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明朝女人为什么穿旗袍

明朝女人为什么穿旗袍

发布时间: 2022-11-02 08:40:10

① 明朝女性到底穿不穿旗袍

不穿,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② 许多明朝女人穿着为啥像旗袍

明朝中期,已经广泛流行旗袍样子带扣子高领褂了,主要在中衣中使用。可以,看看明朝的绘画作品,已经明朝出土的一些服饰文物。

③ 为什么许多明朝女人的穿着非常像旗袍呢

因为当时流行

④ 旗袍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的美,你知道它是怎样由来的吗

最早的旗袍雏形可以讲到明朝时期,那个时候出现明立领的衣服,后面移交到满族女子的长袍上,满人一般称为旗人,所以这件衣服就叫做“旗袍”。服饰是一个时代和国家的象征,中国历朝历代每个朝代服饰的样子都不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例如汉服等等。女性在中华民国时期最常穿的衣服旗袍,不单单展现了东方服饰的美,还可以东方女性的美展现出来。


现在旗袍不单单活跃在国内,还出了国门,受到了许多外国人非常喜爱。旗袍是东方美东方气质的体现,上海女人可以穿出旗袍的韵味,害羞中带着些恬静清新,充分展现出东方的秀气,气韵之美。

⑤ 旗袍最能体现东方女人的美,最早的旗袍是怎样诞生出来的

服饰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象征,中国经历那么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中华民国时期女性最常穿的衣服旗袍,展现了东方服饰的美,也把东方女性的美展现出来。那么就会有人问旗袍最能体现东方女人的美,最早的旗袍是怎样诞生出来的?旗袍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那时候出现明立领的衣服,后来又移交到满族女子的长袍上,因为满族被称为旗人,所以这件衣服就叫做“旗袍”。现在旗袍不仅仅活跃在国内,还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爱。旗袍是东方气质东方美的体现,上海女人能穿出旗袍的韵味,害羞中带有清新恬静,充分展现出东方的气韵,秀气之美。

⑥ 中国女人为什么都爱穿旗袍

旗袍有女性国服之称,是展现东方美的极佳选择,它以立体式修身剪裁为主,强调展现女性的曲线,因此旗袍最易打造S型的体态,同时又不失东方女性特有的内敛与优雅。

一、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到了清代后期,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

于是今人皆曰裙是汉人妇女的服装,却不知两三千年来中国的妇女们本是袍、裙兼施,以袍形长衣为传统的礼服,但因时代变迁,便有袍裙夹杂的纠葛,亟待澄清。

台湾就曾针对旗袍的问题有过一场正名运动,将对近代汉籍女袍之名旗袍正名为祺袍。去其歧义,取其吉祥之意。顾证名实,澄清讹误庶几名归实至,顺理成章。

中国妇女有多种袍服,上下两三千年一脉相承,更不应只以旗袍一词涵盖一切。为何必改旗袍为祺袍,因中国妇女之袍服,乃两三千年来的古礼,而旗袍一词起源甚晚,只三百余年,和可当三千年女袍之实?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就袍服的演变过程看,袍服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苏醒,一种怀旧情怀。各位看官,你说呢?

⑦ 从明朝到清朝女性服饰有了哪些变化

有清一代,满族女子的服饰较明朝有了较为显着的变化,形成了清朝女子特有的旗装。不过清朝有着“男从女不从”的约定,因此清朝的汉族女性仍承袭着明朝的服饰装扮,与满族女子的服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满族女子平时着衫、袍,一开始较为宽大,逐渐变窄如直筒。满族女子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外面套上一件坎肩,也就是所谓的“马甲”,坎肩并非清朝人的发明,本是汉族的服饰,清朝入关后对坎肩加以改造,形成了带有自己风格的坎肩。不过在在清初,坎肩大多是又短又紧身,一般穿在里边,到了后来逐渐宽大,并且上面装饰有滚边和绣花,就变为外罩了。有时候在旗袍里面还会穿长裤,裤腿上绣花,不过较外面的长袍短,一般不是很能看得出来。
我们通常在宫廷剧里看到的清代命妇礼服,沿袭了明朝风格,有凤冠、霞帔,只不过清时的霞帔演变为背心式样,下方往往剪裁有彩色流苏,中间缀以补子,补子上绣的图案一般根据其丈夫或者儿子的品级来定的。能享有这种式样的服装的人非富即贵,属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
清朝的汉族女子的服装沿用了明朝的服装形制,与满族女子所穿宽长旗袍不同,明代女性穿的是袄裙,即上衣下裳。上面是袄衫,属小袖衣,下裳多为裙,颜色以鲜丽的红色为主,这种裙子款式多样,有马面裙、月华裙、凤尾裙、鱼鳞裙等等。普通妇女中还流行穿长裤,裤口镶有花边。
此外,明朝女性服装一般以对领和圆领为主,领子高约一寸许,有一二个领寸。明朝女子所穿的高领通常没有镶边,没有过多的装饰,清代旗装将结带改为纽扣后,所穿的立领与明朝存在较大区别,立领一般都有镶边,领口也会有一些图纹修饰。
除了所穿的衣服,明、清两代女子穿的鞋式也不一样。明朝女子大多穿弓底鞋,鞋面多刺绣,镶有珠宝,以美为主,更少考虑舒适度。满族女子在入关前,没有缠足的风俗,因此到了清朝时期,纷纷开始缠足,因为穿长袍不便,所以鞋底设计为有一二寸甚至四五寸的木底,制成马蹄状。高跟鞋在鞋底中心,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叫花盆底鞋。这种鞋底非常结实,往往是鞋面破了鞋底依旧完好。

