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不给孩子立规矩

为什么不给孩子立规矩

发布时间: 2022-11-13 03:29:01

❶ 为什么给孩子立很多规矩,最终失败无数次呢

因为父母并没有有效执行这些规矩,所以才会导致这些规矩失效。

对于父母来说,父母不仅需要给孩子立规矩,更需要有效执行规矩。在父母定下这些规矩之后,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矩。不管是谁犯了错误,所有人都需要一视同仁。如果父母只把规矩当成限制孩子的手段的话,孩子自然不会信服,同时也不会遵守规矩。

一、父母可能没有有效执行这些规矩。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尝试给孩子立规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养成做事的好习惯,但很多父母的教育结果并不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父母并没有有效执行相应的规矩,这才导致规矩迅速对孩子失效。

总而言之,父母需要想办法有效执行规矩,而不是定完规矩就没事了。

❷ 父母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吗为什么

家长对孩子很关注,因为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人才,可是每个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家长必须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吗?为什么呢?

而且父母制定的这个规矩必须要让孩子遵守,如果你的孩子不遵守这个规矩,那么这个规矩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父母这个时候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并且要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才会让小孩子更加的优秀。

❸ 为何给孩子立规矩这么难,为何孩子会产生抵触心理

给孩子立规矩这么难,孩子会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因为很多父母是易犯,认为自己是爸爸妈妈,便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发言。不计其数真理的客观性也证明,那般很容易导致小孩变得更加叛逆,从而更遵守规矩。孩子与父母说话的时候,应注意说话的语气方式,不可以用命令句的口气,一般用轻言细语式的口气。比如,“如果你可以这样做,我可以觉得特别开心”。爸爸妈妈让孩子感受到他与父母都是公平的情形下,才更容易进行有效沟通,仅有当自己认可了爸爸妈妈,他们就会接受爸爸妈妈制订的规则。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思想,孩子也是这般,小孩到两三岁时,便会有身份认同,那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成一定时期的正常情况下。家长应该给小孩自已的管理权限,高度重视孩子的想法和判断。父母与孩子做好朋友,那般才更容易踏入小孩的心灵世界,变为小孩的心灵导师。并没淘气的孩子,只有搞不懂文化教育的爸妈,家庭教育获得成功,从学会尊重小孩慢慢,学会尊重小孩,孩子才会想要遵照你规定。

❹ 究竟应不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

您周围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去别人家做客,动手动脚,见到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看上,就必须要带回家的”

“家长带着孩子去超市,只要看上的东西,家长不给买,倒地就哇哇大哭,无论怎样都不行,直到需求得到满足才可以”

“孩子无论做什么都得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不如意还会对家长动手动脚”


有些时候针对给孩子立规矩的事情,家长也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因为有些时候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家长给孩子说什么都没用,说的再多也不如就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先冷处理,等孩子情绪过后家长再给孩子说规矩,让孩子知道规矩就是规矩不会因为你哭闹就可以不用遵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与规矩,懂规矩的人更受别人的欢迎,懂规矩的人也能够理解别人,当今社会到哪里都需要懂规矩,只有这样才会走的更远。

❺ 在家中,家长该不该给孩子立很多规矩呢

序言:我们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往往会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家长都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想为孩子定许多规矩的话,那么小编建议家长可以考虑一下孩子的想法。虽然说家长定规矩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优秀,可是孩子却觉得自己不自由,受到了很多的束缚,在家中生活的时候感觉不自在。

三、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如果是一些非常严厉的父母,那么孩子可能会变得懦弱。父母在给孩子定太多规矩时,这些规矩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压抑,他们在长大之后,可能不会回家。家长在看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自信,那么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定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尊重孩子。

❻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都有调皮捣蛋的天性,关于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大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立规矩仅仅是为了规训出“听话的孩子”,可能违背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但不给孩子立规矩,他们将来发展成“管不了的熊孩子”,又该怎么办?

有一本绘本,里面有一位和善的大人,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羽佳说的正是绘本—— 《和甘伯伯去游河》

本书豆瓣评分 8.8 ,是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作家的作品。

本书获奖众多,1970年获得英国 凯特·格林纳威奖 ,1972年获得 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还入选了纽约公共图书馆“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以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 《世界图画书100选》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读这本书吧!

