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老爱掰自己的手指
Ⅰ 幼儿刚学加减法掰手正常么
很多家长经常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幼儿学习算术到底可不可以""掰手指头""?
有的观点认为""掰手指头""是运算的
实物化,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运算过程,当然可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掰手指头""影响运算速度,如果养成""掰手指头""计算的习惯,会影响上学后的学习效率,应该制止。
两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到底哪种对呢?
让我们来逐步捋出头绪。
第一,孩子为什么会""掰手指头""?
幼儿初学算术时,往往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只能靠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运算过程,而手指头是最便利的实物替代品,所以""掰手指头""也就成了常态。
第二,""掰手指头""有哪些利弊?
""掰手指头""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手指头个数""联系起来,不但能够得到运算结果,最主要的是,通过""掰手指头""的过程,幼儿可以体会""加法""""减法""的加减过程,直观感觉""加法""、""加号""、""增加""等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上学后理解应用题进行了有用的铺垫。应该说""掰手指头""对幼儿理解运算是起促进作用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掰手指头""在计算小数字时,一定会影响运算速度;在计算大数字时妨碍计算技巧的发挥。
综上所述,""掰手指头""的优势在于理解算术的基础概念及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不在于得出具体结果。""心算""的优势是能够加快运算速度,但""固化""了结果,不利于发散思维。
第三,家长怎么办?
幼儿初学计算时,可以鼓励孩子""掰手指头"",而且家长也可以通过""掰手指头""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数字计算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用具体的东西理解抽象的数字,从而建立完备的数学概念,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起来,通过""掰手指头""的前期准备过程,孩子对计算的理解也不断深入,数字运算量也得到一定积累,这时候要鼓励孩子甩掉""掰手指头""这个拐棍,从小数量到大数量逐渐通过心算得到结果。比如我的外孙子三岁半时,10以内的数一般会直接得出结果,而较大的数就会""掰手指头""。这时候,家长应尊重孩子选择的计算方式,耐心等待孩子得出结论,并对孩子的成功加以鼓励。帮助孩子逐渐完成由""实物计算""到""心算""的过渡。
如果孩子五岁以后,每次计算仍然需要""掰手指头"",也需要家长特别注意。上学以后靠""掰手指头""计算确实会影响计算速度、降低学习效率,甚至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这时就应该设法帮助孩子尽快摆脱""掰手指头""的计算方式,使孩子上学后能够适应快速心算。
鼓励孩子心算,家长最好不要通过""制止""的方式,强迫孩子不用手指头。而是通过""游戏练习"",卡片速算、背诵加法表等多种方式使孩子自己逐渐""自动放弃""""掰手指头""。这两种方式虽然目的都是加强心算,但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学习自信心的影响是不同的。孩子被迫停止使用""一种工具"",而又没有""替代工具""的时候,会感到""无助"",感觉计算困难,是失败的体验。而当孩子能力升华,自动放弃""掰手指头"",他会感觉自己技能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是成功的体验。对孩子未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需要明确的是,每个孩子由于基因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数学早教的深入程度不同,其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计算速度也会不同。无论孩子""掰手指头""的时间长短,计算速度快慢,只要孩子不断进步,家长都要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即使孩子长时间没有进步,也要从家长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不能对孩子抱怨,特别是不能说""真笨"",""人家都能……,就你……""等否定孩子能力的话。
家长的有效方法、耐心陪伴、长久坚持,永远都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阶梯。
Ⅱ 掰手指对关节影响大吗该如何改正掰手指的坏习惯
生活中,很多人有掰手指的习惯,特别是有些人疲劳时,经常掰掰手指活动筋骨,认为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其实掰手指这种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经常掰手指对手指关节的影响也特别大,那么,经常掰手指有什么危害?该如何改正掰手指的坏习惯呢?