⑧ 旗袍的起源是怎样的

旗袍的起源:旗袍,最初即“旗人之袍”。说起它的来历,有这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清朝入关,满人一统天下,旗人的服饰传入中原。一个叫黑妞的满族渔女,皮肤虽黑但很有光泽,人长得很俊俏,身材又好,被誉为“黑里俏”。她为了方便打鱼,就把原本的大套“一统江山”裙,剪裁成窄小的扣裙便装。后来,这个黑妞被选入皇宫,封为“黑娘娘”。旗袍就是由此流传开来的。最早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有单、夹、衬绒和丝棉袍之分。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到了清朝后期,“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脸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慈禧太后有一张照片: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旁边李莲英太监扮成童子。这张照片里面慈禧太后穿了一件旗袍,镶滚嵌烫绣贴盘钉样样俱全,可以说是集旗袍工艺之大成。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加上西洋文化的影响。旗袍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三十年代旗袍受西方短裙的影响,衣长缩短,袖口相应缩小,比以前更合身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旗袍盛行,衣长加长,两边叉开升高,腰身紧绷,显示女性的曲线美。四十年代,旗袍式样趋向于缩短衣长,减低领高,袖长短至肩下2-3寸,甚至没有袖子,外形如流线型。上海女人将旗袍演绎得千姿百态,楚楚动人。
旗袍的鼎盛:二十年代末,宋庆龄穿着碎花型的棉袍出现在阅兵观礼台上,而上海广告画上的女子,也开始了连身旗袍的妙曼风姿。于是,名媛名太纷纷效仿,开始穿着旗袍出入社交场合。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又将西式服装的贴身裁剪方式用在了宽松旗袍上,于是旗袍有了曲线,开始细沿主人的身材,细抚主人的芳心了。到了三十年代,旗袍有了衣缘上的细细花边,也有了开叉。也盛行过开叉开到几近臀下,那已有微含挑逗之意了。想想,如果你看见了阮玲玉、周璇那一干三十年代的女子,从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里袅袅走来,沧桑而风情,会让你看到什么?那必是如柳的体态,旗袍的细致,还带着十里洋场特有的奢糜繁荣和高傲不可亲近的气息。将旗袍穿出这样风韵无限的,莫过于上海女人了。那一抹江南的雅致,那一缕上海的精巧,那一丝繁荣下的世故聪慧,将女人的风姿和旗袍的剔透完全融于一体。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其时代背景正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从头到尾被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在美艳之下紧箍着情感,耐人寻味。这部电影一放之后,骤然兴起了一阵旗袍热,很多很多女子为此重新想穿旗袍了。但上海的名媛名太毕竟是有身份的,是需要端庄的,于是开叉又回归到膝盖处,袍身长及地面,行步间微露皮鞋的尖头和细高跟,于是那种妖娆那种微含的性感尽现其中。再后来,由于时局的不稳,再没了那种如风扶细柳的心情心境,于是旗袍的摆线又上提。而宽袍大袖,也不再适合要做事的女人,于是衣袖也变得纤细合体。旗袍变得贴身精炼,而女人们,成熟的体态和优雅而不失干练的风度,也写在了旗袍上。

⑨ “旗袍”起源是什么

很多人看到一个“旗”字,就认为“旗袍”是满族的服饰改的,那么,真相真是如此吗?

其实在民国初期,首批穿“旗袍”的女子称呼自己穿的衣服是“长袍”、“长衫”,和当时男子穿的袍服名称相同。(汉人女子穿长袍,是反抗男女不平等的象征)只是因为之前几百年基本上女人只有满人穿袍服,汉女穿袄裙(上衣下裳是汉人女子传统穿法),所以不明真相的外人想当然地认为女人穿袍服那就是“旗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以讹传讹的叫法。

“旗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立领斜襟盘扣在清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明末已经非常流行。

衣服没有领子 ,到了清朝末期,满族女子服饰模仿汉人女子加上了立领,完全汉化

大家可以去“旗袍是汉服”贴吧看看,那里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唐装旗袍”是汉人服饰,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

热点内容
健全的男人为什么喜欢聋人的女人 发布:2025-02-04 16:10:09 浏览:885
被尘封的故事不死鸟为什么不掉东西 发布:2025-02-04 16:08:06 浏览:68
家长为什么不让我们看手机 发布:2025-02-04 16:08:01 浏览:764
晚上看见白兔为什么抓不住 发布:2025-02-04 15:59:14 浏览:678
苹果零售机为什么提前激活了 发布:2025-02-04 15:58:25 浏览:441
为什么孩子眼皮一会单一会双 发布:2025-02-04 15:40:08 浏览:16
和平精英男生为什么这么多人用 发布:2025-02-04 15:38:00 浏览:187
iphone打开文件为什么无法显示 发布:2025-02-04 15:34:59 浏览:634
为什么吃草莓但不吃草莓味的东西 发布:2025-02-04 15:34:23 浏览:234
为什么腰椎晚上就比较疼 发布:2025-02-04 15:27:32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