书才有出息,于是不让儿子沾手任何事,自己包揽了所有工作, 甚至包括给儿子洗澡、洗脸、喂饭。
后来魏永康离了妈妈身边,独自一人求学,竟然连最起码的生活都无法安排,大冬天穿着单衣、拖鞋外出,最终在研三那年,被中科院劝退。
1、用心陪伴
说到陪孩子,多数家庭都是孩子写作业、家长在旁边刷手机,给孩子一堆玩具让他玩、自己在玩具旁躺着…
这些都叫陪着,不是陪伴。
黄磊,所有人公认的好爸爸,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一起烹饪、一起读书、一起演出…
黄多多和爸爸一起翻译过书籍、参加过百场演出、自己写剧本、口语跟母语一样好…这就是家长用心陪伴孩子的未来。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魏永康就是被妈妈照顾太好的惨剧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一定要鼓励他自己去做,你眼中的“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是错的。
魏永康20岁了连最起码的根据天气选衣服都不会,最后连未来也断送了。
信任孩子,从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并适时给予鼓励,才是最好的。
Ⅱ 曾仕强教育孩子的方法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代表作有《中国式管理之组织行为学》、《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曾仕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曾仕强教育 孩子的方法:父母要有一致的看法
小孩才有办法适应,比如说父母商量好了,小孩这么小的时候,我们怎么教他,大家有没有发现,教小孩最好的办法是父母聊天来教还的办法最有效,你爸爸告诉他,他不会听进去,妈妈告诉他,他会当耳边风,父母借着聊天讲一些道理给小孩听及这是最确实的办法,一个小女人,她把妈妈口红涂得满脸都是,你骂她有没有用,没有用,她认为你是舍不得你的口红,不是我这样做错的,她当你的面他不敢涂,她背后还是涂,因为又有兴趣了,这是父母不会教小孩两个不会采取一致的态度,一个小女儿,她把口红和胭脂涂得满脸都是,爸爸妈妈要利用唱戏的方式教他,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我认为中国最会利用,用餐的时候来教育子女,妈妈边吃饭就边问爸爸,你最近看到小玉没有,爸爸如果说有,那孩子就提高警觉说,你们又在骗我了,爸爸要说哪个小玉,又装得很像,哪个小玉,朱太太的小女儿了,是她不要说了,吃饭不要说了,妈妈说怎么不要说,你这些话,你的女儿在很注意听了,她啊,不晓得什么毛病,搞得满脸都很难看,医生开了好几刀了,妈妈就说是什么开刀,就是她老用她妈妈的胭脂口红乱涂,涂到最后烂掉一块了,小女儿从此不敢去乱涂了,吓都吓死了,她还敢乱涂,真有效,父母没有在子女面前聊天的权利,没有,你不尊重小孩,会教育的人,就是抓住机会,两个人透过聊天,专门教小孩,你就成功了,这个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儿童本位的教育,聪明的父母都是利用吃饭的时间,讲一些道理,然后小孩就听得清清楚楚,他就吸取这个经验,他就得到教训了。
妈妈说你早上出去,交通很拥挤,他说是啊,这是不守时造成的我就晚了五分钟,我就增加了很多麻烦,这个就什么好谈的,就告诉小孩,时间很重要,你上课迟到是很麻烦的,那小孩就懂了,我再说一遍,中国你正面给他教训,他会抗拒,他就认为你这是为大人好,不然你讲这些给我听干什么,中国人对大人的聊天他是非常有兴趣的,尤其是小孩,他会听到很多道理,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的功,功能就发挥出来了。
父母不要在小孩的面前有不同的意见,不要,因为这样会抵消教育的功能,父母唱戏唱戏很像,大家的台词很吻合,这个功力就很强,就灌进去了,爸爸吃饭的时候说,我以后要少吃一点,因为吃多了是不消化的,你讲这些话给妈妈听干嘛,也分明是讲给小孩子听的,妈妈说对,我现在煮菜盐也不敢放太多,因为太咸了,对身体不好,那小孩通通听懂了,生活教育是在生活中去教他,而不是让他拿课本在背,吃饭,家庭聚会,大家在一块聊天,是最好的教育的时候,但是父母的教育要一致,这是第一个原则,
