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你对待孩子这么好

为什么你对待孩子这么好

发布时间: 2022-10-19 21:11:51

1. 世界在惩罚不尊重孩子的父母!这7个表现,是你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文/霓裳

一位妈妈曾跟我哭诉,她的儿子以前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从六年级下学期开始,儿子就变了。从开始不听妈妈的话、顶嘴发展到讨厌父母,拒绝与父母沟通,处处与妈妈对着干。

儿子明显的变化是从疫情在家期间开始的。原先,各门功课一直全优的儿子,在上期末考试时,有两门功课变为“良”,妈妈忍不住说了他一通。没想到,儿子立即顶撞了妈妈。

后来,妈妈一开口说话,儿子就不耐烦地捂耳朵,并叫喊着让她“滚”。

如果妈妈叫儿子写作业,儿子故意几天不写;妈妈不让儿子玩手机,儿子就偏要捧着手机不离手;妈妈要打儿子,没想到儿子竟然还手,甚至掐住了她的脖子。



现在,妈妈非常焦虑。可她又不敢管儿子,担心他会走极端。

而儿子对妈妈也越来越不尊重,他不仅对妈妈发号施令,而且还直呼其名,成天以命令的口气对她说话。

儿子还说,以前妈妈就是这么对自己的,现在他要报复。

妈妈觉得非常委屈,她说自己一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对儿子付出那么多,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可以说,这是在中国家庭里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许多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一点也不懂得尊重父母。父母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跟这位妈妈聊了许多后,才发现,她是一位非常焦虑的妈妈,从小到大一直对儿子有着很强的控制欲,儿子所有的大小事都要按照妈妈的意愿和安排来做。

这位妈妈从小就被严厉的父亲意志侵入,童年过得很不快乐。儿子出生不久,她便被诊断出抑郁症。家人因此要十分顾及她的感受,顺着她的感觉和意愿。

儿子从小其实是活在妈妈的意志里,他自己的意志被严重忽略了。所以他完全体会不到被尊重的感觉。

但妈妈却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控制欲,她认为自己总在围着孩子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爱孩子,在为孩子好。

比如,从小她就对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都为儿子做得好好的。一直到现在,儿子的东西都是妈妈在收拾,房间也是妈妈整理,找不到东西都是喊妈妈。



她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其实是在以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儿子,觉得儿子照顾不好自己,离开她就不行。

这种对儿子的过度照顾和保护,既是一种溺爱,也是妈妈控制欲的体现。溺爱,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妈妈告诉我:“我为了不让儿子玩手机,周末和节假日一有空就带他出去玩。甚至为了让儿子增长见识,我每次出国都想办法带着他一起去。我从来不逼他,因为我不想让我父亲的教育方式在儿子身上重现。”

表面上,她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与父亲不一样,但其实,两者在本质是一样的:都没有看见真实的孩子,也没有真正尊重过孩子。

妈妈不知道,她对儿子所做的,其实只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却不是儿子内心的需求。

把别人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专制。 专制的爱和溺爱,在本质上都是对人的不尊重:明明你行,我却觉得你不行。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曾看过一份调查,孩子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调查结果显示:

更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一直在下降。

着名 社会 学教授龙建刚曾就子女不尊重父母的 社会 现状,发文追问: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为了孩子,我们的父母倾其所有,殚精竭虑,到头来却收获了一个个冷漠、自私的白眼狼。为什么?

因为我们很多父母一直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从小没有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和想法。

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对孩子展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比如:

所有这一切,都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不尊重。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在为孩子好。自己曾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重复一遍,于是一点一点地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如果父母不曾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无法学会如何去尊重他们。

于是,这些孩子虽然身体和力气在变大,心理却停止长大。他们变成了 “巨婴”, 把父母当保姆,不懂敬爱他们,甚至成年后一边啃老一边嫌弃父母。

他们的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果正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当父母的爱充斥着控制和轻视,只会把子女越推越远。

上述那位妈妈后来也发现了这一点。有一天,她再一次指责儿子不尊重自己时,儿子反唇相讥道:“你有尊重过我吗?”

在随之爆发的“母子大战”中,儿子终于把多年来对妈妈的不满全倒了出来。

她才知道,从一年级起,儿子就觉得妈妈在整自己:

拿他和别人比较,在其他家长面前说他不好,外出 旅游 也在“整”他,不允许他反驳……

所以,他要报复!

这回让妈妈大感震惊。

孩子不懂尊重父母,往往是父母没有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如果你一直没有用尊重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也就没有机会来学习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

有人可能会有些困惑: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只想玩手机,难道你也尊重他?

