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为什么手冻了
⑴ 四岁儿童感冒半夜全身颤抖,手脚冰冻,意识清醒,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可能是感冒了,身体颤抖考虑寒战或惊厥,与发热有关,建议您给宝宝适当喝水,测量体温,假如体温超过38℃及时退热。必要时到医院检查、退热止惊。
意见建议:
建议您给宝宝饮食清淡,多喝水,注意卫生和保暖,适当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保持充足休息。
⑵ 冬天宝宝手脚冰冷是怎么回事
天气一冷,就有许多孩子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得受不了.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年轻的妈妈们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首先我们应该弄清宝宝手脚冰冷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手脚冰冷的主因: 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体内血液量不够,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血管中有阻塞,或发烧、感冒等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手脚冰冷。 4、交感神经功能出了问题,使肌肉遇冷无法紧缩,产生热能以耐寒。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自然需要先治疗疾病。对于非疾病原因的手脚冰凉,要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澡、按摩自然会四肢温暖、面色红润。1、保暖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2、运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3、饮食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
⑶ 1岁宝宝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问题分析: 你好,手脚发凉的原因有很多种,与颈椎、肾虚、等有关,检查一下是否还有其他症状,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让气血运行到神经末梢,身体就会好的。 意见建议: 你好,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氧经过燃烧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建议到医院检查。
⑷ 小孩手冻了怎么办
冻伤这种疾病多发生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那么,宝宝把手冻了怎么办?首先,一般冻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变,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疱。这种情况可以试一下偏方,将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使用时连续两周用棉签沾上药物涂抹生过冻疮的部位。平时还要让宝宝孩子穿厚一点的衣服,一定要注意保暖,每天都要用热水给孩子洗手。其次,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宝宝的手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宝宝冻疮的发生。还有,宝宝把手冻了一定要及时治疗,在手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维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清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促发合并症.。
⑸ 4岁孩子腿经常冰冷,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心不是完全完美的,如果手足冰冷将减缓整个身体的血液运动,减少抗微生物,容易让细菌入侵体内,诱发各种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冻疮、皮肤裂开。孩子手脚冷怎么办?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两件为什么冬天孩子手脚会冷?
保持身体温暖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 ~ 20℃,湿度在60% ~ 65%,客厅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带孩子户外活动,适当的晒太阳,让孩子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以缓解寒冷英尺的问题。为您的孩子选择有催眠作用且稍宽松的内衣,因为它具有吸湿性和透气性,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四肢更温暖。外出时不要穿太紧或太多的衣服,这会影响他们的活动。尽量选择深色的衣服,这样可以保暖。尽量给孩子的被褥晒日光浴。
⑹ 宝宝四岁了夏天也是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一般比较正常,显示宝宝有温度调节的正常功能。 但如果与同龄婴儿相比,宝宝长期都是处于这种四肢冰凉的状态下,就应该判断,是否有存在先天性阳虚症状的可能。当然,可以就医去咨询一下(作用不大),即使确是如此,父母也大可不必产生焦虑,因为孩子还幼小娇嫩,这个时候服用一些滋补药物,根本上毫无必要,也不会有多大好处的。而且母亲如果能够在注意自己全面的营养下,坚持对婴儿进行哺乳,并注意多让婴儿进行必要的日光浴、空气浴,加强抵抗力合婴儿的体质,则是绝好的早期的治疗方法!