曾仕强教育 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坚持一件事情
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小孩做对的事情,你一定给他好的奖励,小孩子做错的事情,你绝对不能放过他,这样就对了,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你还相信什么。我问你,你还相信什么,我们现在不是小孩做错事情,你说不定还给他奖励,那就是恶有善报,小孩做对的,你有时候还给他难堪,那不是善有恶报,你就把这个因果关系整个给扭曲掉了,你叫他怎么树立他的价值观,做父母的要坚持原则,小孩做的好事情,你不要公开去跟他奖励,你要怎么样,我已经讲过了,父亲透过母亲,母亲透过父亲,跟他讲出来爸爸很开心,你这次考得比上次好,你不要看爸爸表现上他很无所谓,实际上他很关心你的,小孩子感受到了,你跟他没有讲,你跟他讲,这次母亲节,你表现得很好,妈妈很开心,他就感受到了,但是妈妈没有讲,彼此交换着去讲,比你直接讲,功效要好很多,这种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小孩长大。
如果我问你,你的小孩14岁,如果他晚上11点还没回来,你会怎么样,我问你,你会怎么因,你如果说不我在乎,那你算什么办法,你打电话急也没用,你只有乖乖的等他回来,你有什么办法,到了12点,女儿回来了,你怎么处理,我问你你怎么处理,你骂她,她可能回头就走,可能就不回来了,她做得出来,那等于是把她逼得离家出走,你这次不处罚她,她下次到12点还不回来,两点才回来,你又怎么样,她整夜不归,你又怎么样,此风不可长,我们中国的方法最简单,父母一定会着急,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但是听到门铃,按门铃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就开,你要回到床上去假装在睡觉,让她多按几次,然后最好是爸爸去开门,爸爸开心,好象刚睡醒一样,看看女儿也不会讲话,然后跑去墙壁上的钟,也不要讲话,都不要讲话,你就去睡觉,我保证你女儿会整夜在反省自己,然后第二天早上,他就跟爸爸讲,爸爸对不起,我昨天因为什么什么,你还跟她讲,没有关系,我睡得很好,你妈妈整夜没有睡,你去跟妈妈讲就好了,不要跟我讲,女儿去跟妈妈讲,说我睡得很好,不用跟我讲,去跟爸爸讲好了,爸爸整夜没有睡,去跟爸爸讲,女儿什么都懂了,这个叫做角色扮演,女儿都懂了,你比骂她,她还要记住这个教训,你骂她没有用的,不能解决问题,方法要正确,方向要对,方式要合适,而不是说,我想怎么做,我有这个心就好了,不是,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绝对不放松,因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告诉他,但是,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他,可以,因为有一次就有两次,有两次就有三次,越来越惨,你到了不可收拾没有用。任何事情,刚开始就加以注意,比较容易,等到问题很严重了,谁都无能为力。
曾仕强教育 孩子的方法:不要让小孩害怕失败
你要借着父母聊天的时候讲几句话,小孩刚开始听不懂慢慢会听懂,我最常讲的话是什么,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我们现在小孩都怕失败,怕失败的人什么事情不敢尝试,不敢尝试他永远不会学习,你要大胆的去尝试,你怕什么,但是我还告诉我的小孩,中国人没有失败两个字,我们只有疏失,只有过错,没有失败。
因为人一承认失败,兵败如山倒,整个志气都没有了,我们不承认失败,你看我们打仗,从来没有失败过,哪里失败过,没有一个人承认打败仗,只要是中国人,他永远是前进的,前进前进,打输了怎么办,调过头来,继续前进,从来没有说过我们后退,没有,继续前进,只是方向不一样。这是标准中国人。
因为你不能认输,因为一认输,整个都完了,但是我们要承认我有错误我有过失,我要弥补,我要补救,可以,但是不要说我认输我失败了,你从小就培养他这些观念,他一辈子不怕了,他怕什么,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你不要急,急什么,所谓大器晚成,真正大器是晚成的。