这里就要分清尊重和溺爱的区别。所谓的尊重,是指在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大原则下,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而不是放任他的行为,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溺爱孩子,却是无原则无底线地满足孩子,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放任不管。

太小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是非判断能力,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应该是引导式的,而不是放养式的。

比如,孩子只想玩手机不想学习,是因为父母从小没有正确引导而造成的。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觉得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任由孩子玩手机,甚至有些父母为了孩子不吵闹,直接给孩子手机玩。

而尊重孩子的父母,会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育特征,在不损害孩子 健康 成长的前提下来制定孩子玩手机的规则,他们既不过分限制孩子玩手机,也不放任孩子,而是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好手机与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在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和善而坚定的说法。假如孩子顶撞你,跟你大声吵闹,和善而坚定的做法就是离开这个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

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找孩子沟通,告诉他:

虽然我们不能强迫别人用尊重的方式对待自己,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尊重自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先尊重你自己,才有能力去学会如何尊重孩子,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和孩子一起玩时全情投入

玩是孩子生活的重点,孩子在玩中边学习边成长,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环境进行良好的互动。父母全情投入地与孩子玩,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心不在焉与敷衍,会让孩子体会不到被尊重,感觉到自己不重要,同时也学会了敷衍。

二、不拿孩子出气

如果父母总拿孩子出气,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甚至是父母的累赘。弱小的他们即便感到委屈,也不敢反抗,只能压抑自己的感受,小心翼翼地看大人的脸色。他们长大后也学会了这种拿弱小者出气的方式,甚至还会让父母看自己的脸色。

三、接纳孩子与自己不同的个性和做法

比如父母自己是急性子,但同时也能接受孩子的慢,而不会强求孩子与自己的节奏一致。这样,孩子也将学会尊重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四、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尊重孩子的独立思想,让孩子在表达中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观点。即便孩子的观点听起来十分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发现、总结和领悟,这样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有主见不盲从的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的想法。

五、认真倾听孩子

在孩子说话时,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专注地听他说话,并做出积极的回应。无论孩子在说话过程中表现得多么词不达意,也不会去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并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很认真地回答。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在乎。孩子也愿意向你打开心扉,在更深的了解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六、信任孩子,给他独立的空间

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并给他独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对孩子指手画脚。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孩子放手去做,并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这样孩子才能从试错中学习并挑战自己。被信任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自己值得信任的一面。

七、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认真对待你给孩子的承诺,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可以随意忽悠,孩子对大人的承诺是完全当真,并看得非常重的。大人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会非常失望和伤心,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根本没有份量。所以,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实在做不到,必须有合理的解释,并取得孩子的谅解。这既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所谓的尊重孩子,其实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格平等而独立的人来看待,让孩子更好地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

#家庭教育加油站#

2. 我不建议你对孩子太好,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呢父母难道不该对孩子好吗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长广泛关注的话题。很多人说不建议对孩子太好,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对孩子越不好,长大了还是对你越好。其实我认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好。以下是我的观点。

总结来说,那些建议不要对孩子太好的人,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发现有些人对孩子不好,还是学习成绩反而好。但是我认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好,但是要把握好方法,你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成绩。

3. 为什么父母会对自己的最小孩子特别好

我觉得也不一定吧,如果孩子多的话,应该看跟哪个孩子更投缘,或者更应该说是哪个孩子更懂得讨爸爸妈妈欢心才对,虽然我是独生女,但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因为妈妈常说如果多生个孩子就不会这么偏爱溺着我了呢,呜啊...

4. 你咋对我那么好呀想不明白

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是不是你对的的好我心里明白,但是我给不了你想要的

你好!
你问“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是不是虽心里明白,但是我给不了你想要的?
这句话的含义,前一部分已非常清楚,就是说你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他心里非常清楚你对他的好。
后边的话他没有说出,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就是你提问里所说,虽然你对他非常好,但他无以报答,给不了你想要的,表示婉转地谢绝了你的好意。
每二种也许还会是另一种含义,就是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明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加倍地偿还你。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会在行动上会给你作出回答的。
祝你好运!

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却不知道

今天想探讨一个老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却不知道”。

抛开一些极端的例子不说,这个世界上好老师还是占多数的。纵使键盘侠爱喷教师这个群体,但事实是不容践踏和篡改的。当教师的痛,不是键盘侠所能体会的,只有真正当过老师、爱过教师这个行业的人才会感触颇深。

教书,宛如在谈一场恋爱。你对学生好,他不一定领情,委曲求全的爱情断然是会走向陌路的,无私奉献地教育也未必能长久;你对学生凶,他肯定是要跟你对着干了,就像是恋人之间的争吵,冲突过之后就不再相交,他可能再也不愿意和你说一句真心话。那么多学生,经历那么多场恋爱般的酸楚,自然,当老师就累了。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对孩子这么好,他却不知道呢?