其实,很多人拍手只是因为无聊,有掰手指的这种坏习惯的人,尽量的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通过其他事情要自己忙碌起来。另外,很多人有掰手指的这种习惯,是因为焦虑和抑郁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控制。
Ⅲ 小孩子经常掰手指关节,这样会不会导致关节炎
会。常掰手指的情况会导致手指关节的关节囊松弛、周围韧带的松弛,韧带一旦松弛,就是关节炎以及其他关节炎症反应的病理基础。经常在掰关节囊会导致关节囊损伤,关节囊损伤之后,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疼痛、肿胀或关节囊的畸形愈合等表现。在手指外形上有可能会有相应的改变,比如手指的旋转,内旋和外旋或其它的问题出现。建议不要总掰手指关节,总掰手指关节会引起一系列必要的麻烦,在手指出现骨质增生的时候,疼痛也比较明显。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和疼痛,建议保护好手指,不要乱掰。
Ⅳ 孩子老喜欢把手指向后掰,说手有点痒
你好孩子手痒建议注意观察是否有红疹疙瘩不适的情况,另外也可能是局部皮炎,湿疹或是真菌感染等引起的,建议注意卫生,不要抓挠,具体建议最好去医院皮肤科检查一下确定病因在治疗
Ⅳ 如今很多人都会有掰手指的习惯,掰手指的坏处有哪些呢
如今很多人都会有掰手指的习惯,其实这种习惯是坏的,最好要及时改正,长时间如此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局部手指关节腔内空间变大,那么软骨也很容易会出现磨损,导致指关节疼痛、肿胀、使不上力气。而且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可能会限制大家的手指关节发育,手指关节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粗,影响美观。
掰手指一点都不酷,反而是一种损伤健康的行为。所以有这个坏习惯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为了自己的手指美观以及健康,克制一下自己的行为,万一造成关节脱位,也需要进入医院治疗,得不偿失了。
Ⅵ 宝宝两岁半这几天睡觉总是去掰手掰脚是怎么回事
宝宝手脚抽动可能是属于新生儿“惊跳”反应。新生儿经常在入睡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
Ⅶ 为何孩子做数学加减题总喜欢掰手指
那究竟孩子掰手指到底值不值得提倡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取!因为长期的掰手指会使孩子形成一定的做题依赖,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脑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煅炼,做题速度及心算速度会越来越慢,数学能力得不到开发和发展。那什么原因使幼儿喜欢掰手指呢?据专家分析,幼儿时期的孩子大脑发育是:左脑的抽象思维的发展低于右脑的形象思维的发展。所以学前的孩子大多表现为语言表达要好于数学能力。当孩子看到这种抽象数字加减时,首先孩子没有形成一定的数量、数字及数序的积理时,孩子只能通过掰手指的具体实物对比才能很好的完成计算。
Ⅷ 男孩双手严重变形,常做的一个动作,可能导致手指异常,咋回事
男孩手掌容易变形,有可能是经常掰手指,长期掰手指会造成骨关节生长异常,导致手指变形,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Ⅸ 经常把手指折响,会对关节有什么危害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将自己的手指关节掰响,要知道长时间的掰响我们的手指关节,对于手部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对于关节也是有一定危害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最后小编想奉劝那些喜欢掰手指的朋友们,尽量不要掰手指了,经常掰手指不仅会让手形变得非常难看,同时也会让手指变粗,特别是对于女生朋友来说,一双纤细的手多么漂亮,如果经常掰手指的话就会让手变得又粗又难看,同时关节还非常的大。
Ⅹ 儿子五周岁了,10以内的加减法会,但是总的掰手指,我什么办法都用了。急急急
是你太急了,根本没必要。你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会心算,未免太过了。很多一年级的还掰手指头呢。你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做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攀比,别把自己的压力和不安全感转嫁到孩子的头上。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成长就好!社会看的是综合素质不是单一的,对那些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非常不认可,连起跑线在哪里都不知道,何谈输赢?什么是“成功人生”的标准——健康快乐自信,而不是财富。
一家三教师(幼、中、高)的人路过,家里也有小朋友,5岁半,10以内的加减还不会呢,也没人当回事特别去教。
一直数学很难及格的人现在照样是公司高管。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