我不是说我看不起年轻人,我讲做学问,第一个条件是什么,要做学问,第一个条件是要活得久,因为你必须有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学问来,你活不久,你就没有那个时间做学问。所以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敬老,他有他的道理,一门学问,你十年能做什么,你二十年能做什么,到了二十五年人已经死了,你还能做什么。没有经过三十年的磨炼,你很难说你有这门学问,很难。所以,道理要听老的,不要老听新的,技术要学新的。
第四个原则,不要把子女当成做梦的材料
他不是你做梦的材料,你梦想什么,不能实现,就把它寄托到你的小孩身上,你就把他当成当做做梦的材料了,爸爸这辈子就是没有当画家,很可惜,你要好好跟我学画,强人所难,除非他有兴趣,除非他有这方面的天才,否则你勉强他,他会非常的苦恼,爸爸可以做爸爸的梦,不要把小孩当做梦的材料,不要把你没有完成的事情,通通交给他,要他完成,不可以,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不可以自主。
我们只能告诉他,做人要规矩,只能告诉他,习惯要良好,其他我们真的没有权利,真的没有权利,我们再重复一遍,子女是父母所生,但是不是父母所有,我们没有所有权,没有支配权。他不是我们口袋里的钱财,不是,说我有钱,我爱买什么买什么,不可以。子女有子女的兴趣,他有自己的愿望,他有自己的梦想,他的梦不一定是你的梦,不要勉强他,否则是徒劳无功。
曾仕强教育 孩子的方法:不要把你的子女当做开玩笑的对象
你看朋友偶尔会开玩笑,有时候会搞得很别扭,朋友经常会因为开玩笑而翻脸,我觉得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开自己的玩笑而不是开别人的玩笑,偏偏我们都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一个人要开玩笑,最好是开自己的玩笑,你说,像我这样笨可以,你说像你这么笨蛋,他就揍你,你只能说像我这么笨,没有人会揍你,你说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傻瓜,你说我那天闹笑话闹大了,可以,可是你讲到别人,他就拿你没完没了,因为人都有自尊,不容许侵犯的,小孩也一样,但是我们经常拿小孩开玩笑,我们凭什么拿他开玩笑,他不是你的玩物,他是你的玩物吗他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高兴起来就逗小孩,就跟他开玩笑,像你这么没有出息,都是开玩笑的话,小孩会当真,小孩分不清楚什么是开玩笑,什么是真的,他分不清楚,他受到你的暗示,你接受你了以后,他解就要会变成心想事成,我看你将来当工人算了。
曾仕强教育 孩子的方法:千万不要把小孩当做出气的对象
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他不是,高兴就捧他,就开他玩笑,不高兴就打他,就把他踢出去,就给他难看,都不对,他是你教育的对象,不是你出气的`对象,不是。我们已经讲过再重复一遍,因为这很重要,我们打小孩骂小孩,只有一个目的,让他知道他的过失在哪里让他把不好的习惯改掉,这才是正当的,如果为了自己的情绪发泄,如果为了自己打了人会痛快,我去劝你,你去打墙壁。所以我常常跟父母讲,在你很生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暂时出去一下,你不要在家里,你有自由,你出去一下在外面吸收新鲜空气,走一走,回来就没事了,一个人有脾气不发出来,对自己很不利,因为伤肝,一定伤肝,那大家会觉得整天笑嘻嘻的很开心就很好吗,没有。
这是很少人注意到的一个人怒伤肝,可是喜呢,喜伤心,你整天很高兴,你心脏一定不好。喜会伤心,怒会伤肝,所以喜怒哀乐都要到合理的部分,不要太过分了。你看我们常常讲,笑死了,真的被笑死了,一个人笑着笑着就死了,真的死了,历史上谁被笑死了,是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司马焱,你看司马焱一家人,处心积虑把天下统一下来,成立一个晋国,司马焱当皇帝,刘备的儿子把他抓过来,好倒霉,刘备的儿子很倒霉,所以他就问刘备的儿子,你还想回蜀国去吗,你还回去吗,刘备儿子说我不想回去,这里比较好。所以我们叫做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就是从这里来的,然后司马焱就觉得你看这么可笑的人,结果自己笑死了,人家刘备的儿子还没有死,你就先死了,就是你笑,一笑笑死了。我问你谁划得来,我觉得刘备儿子比较聪明,不会吹灰之力,就把一个皇帝活活的笑死,人家打半天才把人家打到这里来,我根本不用打你,你笑死了就好了。好好去体会一下,中国有太多的这种智慧要好好的去用,教小孩应该轻松愉快,不应该愁眉苦脸,只要你方法正确,效果一定好。而且不烦人。
