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孩子没做好家庭教育

为什么孩子没做好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 2022-10-18 02:55:34

‘壹’ 为何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经常缺席

家是孩子的港湾,一位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业的老师发现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一些叛逆验血,沉迷于游戏的现象,往往是家庭教育的原因。

‘贰’ 孩子总是教育不好,为什么

其实早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会突然发飙,让你感到不好管,此为让人头疼的人生第一个叛逆期。这时时,如若纵容孩子,会造成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此外,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在外人面前不给孩子留面子,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殊不知,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也会造成叛逆的后果。

而孩子长到13—16岁时,又处于一个更为强烈反抗的青春叛逆期,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叁’ 孩子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人生会有哪些危害呢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孩子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人生会有哪些危害呢?

家长必须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家长这个时候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教育方法,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是很高的,如果你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了。

‘肆’ 为什么孩子没教育好都是妈妈的责任多些

一方面是收到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孩子从小就被母亲带着,母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很多人认为孩子都是因为母亲才变成这样的。
另一方面则是,母亲比较柔和,孩子更愿意和母亲接触,潜移默化下也会和母亲关系更好,更容易影响孩子。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父亲也意识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丧偶式”育儿已经很少见了。

‘伍’ 为什么父母教育不好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平庸一生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成长起点,为什么却往往事与愿违?

一位浙江的母亲用心良苦培养女儿考上名牌大学,女儿却因为太过专心学习导致沟通障碍、毕业两年找不到工作,将挫败感发泄在母亲身上;常德桃源一位高三学生因家长过于严厉,在不堪承受学业压力之下杀害老师;滴滴事件中的刘某对社会形成巨大冲击,其父痛心疾首的自责教育过失……父母倾心付出在孩子身上,孩子行为却变得不可思异的叛逆,“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让父母难以释怀。

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中国的父母为何特别爱孩子?

1、传统文化留下的深刻烙印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人情社会,人与人以情感为纽带构建家庭关系、族群关系和社交关系;男权社会里“父传子、家天下”的王朝承续和家庭关系中“母凭子贵”的地位维系,都导致父母对子女的爱显得天经地义、勿庸置疑。

2、孩子是父母生命的传承

自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即构建了孩子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与伦理关系,父母从恋爱状态、婚姻状态进入家庭,爱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爱特别慷慨,有多少爱就能给孩子多少爱。

家庭教育的8大挑战:每一个都考验父母的智慧

第1大挑战:父母是孩子这部“伟大作品”的创造者,而非拥有者。

孩子从咿呀学语、学习走路到上学,父母全程陪伴、参与、见证,是孩子最亲近和信赖的人,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

父母爱子女心切,在成长过程中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吃,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有过的遗憾希望在一下代避免……孩子成了父母心愿代言人。

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与生俱来,导致父母很难超越个人情感局限,与孩子建立起理性相处的边界。曾与国内天使投资10强之一合伙人张总交流:父母作为生命创造者和资源提供者,天然具有至高无上的教育权和监护权,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了权力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很多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反抗父母权力过程中形成的,她深表认同。

还记得《封神榜》里哪咤“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故事吗?体现了对父母权威的强烈反叛。

第2大挑战:读懂你的孩子, 充分建立亲密感

每个父母教育孩子的初心都接近完美,在情感和责任感双重驱动下,父母容易忽略了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差异:

孩子是高级智能动物,每个孩子的降临都经历了千万年的时空进化、穿越了春秋战国、唐宋元明、千挑万选来到父母面前;

孩子对于来自父母的心情、态度、行为比一般人敏感10倍以上,父母对于孩子拥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孩子拥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差异,天赋各不相同,父母凭主观意识给予的爱,很可能不是孩子想要的那一种亲切;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唯一,渴望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交流;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唯一性特质并不断肯定、提供支持时,父母成了孩子的伯乐、亲密伙伴兼盟友。

第3大挑战:基于孩子的天性展开教育,而非物质需求和稳定感

有的孩子喜欢思考,有的孩子性格乐天,有的孩子热爱运动,有的孩子喜欢美术……孩子的天性就像大自然的森林,每一种生物都有合理的存在。

孩子拥有极强的自我主导意志和自我价值实现,当他们从童年走向青少年时期,“生命的主体性”进一步显现出来;让孩子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情释放天性;即使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不够完美,也应该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会让孩子不知道珍惜,视父母的宠爱为理所应得;而父母基于一份“安稳保障”的生活展开教育,则容易扼杀孩子还没来得及形成的斗志和创造性。

第4大挑战: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品格教育,学校无法替代完成

家庭是孕育品格的摇篮,家庭教育为孩子培育品格打下基础,从很多成年人的生活习惯案例发现,孩子的品格和习惯大部分来自家庭,来自父母耳濡目染,并且伴随终生。

当父母把教育希望寄托给学校,学校却为什么无法达成家长的心愿?