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

有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工资给班上的每位同学买了一本书当作期末的奖品。书到了的那天,她特别开心,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期待着孩子们的笑脸。然而,上完课,我看到她在那叹气,眼角甚至有些泪花。原来,有学生想换一本书,她没答应,因为之前他们自己已经写好了想要的书,临时换其他同学就没有了。她对孩子们说:“”是老师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是老师对你们的一片心意。“结果话没说完,一个孩子就说道:”切,老师,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的工资还不是因为我们在这培训你才有的钱。“

你很难想象当时那位老师的心情,那样一心一意地为他们,却没被放在心上的感觉,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曾体会到。对他们太好,以至于孩子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师,就有义务对学生好。这莫不是一种强盗逻辑?

我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我都会上一节这样的课:”你觉得老师对你好,是不是老师的义务?“我会告诉所有的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不要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太高,你要别人好好待你,那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这么做?哪怕是父母对你好,这也不是他们的义务,我们会对你好,是因为你值得,是因为你也同样对待着我们,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让我值得好好待你了,那老师对你就失望了。

渐渐地,孩子们明白了,所以他们越来越懂事,为了不让别人失望,为了有人能好好待自己,为了自己有值得好好对待的人。每个学期末,我都会将家长发的小红包汇聚起来,我从来不收大红包,都是几块钱、十几块的,汇总下来也有几百块。这些钱我都拿来给孩子们买奖品了。只是发奖是没有意义的,奖励的意义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每次发奖,我还是那个问题:”这是不是老师的义务?“

”不是!这是老师喜欢我们才做的!“

”嗯,不喜欢你们,我完全可以拿去吃大餐。这是爸爸妈妈给老师的钱,随我怎么花,但是我愿意给你们,你看,我对你们那么好,你们呢?“

我们总是开着这样的玩笑,然后开开心心地抽奖,哪怕抽到橡皮擦,孩子们也是开怀大笑,课后不忘跟我说一句:”老师,谢谢。老师,我很高兴。“

只有当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他好时,他才会明白,有人爱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二、你的痛,为什么不让他知道?

成年人的某些观念有时候实在太过奇特,很多家长、老师也是深陷纠结的漩涡,又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又不愿意把自己的累表现于孩子面前。大概是觉得一个大人,不需要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有时候很想问一句,你的痛,为什么不让孩子知道?你不表现出来,他们怎么会知道?

我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也不喜欢去掩饰自己的辛苦和劳累。只有当孩子真真切切地看到老师因为劳累而日渐憔悴、看到老师用心的每一分每一秒时,他们才会真正地懂事。我六年级的一个班,里面的孩子很有个性,挨过我不少批评,但也看过我无数次为了他们辛苦g备课甚至累倒的场景。那一次,我上课突发胃疼,我说:”诶呀,老师胃疼了,能不能坐一会儿?“孩子们大声说道:”老师,您坐啊,如果实在疼就休息一会儿。“我笑,坐着上了2分钟课。但这实在不是我上课的风格,我更喜欢激情洋溢地上,于是忍不住站了起来:”我还是站着上吧,不然上着多无聊。“

”老师,如果你站着上课,那我们陪你一起站,你不坐,我们也不坐。“那一幕历历在目,孩子们突然一起站了起来,没有带着一点犹豫,就像彩排过一样笑着看着我,等着我落座。我无法言说当时的心情,那种幸福,只有当老师才能体会。

你的痛,为什么不让他知道?开家长会时我曾激动地质问过家长们这个问题。我明白作为父母,不愿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原因,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你不说,他怎么会知道?最难明白的就是人心,我们在这世间行走一世都未必能猜透别人的心思,更何况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我们总是说,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不知道。没错,孩子是看到了我们的好,却没有明白这好背后的付出,久而久之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好,不会再有其他的回馈了。我们从来不渴求得到些什么,却也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人,也会希望教过的学生能体会老师对他们的爱。也许,我们可以多琢磨一下,怎样才能让所有的用心都有所回馈,所有的付出都能到回应,不再是杳无音讯。

希望这个世界上少一些不知道,多一些我明白。温暖,永不嫌多

5. 妈妈不唠叨,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你知道为何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总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过于唠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听自己的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总是在反复地重复同样的说辞,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实在是太唠叨了,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对父母的教育变得无所谓、不在意。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认为不停地唠叨、不停地重复就能够让孩子理解到自己想说的话,就能让孩子记住。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家长自己应该也受不了吧?如果是角色互换,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唠叨时,应该也会觉得烦不胜烦。

家长不要总想着“填鸭式”的教育,把自己的想法“灌”给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想着以理解为主。当父母们开始改变,就会发现偶尔说出的“精辟”的话,比唠叨管用多了。

6. 人为什么对孩子比对父母好

因为孩子相对父母而言更弱小,所以会有一种感觉:他们比父母更需要你的爱。
但如果父母年过八十,而孩子已经成人,你会更倾向于照顾老人。
当然,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心头肉,你会情不自禁地要关心孩子,为他着想。