⑺ 宝宝皮肤冻伤了咋办
一旦发现宝宝生了冻疮,在未发生溃疡时,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将患处擦洗干净,涂上冻伤软膏;如已发生溃疡,应带宝宝去看医生,先清洁溃烂面,然后外涂药膏,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同时,要注意皮肤卫生,手指甲修剪、洗干净,防止宝宝夜晚在被窝等温暖环境下用手指将冻疮抓破,造成溃疡和引起继发性感染。 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宝宝冻伤 要想让宝宝远离冻疮,需要从多方面经过训练才能使机体的调节机制得到完善,不为寒冷所伤。 冷空气浴。入冬以后,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的时间,让宝宝到户外接触阳光与冷空气,最初让宝宝露出小脸和小手,适应后再逐步扩展到脖子、胸的上部和小胳膊小腿等部位裸露出来,经常接受冷空气的刺激,可有效地提高宝宝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注意事项: 1.开始时每日1次,每次3—5分钟,等宝宝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增加到10—20分钟。 2.室外温度不能过低,冬季15℃左右,过冷不宜外出。 3.饭前空腹或饭后饱胀时不要带宝宝外出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在寒潮过境、大风、多雾的天气,更忌外出,以免着凉感冒。 4.发现宝宝有着凉迹象,禁止外出锻炼。 冷水浴。开始进行冷水浴锻炼,先用冷水洗手、洗脸,以后用冷水擦洗上肢和颈部,逐渐达到冷水擦身,或冷水冲淋,坚持训练,可增强宝宝的抗寒本领和免疫力。 注意事项:1.在早饭后1个半小时内为宝宝进行冷水浴,每日一次。顺序应从手部至臀部,或是从脚至腿部,然后擦胸腹部,最后擦背部。2.循序渐进,水温从33℃递减,每天低1℃—2℃,最低水温可降到16℃—18℃。3.宝宝擦浴后以皮肤发红,穿上衣服后感到全身温热为度。若出现嘴唇青紫、全身颤抖等现象,应立即停止。4.不要用冷水冲淋头部。 适度运动。学会走路的小宝宝,每天要抱到户外放在地上,大人拉着手,可慢慢走走跳跳。两三岁的宝宝在空气浴的锻炼中可随爸妈在草地上跑跑、玩游戏等活动。 注意事项:1.运动前要让宝宝活动手脚,帮宝宝按摩肢体;运动后再玩耍一会儿,使身体有个适应过程。2.运动量要由小慢慢加大,且忌锻炼过度。3.宝宝运动后一定要擦干身上汗水,换上柔和保暖衣服。4.要根据天气状况和宝宝体质来决定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皮肤护理。冬天,由于气温低,宝宝的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因干糙,易发生皮肤皲裂和冻疮。因此,要注意呵护好宝宝的皮肤,涂点护肤品以滋润皮肤,保持柔软富有弹性。 注意事项:1.给宝宝洗手、洗脸或冲浴后,要涂上护肤露(油)。2.不能用偏于碱性或酸性的成人用品,选用儿童护肤品。 按摩肢体。针对宝宝容易受冻的手足、耳朵、脸颊等部位,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防止冻疮。 注意事项:1.早晚各按摩一次,5—10分钟,以温暖舒适为度,2.按摩时宜轻宜柔。 防寒保暖。冬天,室内温湿度适宜,并保持空气新鲜。 注意事项:1.冬季室内温度以18℃左右,湿度45℃—55%为宜。2.宝宝穿的衣服要宽松保暖;不能穿得太多、太紧或过厚,以免束缚宝宝活动,同时,根据天气变化来随时增添衣服。3.不要穿过硬太挤的鞋,以免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而引发冻疮。 补充热量。冬天需要热量较多,让宝宝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甜食、鸡肉、牛羊肉、鱼虾、奶蛋等。 注意事项:1.在给宝宝补充高热量食物的同时,要常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既能满足体内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2.冬天也应注意让宝宝每天喝些白开水及汤水类饮食,以补充宝宝运动出汗丢失的水分。
⑻ 1岁零9个月宝宝前几天感冒咳嗽发烧,现在好了 但是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给孩子用过什么药,特别是输液。回答后好分析,
⑼ 六岁孩子高烧好了…现在手脚凉还低烧35.8怎么回事啊
病情分析:
4岁男性,发烧37.8度,但是手脚冰凉
指导意见:
儿童的体温在36.2℃~38℃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现在用耳温枪的机会较多,耳温枪所量的温度与肛温相近,均称为“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二,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三,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当宝宝体温达上述的发烧温度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宝宝舒服一些: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7.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