从功能来看,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由于学生众多,老师精力有限,时间不容许因材施教。因此大多数学校只能让相对优秀的学生变得更优秀,却不能让在家庭教育中受伤的孩子变得很优秀。

从人性来看,越对自己重要的人影响越深,越是不重要的人难以形成影响;很显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及家长百分之一,老师无从替代家长的角色。

第5大挑战:跳出自我经验与格局,不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复制品

由于父母难以超越情感局限,对待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情感多于理性、爱护多于发现、指导多于培养,出现了千差万别的教育思维:

呵护型——从衣食住行到上学放学,呵护得无微不至;

优点:孩子心里没有阴影

缺点:孩子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

包办型——从孩子的生活用品到升学、择校、就业、甚至婚姻,能包办都包办

优点:让孩子省了不少心

缺点:剥夺孩子自主权

强加型——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心愿、技能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少走弯路。

优点:就是没有优点

缺点:让心智受到压抑,将演变出“叛逆”等不可控行为。

放任型——知道自己管不好也管不了,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优点:孩子可以根据天性自由发展

缺点:孩子心性如脱缰野马,一旦误入岐途后果不堪设想

暴力型——一旦孩子表现不如父母意愿,即通过暴力逼孩子强行改变

优点:真心没有优点

缺点:伤害尊严,留下长久心灵阴影

当父母把成长权充分交给孩子,就是对孩子生命主体最大的尊重与爱。

第6大挑战:长期误解带来不信任心理积压产生代沟,导致父母无法与孩子有效对话

父母为什么从原本”最亲密的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代沟产生的过程:

1、不信任

孩子从一降生就拥有了生命意志和生命的主体性,并依据自我的成长需求展开安全需求、物质需求、娱乐需求、好奇需求、个性需求,追逐自我世界的精彩。

当父母不了解、不支持、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负面情绪和心理落差随之而来,亲密感出现第一道裂痕;孩子不愿意主动跟父母分享心事,不信任心理产生。

2、距离感

当父母否定孩子一些看似不合理行为时,比如乱花钱、说谎、迷恋游戏等,孩子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开始回避父母的权威感;而父母由于平时太忙碌,说了就过了,很难觉察孩子细微的变化;而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却长时间积压在心里无力化解,久而久之产生距离感。

3、长期忽略

在家庭关系中,孩子一直扮演“被照顾”的形象,而父母扮演了“坚强慷慨”的照顾者形象,孩子看不到父母脆弱的一面,导致孩子对父母理解局限,不太懂得主动为父母而改变。

随着孩子成长环境、成长需求、成长心理不断变化,当距离感不断拉大,造成父母不懂孩子、孩子不愿意懂父母的局面,(作为一种对立情绪的自然延伸,孩子不愿意站在父母角度体谅苦心)代沟在无形中产生,却不知道何时何地因何具体事情而产生。

第7大挑战:相信你的孩子比你更优秀,参与一个奇迹的诞生并充分放手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什么?

主体性:孩子不仅仅属于父母,更属于他自己和他的时代——正如每一条河流从源头出发,不只是属于源头,更属于流经的每一座城市与山川。

信任:孩子可塑造空间非常大,他们的舞台没有边界、他们的潜能不可设限,相信通过好的方法会青出于蓝胜于蓝(事实上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家立业后还有操不完的心。)

自主性:我的地盘我作主,孩子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导意志、独立性和私密空间,

放手让孩子做决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未来:孩子属于未来公民,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父母的生活经验无法指导孩子做更好的决策。

陪练:最好的爱莫过于给予空间和机会

孩子需要在历练中收获感知、体验、对比、试飞,完成自我迭代;给予空间就是给予充分信任,给予机会就是给予尝试和打磨的可能性。

在老师、家长、教练三种关系中,哪一种让成长更受益?

家长:传递关爱

老师:传授知识

教练:提供专业化训练、减少试错频率、开启精确化成长。

陪练型家长会带来哪些改变?