7. 我们为什么对孩子的期望都是那么的高呢

首先呢,你可以这种来想。你比较一下东方也就是中国的父母和西方国家父母的一个差别,首先不管你是从任何渠道了解到的,西方国家的父母在孩子满18岁的时候,他们都不会直接去管孩子了,就是说他们不管上大学的钱还是干什么的钱,他们基本上都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的,基本上西方国家孩子他们上大学的费用全都是贷款贷的,虽然中国现在也有生源地贷款这,但是这毕竟只是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提供的一种条件,但是西方国家是只要你满足那个条件,你就可以去申请,那么孩子肯定就是自己去生活,自己去打拼,自己赚的钱自己花,那么父母也肯定会把自己的钱给自己攒一下或者说给自己。半县养老保险之类的,你不要觉得在中国的这个环境下,保险行业是一个骗钱的,其实不然只是中国人民他们历来的一种思想就觉得钱还是攥在自己的手里比较好,不应该放在银行也不应该去投资,更不应该去相信所谓的保险,但是保险行业确实是从西方那边传过来的,你平常觉得保险没什么还要花你的钱,但是当你真正的遇到了某些事情,就会发现保险对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那么中国的父母为什么总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呢?你可以这样去想,父母把一生的积蓄都用在了孩子的身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为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是为自己去做打算,那么他们肯定会把期望都给孩子呀,或者说是父母他们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做过什么事,那么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代替自己去做,那么西方国家的话,那如果父母没有做过一件事情的话,他们父母肯定会拼尽自己的能力自己去做,而不是让孩子去做,这就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古代历来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不能说这种想法也是错的还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古人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呀,父母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正是把自己全部的爱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但是这种爱到底是不是正确的,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定。

8.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学会宽容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学会宽容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3.因为孩子们长大后,不可避免地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他们学走路的时候,父母会饶有兴趣地用宽容的眼光欣赏他们的每一次跌倒,但慢慢长大后,父母往往会用责备的眼光看着他们。殊不知,父母的宽容是孩子心灵最后的港湾。没有这个港口,他们就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口。宽容能给孩子改正错误和成功的机会。为孩子的双手提供适当的营养,促进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让孩子成为健康向上的人,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一生的追求和向往,让孩子的心灵在充足的营养下健康成长。

9. 你为什么对孩子这么好

孩子,我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了。这是有了孩子的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背着沉重的书包,已经压弯了腰的孩子,又背上了父母的殷殷期望,更累了。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你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1

做一个让孩子引以为荣的父母。

有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道:我妈妈是个家庭妇女,什么也不做,是个很没用的人。每次到学校接我的时候也不打扮,穿着几十年前的衣服,很土气,真不愿在校门看到她。

我不想要我的家庭主妇妈妈,我想让陈子星的妈妈当我的妈妈。她看起好年轻呀,穿着长裙、高跟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真希望她是我的妈妈。

偷看到十岁儿子作文的妈妈伤心极了,她一个堂堂高材生,原本有优渥的工作,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没想到在孩子眼里一无是处,居然成了没用的家庭妇女。站在镜子前,审视着镜子里那个不修边副,满脸满身黄脸婆印迹的女人。她惊呆了。

镜子里那个没有精气神,一身疲惫,看起来一无是处的女人真的是自己吗?难怪儿子眼中的妈妈如此不堪,这是事实啊。得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的形象。

考虑再三,她拾起了打小的文学兴趣,在家中写稿撰文,既不耽误接送孩子干家务,也能做些自己钟爱的事情。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作品刊登,还出了自己的书。再接儿子的时候,儿子一脸傲骄地将妈妈介绍给同学认识:这是我妈,她是个作家。

为孩子成长倾注全部精力,忘记提升自己的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要赢得孩子的心,先得活出自我的价值。

热点内容
为什么姨妈疼人和人不一样 发布:2025-02-05 17:33:01 浏览:591
为什么每个小件分拣不一样 发布:2025-02-05 17:32:29 浏览:591
苹果11手机为什么卡针捅不开 发布:2025-02-05 17:22:34 浏览:1001
今天晚上为什么要灯火通明 发布:2025-02-05 17:11:02 浏览:71
为什么一揉睛明穴眼睛里就发痒 发布:2025-02-05 17:10:58 浏览:637
为什么电脑玩游戏突然没有响应 发布:2025-02-05 17:06:16 浏览:227
为什么厂里的上班时间不能喝酒 发布:2025-02-05 17:02:45 浏览:732
为什么不能纹睁着眼睛的纹 发布:2025-02-05 16:57:52 浏览:76
为什么牙缝里的东西好臭啊 发布:2025-02-05 16:56:44 浏览:236
拼多多旗舰店口红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2-05 16:55:49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