他就是甘伯伯。

甘伯伯看起来很年轻嘛。这本绘本的画风比较写意,画面上充满了细细的彩色线条,营造了一种清新的画风和质朴的美感。

细看会发现每一笔线条的走向和落点,不同的色块其实是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网格组成的,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看着有点“眼花”的原因,大家拉远一点看可能比较不晕。

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就在河边。

翻页后,会发现左侧是没有上色的“铅笔画”,右侧是上了色的“水彩画”。全书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形式。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央求甘伯伯带着他们一起乘船游河,甘伯伯同意了,但是提了一个要求:“ 只要你们不吵闹。

小孩们愉快地上了船,野兔也想来,甘伯伯又给野兔提了要求:“ 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船上的小孩虽然没有吵闹,但一直在试图用手碰一碰河水,这样的描绘很真实,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小猫好羡慕,也想来,甘伯伯说:“ 好吧,但是你不能追兔子。

故事就这样重复、有节奏地展开了。甘伯伯每遇到一个动物,它们就都想上船游一回河,甘伯伯就根据动物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安全要求”。

对狗的要求是“ 你不能招惹猫。 ”(大概全世界的狗都爱追猫吧)

对猪的要求是“ 你不能来回晃。 ”(幽默又合理)

对绵羊的要求是“ 你不能咩咩叫。 ”(绵羊心说我天生就这样的叫声害着谁了?)

对鸡的要求是“ 你们不能扇翅膀。

对牛的要求是“ 只要你不乱踩东西。 ”(船上的“东西”不就是这些孩子和动物吗……)

对山羊的要求是:“ 但是别乱踢。 ”(羽佳上个周末带小羽去动物园,发现山羊真的是会乱踢的动物,甘伯伯的要求对极了。)

船上已经挤满了“人”,故事的高潮马上就来了。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刚过一小会儿,山羊乱踢 (果然) ,牛踩东西 (踩着了什么?) ,鸡扇翅膀 (有可能是鸡) ,绵羊咩咩叫 (肯定是吓得) ,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 (忍了很久了吧?) ,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

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这一幅跨页的高潮画面,大家多看一会吧。

故事发展到这里,船翻了其实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船翻了以后甘伯伯的反应。

甘伯伯带着大家一起游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干,甘伯伯说:“ 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大家排着队跟在甘伯伯后面,只是一路上“我们”都在沉默……(不小心唱出来的暴露年龄了啊!)

下面这一页无字。

孩子和动物们并没有因为不能说到做到而遭到责怪,反而享用着甘伯伯丰盛的下午茶。但是,除了淡定微笑的甘伯伯,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孩子和动物们离开了甘伯伯的家,甘伯伯在门口跟大家挥手告别。

甘伯伯说:“再见啦,下次再来游河吧。”

下次他们应该会说到做到了吧。


故事结束。

------------------------------

本书的文字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看起来简单,却又充满丰富的细节。每个动物乘船的请求,都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说,可以让孩子发现,原来请求还可以有这么多说法。

甘伯伯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也透露了作者的幽默、机智和善于观察。

本书的图画也是粗中有细,无色的“铅笔画”很像草稿,有色的水彩重写意而不拘小节。比如,甘伯伯第一次遇到两个小朋友,他们好像飞在天上似的,很有儿童画的笔触。

这一页里有好多种鸟类,有的简直像画错了。

但认真看却能发现好多“秘密”。

比如,这幅乘船穿过小桥的画面呼应了扉页上的小桥。乘船过程中两个孩子一会招手,一会去够水面,难不成来的动物都是他们召唤过来的?

还有,山羊在请求上船的时候,鸡已经在扇翅膀了。(找着落水的根源了……)

还有,甘伯伯落水以后帽子掉了,原来他头顶的头发全都秃了……(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甘伯伯那么喜欢戴着帽子。)

本书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之前羽佳以为这是彩铅画,但是后来看过作者的一个专访,才知道他的绘画工具是蜡笔、木炭和印第安墨水。

年代稍久一点的绘本,经常会带着所处年代的质感,它们很少颜色艳丽,却大都有着灵动的线条和粗犷的美。

本书作者 约翰·伯宁罕 是英国着名的绘本大师。

他的第一本书 《宝儿》 就为他赢得了英国图画书最高荣誉—— 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和甘伯伯去游河》则拿下了第二个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约翰·伯宁罕虽然是个沉默、不苟言笑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充满丰富色彩、热情的世界,深深为世界各地的小读者所喜爱,被誉为是最了解孩子想象力的图画书作家。

他回答: 请大人们谅解孩子们的不规矩、坏行为。

大人究竟要不要给孩子制定规则?