你千万记住,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很困难的,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人要稳定而不是控制,稳定自己的情绪,刚开始的办法就是你一生气,你看一乖,你就离开这个地方,你就没有事了,慢慢你的情绪就会很稳,起伏不是太快,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实在忍不住很简单,我常常劝人,实在忍不住你就拿一张纸开始写了,某某你笨蛋,一直骂,一直骂,把气发泄在纸张上面,不要发泄在人上面,你发泄在任何一个人他都会抱负,都会难堪,都会回来来气你的,这划不来。
我常常见很多人,晚上气得睡不着觉,就拿写信一直骂,什么话都可以骂,骂他祖宗十八代都可以,因为晚上邮局不开门,所以你只好摆在那里,第二天早上一看,就觉得笑话了,怎么气成这个样子,就撕掉了,气就消了,要有很多很多方法来发泄你的情绪,而不是控制你的情绪,不是压抑你的情绪,这样就对了,小孩也一样,小孩也会发泄情绪,不能哭,再哭就打了,那他一定受伤,全身都受伤,小孩哭,你说你想哭是吧,好你去哭吧,等你到不想哭再回来,他很快就回来了,人很奇怪,你让他哭他就不哭了,你不要叫他哭,他就一直哭,一直哭,这很奇怪,他本来就这样子嘛,比如说你想哭,去哭吧,等你哭到不想哭了,我们再来讲,你没有什么好讲的,不必急,他反而不哭了。
其实小孩有时候他发泄一下他什么事都没有了,他又没有什么要求,你越是压抑他,他那股潜在的需求越是强烈,最后你又倒霉,又麻烦。我们讲到这里,就是说我们要有原则,让小孩慢慢了解我们的原则,他就会主动配合我们,我们家的家风,就可以传承下去,这样一来,一家人有共同的看法和步调,然后慢慢小孩又长大,又跟父母走在一起,大家心连心,同心协力,然后家和万事成,这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Ⅲ 曾仕强讲孝顺看哪里
大家好,我是村头老王。在生活中有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到老。那么是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孝顺呢?从以下这三点就可以看出来,既简单又直接,不用等到长大。
一、看孩子是不是有善心。如孩子经常会喂养路边的小猫小狗东西吃,担心自己的父母会不会辛苦。在生活中,拥有这样善良之心的人在长大之后一定不会是一个不孝的孩子。
二、是否能够看得起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孩子将自己的父母看成自己的骄傲,崇拜父母。这样的孩子及时长大以后也会非常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因此家长们也一定要做一个让自己孩子看得起的父母。
三、看孩子是不是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在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容易,自己的幸福都是父母依靠辛苦换来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是非常孝顺父母。
俗话说得好,孩子三岁看到老也是有道理的。在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自己能够做到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孝顺。不知道广大网友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Ⅳ 曾仕强:为什么不要随便开别人玩笑,特别是对小孩子
曾仕强教授不主张和小孩子开玩笑主要考虑到,小孩子不能分辨什么是玩笑什么是事实,很有可能因为一句玩笑话影响一个孩子的心境,或者把一个孩子带到沟里。而且,总开玩笑的人嘴里大多都是跑火车的,对事情不认真不负责,给别人的印象也不好,所以,总开玩笑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亵渎!