家长层面:

A、发现者: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个性偏差,选择合理的培育方式;

B、共情者: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变化和产生过程,与孩子共情,最大限度消除误解;

C、亲密度:通过陪练与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

孩子层面:

A、更信任家长,在父母面前更放松;

B、内心变得更丰富而有韧性;

C、与父母关系亲密升级、形成依恋,在每个重要时刻都会以父母为力量之源。

记得十几年前凤凰卫视举行周年感恩活动,刘德华说过一段话特别深刻:当我记得有一个人,在我整个事业最低沉的时候,他是在我训练班的一个老师,他叫泰伦斯,给我做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报告,我看了之后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去闯一下这个世界,感谢一路上有您,因为是您令到我那么精彩。

成龙在《还没长大就老去》里深情地说:陈港生的父亲是房道龙,成龙的爸爸是于占元(成龙授业恩师)。可见“陪练型成长”产生的价值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深远影响。

第8大挑战:任何时候成为孩子的粉丝与后盾,为孩子构建心理安全屏障

最亲近的人才会伤害最深,在《倚天屠龙记》里,金毛狮王谢逊因为授业恩师成昆的奸计发狂而失去理智,成为武林公敌。

在人类所有行为里,放弃是最大的伤害;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因为不如意而产生嫌弃心理,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难以估量。

放弃的阳光面是支持,不论孩子在一场辩论赛上的出色表现,还是考试成绩名落孙山,父母都需要扮演孩子最坚定的支持者,给予孩子可以永久信赖的心理安全感。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为什么不能逼孩子认错?

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容易产生激动、愤怒情绪,以教育的名义急切强迫孩子认错,这种做法后果有多严重?

A、倍感委屈: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优秀,孩子大多数犯错出于无心,而非故意;

B、压抑天性:人对于擅长的事物很敏感,对于不擅长的事物不敏感,孩子犯错也许根本认识不到错误;

C、激发叛逆:此时逼孩子认错会形成强烈逆反心理,激起反弹甚至对立局面,父母高大形象瞬间崩塌。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有价值?

发现孩子个性光芒,帮助孩子不断优秀;当孩子变得更优秀、更成熟时,具备自动修复能力,过去的不良习惯自然不会再犯,就像皮肤本身具备自动愈合力。

朋友们对家庭教育有哪些经历和想说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陆’ 家长觉得家庭教育很难,家庭教育很难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总是抱怨家庭教育很难,总是觉得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难度,很多时候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只要自己通过学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庭教育也会很简单。之所以很多家长觉得家庭教育很难,那是因为很多方面我们家长做得不够好。

首先,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之所以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难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为什么说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会是家庭教育很难的原因呢?是因为如果我们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就不会把孩子放在一个和家长平等的地位上来对待,我们家长就不会觉得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家长不尊重孩子,总是想要束缚住孩子,反过来孩子也不会尊重家长。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可能越来越叛逆,家庭教育也会越来越难。

所以,很多家长觉得家庭教育很难,很多时候是家长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并且要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觉得轻松。

‘柒’ 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引言: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

‘捌’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缺乏教养呢

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孩子就会缺乏教养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谦和有礼,孩子也会谦和有礼。家长说话幽默风趣,孩子的性格也一定是活泼开朗的。那么父母整日懒散粗暴,孩子也会懒散粗暴,也就是大家眼中没有“教养”的孩子。所以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是与家长的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家长不重视教育问题的话,孩子就会缺乏教养。

‘玖’ 现在家庭教育缺失这么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缺乏了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说现在家长的学历普遍都提高了不少。但是家长却没有特别的在乎孩子的家庭教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三、总结。

孩子的成功与否,跟老师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老师只是带你的孩子一段时间,等后来真正后悔的也是孩子的父母,所以说我们不要再做出这种行为了。我们不要总是把孩子的失败挂在他人的身上,有的时候确实是校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拾’ 若家庭教育“不到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呢

若家庭教育“不到位”,就会给孩子带来以下危害。

第一、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形象”的形成

父母盲目地挑错误,孩子总是处于消极情绪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导致精神疾病。比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等。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主题软件更看不了 发布:2025-02-05 23:48:02 浏览:300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发布:2025-02-05 23:42:42 浏览:227
为什么超过平时睡觉时间就失眠了 发布:2025-02-05 23:29:17 浏览:72
鸟为什么要乱啄东西 发布:2025-02-05 23:19:03 浏览:504
女人为什么越来越淘气 发布:2025-02-05 23:12:49 浏览:546
同一株百合花为什么开2个颜色 发布:2025-02-05 22:47:10 浏览:704
为什么手机照片是绿色 发布:2025-02-05 22:33:49 浏览:37
牙疼为什么吃药不好使 发布:2025-02-05 22:31:35 浏览:955
为什么不记仇的女生不能追 发布:2025-02-05 22:24:43 浏览:24
最近实体店不好盈利是因为什么 发布:2025-02-05 22:02:05 浏览:764