“甘伯伯”告诉我们,还是需要的。

但当他们破坏规则以后该怎么办?

甘伯伯也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宽容。

我想之所以《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小读者们推崇,大概就是因为,甘伯伯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或父母的形象: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当他们真的犯了错,却不加一句责怪(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尝到了犯错的滋味——落水),反而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去接纳。

孩子们就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真的犯了错,他们自己会去总结的。大人们能做的,除了保护和陪伴,或许就是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吧。

甘伯伯的故事还有一本,叫 《和甘伯伯去兜风》

感兴趣的,下面即可购买:

❼ 给孩子立规矩失败无数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掌握哪些原则

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立规矩”起到改正和引导作用

孩子的性格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同时也是最不确定地,给孩子“立规矩”最快的成效就是行为的改变,外界的干扰可恶意很快的塑造和改变孩子,这时候施加外部正向的干扰,起到的效果就是非常积极的。所以“立规矩”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对其后天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2、“立规矩”能树立孩子正确的家庭观念

社会的发展,父母的心理年龄也越来越年轻,教育水平的提高,也让大家越来越开明和包容。但开明和平等不等于不尊重,很多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经常被“怼”,没有威信,所以有些传统的意识不能丢,在对于父母的尊重上,是任何教育都无法忽略的,所以给孩子“立规矩”其实就是树立这种威信的开始。

那没有“立好规矩”的孩子会出现以下问题:

1、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父母如果没有从小就“立规矩”,这一群体的孩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大多数都比较放纵和随意,情绪化也非常严重。在性格上,会变得自私自利,不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没有“规矩”观念,是造成这类性格的主要原因。

❽ 给孩子立规矩,最后却越来越“没规矩”,主要是家长忽略了哪几点

给孩子立规矩,最后却越来越“没规矩”,主要是家长忽略了哪几点?

1、规矩过多

父母在立规矩时,未经认真的思考,就给孩子立了许多规矩,不过这些繁多的规矩并不是每一条都适用孩子,许多不适合孩子的一定会被摆脱。

因而父母在立规矩时,一定要注意规矩不可以过多,不少规矩往往是阻拦孩子的成长一成不变,针对孩子来讲无法得到什么价值,反倒父母也会因为孩子打破规矩而觉得气愤。

❾ 父母没有原则,不给孩子立规矩,会有哪些影响

引言:父母没有原则不给孩子立规矩,长大之后孩子会变得特别的没有教养。孩子缺乏规则的意识,而且会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变得特别的自私,特别没有分寸感。

❿ 给小孩立家规有没有必要

小编觉得给孩子立家规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如果说我们不给孩子立一些规矩的话,也就会让孩子变得恃宠而骄,而且也会让孩子犯很多的错误,给孩子立一些规矩。不仅能够让孩子懂得一些规矩,也能够让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少吃亏。

三、总结。

小编还是那句话,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如果说我们不给孩子立一些规矩,就会让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吃很多的亏。这些规矩不仅在家里面是非常有用处的,在社会当中也是有用处的。立规矩最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的话也不会让孩子因为平时的过于放纵,后来接受不了。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一岁的泰迪犬爱乱咬东西 发布:2025-02-04 03:39:09 浏览:449
为什么个人收藏找不到收藏的视频 发布:2025-02-04 03:38:34 浏览:164
为什么很好吃的东西吃完反胃 发布:2025-02-04 03:33:53 浏览:254
为什么鱼缸拍出来不好看 发布:2025-02-04 03:33:15 浏览:998
淘宝买货为什么不输密码 发布:2025-02-04 03:32:27 浏览:512
为什么淘宝上传不了产品 发布:2025-02-04 03:12:23 浏览:435
发短视频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圈 发布:2025-02-04 03:10:50 浏览:767
为什么红豆煮后掉颜色 发布:2025-02-04 03:08:19 浏览:839
为什么小加油站油便宜敢加吗 发布:2025-02-04 03:08:19 浏览:76
擦伤为什么不好恢复 发布:2025-02-04 03:03:12 浏览: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