Ⅳ 曾仕强谈家庭教育(一)
看了曾仕强讲家庭教育的讲座,他的第一节课给我很大启发。
曾老师说,三代同堂是最正常的家庭结构。我们一味学习美国,美国的老年人生活是很凄凉的。
为什么三代同堂很正常呢?孩子可以直接看到父母是怎样对待祖父辈的,孝顺不用言传,你怎么对待父母,孩子将来就会怎么对待你。
三代同堂由老、中、少组成,这也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孩子从小成长于此,自然能增强社会适应性。
在中国,最小的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地方。一味学习国外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适应。
我就一直羡慕那些亲自照顾孩子、不与父母交集太多的家庭,认为祖辈总想插手,总是溺爱。
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界限,尤其是父母辈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爱,这些矛盾是可以缓解的。
当然,三代同堂并不一定住在一个房檐下,可以住得很近。用曾老师的话说, 关键是你的心里有父母。
在这节课里,曾老师还讲到,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小孩子惜福。
中年人努力工作,是在造福,造福越多,晚年享福越多。小孩子和老人是在享福,但小孩子必须懂得惜福,不然父母多大的家业,不懂珍惜,早晚也是败掉。
关于工作,曾老师说,不要总想着多么辛苦,不要产生对抗的情绪,而要轻松应对。
工作就是造福,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就是在造福自己。年富力强时多造福,晚年才能享福嘛。
现在生活条件好,孩子很容易不懂珍惜。当时为了给孩子买写字桌,我看上了一款上千的功能型的,爸爸却相中不到200块的实用型的,放在家里也不占地方。
当我犹豫的时候,在郑渊洁谈家庭教育那本书里了解到,他给女儿选择的小学是条件不好的郊区的,舍弃了他家门口好的学校。他说这样女儿懂得珍惜,知道什么是条件好。
因为郊区学校的伙食问题,他的女儿最后转到了国际学校,一直称赞学校条件好。
最终我同意了爸爸的看法,教育孩子不是越贵越好。
现在物质条件太好,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涉及孩子的,都有人不计成本选择最贵的。
选择最贵的,面对孩子就安心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这也是一种安心。
我选择多学习,适当适时合理地给予金钱和物质的投入,与孩子一起进步。
Ⅵ 曾仕强:家长让孩子受益一生的7个观念是什么
三个基本的生活观念: 第一个是好学, 人生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很喜欢学习的人一定是有前途的,他的挫折感也是一时的,没有什么忧郁症,只有不想学习的人才会有挫折感,才会忧郁,最后就越来越走到无路可走的凄惨路上去。
第二个是在好学的前提上加上知耻, 一个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会害羞。可是现在有些父母都在训练小孩不要害羞,尤其是女孩子如果不害羞的话,你将来怎么去教他?一个小女孩看到人就很大方,好不好?我的答案是应该大方的时候要大方,应该害羞的时候要害羞,一个小女孩会害羞,我相信大家会很喜欢。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别人不敢讲的他敢讲,这不是个很好的方向。
一个人会害羞,他给人家的观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说另一个人不害羞是骂人的话,不是好话。我们好学就会不断的进步,我们知耻就会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检讨自己,你做一次以后,你下次自然会调整过来,这是对自己好。
第三个是力求上进, 如果一个人不上进他就会堕落,因为外面的引诱太多。像我小时候的生活是很单纯的,没有太多的诱惑叫我们去做坏事。但是现在你看看,小孩子的电动玩具,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动,更甚的是还要去听歌,我们看看新闻就知道,南韩最近举办一次大型的演唱会上踩死了很多人,如果哪一天你的小孩为了要去听歌,然后被人家活活踩死,你有什么感觉?听歌我们就通过电视去听就好了,不必去挤热闹。还有一些人为了买票去排队,去熬夜,然后买不到还会在电视机面前哭,你不是丢父母的脸吗?这就是今天的年轻人,完全没有羞耻心,也是没有家教。一个人好学,知耻,求上进,那他一辈子一定走上正道,现在不是,现在是捧歌星,什么追星族,什么哈韩等,都不搞正经事,有钱以后不是更糟糕?
这是三个基本的生活观念,绝对不能放弃,没有说时代变了这些观念就不要,没有这回事。
四个基本的生活技能: 第一个是整洁,就是整齐跟清洁。 一个人从小要养成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就对了。清洁,不要搞得脏兮兮的,所谓合适,就是合乎自己的年龄,合乎自己的程度,合乎自己的家庭背景,不是说我要买最好的,或者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不是这种观念。人家有是人家的事,我们家没有就是没有,没什么了不起。你看现在有些小孩看到人家有手机,他没有就感觉很丢脸,非买不可,哪怕去偷他也不在乎。所以要求孩子整齐,清洁,适合,加上安全。
孩子的书包要整整齐齐,每天晚上一定要把书包整理好再去睡觉,不能一早起来就哭着找自己的书包,东找西找搞得家里大乱,拿去学校丢三落四,人家都看笑话,这就是没有家教;小孩要睡觉之前,父母一定问他明天要做什么,东西都准备好没有,放在哪里,早上一起来顺手就拿,也不会丢东西,可是现在都是睡觉,不管它,第二天起来,这个找不到,那个也找不到,越急越找不到,一大早就天下大乱,那个家庭怎么会安宁呢?我们按照他的年龄,他的家庭内容,这个小孩子越长大,他就越能够适应,他生活的就会越好,父母就很心安,不会没有什么困难。只是现在我们认为这些都过时了,没有用了,现在我们要求小孩子英文要讲好,那就是做外国人奴才而已。父母不要把小孩逼到那种竞争激烈的地方去,会让彼此都不好过。
我们要养成小孩子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习惯,像勤劳,守分,这个千古不变的东西,再加上永恒, 谁会说它过时。一个勤劳的人,他就不会觉得事情做起来很累,不会总要把事情推给别人,不会跟人家处不好,不会将来让老板看不起,不会让同事把他排挤掉,那他就很有保障;一个勤劳的人,一辈子都有保障,守分,最起码不会被抓去关起来,如果天天闹事,迟早被关起来。这是基本的生活态度,你看在家里面,一天到晚跟爸爸妈妈斗气的小孩,你说他聪明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有天天挨打的份,我们要把勤劳,守分,持之以恒变成一种习惯,这叫作习惯成自然。习惯以后孩子就不会觉得苦恼,他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他就觉得很好受。比如说做功课一定要把它从头到尾做完,不能做一半就不想做,那就没有永恒的习惯,擦桌子一定要从头到尾擦完,再检查一下如果有地方没擦好,就再擦一次。父母最好是从这些小事情养成孩子的习惯。
喝东西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喝多少拿多少,拿一大堆喝不完就是浪费,那就不行。让小孩每次拿一点,如果还要的话就问父母,我可不可以再喝一点,不能说孩子打开冰箱就直接拿,不可以这样,现在的小孩都是打开冰箱就直接拿了,那最后是害自己。小孩是没有办法节制的,他的喜欢一定是过量,他的高兴一定是过分的,最后身体不好,父母是要倒霉的。你看小孩为什么会偏食,就是母亲问孩子“你喜欢吃这个吗?”的问题,孩子就知道自己可以选择,所以很多人就是因为妈妈这句话而偏食,你凭什么去问你的小孩喜欢吗?你有这个权利吗?爸爸当然也要负责任,因为你看到妈妈这样问孩子你还在旁边不讲话,你也是不关心。我们对年龄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要求,这个才是做父母应该尽的责任,父母要因材施教,小孩有小孩的一套,大人有大人的一套,这样子分段地去调整。这就是父母的用心。
父母是不容易当的,哪怕你讲一句话,哪怕你做一个动作,后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小孩都很聪明,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你看当爸爸的一抽烟,小孩就在爸爸没有看到的时候也去点一根烟抽抽看。你看有的妈妈呼朋叫友,在家里打麻将,然后大声小声的吵闹,那小孩将来都是这样,父母没有意识教他,但是他无意中学习到了。记住,小孩是很聪明的,他随时在学习,而且他吸收力很强,你一教他养成习惯,再想改非常困难。所以做父母要慎重,其实也不难,因为就是三五年的辛苦,孩子6岁以后,他养成很好的习惯,父母就慢慢可以放松一点,如果父母坚持不下来,那做父母的还是有点不够用心。
Ⅶ 曾仕强: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间的差异性
以前科学不发达的时候,我们认为生命是一种迷,因为解不开,看不透,但现在随着生物科学越来越发达,我们已经把生命的迷逐渐解开,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很容易证明两个人有没有血缘关系,通过检验DNA, DNA就是我们生命的密码,我们以前问一个人有没有命,有人说有命,有人说没有命,而现在DNA就可以告诉我们,人会得什么病,活到多久都在DNA上面。
有了DNA以后,同样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你要不要去检查自己会不会生什么病,就像是以前算命的,算命的你还可以说,我相信不相信,就是随便算算,但是现在有了DNA,它是科学,一检验说糟糕了,你DNA里面有高危险癌症的可能,那你完了,吓得要死。
所以在没有DNA之前,我们没有DNA的苦恼,有了DNA以后我们更紧张,第一个,不敢去检查,生怕检查完了以后,心里头有个疙瘩,可是又很想去检查,因为总想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样,如此DNA其实跟宿命论有很大的关联性,好像一生都已经安排好了,但是它绝对不是宿命论。因为人有了DNA以后,人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蛋白质,为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个人,他们的命运不一样,就是每个人所吸收的蛋白质不一样,DNA是我们先天的命,而蛋白质就是我们后天的运,这样就可以解开我们以前对命运的争论,争论半天没有用,因为那是死无对证的东西。
现在我们很容易,一检查DNA就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子女,你看现在很多很有钱的人,他最怕的就是突然冒出一个女儿来。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曾在他很有钱的时候,然后就有一个人把一个女孩带到他的面前说,她是你女儿,你不认,不认就检查,然后他就很害怕,害怕万一检查出来是对,那他就完了。所以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突然冒出一个女儿来,会使他全家人不得安宁,一旦开口要钱不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可以解决的,DNA一验,马上就知道,你们两人有没有血缘关系。
因此我们就探讨一个问题,我常常问很多父母,我说你在生小孩以前,你会不会到庙里头去拜拜求子呀?他说私底下,我会跟你承认的,只要不要让我公开承认就好。你看庙里头的送子观音,多少人去拜,目的就是求个儿女。可是当他生了儿女以后又不认账,那个跟送子娘娘没有关系,跟观音菩萨没有关系,那是你自己生的,人就是这么有趣,求人家的时候,恩德无量,得到以后一笔勾销。
其实子女也是上天给我们的,有人说又来迷信了,中国人说的上天就是自然界,我希望大家要摆脱以前对中华文化不成熟的解释,现在是科学时代,我们要用科学的解释,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这没话讲,父母从自然界来,子女也从自然界来,我们都是老天派来的,这不是迷信,你会生出来,也是老天把他送来的,你的子女是你所生,但不是你所有,那是谁所有?老天所有,我们都属于老天,西方人说他们都属于上帝,那是不科学的,中国人说我们都属于自然界,这是很科学的。但是自然是什么?我们是用老天来代表自然,这有什么不好呢?
我觉得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子女是父母所有,那你就可以爱他生就生,爱他死他就死,这才是你的有所有权。应该是老天叫他活,他就活,老天叫他死,他就得死,可见我们都是属于老天的,我们都是属于自然界,这句话是很科学的,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别差异,这也是老天所给的,DNA相差无几,但是蛋白质之间就会相差很大,为什么南方人跟北方人不一样,就是南方人所吸收的蛋白质,跟北方人所吸收的蛋白质不一样,我们今天不是,我们今天是吃水果要小心,因为水果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现在人得肝病特别多的原因就是当一种食物我们很熟悉地吃进去以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很安心地接纳它,如果一种食物我们从来没有吃过,你一吃进去,肝脏就开始总动员,因为身体会以为是毒进来了,就开始全力排毒,然后它就累得半死。所以你去看那些喜欢吃奇奇怪怪的东西的人,身体都不会好,而且都死得很快,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吃当季的东西最安全、最有用,可是我们偏不要,这样就叫不自然,所以你如果了解我们老祖宗的苦心,你就会知道一切顺其自然,都是为你好。今天不是,我们把本地的植物统统吃光,然后引进很多外来的植物,这样人也跟着倒霉。为什么我们现在莫名其妙的病一大堆,就是不该来的东西都来了,当然一大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一定要了解,个别差异是自然的安排,知道一个人的家庭环境适合教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的配合,明明没有那个条件,非要很勉强塑造那个环境,只会使大家都受不了,这样没有好处。老天会把一个人分配在哪一家有他的作用,有他的目的,我们把它都叫作天命,天命不是迷信,天就是指自然,自然给他有一个使命。你看草有天命,花有天命,猫也有天命,就是老天爷叫它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它的本性,叫本能。我们常觉得,某人有天命,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天命,天命就是先天之命令。生下来就是不全的人,就是先天的命令。生下来很强壮的,或是反应就很慢的,也是先天的命令。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其实跟先天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完全决定在后天。我们每一个子女到我们家来,他是不一样的,这是老天的安排,你为什么不接受自然呢?所以我们常常说,那种家庭出那样的子弟,这是很正常的,你看多半读书人的家庭的子弟比较文弱,将来也是往读书方向去的,做生意的家庭,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跟着做买卖,他习惯了,他长大自然就做买卖了,这也不是勉强得来的。当然我们要改可以,但是过分勉强很难,所以我们再三地建议大家,不要对你的子女过分的奢望。
每个人一生下来智慧就不一样,有上智、下智的区别,你要求每一个人都考100分,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个人都考100分,就是不公平,因为题目太浅,连他都只能考100分?那不用考了。大家都考60分,也不公平,因为题目太难了,连他都只能考60分?那你出什么题目呢!考试就是有人考90分,有人考60分,有人考40分,这才是公平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大家都一样叫公平,其实错了,大家都不一样才叫公平。所以每个小孩子的体格才会不一样,身高、体重不一样,智力不一样,他的情绪也不一样,父母为什么要勉强呢?总是把自己的小孩跟别人比,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所以不会读书的小孩将来也许是一个非常会钓鱼的人呢!这也没有什么不好。
Ⅷ 曾仕强:你和你的孩子有自动自发的态度吗
曾仕强:你和你的孩子有自动自发的态度吗
一个人最要紧的,其实就是这种自动自发的态度,不幸常常在幼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无心的吓阻,消毁了大半。
—— 引言
曾教授讲家庭教育:
第一节 子女所需要的良好的活态度和习惯
一个人最要紧的,其实就是这种自动自发的态度,不幸常常在幼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无心的吓阻,消毁了大半。孩子自动自发,父母骂他,孩子不自动自发,父母照样骂他,先把孩子骂的不敢自动自发,再来骂他不知道自动自发,常常弄得孩子莫名其妙,不知道怎样才好。
让孩子自动自发,他才会不断地摸索、学习,从各种不同的接触和互动当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态度。自动自发的孩子,变动得相当快,两岁大的时候,一天到晚说不,简直是十足的顽童,可是到了三岁的时候,孩子忽然变得十分乖顺,不再我行我素,不再盲目反抗,反而很喜欢配合父母的要求,变成听话合作的乖孩子。
自动自发地反抗,自动自发地适应,这是孩子的学习过程。然后一阵子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一阵子又恢复合作的态度,父母最好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改变。
两岁大的孩子自己顾自己,三岁大的孩子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他可以耐心地等待,为了大家轮流玩玩具。他爱父母,自己也很愉快,父母要善用这一段好时光,好好地养成孩子一些好习惯。因为到了四岁,孩子又开始不协调了。
Ⅸ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长得很可爱的小孩子老是躲着我,为什么啊好郁闷啊
小孩子都比较敏感的,被人这样说,他还以为你想做他女朋友呢,但他又不是喜欢你种类型的,或者他对谈恋爱这种事比较抗拒,所以一见到你,第一个想法就是要躲开你了。要想搞好关系的话,你们年龄相差应该不是很大,你就算没这样想,只怕他还是会有这方面的压力的,最好是顺其自然了,毕竟都还只是陌生的人,除非你跟他老妈走在一起,然后让他妈介绍你,让他叫你阿姨之类的,那以后应该就好相处了。
Ⅹ 曾仕强: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带
1.家庭诱惑太多。2.家长没时间管教。3.老人的思维严重与社会脱节。4.学校不交良知,功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